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
黄进风,江苏省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苏州高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苏州高新区少年文学院院长,苏州高新区学科带头人。
文学创作,文笔有实有虚。写实,能觸发联想,实中生虚,行文便不会机械单调;写虚,有依托凭借,虚中有实,文篇才会云蒸霞蔚。
《寻春》一文,所见所闻为实,“春是什么”为虚。冰雪消融、大地绿回、鸟儿歌唱、花儿绽放,为实;春是季节、是心境、是画笔、是情歌,为虚。屋顶、田间、乡野角落、河堤等描述,为实;心灵寻春、春色言语、春声如孩童等遐思,为虚。文章内容虚实相间,互为映衬,既写出了春的灿烂多姿、生机勃勃,又表达出小作者爱春、赞春的美好心境。“春,就藏在人们的心底,一直都在。”结尾亦虚亦实,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也许,这才是寻春的更高境地。
《照在生命里的光》写“我”学书法、爷爷引导“我”学书法、“我”写春联,为实;描述学书法之难、爷爷的温暖慈祥、爷爷的身影和言行、荡漾在“我”生命中的暖意,为虚。这样看来,“照在生命里的光”,生命为实,光为虚——也可说是实,毕竟爷爷温暖的关爱是那么真切。或许,这亦真亦幻的感觉,才是照在“我”生命里的光。
《邂逅美好》写雨中景,雨为实,雨中的老奶奶、冷漠的路人、背着老奶奶的年轻人,也是实。写雨大,像泼,像倒,水帘连天地,雨声如千军万马奔腾,有虚有实。“我”对雨的态度,从讨厌到好起来,既写实也写虚,恰如小作者文尾所写:“心情低落时,晴也是雨;心情高涨时,雨也是晴。”是晴是雨,是实是虚,关键看小作者如何表达心境。
虚实交织,是行文的需要。但同学们也要深悉:实是基础,虚是拓展;实是形象,虚是抽象;实是客观存在,虚是主观意愿。虚实结合,把美好的情思与真切的生活相融相合,既可开阔审美空间,又能充实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