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布尔经典油画在《爱玛》电影中的唯美显现

2024-05-29 12:11:52李卓昕周俊良孙嘉颖
艺术大观 2024年7期
关键词:爱玛浪漫主义电影

李卓昕?周俊良?孙嘉颖

摘 要:本文将通过对电影作品《爱玛》的画面进行分析,将《爱玛》的画面风格与康斯坦布尔的油画作品《干草车》进行对比,从构图、色彩搭配、光影等古典油画的典型特征来寻找其共同点,以此来分析古典油画与电影作品的融合与发展,探索电影作品画面的美感与艺术氛围感的形成,希望利于之后电影作品画面的发展。

关键词:《爱玛》电影;康斯坦布尔;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7-00-03

对于艺术来说,油画与电影是两棵正在蜿蜒生长的树,二者蜿蜒曲折向上汲取阳光与养分。在向上生长的过程中,二者在一些地方有了交叉,需要进行学习。因此,两种艺术之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提升,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呈现出别样的美学[1]。本文通过分析改编自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长篇同名小说《爱玛》电影与康斯坦布尔的《干草车》画作,从构图、色彩、光影这几个方面探讨它们在清新明快的英国乡村田园风光中的学习与借鉴过程,展示导演怀尔德与画家康斯坦布尔如何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心中的田园风光之美。

一、康斯坦布尔画作的唯美呈现

油画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风格。油画多样的构图、和谐的色彩、绝妙的光影组成它独特的语言。在油画的发展过程中,风格也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最初的古典油画中,浪漫主义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时期。其中,康斯坦布爾在英国艺术这场浪漫主义中拿到了满绩,本文重点分析了康斯坦布尔的油画画作,寻找它打动人的细节以及浪漫与唯美的表达。康斯坦布尔的作品大多是描绘家乡的风景图,他的作品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瞬息万变的大自然景色,在自然中寻求完美。他的作品大多清新活泼、色调明快、画面唯美,其中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也真实地再现了英国乡村田园风景图。康斯坦布尔打动观众的是他对自然悉心观察的积累,是他对自然发自内心的爱。康斯坦布尔的画作风格被很多英国田园电影进行了借鉴,如《傲慢与偏见》《海蒂和爷爷》《春光奏鸣曲》等知名电影的风景拍摄都对康斯坦布尔的风格进行了学习与研究。

二、古典油画中的构图在电影画面中的运用

构图是对一幅油画作品、一帧电影画面非常重要的环节,构图是一幅画的灵魂,可以让作者对自己的画作有更加合理的编排、布置,可以形成一种空间构架[2]。画面的构图十分能体现作者的风格,也能更好地展现电影的主题与内涵,为作品提供更深层次的意境。

康斯坦布尔采用水平构图,以平静、朴素、纯粹的表达方式,书写着自己心中的独特风景。在康斯坦布尔的《干草车》中,画面大部分被天空所占据,天空的闲云、伫立的小屋、涉水的草车在整幅作品中点缀着画面,这些想要表现的都是平淡的乡间场景。他打草图的方式独特,在使用庄严水平构图的同时,舍弃细部雕琢,保留草图式生命力。这使画面展现出古典油画中罕见的真实与活力,弥漫英国乡村风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见图1)。

《爱玛》与《干草车》所描绘的都是英国摄政时期的田园风光,导演怀尔德在拍摄的过程中,就像是在油画布上拿起画笔作画一样,将油画艺术的巧思和技巧融入其中,如康斯坦布尔一样,用画面表达着自己心中的独特风景。同样大量使用了水平式构图,将一种静态的美感呈现给观众,就如康斯坦布尔的《干草车》一样,给人一种淡雅、安静的享受。《爱玛》背景中的英国城市早已迎来工业革命,生活节奏快且喧嚣。导演怀尔德以水平构图展现贵族庄园宁静美丽,突显乡村宁静。

不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绘画作品中,构图不仅仅呈现出画面的特点,也表达着作者或者人物的内心情感,《爱玛》中的感情很复杂、很琐碎,但也非常细腻,如哈特利喜欢着马丁,但她也同样珍视着与爱玛的友谊。每个人都在控制着自己的感情,想去接近但是却不敢越界,大家都在保持着一个平衡的状态,就如水平式构图给人的稳定感受,水平式构图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中人物的感情[3]。

