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霜菊
触额、触口、触胸;身敬、语敬、意敬。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怀,不同的际遇,相遇于冈仁波齐,带着信仰一起朝圣。他们代代相传,追随佛陀的脚步,前往心灵的彼岸。让我们跟随藏族群舞《转山》的步伐,踏上朝圣之旅,感受虔诚的信仰,感悟生命的平凡而不平庸。
舞蹈作品《转山》由一位长磕者开篇,他身着长围裙,面对朝圣之路,表情庄严而专注。他低声念诵经文,每走一步便俯身跪拜,全身伸展,直至额头和鼻尖触及冷硬的地面,然后缓缓站起,继续他的虔诚重复。他既在展现“转山”之行中藏族人民虔诚的信仰,又在向观众诉说朝圣途中的所见所闻。
“转山”之行,人来人往,但群舞中仅有两对人物的形象具体鲜明,一对是已身怀六甲的年轻妻子和领头“转山”的青年丈夫,另一对是耄耋之年、身患咳疾的老奶奶和一直贴心照顾她的老爷爷。他们相遇于冈仁波齐山下,一起开启“转山”之途。在途中,年轻的丈夫摘下路边的野花,却故意不给妻子,嬉戏打闹;妻子时有胎动,丈夫满心欢喜地听妻子的肚子。老奶奶身体不佳,体力不支,老爷爷一直细心地照顾她,背着老奶奶前行。
到了作品高潮部分,老奶奶眼看生命将尽,老爷爷为博老奶奶开心,将有幸福、美好和顽强寓意的格桑花献给自己的老伴,围着她起舞,最终老奶奶手拿格桑花微笑离去。就在这时,怀孕的年轻妻子临盆生产,众朝圣者紧紧依偎,最终顺利诞下小生命。
短短9分钟多的作品,讲述了离去、新生、成長、成熟、老去、故去的生命轮回之美。朝圣之途始于信仰,也是人生交错、命运轮回的过程,赞颂生命,传递幸福,感受爱。
“转山”是指对着灵性的大山反复绕走的仪式,是朝拜神山最虔诚的方式。“转山”传递了一种信念,一种关于爱、关于生命的信仰。
整部作品贴近生活,自然淳朴,真实感人,用眺望带给观众一种置身于山中的感觉。藏族舞蹈的颤膝律动、朝拜动作,体现了“转山”之路蜿蜒曲折。休憩时,年轻妇女的胎动、与丈夫的打闹幸福甜蜜;老奶奶手捧代表幸福的格桑花,躺在老爷爷的怀中安详地离去。新生命的降生、美好祝福的传递、虔诚信仰的传承……在生命长河中,每个人都经历着新生、成长、成熟、老去、故去。
面对这亘古不变的人生经历,舞蹈作品《转山》让我们看到了藏族人民虔诚的信仰和生命的意义。信仰使我们看淡世俗,节制私欲与罪恶,让我们的灵魂有了安歇之处。对于藏族人民而言,“转山”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思考方式及理想信仰,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
众生万象,情怀、际遇不同,却共同迈向神往的地方。朝圣之旅根植于深厚的信念,是一条充满人生交汇和命运循环的路。舞蹈作品《转山》在叙事中抒情,在“转山”途中感受生命的轮回和虔诚的信仰。编导用生动形象的舞蹈向我们讲述这平凡而不平庸的民族情怀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