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瑜 刘文
中国的丝绸品闻名世界,而其最为鼎盛的时期是唐朝。为什么唐朝的丝绸能如此鼎盛?我认为是由于前朝的铺垫。早在秦汉时期就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于三国隋朝时期得到发展,直至唐朝繁荣。汉代又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各地文化的进一步交融。
秦朝时期,蚕桑业非常发达,秦始皇的陪葬品中就有“金蚕三十箔”。考察当时的统治阶级服饰可以发现,其多为丝织品,如锦、绮、绫、罗。在民间,人们多以麻葛为服饰原料。同时,因秦朝人早年游牧狩猎,毛皮也成为秦朝人的重要服饰原料,除了给统治者做皮裘之外,也常用于盔甲的制作。汉朝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这一点体现于服饰面料上,表现出比秦朝水平更高的服装面料印染技术和纺织技术,逐步发展出丝帛、罗纱等。可见,汉朝的丝织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首服
秦汉两朝的首服也称头衣,主要有冠、巾、笄、胜等。冠帽是区分冠服等级的主要标志,即贵族区别于平民的标志。到了汉朝,冠的种类已达十八种之多,包括但不限于冕冠、长冠、方山冠、武冠、通天冠、巧士冠等。巾则多用于秦汉两朝民间。
主服
秦汉时期,男子主服以袍为贵。秦始皇在位期间,对当时的男子袍饰做了严格的规定,即“官至三品以上者,绿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绢为之”。汉朝则沿袭了秦朝的制度,将袍作为礼服的一种。当时,袍多用于祭祀,样式以大袖为主,即上下通裁,一块布裁出上下衣,自成一体,袖口部分收缩紧小,根据下摆的形状分为曲裾袍与直裾袍,具体见图1。
此外,汉代还出现了多层穿衣的形式,即“三重衣”,简单概述即自第二层起,袍服的彩色缘边逐步显露于领口、袖口,展现出丰富的层次。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时有一种与袍样式相似的服饰—襌衣,也是上下连属。襌衣属官员平日燕居之服,我们最熟悉的襌衣便是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的素纱襌衣,具体见图2,它以轻薄闻名于世。由此可见,缫纺蚕缝技术在汉朝达到了顶峰。
秦朝在各方面仍保留较重的母系氏族风俗,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记载:“夫为寄豭,杀之无罪。”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女性地位相比于后几个朝代还是较高的,秦朝颁布了各类相关政策,鼓励女性参与社会活动。上述素纱襌衣是女子陪葬物,这一时期女性礼服以深衣为尚,常服为袿服,形制同袍一样,上下连属。
前面提到的袍是礼服的一种,秦汉时期最高级别的礼服为冕服,采用上衣下裳的分裁制,即上衣与下裳分开裁剪,上下两片不连接,我们如今说的“衣裳”一词就源于此。
袍服之内搭的是裤,当然,当时的称呼并不是这个,而是袴、犊鼻裩、裩。袴早期是无合裆的,类似套裤,也称“胫衣”,多为秦汉官宦所穿;合裆的犊鼻裩、裩则多为百姓所穿。
在秦朝服饰中最具特色、最值得一提的是秦代士兵的穿着,即当时的军服,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记载中汲取养分。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为了标榜自己的战功,生前就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筹划制造大规模的随葬兵马俑。在现有的文献记载中,对将军俑的记载是“身着双层长襦,外披彩色鱼鳞甲”,军吏俑则是“身穿长襦,外披彩色花边的前胸甲或齐边甲”,御俑“身穿重甲”。据文献记载,不同身份的士兵分别穿长襦、鱼鳞甲、彩色花边的前胸甲、齐边甲、重甲。在各方面基本沿袭秦制的汉代,士兵的服饰形制并无太大的改动。这里提到的长襦形制可以理解为上衣下裳的演变。同时,秦灭六国,毫无疑问,秦国的军事实力在当时极强,盔甲主要由甲身、甲裙、头盔、肩甲、臂甲等部分组成。据记载,秦汉军服大致可归纳为七种形制、两种基本类型。
足服
同首服、主服一样,秦汉两朝对足服也有严格的制度,一般有屦、舄、屐几种。屦主要由草、皮、丝制成,普通百姓一般穿的都是草屦。舄就是加了木底的屦,也指普通的鞋子,多为当时官员祭祀所穿。屐则指木鞋,有些類似现在夹趾的拖鞋,适用于当时人们出门旅游,而在现代,日本人保留了穿屐的习惯,其实就是从我国传到日本去的。
随件
秦汉时期,人们以串珠、各类手镯、带钩等作为配饰。这里围绕带钩展开简单叙述。带钩作为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两大功能的随件,这一时期多用金、银、铁、玉制成,同时镶嵌鎏金、绿松石等。常见的造型有龙形、鸭嘴形、牛头形、贝壳形、犀牛形等,并且会在上面加上纹饰,例如当时盛行的云纹、四叶纹、龙首纹,工艺上十分考究,制作非常精细。