三、古典油画中的色彩在电影画面中的运用

色彩源自光线,对画面的节奏和主次感有组织之能。在油画与电影中,色彩的选取、把握与呈现至关重要。色彩拥有客观与动态特点,通过合理运用,可使观众更易接受影片[4]。虽非图画最佳选择,色彩能有力激发观众情绪,传递非言语的情感与精神。古典油画通常以红褐色调为主,亦称酱油色调。由于当时局限,大部分古典油画采用严肃的题材与色调。《干草车》同属古典油画,康斯坦布尔运用多种色彩,打破了传统的褐色调、棕色调,创造出更为活泼的氛围。《爱玛》与《干草车》都以美丽的色彩构建古典田园风光,导演怀尔德通过每个室外镜头传递出他理想中的英国乡村景象,展现了他的用心之处。

《干草车》呈现典型的英国田园风景,充满阳光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与之类似,《爱玛》电影以英国田园为中心,导演在拍摄风景时提升饱和度和明亮度,统一色调,创造了古典油画的沉着平静与轻松愉悦感。

在画面拍摄手法上,《爱玛》注重动态与静态结合,康斯坦布尔追求捕捉时间中的瞬间,将之赋予永恒。他通过细致描绘天空与草地的韵律,使天空呈淡蓝色调,描绘出英格兰地区的云卷云舒,展现出生动逼真的效果。画面低饱和度的灰色带来清新、温和、悠闲、生机四溢的感觉。在《爱玛》中,导演怀尔德通过调整天空蓝色调为暖蓝,与阳光照耀的绿色地面相呼应,打造出一幅空旷的天空与草地画面。奥特姆将强烈油画艺术气息的画面展现在荧幕之上,她不光将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更是用影视画面来给观众以心灵的慰藉[5](见图2)。

不仅是静态画面的平静和沉稳,康斯坦布尔对自然的运动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干草车》中整体静态的画面被天空切割为了两个部分,康斯坦布尔希望用画笔在宁静的画布之上捕抓住自然运动的神韵,他认为抓住天空的神韵是一幅风景画的关键,希望用色彩来表达出翻滚的云、流淌的水、波动的空气。《爱玛》的导演怀尔德也用她的镜头语言去抓住英国田园风格中动态的美,在对大场景定格的数秒中,表现出大气的流动、光的颤动、空气的质感、海浪的涌动、云层的翻滚等元素。与康斯坦布尔的理念一样,力图表现自然界中最美好的瞬间景致。

在细节方面,康斯坦布尔在《干草车》中通过配色法处理草地和云朵的色彩,采用红色点缀前景,形成与绿色植物的互补,营造强烈的对比。在《爱玛》中,影片运用蓝绿基调,巧妙地在场景中添加两位穿红衣的姑娘,突显其与绿色的对比,呈现乡村生活的悠闲氛围。这种表达方式为场景增添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彰显了田园生活的宁静。电影中女主爱玛的服饰也采用奶油配色,展现出活泼明快的感觉,服装的色彩搭配使得人物形象更加协调。导演通过整体的色调和色彩选取,将观众引入一场色彩丰富的心灵之旅。

贝拉·巴 拉兹曾经说:“色彩的变化能够表达面部表情所不能表达的情绪与情感。”色彩的合理运用与选取,使得电影叙事更加完整,将情绪更加完整地表达,并且通过色彩进一步加深了主题。为此,可以说色彩一直以来都是电影表现情感的最好手法之一[6]。

四、古典油画中的光影在电影画面中的运用

光影在古典油画与电影画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突显画面、推动情节、提升审美价值,创造更深层次的意境,对影片主题内涵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古典油画通常受宗教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以非自然光线为主。然而,康斯坦布尔采用精力充沛的笔触和高光,追求描绘光影与天气效果。以家乡田园风光为主题,他通过现实主义自然观呈现清新自然与明媚光线。他在画作中追求寻找美的自然表达,强调光与影的效果,通过色彩展现特定光线、时间和景色,傳递难以言说的情感。在《干草车》中,画面或许不宽广,但远处的平缓地平线被温暖的阳光照亮,光影相结合赋予画面淡雅而明快的氛围。河流、农妇和乡间小屋构成宁静与安逸的画面,平静的色调为整体增添了安详与生机[7]。

