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叙事话语和创新传播:新主流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

2024-05-28 08:03齐青李丹仪
电影评介 2024年4期

齐青 李丹仪

①参见:哔哩哔哩平台.中国内地历年票房冠军,2013-2022年年度票房冠军盘点[EB/OL].(2022-12-12)[2024-01-25].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0443500/; 澎湃新闻.549.15亿收官!2023年中国电影交出成绩单,现实主义电影成亮点[EB/OL].(2023-12-31)[2024-01-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6809571736703414&wfr=spider&for=pc.

【作者简介】  齐 青,男,山西朔州人,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

副院长,主要从事影视创作、影视产业研究;

李丹仪,女,广东汕头人,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硕士生。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影视艺术的媒介融合、技术迭代与产业未来研究”

(编号:19BC031)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新主流电影这一类型及概念不断被提起,虽然目前新主流电影仍未有规范及明确化的定义,但学界和业界相关讨论层出不穷。新主流电影的前身主旋律电影常以革命或历史题材为主,弘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讴歌人性,而新主流电影是在主旋律电影的审美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而来的一种类型范式,并与商业电影进行巧妙融合,不断调节构成元素以取得一种平衡状态。2016年后,国产电影票房在我国总票房占比一路攀升。2017年至2023年更有超八成以上的票房冠军為新主流电影(见图1、表1),且每年均有多部新主流电影居于票房榜单前位,成为电影市场和观众的不二选择。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电影管理工作彻底转为中央宣传部统一负责[1]。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电影这一传播媒介的重视,而新主流电影作为媒介之一,对于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多元人物形象——国家形象的多维化表征

新主流电影对于国家形象和主流价值观的强大宣传作用往往是通过将国家形象内置于人物形象之中实现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主流电影的前身主旋律电影大量涌现,基于“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口号,产出如《开国大典》(李前宽,1989)、《大决战》(杨光远,1991)、《长征》(金韬,2001)等重大历史革命题材电影,该类型影片基于政治宣传用途,塑造的正面人物形象往往较为模板化。21世纪的主流电影寻求与市场接轨,产出《云水谣》(尹力,2006)、《建国大业》(韩三平,2009)、《集结号》(冯小刚,2007)等代表性影片,获得一定市场认可,但此时新主流电影仍未形成成熟范式,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也较为单一。新主流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当前,基于不同时代下的国情基础和受众面向,国家对于自身形象的宣传也产生了多样化需求,由此孕育出多元化的人物形象,进而衍生出多维的国家形象表征。

(一)代表大国形象的英雄人物

早年间的主流电影国家形象常常通过塑造政治人物进行呈现,例如电影《焦裕禄》(王冀邢,1990)、《周恩来》(丁荫楠,1991)等以政治英雄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新主流电影同样热衷于选择英雄人物作为主人公,但更倾向于选择缉毒警察、边防军人、消防员等带有特殊工作性质的、在极端情况下会对自身生命造成威胁的人物。这类角色会受到新主流电影创作者的青睐,是因为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保家卫国的职责一直是主流文化最核心的思想之一,更是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彰显,这种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除此之外,塑造强大的军人英雄形象往往可以体现一个国家雄厚的国防实力,进而塑造出大国形象。

《战狼2》(吴京,2017)实现新主流电影票房的飞跃,其对于我国维和部队形象有血有肉的刻画深入人心。由吴京所扮演的冷锋至情至性,对桑库加镇华资工厂的几十名华侨工人不离不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完成撤侨任务。在故事结尾,当他成功营救所有华人并高高举起手中的五星红旗时,他的形象已不仅是一名前特种部队的军人,而是代表着强大起来的中国;由也门撤侨事件改编而成的《红海行动》(林超贤,2018)中,主角团为中国海军护卫舰蛟龙小队。作为守护中国领海的战士,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克服内心恐惧,毅然决然服从命令去非洲拯救处于危险之中的华侨同胞[2],虽途中有牺牲,但中国军人背靠日渐强大的中国,不畏艰险,誓死完成任务的精神激励他们直至撤侨成功。这些英雄人物的无畏与无私早已超越人类自身本能与极限,他们的精神更像是一种符号,象征着时刻守护在背后、随时准备为公民冲锋陷阵不惜牺牲一切的国家。

