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传统,博引西学

2024-05-29 00:18田际宁
当代音乐 2024年4期
关键词:夜景

[摘要]桑桐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理论家,开创了中国近现代使用无调性手法创作民族风格音乐的先河。本文以作曲家早期创作的三部作品《林花谢了春红》《夜景》《在那遥远的地方》为研究对象,这三部作品涵盖艺术歌曲、小提琴作品、钢琴作品等多重领域,却有着共通之处——通过运用西方先锋派技法构建民族风格的乐思“内核”,以实现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有机统一。本文通过分析这三部作品的风格特征、技法特点及民族元素与西方技法的融合形式,阐释其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为解决民族音乐与国际化接轨的难题交出一份答卷。

[关键词]桑桐;《林花谢了春红》;《夜景》;《在那遥远的地方》;十二音技法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4-0169-03

[收稿日期]2023-10-19

[作者简介](田际宁(1999—),男,沈阳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沈阳 110818) )

桑桐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理论家,其音乐创作涵盖声乐曲、器乐曲、管弦乐曲等多重领域。作为中国首先运用西方无调性技法进行创作的代表作曲家,桑桐在作品中却常使用民歌主题、古诗词乐思,实现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奉献了一批风格迥异、兼具音乐性与学术价值的作品。本文以桑桐先生早期创作的三部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和声、结构语汇及所呈现的中、西元素融合风格,再结合作品创作的历史语境与作曲家自述,阐述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从中寻觅出当下民族音乐创作问题的一些启示。

2023年正值桑桐先生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先生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作出的不懈探索与突出贡献。

一、“泛”视角下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林花谢了春红》)

在20世纪40年代,作为上海国立音专的学生,桑桐创作了艺术歌曲《林花谢了春红》。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运用了大量的西式现代作曲技法,放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实属罕见,据桑桐本人所写:“他(弗兰克尔)在与我谈天时的一句话,‘创作上要有創新,也对我这个初学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使我阅读现代音乐的理论技术书籍,并尝试写作非传统手法的乐曲。”

由此可见,这部作品是桑桐在外籍教授弗兰克尔的影响下大胆尝试西方20世纪现代技法的开山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方整性乐句结构,而是配合诗词的韵律与情绪创新地运用非方整结构。在节拍安排上也十分独特,全曲第一句“林花谢了春红”起于切分音位置,节拍从[SX(3[4[SX)拍变换至[SX(3[8[SX)拍,并在之后频繁转换至[SX(5[8[SX)、[SX(4[4[SX)、[SX(2[8[SX)、[SX(3[4[SX)等,使得节拍进行完全符合诗词吟诵的韵律。在旋律创作方面也是如此,作者精心设计的旋律竭力贴合诗词中的音调,使得作品整体呈现音乐与古诗词元素二者和谐统一的艺术形态。

在调性上,这部作品中存在许多具有创新性的尝试。调性上的转换极为频繁,使得在宏观角度,整部作品呈泛调性形态。以第25—26小节为例,第25小节的和声在C宫调上,而第26小节在bD宫调上,这两小节在调性设置上呈半音化特点,使得整个乐句表现出尖锐、不协和的音响效果,与诗文中的“几十重”所表现的意境一致。

在和声方面,作曲家既大量运用四、五度和弦,又大量使用不协和和弦、叠置和弦等。以第1小节前奏部分为例,该小节的第一个和弦在低音声部“D-A-E”三音上呈五度叠置关系,而高音声部的和弦则呈四度叠置关系,形成“刺激”的现代音响效果。随后在第3小节中,和声却回到了“柔和”的五度和声,几种截然不同的音响效果交织其中,使整部作品除了调性,在和声功能上也体现出“泛”的特点。

在主题材料的构建上,作曲家将前奏段落作为“素材库”,全曲的几个重要主题都基于前奏中的几个材料发展而成,如第12—14小节便是由第1—2小节的材料发展而成,第8—9小节中的材料则在第19—20小节中以不同形态再次出现。

1948年这首歌曲由歌唱家周小燕在上海首演后,取得巨大反响,作品以西方现代技法抒发了南唐后主李煜诗词中的寂寥、凄凉之情。由此便可初探桑桐先生音乐创作的风格——根植于这片土地的传统文化元素构建乐思“内核”,以西方20世纪的作曲技法构筑“骨架”。

