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的发展策略

2024-05-30 06:06:40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思政

谷 金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辽宁 沈阳 110818)

课程思政是高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创新实践,是破解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问题,将“立德树人”全面贯穿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提升思政工作效能,建构育人大格局的战略举措。高校课程思政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遵循科学课程观,强化育人理念,将价值引领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1]。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有效接续专业课堂的思政教育并将其延伸至社会实践,是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的应尽之责与分内之事,也是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重中之重。然而,受社会多元价值观及琐碎工作事务的影响,很多辅导员不仅缺乏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认知,而且存在工作定位模糊、思政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这暴露了辅导员育人能力的缺陷。因此,有必要立足课程思政视域,探索提升和发展辅导员育人能力的策略,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高效有序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提高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的时代意蕴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2017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九大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强调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还是“三全育人”的实践者。课程思政的提出不仅赋予了课程价值性、引领性与人文性,还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拓展了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举措。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要成为“立德树人”的排头兵。因此,使辅导员深入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提高其育人能力,是高校课程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重要保障,是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2]。

(二)推进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的现实需要

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的是当代大学生的获得感,与知识和技能层面的获得感相比,大学生在思想与价值层面的获得感往往更为隐性,而这恰恰是课程思政改革的价值旨归。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亲密的教师,不仅最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而且还方便掌握学生隐性的思想变化,因而被视为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所需“第一手资料”的提供者。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辅导员理应主动提升育人能力,将课程思政从课堂延伸至实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新话语、新平台、新方式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使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3]。

(三)助力辅导员队伍内涵建设的题中之义

课程思政对教师队伍育德意识与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兼具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的辅导员,除了需要做好政治维稳工作以外,还需严格保障学生工作的正常运转,繁琐的岗位职责难免影响其思政素养与育德成效。因此,在课程思政的推进下,辅导员理应树立育人者先自育的理念,精准把握学生思政工作实际,持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与育人能力,融入专业教师成长共同体,为整个辅导员队伍的内涵建设提供助力[4]。

二、高校辅导员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能力解析

(一)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意识与能力

课程思政建设并非要削弱或取代思政课程,而是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的主导性,将思政元素和内容深度融入各科课程中,实现其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辅导员处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为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辅导员具备足够的协同育人意识与能力,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思政专业背景或与学生相近的专业背景,配合专业教师全面整合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线上线下教育资源,贯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通盘考量三个课堂教育内容的精准衔接,实现课程育人与实践、资助、文化育人的有机结合,形成协同效应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5]。

(二)针对性指导与话语体系转化的能力

课程思政强调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完成价值引导,这不仅要求辅导员时刻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现实问题与思想症结,还要求其具备思政与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能力,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不仅如此,新时代语境下辅导员要具备话语体系的转化能力,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话语习惯,将原本抽象复杂的思政理论话语转化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大众话语,以更具亲和力与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解答实际问题,并联系鲜活的案例素材,增强学生的认同感,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6]。

(三)价值引导与传播方式重构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构建了一个开放、平等与交互的话语新环境,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再沿袭传统课堂的传播模式,而是需要创新和重构价值引导与传播方式。一方面,辅导员作为专业课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桥梁,理应具备敏锐的观察、总结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精准把握课程思政前后学生思想变化的情况,并将其反馈给专业课教师,配合其调整教育教学方案;另一方面,要求辅导员具有价值引导与重构传播方式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关注学生思想与成长需求,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以探究、讨论等方法代替单向灌输,将单一化表达转为多维化表达,促进学生完成自我反思、自我觉悟与自我建构,实现知行合一。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的发展策略

(一)明确工作定位,加强队伍合作,凝聚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思想共识

为了破解很多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积极性较差等问题,关键是要引导其明确自身工作定位,强化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等队伍之间的合作,凝聚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思想共识,使之自觉提升自我育德与育人能力。为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高校要组建课程思政小组,小组由固定的专业教师、辅导员构成,并将辅导员在小组中的工作表现与绩效相挂钩,依循各院系专业实际情况,设定科学的绩效权重,使不同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关系,以此促使辅导员主动提升协同育人能力;另一方面,辅导员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职业道德修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同时加强自我协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并与专业课教师联合开展“互进课堂”活动,深化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融合互动,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此外,高校要积极搭建课程思政科研合作平台,畅通辅导员参与课程思政备课、教学与课堂管理渠道,专业课教师也可参与辅导员工作中,通过学业导师、班主任等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7]。

(二)完善培训体系,强化经验交流,提升辅导员理论应用与自身素质

一方面,高校各级党组织及学生处要充分发挥方向引领的作用,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站位与思政格局,使之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为辅导员参与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明方向;另一方面,高校要依据“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优化辅导员培训机制,既要强化其思政素养与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又要组织辅导员队伍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辅导的专项培训,使之学会在日常工作中提炼思政育人元素,在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中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以“讲故事、举实例、摆事实”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此外,高校要推行“老带新”制度,经验丰富的老辅导员带领青年辅导员,使之在课程思政工作中迅速融入角色、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还要加强校际合作,组织辅导员队伍开展经验交流,通过横向互动持续拓展其实践能力[8]。

(三)优化思政环境,搭建实践平台,增强辅导员感知力与价值引领力

良好的思政环境是提高辅导员育人能力的摇篮。高校要注重优化“三全育人”环境,构建“大思政”格局,促进辅导员感知力与价值引领能力的持续提升。辅导员的责任感、工作激情、学术水平及生活态度是大学生对辅导员素质期待的4项关键内容,因此,提高辅导员的感知质量尤为重要。为此,高校可组织校外专家、行业精英、模范人物进校园授课,搭建辅导员与行业专家交流对话的平台,为辅导员有效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炼价值素养提供科学的指导,逐步建立起一支能够肩负起课程思政育人要求的辅导员队伍,帮助辅导员由被动育人转向主动育人;此外,高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对于部分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环节,要求辅导员参与实践,帮助其积累经验,提升价值引领能力[9]。

(四)拓宽上升通道,健全考核机制,提高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创新能力

为了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激发自我学习与提升能力的主动性,高校要持续拓展辅导员上升通道,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在大数据等技术赋能下促进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创新能力。一方面,高校要通过建立健全辅导员晋升机制,为其施展才智铺设更大的舞台,以此坚定辅导员的发展信念,同时要持续优化辅导员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氛围,加强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帮助其消除后顾之忧,以此留住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要结合课程思政领导小组、专业任课教师及辅导员自身的意见和建议,持续优化辅导员考核体系,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价辅导员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工作表现,以考核评价调动辅导员提升育人能力、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此外,辅导员自身要具备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通过收集、分析全校课程思政工作数据,精准捕捉影响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因素,据此重构育人工作与文化活动之间的动态关联,更有效的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质量[10]。

综上所述,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全面提升自身育人能力,这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思政工作高效开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课程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辅导员队伍内涵建设的关键之钥。为了有效发挥辅导员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除了要充分发挥其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经验以及了解学生的优势以外,还要使其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在党团的引领及校企合作平台的支持下,完善培训体系,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优化思政环境,构建融合格局,持续提升辅导员理论应用、价值引领及思政工作创新等综合育人能力,使之能够成功将课程思政延伸到实践中,引领当代大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信念,深化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中国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 14: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