(二)具有强烈爱国心的知识分子

当前的新主流电影除了代表官方主流的人物形象以外,对于知识分子的爱国形象建构也十分看重。随着社会发展,职业多元化拓展,新主流电影想要收获市场,就必须囊括更多受众,寻求大多数人的共鸣,故其不再拘泥于塑造官方英雄,而是更看重个人与国家的联结。当下新主流电影的主角群像中往往能够看到如工程师、飞行员、医生、航天工作者等知识分子为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默默奉献,与当下社会现实相呼应。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2021)中的第二篇《诗》就用细腻笔墨塑造了一份鲜为人知的职业——制作航天燃料的火药雕刻师。作为航天事业的技术工种,不同于出现在公众视野的航天员,其职业的幕后性质容易为人所忽略,但他们为航天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却不容忽视。片中章子怡所饰演的火药雕刻师数十年如一日钻研与测试,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她几乎牺牲了家庭,丈夫为国家航天事业献出生命,一家人无怨无悔,他们的孩子更是成为一名宇航员,怀揣父母希冀,代表祖国踏上外太空的土地。电影《中国医生》(刘伟强,2021)以新冠疫毒暴发的背景切入,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原型,通过塑造角色形象和人物心理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影片重点塑造三位身处不同位置、不同人生阶段的医生角色。虽然他们性格与人生经历各异,但相同的是拥有一颗救死扶伤的爱国心。

近年新主流电影塑造的众多知识分子的爱国形象填补了多年来主旋律角色类型的空缺,满足了国内电影市场和观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审美需求,同时主流电影角色多样化的职业也拉近了普通人与爱国英雄的距离。

(三)传递积极正能量的平民形象

近年来新主流电影广受市场好评的一大突破口即是平民叙事。随着新主流电影类型不断垂直细分,平民形象建构也愈加丰富。平民叙事对于新主流电影与当下现实接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电影中真实立体的平民形象与观众之间产生强烈共鸣,其形象虽然略带瑕疵,但为人正直、坚守本分,在大事处理上毫不含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己看似微薄的力量为社会传递积极的正能量。

《飞驰人生2》(韩寒,2024)作为续集,延续了草根赛车手张弛不忘初心、继续追寻梦想的故事。《飞驰人生》(韩寒,2019)中席卷巴音布鲁克赛场的草根赛车手们人到中年,属于他们和燃油车的年代似乎已经过去,新人与新能源时代已经到来。他们只能依靠在驾校和修车厂打工维系生计,但他们内心仍然怀揣着在竞技场驰骋的激情和热血。他们倾尽一切重组团队,备战最后一届巴音布鲁克比赛,最终一行人排除万难,张弛也在比赛中克服心魔及艰巨的气候条件,成为最后一名完整跑完巴音布鲁克的选手,刷新自身成绩记录,成功战胜自己;《热辣滚烫》(贾玲,2024)改编自日本电影《百元之恋》(武正晴,2014),借助拳击这项运动,向观众传达出“只要一直努力和专注一件事,就一定能赢一次”的价值观。影片结尾杜乐莹“主角光环”看似失效:在经过长时间刻苦训练后并没有赢得拳击比赛,但实际上她完成了与自己的约定,已然实现了梦想——片中不断明示、暗示要“赢一次”的梦想,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在比赛中获胜”,而只是“完整打完一场比赛”,在重新定义“赢”的同时也给予观众莫大的精神抚慰;《第二十条》(张艺谋,2024)则是围绕三个界于“正當防卫”与“防卫过当”之间的事件,塑造出为了孩子升学挂职到市检察院并艰难平衡家庭与事业、情感与法治的中年检察官;遇到公交车骚扰事件伸出援助之手的司机等一系列平民形象,通过片中众多小人物的遭遇共同指向刑法“第二十条”中“正当防卫”议题,讨论见义勇为所引发的法律困境,宣扬“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公平正义精神,进行普法教育的同时更给予当下观众充分的人文关怀。

新主流电影的平民叙事含有大量日常生活的写照,其将叙事重心对准普通百姓,将生活真实融于艺术真实之中,塑造出一个个平民英雄形象的同时拓展了新主流电影类型与审美范畴,以不屈不挠的个体形象映照出积极向上的国家形象,让观众深刻体会到国家的日渐强大。