秦汉服饰色彩
秦朝的统治阶级崇尚黑色,帝王祭祀的服饰颜色以黑色为主。但是,据挖掘秦俑的有关学者讲述,秦俑刚出土时颜色是非常艳丽的,而且颜色种类很多,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拥有高超的印染技术,至少在当时士兵穿的盔甲颜色是非常绚丽的。汉代的统治阶级服饰崇尚黄色。秦尚黑,汉尚黄,可将其归结为与古人信奉的“五德终始说”相关,这是战国末期驺衍对五行相生、五行相克的衍化,五行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生即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秦统一六国,则秦得水而尚黑,土克水,可见于汉灭秦,汉得土则尚黄,同时火生土,又可见汉对秦的继承,这是“五德始终说”在秦汉时期的表现。
秦始皇登基后,秦朝的祭祀礼服一律为纯黑色,称为“袀玄”,即上衣、下裳均为黑色的礼服。汉朝初期基本延续了秦朝服制,但汉朝中后期对祭祀服饰又颇有周代冠服制度的讲究,皇帝祭祀时冕服上衣为玄色、下裳为朱色,即“上玄下纁”,寓意未明之天、黄昏之地。
秦汉服饰纹样
汉朝中后期的祭祀服装沿用了周代服饰制度的冕服,秦朝是否沿用周代服饰制度的冕服尚不明确,因秦统一六国后,存在时间较短,现在秦代服饰出土较少,虽然在印象里秦始皇有穿冕服的形象,即唐朝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摹本里的帝王穿冕服形象,但实际上历代帝王图中最早的一位应该是西汉昭帝的形象,并没有秦始皇的形象,所以秦始皇穿冕服的形象可能并不准确,更多的是人们想象中的秦始皇形象。
汉朝延续了周代的冕服制度。当时,皇帝冕服上有十二章纹,这是周代冕服最具特色的存在,唯有天子才能全备十二章纹,其下公、侯、伯依次递减。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具体见图3。
日、月、星辰多饰于冕服两肩,象征皇恩浩荡、普照四方;群山饰于袖中,象征皇帝稳重,有治理四方水土的能力;华虫即美丽的山鸡、五彩的鸟,饰于袖子最下端,象征帝王文采昭著;粉米多饰于后身,象征皇帝给养人民,当时的人们祈愿世禄丰厚,同时提醒君王要重视农桑;藻象征皇帝冰清玉洁的品行;龙,取其应变,象征帝王善于审时度势;宗彝,一虎一猴,取虎之勇猛、猴之智慧,象征忠孝,帝王应不忘先祖;黼即两把黑白斧头,取其果断,象征君王做事果断;居于最末的是黻,多运用于衣领,象征帝王明辨是非、知错能改。
运用在冕服上的十二章纹反映了中国古人崇尚“万物服体”的思想,当时的人们以简单的图形代表神话、图腾、宗礼,表达了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秦汉以后,尤其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者对十二章纹的内涵不断进行理论上的阐释,把君临天下、皇权天授、天下一统、四方咸服的神权理念与儒家的政治观念、礼义思想及服饰的审美融为一体,使十二章纹这一代表权力的特殊符号有了更多深刻威严的含义。
汉初,因战争刚刚结束,大量人口流失,国力不振,急需一段时间休养生息,道家老子的“无为而治”顺应了当时的形势,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人们多迷信天命、追求成仙之道,这在服饰纹样上可见一斑。
汉代的文人巧匠常把表现仙道神话的虚幻内容运用于服饰中,例如当时出现的麒麟纹、龙凤纹、云气纹、长寿云纹等。同时,因丝绸之路的开辟,服饰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承云绣”纹样、烟色绢地“信期繡”纹样以及几何纹样。当时最为盛行的几何纹样是双菱纹,也称杯纹,就是将两个小菱形附加到大菱形的两个角上,形成类似于耳杯的形状。同一时期巴泽雷克古墓中出土的丝质品上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斯芬克形象,阿尔泰地区出土的鹰语凤凰纹样,葡萄纹、联珠纹、格里芬等的出现,体现了汉朝丝绸之路开辟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在汉文化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汉文化带出国门。在传播的过程中,由浅入深,服饰的款式、色彩乃至文化背景,都更加全面地被世界了解,为世界其他民族艺术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本文对秦汉两朝的服饰特征做了初步探索,秦汉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秦朝的统一、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当今社会都有重要意义。总结、归纳秦汉服饰特征有助于我们提升服装设计水平,思考如何将古代的纹样、颜色灵活运用于服装中,带给现代人不一样的服饰设计体验和感受,促进中国现代服饰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