二、无调性技法的初步探索——《夜景》

1947年,桑桐先生创作了一首小提琴与钢琴作品《夜景》。据先生本人所写:“《夜景》写于1947年春季,是一首标题性音乐……音乐性格属于浪漫主义气质。写作方法采用无调性手法。”该作一经首演便获得巨大成功,是中国首次对西方无调性手法的探索之作。可以说,桑桐是我国第一位运用无调性技法的作曲家。

如表1所示,该作品在曲式结构上呈现三部性特点,仅67小节的篇幅中却容纳了两个重要主题——诗人主题与夜莺主题,描绘的是“夜幕茫茫中一个诗人的悲伤心情,伴随着一只夜莺的声声哀鸣”。

在这部作品中并不存在明确的调性,整体基于D音及上下半音为调性中心。诗人主题在全曲出现四次,第一次在全曲最开头,第二次在小提琴声部进入的第8小节,第三次在第40小节——第二、三部分的交界连接段落,第四次在第66小节——全曲的尾声段落,该主题整体出现在中音声部。夜莺主题则出现在29小节、34—37小节、62—65小节,整体出现在高音声部,与诗人主题相呼应。

在主题的塑造上,作曲家使用了不严格的序列技术,无论诗人主题还是夜莺主题都基于序列排列而成,少有重复。以全曲开头的诗人主题为例,旋律中的八个音只有bA重复一次,其他均未重复,以此形成的音列中同时存在着“小二度”与“三全音”两种具有鲜明“无调性”风格的要素。在这一部分,“小二度”与“三全音”两元素也频繁地出现,如第3小节中钢琴声部的上行琶音织体中便存在多组这类组合,在第12小节处同样存在类似的组合,以起到强化这部作品“无调性”风格的作用。在31—32小节的旋律声部中,作曲家则使用了一套更完整的序列音,除了bG与#F两个不同音名的相同音,十二个音均有出现,且未重复,形成十二音序列。

在和声层面,作曲家使用了大量的叠置和弦,如第4小节中位于高音声部的和弦便是基于B音的两个纯四度音程间距大二度叠置而成的。这类和弦既具有西方先锋派的音响效果,又具有五声音阶的韵味,体现了民族元素与现代和声的融合风格。

在结构上,整部作品的两大主题性材料相互交织,通过具有辨识度、截然不同的几种和声进行方式将整部作品切割成几个大段落,让人不禁想到肖邦那首段落分明、戏剧张力极强的《F大调第二叙事曲》(Op.38)。这样的结构安排精妙地表现了这部作品标题所寓意的内容——“静夜湖畔、夜莺鸣啭、诗人徘徊”的情景。

三、民歌元素与无调性技法的交汇——《在那遥远的地方》

同在1947年,桑桐又创作了一首钢琴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部作品是国内最早将民歌元素与无调性技法融合之作。他在信中写道:

“当时的观念是走发展民歌之路,所以我就想以民歌与无调性和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创作,这也可说是受柯达伊、巴托克的影响。”

在这部作品中,民族风格的主题一共出现5次(见表2),这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伴随着主题情绪的改变而做的精密处理。这种处理手法不仅体现在变化加花的织体上,更体现在节奏、节拍、调性布局、音区、力度、速度等方方面面。与一般变奏曲不同的是,该作在段落之间没有明确的终止部分,而是采用一气呵成的形式,段落之间存在若干连接、过渡作用的乐句,可以视作插部,使作品的整体结构具有了回旋变奏曲的特点。除此之外,全曲力度起伏极大,拍子、调性、节奏、速度变幻多端,具有幻想曲风格,故可认为是一首幻想回旋变奏曲。

在和声方面,五声风格的无调性和弦被广泛运用,如全曲最开始位于低音声部的和弦便是基于B音的上行四度与增四度音程叠置而成的,形成了B-bB二音的半音化音响,为全曲奠定了“无调性”的风格。随后,这一和弦又多次出现,得以体现其对整部作品的重要意义。

除了半音化的音响,在旋律安排上,该作品也呈现出鲜明的“无调性”特点。以第15—20小节为例,旋律声部的音阶呈全音排列,而同样在这一段落中反复出现的增三和弦也增添几分“无调性”意味。