二、叙事话语的偏向——国家形象的建构与描摹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利用声画语言进行叙事。新主流电影脱离以往主旋律电影刻板的叙事模式,创新叙事话语范式,较为典型的莫过于吸收商业类型片的创作模式并化为己用。它不断拓宽类型题材范畴,试图建立起广泛的、符合大众审美的新主流电影美学范式;并运用叙事美学手段不断丰富镜头和声音语言,基于最大公约数的审美期待下,在视听语言叙事中融入主流价值观的宣传,逐渐形成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影像表达风格。在这些叙事话语的加持下,中国独特的国家形象油然而生。

(一)叙事题材的偏向

当前新主流电影叙事题材有着明显的转变与创新之处。一是其题材创作重心逐渐由历史题材转向现实题材。选材着眼于当下现实生活中曾引发社会热议的公众话题,甚至是直接改编自真实事件,通过唤醒观众的集体记忆召唤出集体主义精神,进一步强化主流价值观。例如上述提及的影片《红海行动》(林超贤,2018)、《第二十条》(张艺谋,2024)均有故事原型;《我不是药神》(文牧野,2018)作为近年来现实题材佳作改编类影片,观众在这些电影上映前便对故事情节具备一定心理预期,这种纪实元素的注入让影片的讲述显得更真实可信,也令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高潮更惊心动魄,将现实主义创作发挥到极致,从而达到艺术真实的效果。

二是仍然保留革命历史题材故事。以往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流电影容易陷入刻板化的说教当中,但在新主流电影创新审美范式下,其积极地将现代元素融入战争英雄的身份中,例如《八佰》(管虎,2020)、《长津湖》(陈凯歌,2021)等战争题材皆采用群星阵容,依托动作奇观、视觉特效等技术技巧来重塑历史事件,并借鉴好莱坞商业大片模式叙事手法,吸收类型片优势,进一步提高主旋律题材电影对于大众的吸引力。

三是主旋律题材与动画题材、神话题材、历史题材的有机融合。尽管中国动画电影历史悠久,但在国内电影产业蓬勃发展之前,动画电影一直被视为儿童电影,成人受众市场备受忽视。文化产业兴起后,国家开始重视动画产业的发展,动画电影创作者也用心沉淀创作佳作。2023年暑期档受到市场认可的口碑之作《长安三万里》(谢君伟,2023)便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下主流价值的统一。其故事取材自唐代历史,传达出古今中外同样适用的对于宇宙和人类关系的思考、人生的感悟的电影主旨。观众一边欣赏精美画面,一边体悟人生经验;同期另一佳作《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乌尔善,2023)针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展开探讨,观众可以从镜头里感受到极致的审美体验。这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影视改编逐渐成为新主流电影的一大转化趋势。

四是中国主旋律科幻电影的出现。《流浪地球》(郭帆,2019/2023)系列电影的成功,使科幻题材与主旋律的结合成为可能,全片以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形式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事实上,虽然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但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电影常常会基于自身传统文化与受众观赏习惯而产生不同的叙事特征。例如西方文化中“以未来为导向”的观念使他们热衷于从超验维度上探讨世界,故未来科幻题材的电影成为许多西方导演青睐的主题;而放眼东方电影,特别是身处儒家文化圈中心的中国电影,基于“文以载道”“兴观群怨”等古代传统思想,更加突出的是电影的社会功能。归结于传统的伦理本位文化,国内电影多数展现出的是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具有人文特色的主题特征。比起西方电影,我国电影内容更加注重对伦理的探讨和人生经验的传授,这种对于人生经验主义的青睐也导致未来科幻题材电影一直没有成为我国电影创作的主流。人们倾向于从历史经验获取教训、反思自身,着眼于当下现实世界,对于彼岸世界的思考较为缺乏。[3]随着社会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中国电影工作者开始尝试结合自身的经验对未来进行想象与构建,并形成一种独特的叙事话语体系。例如《流浪地球2》(郭帆,2023)成功塑造了一个面临全球危机仍以大局为重,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国家形象,体现我国当前所倡导的早已超越单一民族和国家的全球治理理念,并同时以各国拯救地球家园故事充分彰显国际主义。截至2023年末,该影片已先后在海外42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海外票房超千万美元。[4]从海外票房成绩来看,这种结合有效填充中外文化交流的沟壑,受到了海外市场的欢迎。

