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斌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北京 10009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历史高度,持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进行探寻,提出一系列重大观点与重要部署,构建了主旨鲜明、体系严整、逻辑自洽、意蕴深邃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正如2023 年10 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所指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1]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根本遵循,也为未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坚实的行动指南。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之所以能够具备“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与思想特质,必当有其渊源有自的形成历程,仔细梳理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具体历程,把握其脉络,领会其特质,进而增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实践能力,毫无疑问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之内在要求。
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应在非常纵深宏阔的背景中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革,在文化领域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
就世界局势而言,我们面临着构建国际话语权和与大国进行文明对话的迫切需要。习近平同志在2015 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2]159国力的不断提升,成就的不断彰显,自然会引来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几十年来的探索,我们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积累和总结出许多值得他国借鉴与参考的经验。但坦率地讲,中国的国际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被他者所塑造,自我塑造的真实形象在世界舞台的传播力影响力尚不足,因此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并在此基础之上,“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3]
再观国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18这昭示着阶段性任务的重大调整。在这个新的历史方位上,更加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强大精神力量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从而彰显文化自信自强。早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开始深入考虑文化建设与国家发展的相关问题。在正定县时,他就认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都是硬任务。”[5]25在福建时,他又强调领导干部在进行建设时,一定切忌“物质上脱贫了,精神上却愚昧了”[6]155。到浙江工作后,他对文化价值和功用的认识更加深入,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7]149通过梳理习近平同志在地方任职时对文化建设的讲话与部署,可见他一直很辩证地看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间的关系,强调二者不可偏废。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倘若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进入新时代,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这是对现阶段党情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精准判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善恶观念淡漠,行为底线不明,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模糊,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2]111可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迫切。
因此,身处世情、国情、党情趋于复杂的新时代,以上问题与挑战必须得到正面的解答。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在回应如上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既具有高屋建瓴、统摄全局的思想理论,又部署了覆盖到位、针对性强的政策方针。正如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所概括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1]因此,我们需要从理论和部署两个层面进行深入而具体的梳理与阐释。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干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着重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8],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总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将文化建设放在治国理政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文化自信问题专门进行阐释与强调,提出了诸多重要论断,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自信的关键性所在,构建出引领新时代的文明观、文化观与理论体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提升到新水平。
1.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一言以蔽之,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深刻认知,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文化自信本质上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 多年的不懈奋斗与持续追问,我们终于在新时代提炼出文化自信这一指导文化建设领域的原创性理论。文化自信之所以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即在于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具有无比的厚度;以中国悠久漫长的历史为轴线,具有空前的广度;以五千多年不曾断裂的文明为载体,具有独特的高度;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持续理论创新为灵魂,具有可贵的深度;以无数中国人民的现实生产生活为依托,具有真实的温度。
2.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9]12,13“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9]13习近平同志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品格和文化理想。该论断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而且与道路、理论、制度并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的重要构成。文化自信的提出,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
先于文化自信提出的“三个自信”对文化自信的引领与保障意义自不待言。道路自信是根本,决定命运、关乎前途,它是解决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离开对道路的高度自信,文化自信就会因失去实践方向而难以形成和发展。理论自信是引领,是行动指南,它是解决以什么样的理论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问题,丧失对理论体系的高度自信,文化自信就会因缺失理性的思想根基而松动、瓦解。制度自信是保障,是体制依托,它是解决用什么样的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脱离对制度的高度自信,文化自信就失去了保障和依托。文化自信是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的依据,无论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还是制度自信,其形成过程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酝酿与完善的过程,它们所共同凭借的资源,依然是中华深厚持久的文化,故文化自信为“三个自信”厚植沃土、带来底气且提供支撑。
3.文化自信自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2]261换言之,文化枯荣事关国运兴衰、民族强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立足文化自信,汲取源源不竭的文化力量,才能真正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夯实理论基石。
在2011 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首次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0]的重大命题。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同志就鲜明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1]习近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论述揭示出三层意蕴:首先,指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背景。“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12]其次,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本质属性,就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终实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基固本、以文铸魂。再次,对于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明确了具体部署。那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始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1.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4]36因此,对于新时代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赓续革命血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同时,须大力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推广,在全国人民心中不断坚定与铸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而紧扣广泛践行之实效,持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落实“人师”与“经师”相统一的重要标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融入法治、社会、生活等各领域各层级工作当中。
2.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习近平同志在2014 年10 月15 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2]98他强调:“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2]105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务必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文艺创作的最高准则,自觉在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扎根人民、揭示现实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创作和创造;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不断激发文艺活力,持续推动文艺创新。
3.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1]。在继续大胆推进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同时,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放眼未来,须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秉承赓续中华文脉的总体要求,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做好分层次的统计与监管,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中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建好用好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等五大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宗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探寻新的生长点。
通观以上三个方面,习近平同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论断和要求,说明这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需要我们通盘谋划、步步为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62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立足当今,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底蕴,从而形成了综合、宏大、深远且可大可久的文明交流互鉴思想。
