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淑芳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的意思是,再能干的人,如果缺少必要的条件,也成不了事。写作也是一样,哪怕技巧再高明,若没有写作材料,也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即使勉强成文,也只是些干巴巴的理论,让人很难读下去。
华罗庚说过这样一句话:“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积累所得的。毫无疑问,增长才干的关键在于勤奋努力;而让写作灵感永不枯竭、写作素材库永远粮草充盈的关键则是不断积累。那么,有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能让写作素材源源不断“活水来”呢?
一、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取写作素材。
每个人都接受过岁月的馈赠:小时候不知愁为何物的纯真美好,生活中平淡如水却也涟漪丛生的日常、公交车上偶然遇见的争吵、路上无意发现的不知失主的钱包;一盆将开未开的花、一行用心书写的字、一个代表温暖的拥抱、一顿悉心准备的晚餐,等等,也许平淡无奇,却都是丰富的写作素材。
大多数作家都是能在寻常生活中用心观察、善于思考的人。如张亚凌在《收藏生活》中这样写道:“是白里带着浅绿,还是浓雪被乳白稀释?宛如翡翠雕琢而成,煞是好看。”原来,萝卜是可以被描绘得像盆景那般美好的。“娃,行了,不敢多买,吃不完就坏了。”这里,是卖菜的老婆婆在提醒作者少买点,不耐放。于是,“真诚滋生真诚,温暖回流温暖。收藏那些真切而又琐碎的感动,心里也水润起来”。作者的感受自然水到渠成。再如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叶圣陶为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让吕叔湘受了教育;作者去拜访叶圣陶,叶圣陶不在家,后写信深表悔恨;谈论文章如何写,叶圣陶先生說:“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这些都是生活里的小事,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叶圣陶先生为人处世的真挚情怀。
二、从热点事件中获取写作素材。
热点事件,指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通常能引发社会的强烈反响。如果同学们能够关注热点事件,在适当的地方运用起来,就能在写作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从文化节目中获取写作素材。
有些电影、电视剧、综艺、纪录片拍得非常好,其中的一些句子或思想深刻、或风趣幽默、或令人警醒。关于这类素材,同学们平时也要注意收集,方便在写作时加以运用。如电视剧《人世间》中的经典台词:“在生活的大多时候,我们应该自己拯救自己”“人生如梦,所以,当活出几分清醒”,给人以深刻启迪,对写作成长、人生类作文大有裨益。再如,“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典籍记录着我们祖先的文化知识,传承着他们的智慧,可以帮我们拓展视野,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也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这段台词出自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呈现方式,讲述了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写文化类的作文,这类素材最为适用。
从生活中选材,同学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全心投入生活,触摸生活之美。全心全意走进生活、热爱生活,是触摸生活之美的前提。
2.善于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之味。生活,或多姿多彩,或五味杂陈,但都是经过自己咀嚼才有所领悟的。如看见一只卧在树上的猫,你会想它可能在闲适地休息,也可能无家可归,适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将它作为写作材料也未尝不可。
3.恰当铺展生活,展示生活之趣。生活这个万花筒,时时放射光芒,也时时会制造一些意外。留心这些事情,写作时就有了源头活水,有了写作的主题或话题。
4.巧妙提炼生活,聚焦生活之真。一事一感悟,一景一情愫,但一事可能引发多种感悟,一景可能生发多种情愫。要巧妙地提炼生活,从繁杂的经历中去呈现生活本真,体现生活况味。写作时,要把生活铺展开,通过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提炼出生活的与众不同,或人间真情,或亲情之爱,或友情之贵等。
综上所述,从生活中选材,所看、所听、所想,都可成为你的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