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周寿昌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理 解
翻检旧物时,发现母亲三十年前缝制的一件粗绨面料的长袍还保存在箱柜里,如今睹物思人,还依稀感觉绨袍上残留着母亲的余温。
由于领襟已破,将绨袍晾晒之后想缝补一下,可又不忍轻易拆开旧衣,移换旧布料的位置,这件旧衣上的一针一线对儿子而言,都包含着母亲的爱,为人子者怎能忍心拆下这爱的丝线呢?
赏 析
古诗婉转深挚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感人肺腑。一件旧衣保存了这么多年,可见主人对它的爱惜。领子和襟袖已经破旧,诗人并无将它抛弃之意,如今睹物思人,诗人还依稀感觉绨袍上残留着母亲的余温。“余温”二字乍看起来不符合生活实际,然而,母亲逝世后,詩人一直思念着母亲,如今,母亲缝制的这件绨袍自然更强烈地激起诗人对母亲的怀念,母亲生前的慈颜与厚爱霎时间又浮现眼前,产生“却余温”的错觉是十分自然又合乎常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