《干草车》与《爱玛》都对光线进行了较深的研究,希望用阳光来表达出英国古典田园的明媚风光。导演怀尔德作为摄影师深知光影在画面中的关键作用,在各个方面都巧妙描绘了光影,将观众引入美丽的英国田园风光,从而辅助展现影片主题内涵(见图3)。

在《干草车》中,康斯坦布尔在各个色块中增添了白色以此来提高画面的亮度与光感,近乎完美的细节处理将阳光与空气感在《干草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爱玛》中,导演也十分注重光影在画面细节方面的运用与表达。在康斯坦布尔的油画与电影画面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康斯坦布尔与怀尔德都运用了光影来突出重点。右侧方打来的光线,照亮了天空的云彩和青葱的植被。二者对于光线的巧妙使用,更加突出了英国乡村的舒适与恬淡生活,为观众描绘了一幅英国乡村田园风光的景象。例如,在室外中的一幕画面中,哈特利与爱玛散步在草坪上,导演通过光与影的利用,突显了明媚的阳光、翠绿的草地和美丽悠闲的少女,营造清新、明快、唯美的画面,深化了英国乡村田园风光的宁谧与美好。并且导演使用这种较为柔和的侧光,更好地刻画出了两位女性人物的柔美,使其优雅古典、婉约清新的形象呈现在观众眼前。

因此可以看出,在电影画面中,布置光线,并且对光线加以利用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进而来提升电影画面的艺术美感,来丰富画面的层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爱玛》电影的美学内涵

深入剖析这部电影,发现它不仅在故事情节的起伏中扣人心弦,更在美学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其美学呈现堪称成功且引人注目。整部电影如同清新的欧洲古典田园画,每一帧画面都展现出清新而协调的氛围。古典构图、摄政风的服饰,以及糖果般的色调,宛如美不胜收的油画,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有人将这部影片形容为“每一帧画面拼在一起,就是半部西方近代美术史”的高度评价。

深入了解《爱玛》电影,不仅对引人入胜的情节有更深刻认知,还对其卓越的美学表现产生浓厚兴趣。电影通过对美学的精心雕琢,使画面呈现出极富魅力的一面。清新的欧洲古典田园风格贯穿全片,每一帧画面都像是绘制的画布,清新而协调。古典构图、摄政风的服饰,以及糖果般的色调,仿佛是一场视觉盛宴,使观众既沉浸在情节中又陶醉于画面的美感。这使得电影不仅是故事展现,更是美学艺术的饕餮盛宴,深刻而引人入胜。

六、结束语

通过对电影作品《爱玛》与康斯坦布尔的油画作品《干草车》进行深入比较与分析,让我们窥见了电影与古典油画之间的艺术共通点,更揭示了它们之间融合与发展的可能性。通过这次比较分析,我们不仅对《爱玛》电影画面中康斯坦布尔风格的融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古典油画与电影之间的互相启发与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绘画是静态的表达,电影是动态的表达,二者都是为了凸显自己的主题,对观众传达着自己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与共通的,对审美、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希望油画与电影继续相互融合与结合,让电影的画面更加富有艺术的美感,为之后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让观众有着更丰富、更加多样化的视觉体验,进而打动观众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关琴.入“画”与出“画”——从绘画到电影的视觉转换[J].当代电影,2018(03):125-129.

[2]鄢彬彬.电影美术与影片主题内涵的关系[J].电影评介,2015(24):72-74.

[3]高攀.2020电影版《爱玛》女性主义解读[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12):102-104.

[4]冯斌,来思渊.论古典油画的审美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J].当代电影,2015(12):176-179.

[5]芦晓娟.电影摄影中的色彩应用研究——以王家卫电影为例[J].电影评介,2022(07):93-96.

[6]谢春.论美术元素在电影画面中的视觉传达[J].当代电影,2013(09):166-168.

[7]李枫.《一代宗师》摄影造型艺术的诗意化造境[J].电影评介,2022(06):66-69.

猜你喜欢
爱玛浪漫主义电影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中华诗词(2022年1期)2022-12-31 05:40:44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艺术启蒙(2022年6期)2022-06-22 06:48:48
西班牙浪漫主义的狂想
艺术启蒙(2022年3期)2022-03-24 02:35:10
爱玛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命运解读
大众文艺(2019年24期)2019-07-13 13:59:32
保险起见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12:30:22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12:24:36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12:08:24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
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1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