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从安联在华发展看我国金融开放之路

2024-05-29 16:43:20
上海保险 2024年2期
关键词:安联寿险保险业

陈 贤/ 本刊记者

2023 年10 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同时要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2024年工作会议中把“坚定不移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列为一项重点任务,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助力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近年来,我国陆续推出50 多项开放举措,全面取消银行保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减少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持续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就保险领域来看,截至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40 家保险公司中已有接近50%在华设立了分支机构。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崔毳在2024 年1 月25 日举行的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联人寿)开业25 周年庆典仪式上表示:“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事业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安联人寿深耕中国市场,站在了新的起点,即将翻开全新的发展篇章,跨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对于安联人寿来说,也是最好的时代。”

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资险企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外资险企持续加码布局中国市场,同时为行业注入了新的动能。成立于1890 年的德国安联保险集团(简称安联集团)作为欧洲最大的保险公司,服务7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22亿名客户。在中国金融开放政策的东风下,安联集团成为了国内保险业首家获得保险控股、保险资管、寿险三张外资独资牌照的保险主体,旗下还拥有京东安联这张合资财险牌照。从安联集团在中国的业务版图来看,其旗下的安联人寿从合资转独资以后,总资产和净资产在2023 年三季度末分别达475.9亿元和45.9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5%和10%。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成立两周年的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已由开业首年末的300 多亿元人民币,增加至接近2000亿元。

安联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奥利弗·贝特表示:“一直以来,中国就是安联集团在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是安联集团亚洲增长战略的核心。”他认为,中国市场蕴含着巨大机遇,将是安联集团持续发展的引擎。

来自《2023年安联全球保险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到2033年,全球寿险保费收入将达4.3万亿欧元,财产险和健康险保费收入将分别达3.1万亿欧元和2.3万亿欧元;而在中国,未来十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率将达约8.1%,保险市场规模将达1.486万亿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寿险市场,中国健康险市场也将在全球跃居第二位。瑞再研究院的研究数据显示,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中国的保险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翻一番,2024—2025年,中国财产险保费将强劲增长约8%,对于外资机构而言深具吸引力。

作为中国金融业中率先对外开放的行业,近年来,保险业对外资的吸引力持续增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境外保险机构在境内已经设立了67家营业性机构和70个代表处,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达2.4万亿元,在境内保险行业的市场份额达10%。

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国内保险复业后,我国于1980年便已开始允许部分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代表处。截至1992年,22家外资险企共计在华设立28个代表处,迈出了保险业对外开放第一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试点力度不断加大。1992年,上海成为我国第一个保险对外开放试点城市,同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规范了外资保险机构的设立条件、业务范围、投资范围、资本金和准备金要求等。这一阶段,外资机构以多种形式进入中国保险市场。

安联集团1994年即在上海设立代表处,1999年成立安联大众人寿,成为我国首家中欧合资寿险公司,即如今我国首家合资转外资独资寿险公司安联人寿。对此,崔毳表示:“中国保险业紧跟中国经济发展步伐,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保险1.0时代迈入当下的高质量发展时代。安联人寿在此过程中,也走过了萌芽、初创、扭亏为盈的关键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2004 年12 月,保险业的入世过渡期结束,我国开始允许外资寿险公司经营健康险、团体险、养老金、年金险业务,并取消了设立外资保险机构的地域限制。2014 年12月,由中国太保和安联集团发起设立的太保安联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 年版)》,寿险公司的外资股比限制由50%放宽至51%。此后,2019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进一步明确,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取消30 年经营年限要求。随着我国保险业制度型开放的稳步扩大,已有多家外资险企通过或正在尝试通过收购、合资、合作的方式建立外资控股或外资独资的保险机构,进入多个细分领域。2019 年11月,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获准开业,成为中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

金融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也带来了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外资险企进入中国市场,与本土险企同台竞技,不断融入我国保险市场,已成为保险行业的重要参与者。根据《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3》,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总体呈现较为稳定均衡的特征,其中,外资中小寿险公司的盈利表现优于部分中资保险公司,且稳定持续。

集聚效应逐渐凸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速升级

作为金融开放的门户,上海正以制度型金融开放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目前已经进入提升能级阶段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集聚了15家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超1700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近三分之一。

上海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高地,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2023 年8 月,安联集团再次加码中国市场,其关于设立安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复核准,此举标志着安联集团在中国的八大主体公司全面覆盖了寿险、财产险、资产管理、投资、重大工程保障、信用保险、救援服务等诸多业务领域。

与此同时,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2023 年6 月8 日,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上海再保险“国际板”正式启动,并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明确在上海开设面向全球的再保险分入业务交易市场。随后,8月14日,首批7家保险公司获批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同年11 月6日,安盛天平财险在进博会上举办再保险“国际板”首单国际分入合约签署仪式,成为上海在跨境金融服务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这意味着我国再保险市场进一步向“双向开放”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已有15 家保险公司获批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包括中意财险、安盛天平财险、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3家外资保险机构。

“这是最好的时代!”金融开放的路上,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时代给保险业提供了一片成长沃土。立足当下,砥砺前行。保险业将在金融开放持续深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能级的大时代下迸发更多活力,以高质量金融供给持续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安联寿险保险业
Lévy模型下的最优寿险、消费和投资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8
设立合资人寿险企的实务分析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4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妇女生活(2019年6期)2019-06-26 02:56:50
论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上海商业(2018年6期)2018-07-05 09:48:16
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哪个好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2
万峰痛批寿险乱象
安联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15年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