1.文明是多元的、平等的、包容的
2014年3月27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同志提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2]62“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2]63“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2]64系统概括了文明是多元的、平等的、包容的主张。该主张深深根植于中国的历史基础、现实境遇及世界大势。首先,“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2]64其次,“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2]68可知返本开新、继承创造、平等交流、共促发展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基本态度。
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 年3 月23 日,习近平同志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新概念,他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3]这是第一次用“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向世界传递中国对人类文明走向的思考。在2016 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14]这些论述揭示了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在国与国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在国际社会引发强烈共鸣。2017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了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决议。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一次载入联合国相关决议。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又发出“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15]的倡议。2023 年3 月15 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从四个方面进一步为置身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各国提供了一份真诚可敬、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共产党继2021年9月21日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全球发展倡议”,2022 年4 月21 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上的“全球安全倡议”后,紧紧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命题所提出的第三个全球性的倡议。综观这三大倡议,犹如支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根坚固的柱石,保障这一至高理念得以行稳致远、光耀世界。这提示全球各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必须基于自身文明的根性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探索,即深深扎根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且深厚丰赡的中华文明沃土之中,我们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现代化愿景的实现必须置于良性文明对话中达致,中国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搞意识形态对抗的主张,并积极推进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的构建,即意在促进各国文明对话的路径更明确、平台更宽广、机制更完善。由此可见,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新思想的广泛传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
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4]38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夕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习近平同志作了小船与大船之喻,这不单是形象的奥运精神之喻,还是现实的国际格局之喻,更是深沉的人类命运之喻。这意味着需要各国摒弃狭隘的偏见与私利,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汇聚超越国界、族群、意识形态等藩篱羁绊的大爱,携手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话语权,就是要事上见理,以情动人,从而构建中国共产党文明型政党的形象,树立中国文明大国的国际形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18这昭示着阶段性任务的重大调整。在2011 年10 月18 日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并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求,部署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任务。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安阳市殷墟遗址时特意强调:“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16]这意味着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1.文化强国的目标指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锚定目标不更改,锁定任务不松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大为增强、文化自信显著提升,如期顺利完成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的阶段性任务。因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到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展现了国家战略的延续性。这无疑要求在新征程上的文化建设务必在“强”字上下大功夫,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思想指引和强大精神支撑。
2.文化强国建设需坚持的原则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4]35未来文化强国的建设须注重整体性、全局性与实效性。一是切实处理好部分开展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文化建设始终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生态文明的“素材库”之作用。二是一定兼顾好短期进展与长期发展的关系。我们既需低头拉车完成既定目标,还需抬头看路统筹长远规划,毕竟文化资源亦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做好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三是必须正视实际与实效的关系。未来的文化强国建设,一定要朝着将文化落在实处、化入心田的目标推进,扎扎实实提升全民族全社会文明程度,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要的同时,也须充盈大家的精神家园,让文化强国真正“强”起来。
3.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大图景
2023 年6 月2 日,习近平同志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提出并着重强调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命题。这既是关乎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划图,更是一份创造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宣言书。习近平同志在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7]可见,其目标的提出紧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未来成果,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新气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格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点自然是文化建设,根据座谈会讲话主旨,习近平同志强调的关键工作是:“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7]待文化强国基本实现后,为了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乃至更高目标,势必要在文化层面预先设置更为高远的战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命题,可谓立足长远,谋划深邃。
习近平文化思想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目标任务、创新范式和发展道路,为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凝聚思想保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培育了文化土壤,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指明方向,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中国方案,既具有强烈的立足中国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沉的关乎长远的战略内涵。
所谓“集成”,并非将各种思想罗列拼凑于一起就算大功告成,实际上还涉及彼此间层次地位的更迭与重置,这从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交流互鉴等重要理论成果间的内在关联清晰可见。尤其是在2023 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将文化自信提升到文化建设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中,即“坚定文化自信”。立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阔目标,文化自信被赋予了更高更深更多的意义,即作为一种基本原则或方法论,始终作为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与要求。可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之际,某些既有命题、理论亦具备了新义,有待进一步研究与阐释。
所谓“整合”,不单单是具体部署条分缕析、各安其位,更是通过深层次的配置和协作取得愈加贯通的效果。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同志地方实践与治国理政相结合的重要理论结晶。25 年的地方从政经历与实践,使得习近平同志积累了现实、丰富、系统、深入的文化建设经验和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重大举措,使得习近平同志从全局通盘考察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大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所指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8]与以往相比,202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名称增加了“文化”二字,与2013年、2018 年分别召开的两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不同,此次会议意味着完成了三项重大领域工作的整合,这是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更有利于今后相关部署的协调与落实。从2018 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九个坚持”,到2023 年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十四个强调”,再到2023 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七个着力”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脉络,就是不断强“体”运“用”的深度整合过程,其中内在的实践逻辑即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终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所谓“扩容”,意味着已有的思想理论体系既有着广纳四方才智的胸怀,也说明该体系始终处于进行时,很多关乎重大方面与领域的议题尚需不断拓展、阐释。正如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1]因此,至少要以回溯式、展望式、全球式的三个视野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研究与阐释,既从习近平同志地方实践入手,又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文化领域中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新挑战入手,更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念、文本入手,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个开放性思想体系由何而来、向何发展、如何贡献世界。
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体现了鲜明的实践性与总体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现实性与理想性、包容性与原则性的高度统一,其认识文化的全局视野、系统思维、科学方法构成了整体文化观。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历程,务必要悉心把握这一宏大“文化篇”的具体“谋篇”思路、“开篇”方法与“通篇”构架,从而于新的历史起点上再续“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