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是谁发明的

2024-05-29 02:11秦月溶
北方人 2024年5期
关键词:路易十四木屐鞋跟

秦月溶

在当今社会,高跟鞋似乎天然与女性关联在一起,有些商场的洗手间甚至会用高跟鞋的图案来指代女性。通过时尚产业多年来潜移默化的渲染,高跟鞋与女性气质中的性感、成熟画上了等号。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与女性深度捆绑的高跟鞋,既非女人发明,也并不是为女性打造的。高跟鞋出现之初不仅不性感阴柔,反而充满阳刚之气,因为发明它的是古代的骑兵,目的是方便马上作战。而现代意义上的高跟鞋问世之后,甚至有一段时间,女性被禁止穿高跟鞋。

早在15世纪,高跟鞋的雏形就已出现。在波斯的萨菲王朝出现了一种被用来当作战靴的高跟鞋,作战时,靴底突出的后跟可以牢牢卡在马镫里,让骑手更好地固定身体,方便手部动作。古波斯骑兵的高跟鞋,鞋头尖尖,鞋底从足尖往后延伸,在脚后跟收拢,形成一个四到五厘米的高跟。这种高跟鞋的整体设计呈弓形,并不适合踩在平地上,但如果套进马镫,就非常契合——其实直到现在,马术运动的专用马靴依然是带后跟的。可以说,高跟鞋在制鞋史上出现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实用和方便。

在波斯人制造出后跟突出的马靴时,威尼斯人也研发出了自己的高底鞋。在威尼斯出现过一种名叫“chopine”的鞋子,这种鞋子其实是一个鞋套,样子和中国清朝时期的“花盆底”很像,鞋面覆盖皮革和绸缎,奢华的还会带有宝石和刺绣。鞋底由木头和软木制成,前掌和后跟没有分离,正中央被加厚,鞋底最厚可达50厘米。为了减轻重量,底部是空心的。這样的鞋子穿起来如同踩高跷一般。

这种鞋子的出现是为了卫生——高底的鞋套,能够保护里面的鞋子和衣服下摆不被弄脏。古代欧洲的城市是没有下水道的,欧洲人也不像中国人有收集人畜粪便堆肥的习惯,所有的生活垃圾被直接倾倒在街道上,城市里污水横流,阴沟臭气熏天。有了chopine,贵妇和绅士们可以穿着高跟鞋,施施然跨过肮脏的街道,衣服上却半点污渍不染,尽显贵族优雅气质。忙于生计的普通人根本没办法穿这种鞋子,就算他们想赶时髦,定做一双chopine的费用也足以让人望而生畏。一时之间,这种鞋子成为达官显贵彰显财富、地位的工具,地位越高的人鞋底越高。无奈之下,威尼斯政府出台法律,将chopine的高度限制在7厘米。但仍于事无补,威尼斯街头仍然随时能看到穿着超高chopine、手搭在仆人肩膀上的贵妇。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原始的高跟鞋,就是木屐。木屐由木板和屐带组成,鞋底有两条高高突起的齿,相传是由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发明的。木屐因为有两个稳定的齿,十分适合在泥泞的土路上行走。踩在木屐上,双脚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仅能够防水防污,还能避免被树枝、荆棘划伤脚部。男用木屐是方头,女用木屐是圆头,搭配分趾的袜子,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能穿,造价不高还方便,木屐因此成了古人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品。

汉代的风俗,新娘出嫁时会穿着有彩色带子的高齿屐,作为服饰的一部分,让身材显得更加婀娜多姿。这种高齿屐可以说是古早版的松糕鞋。富贵人家的女孩子不仅会用皮革和丝绸制作华丽的系带,就连屐底的两齿都绘有精致的纹理。到了南北朝,大诗人谢灵运还将木屐改良,将屐底的两齿制成可活动的款式,上山拆除前齿,下山拆除后齿,是为“谢公屐”。一直到唐代,木屐都还是生活必需品。李白曾在《越女词五首》中写道:“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寥寥10个字,就写出了越女的妩媚灵动。

说到现代的高跟鞋,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不管是波斯战靴、chopine,还是木屐,都和现代的高跟鞋有区别,真正让高跟鞋变成现在的模样,并与时尚和美丽挂钩,都是路易十四的功劳。

路易十四不仅雄心勃勃,还是一位文艺青年,有着敏感精致的审美品位,他爱香水,爱假发,爱丝袜,爱话剧,兴趣来了他还会亲自登台表演。可是路易十四的身高只有1.54米,当他站在舞台上的时候,比其他演员矮了一头,这对于一位自诩神明的国王来说过于缺乏威严。身高不够,就用配饰来凑。路易十四头上戴着高耸的假发,脚上穿着让法国宫廷制鞋匠用软木特制的高跟鞋,并且在鞋底涂上红色,一下就变得身姿挺拔。

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路易十四的穿戴会觉得过于夸张,过于妩媚。凡尔赛宫的油画里,路易十四总是身披厚重的皮草披风,露出一双被白色丝袜包裹的紧实双腿,脚上是精致的尖头高跟鞋,就算佩着宝剑,也没有威严感。据说,路易十四成年后只穿高跟鞋,数量达到3000双,每双的设计都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醒目的红色鞋底。

这种鞋跟超过10厘米的国王专属红底鞋就是现代意义上的高跟鞋。路易十四专门为高跟鞋颁布过法令,只有贵族才能穿红底高跟鞋,而且鞋跟不能高于国王的。这种红底高跟鞋也被法国人命名为“路易鞋”。至此,高跟鞋彻底和权力联系在了一起。

当时的贵族出行主要是骑马,高跟鞋除了象征地位、等级,还有卡住马镫的实用功能,因此路易鞋一经推出,就成了名流贵族们争相追捧的时尚单品,和丝袜一起,烙下了浓浓的男性专属烙印,是不向女性开放的禁区。而男性之所以放弃高跟鞋,也跟路易十四有关。为了不让其他人赶超自己,他将鞋跟越加越高,直到男性们受不了这种堪称刑罚的折磨。与此同时,法国宫廷的女性对高跟鞋的热情日渐高涨,高跟鞋的设计开始涉足细跟,转向女鞋。这种细跟尖头的高跟鞋款式,也被称为“蓬巴杜鞋跟”。

可是,就在高跟女鞋成为世界风尚的时候,1730年的美国却颁布了一项法律,禁止女性穿高跟鞋,理由是穿着高跟鞋的女性看起来像女巫。在环境保守的年代,婀娜多姿的曲线美是对传统风俗的挑战,也代表着女性意识的觉醒。

服饰从来不只是为了实用,在功能之外,还承载了太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高跟鞋的定义一直在变,从阳刚之气到女性性感,它包含的气质不止一面,而人们只会选择自己需要的那一面。如今,高跟鞋的销量逐年下滑,平底鞋和运动鞋渐渐成为都市女性的心头好,其中的原因,除了方便通勤,也是人们审美多元化的体现。也许,用一双鞋子来定义美,用外在的配饰来武装自己,本就是件不现实的事。

(摘自2024年第3期《读者·原创版》)

猜你喜欢
路易十四木屐鞋跟
细微之处莫放过
鞋跟艺术
木屐声声忆往昔
凡尔赛宫助路易十四集权
皇帝写的“诗”
凡尔赛宫助路易十四集权
路易十四和凡尔赛宫
木屐
木屐
暴力美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