由此可见,这部作品无论在乐思发展、调性布局、和弦结构等技术结构安排层面,还是在节奏处理、力度變化等戏剧性表达层面都呈现丰富的变化感与鲜明的“无调性风格”,杨燕迪将其评价为“中国钢琴创作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最高点”。

综上,《在那遥远的地方》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无调性作曲技法交汇的大门,也为后续中国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大量涌现,发挥了“领头羊”的历史作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四、回顾历史,照见现实——桑桐先生早期作品的价值阐释

如上文所述,先生的早期几部作品正式开创了我国使用无调性手法进行音乐创作的先河,是一件艺术与历史意义并存的里程碑式历史事件,如果要追寻催化这一事件所产生的种种因素,则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观察。

回顾历史,柯政和最早在中国介绍勋伯格的作曲技法,其1928年所写的《申伯克的音乐》一文中对勋伯格和其音乐创作作了简短论述。这一行为在当时的世界音乐潮流中也可谓是位于风口浪尖,在当时的西方音乐创作语境中,对勋伯格的无调性技法也是毁誉参半的,而此时的中国学术音乐创作之门才刚刚开启,并不具备与国际接轨的能力。

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院的成立,一批具有西方留学背景的老师如黄自、萧友梅等组织教学工作,也推动了西方现代音乐技法在中国的传播。例如,青主在1934年所作的《反动的音乐?》一文详细地讨论了勋伯格等人的音乐,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勋伯格等人的音乐“迟早会有出头之日”。这些音乐先辈的种种努力也为勋伯格的作曲技法在中国的实践作好了铺垫。

20世纪40年代,德国作曲家沃克夫冈·弗兰克尔(Wolfgan Franker)为躲避纳粹分子的迫害而逃到中国,于1941—1947年在上海国立音专教授作曲课程。分析这位外来作曲家的音乐创作特征,不难发现其对于无调性及十二音作曲技法掌握的娴熟,如其在1941年创作的《三首管弦乐歌曲》,其中采用了纯粹的十二音技法,四个序列及其移位构成了整部作品的音乐形态。除了音乐创作,他也直接推动了勋伯格十二音技法在中国的学习与实践,据桑桐先生所述:

“他首次在中国讲授了勋伯格的和声教学体系和恩斯特·柯尔特的巴赫的线条对位理论。这些都开阔了青年学生的眼界,发展了作曲理论的教学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中所述的《夜景》,便是先生在这位外籍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这几部早期作品由此开创了中国音乐的新纪元,使得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跨越式发展,其中所触及的传统元素与西方技法的融合问题时至今日仍是作曲家创作时的重要注意事项。

说罢桑桐先生早期创作的巨大历史意义,还要注意到其对于现代音乐工作者的启示,弗兰克尔曾对其说过的一句话:“创作上要有创新”,对先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先生贯穿一生、矢志不渝的创新、探索精神。这种音乐中的求新精神在百年后的今天仍要予以发扬,在追忆传统、回顾过去的途中,也要与时俱进、寻觅引领未来时代的风潮所在。

结语

综上,桑桐先生的早期音乐创作开启了中国新音乐的大门。这是一件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由此,中国音乐元素与西方技法的融合问题被摆上了台面。先生独树一帜、鹤立鸡群的创新意识与不懈的奋斗精神时至今日仍的鼓舞着音乐工作者激流勇进,在探索中国民族音乐国际化的道路上交出自己的一份答卷。

参考文献:

[1]桑桐.纪念弗兰克尔与许洛士——介绍两位原我院德国作曲教授[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1):10-15.

[2]桑桐.《夜景》中的无调性手法及其他”[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1(3):56-63.

[3]陈铭志.民歌与无调性和声结合的最早探索:析桑桐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2):53-56.

[4]钱仁平.“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纪念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桑桐先生”[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1(11):40-41;95-96.

[5]柯政和.申伯克的音乐[J.新乐潮,1928,(1).

[6]青主.反动的音乐?[J.音乐杂志(上海),1934(1).)

(责任编辑:金方建)

猜你喜欢
夜景
不妨写夜景
城市夜景照明进展聚焦
城市夜景亮化工程建设概述
城市的夜景
Lightroom让夜景照片更通透
夜景的画法
夜景
高平夜景
土楼夜景
城市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