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辽宁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经常研究解决共青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热情关心、严格要求团干部,支持共青团按照群团工作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1],强调了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党建带团建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更是为学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提供了指导思路和工作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应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2],探索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路径,力求深入现实场景,解决现实问题,不断进行实践创新,通过党建带团建,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和制度保障,增强育人功能。
党建带团建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党团工作中摸索探寻出的宝贵经验,对高职院校加强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功能与地位的全新判断,表明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拥有重要地位,其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开拓创新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深入落实党建带团建,促进党建工作、共青团工作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推进,新时代党团建设如何继续完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当前党团工作现状与现实需求,党建带团建不仅是加强团组织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党推进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工作,在党组织引领和指导团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党建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党员的引领作用与先锋模范作用能够极大地感染、激励和鼓舞广大青年学生,增强青年对党和国家事业的认同,坚定理想信念,为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指导团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同样受到青年学生青春力量的感染,能够极大激发党员的创造力,拓展工作思路,既有利于党组织丰富相关工作经验,维护高职院校党群关系和谐稳定,也增强了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共产党对共青团有着缔造、组织和领导的作用,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党始终坚持和注重对共青团工作的帮助、指导和监督,在前行道路中助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新时代党建带团建打下坚实基础。高职院校团组织的工作目标与党组织的奋斗总体目标相统一,团的建设方向与党的建设方向相呼应,坚持党建带团建,为高职院校团建工作提供了政治引领,指明了工作方向,为团组织的建设发展提供重要力量,进而通过团组织建设引领团员青年价值追求,开展“四史”教育引导团员青年坚定信仰,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大思政”格局,形成多渠道育人环境和氛围,促进共青团组织工作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高职院校在育人方式上更侧重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实用、轻理念、重技术、轻党建”的问题,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影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门槛不断提升。同等条件下,兼备职业知识素养与思想政治素养的学生更容易为社会所接纳,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社会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坚定信仰与掌握技能并存,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加强学生的信仰培育、理想信念培育。以党建带团建,党团工作有机融合,既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党建教育工作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思想引领作用,又能发挥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在学校与青年学生之间的黏合作用,通过党建带团建的各种组织工作,为青年成人成才提供育人环境和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高质量人才,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重要支持和可靠保证。
新时代,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在育人育才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在工作机制、工作交流、工作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党建带团建工作仍需不断完善。
党建带团建工作不能停留在口号上的“号召”和“重视”,而需要深入展开实践,需要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来保障其有效运行。当前,高职院校的党团组织虽已普遍建立较为健全的领导制度,但是,部分机制的设计和运行上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在实际工作中引发了诸多问题。其一,缺乏长效运行机制。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团组织的建设活动中,党组织不能持续性地深入基层团组织进行指导,党建带团建工作缺乏承接性和连续性。其二,部分机制存在缺陷和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在考核机制、协商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影响党组织和团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其三,具体工作机制存在漏洞,在团“推优入党”、团员民主评议、团员教育管理和考核等制度上存在漏洞,工作开展仅停于表面,流于形式,阻碍了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开展,因交流不及时、互动不充分而导致党团组织相互独立、联系松散的情况时常出现。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在党团干部配置和协调上缺乏整体性,存在着人手配置不齐、干部人员重合等现象,造成党团干部之间职责不清晰,工作任务不明确,工作进度不一致等问题,容易导致党组织与团组织之间产生沟通障碍和隔阂。其次,部分高职院校的党团共建意识仍然不强。党组织对共青团工作的研究与指导未能定期、长期开展,有时也因指导不够及时而存在滞后性。部分团组织因活动独立性较强而缺乏向党组织积极寻求指导的意识。最后,部分高职院校的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团组织互动不足,抑制了团组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限制了党组织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了解世界提供了巨大便利,但同时也为某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无序传播,出现“泛自由化”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影响着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3],干扰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也为高职院校党团组织活动带来了巨大挑战。当下,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开展的学习活动数量虽多,但多以理论学习、会议讨论为主,实践交流类活动较少,且重宣传报道轻执行效果,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另外,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方式较为单一,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易流于形式。在海量信息浪潮席卷而来的信息化时代,在新形势和新问题面前,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求变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思想引领效果不够理想,未能切实有效筑牢学生的思想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既揭示了党建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也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党建工作格局提供了思想指引。在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格局下,以“大党建”思维创新党建带团建工作路径,把党建工作的各个要素、各个领域通盘考虑,融会贯通,进而为团建发展夯实思想、政治、组织基础和保障[4]。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互联网高速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更为复杂严峻,面临更多风险和挑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筑牢思想阵地、坚定青年理想信念成为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现实问题。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要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防范工作,重视并灵活运用新媒体和互联网平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明确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养家国情怀,坚守思想阵地[5]。另外,高职院校党团工作者尤其要注重党的统一领导,明确职责,重视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牢牢把握思想的发言权,掌握舆论导向的主动权,促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引领作用的发挥,以及团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全面构建“大党建”的工作格局。
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一方面,要坚持“党建管总”。在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中,相关工作者要始终牢记“党建管总”的工作理念,各级团组织要在党组织的支持下,精心培育、全面锤炼党团工作人员本领,提升党团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团工作的有机协调。高职院校要以党建引领进行工作部署,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优化党团工作关系、建立健全党团工作机制、密切党团工作联系等方面,统一规划、协同督导,真正做到把团的建设纳入党建的工作格局和系统化运行之中,实现党团共促共建、共享发展。在高职院校的党建带团建工作中要坚持党团工作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协同高职院校特点一体化推进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党团工作的各项内容。
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应坚持两因制宜、长效发展。两因制宜即“因时制宜、因人制宜”[6]。“因时制宜”就是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主要通过不断强化党建赋能,织密红色网络,拓展运用“大党建”理念与格局,以实施院系网格化管理为手段,创新党建带团建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网格“党群链”带动“团群链”,促进党建带团建工作落地,从而进一步理顺党团工作脉络。“因人制宜”就是抓住青年学生学情特点,把握工作实际重点,有的放矢。针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业务、重技能、重本领”的情况,要充分考查学生注重实操性、就业方向较为明确等特点,分析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要从大格局、高站位重点出击,紧密围绕工作目标,结合学生群体实际特点,灵活转换工作方式,妥善运用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便利条件,推动“党建+业务+创新”的大融合发展,运用“大党建”思维和理念,以“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为工作抓手,从办学理念、思想引领、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格局,推动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长足发展,持续提高党团工作影响力,进而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