(二)叙事空间的偏向

电影艺术是时间艺术,更是空间艺术。电影空间的限定性是指构成空间元素的合集,包含地理位置、自然景色、标志性建筑物等。这些物理元素为电影叙事提供助力。电影空间的设置往往起到再现电影主旨与内涵的作用,使得空间不再是一个事件发生的地点,而是被赋予叙事功能的场景。新时期的主流电影叙事空间不再局限于政治话语场域,而是遍布各式大众文化场景之中。

其一,新时期的新主流电影叙事空间不再局限于国内场景,而是更多选取一些国际化场景。例如《红海行动》(林超贤,2018)取材于“也门撤侨”事件。电影便选取北非作为事件发生地,在影像空间上还原非洲社会的现实情况,运用跨国叙事,提高观众对于国家的认可与敬意,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跃然银幕。

其二,随着选材面的扩大,新主流电影主流话语的叙事空间也相应拓展。以往宣扬主旋律的核心场域总是集中在战场或会议上,而随着新主流电影题材的多样化,日常生活化场景中也时常蕴含着对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意识形态话语只有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才能更好地融入人民群众思想之中。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彭大魔,2020)四个篇章虽没有宏大政治叙事,但每一篇章都充满着主流价值观的叙事话语,其叙事场景的设立也富含韵味。例如该片《回乡之路》单元把目光对准陕北,在看似日常化的对话与场景之中、在故事时间里的时代变迁之下,通过乡村小切口展示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成果。

其三,新主流电影的叙事空间内常常出现对国人而言具有特殊意义的坐标或建筑,引起观众的思乡情怀及情感共鸣。例如《流浪地球》(郭帆,2019)中演员屈楚萧扮演的刘启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一直生活在地下。他第一次来到地面的时候,看到的是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被零下84摄氏度的极寒天气冻住的模样,通过还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场景渲染真实,增加观众的代入感和沉浸感,使观众不由自主地将自身与角色命运联结,将全片的“集体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化于己身;电影《八佰》(管虎,2020)改编自上海淞沪会战期间号称“八百壮士”奉命固守四行仓库、英勇抗击日军的故事,该历史事件发生地在现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仓库外的“弹孔墙”被完整保留。影片上映期间,不少观众观影后意犹未尽,自发来到四行仓库纪念馆追寻历史遗迹,感受战争中枪林弹雨所留下的痕迹,也体会到这段历史重要性,进而强化了国家意识和主流价值观。

(三)叙事美学的偏向

影像往往是电影主旨最直观的表现形式,研究新主流电影的叙事美学特征有助于探究国家形象建构与塑造。近些年新主流电影作品融合主旋律、商业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在镜头和声音语言方面有了全新突破,在叙事方面呈现出相对类似的美学范式。[5]而文化与科技发展下的视听语言创新层出不穷,为观众呈现出一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盛筵。

首先,类型片是一种由相对固定的叙事模式和叙事元素组合而成的电影形态,就如同好莱坞大片的“公式化情节、定型化人物和图解式视觉形象”一般,其固定范式使电影像工厂流水线一样生产出能够满足大部分受众消费欲望和精神需求的产品。而当前新主流电影作为与国内电影工业美学紧密相连的一大类型,作为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电影的结合体,目前正不断进行类型化创作尝试,试图建构出一套专属于新主流电影的成熟美学范式。例如电影《长津湖》(陈凯歌,2021)采用清晰的线性结构叙事,按照故事发展的时间线层层递进,逐步推向高潮,节奏感较强,多视角导向、多线并行的方式也增进了画面的冲突感。由于人物众多,其常常选择在故事开头用简要的篇幅介绍,一笔带过。该电影选取当下新主流电影常用的微观叙事,从一群基层连队战士的微观视角出发,辅以军队高层决策的宏观视角以及美军的敌军视角,给观众呈现出一幅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全景图,通过集体视角使观众了解战争全貌,切实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个体的渺小。但影片要传递出的内涵正是一個个渺小的个体组成的整体和团结一心的精神力量,使中国最后赢得这场战役,充分体现出集体主义精神的伟大。

其次,当前的新主流电影与新兴媒介技术相结合,为不断提高审美阈值的观众打造震撼的视觉奇观。电影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使得电影画面不断产生新的表现形式。由于《流浪地球》系列影片(郭帆,2019/2023),投入大量硬核的技术,实现了视觉奇观场景与国家形象话语表达的完美融合。《流浪地球2》(郭帆,2023)中的特效镜头超过6000个,许多特效制作都是第一次出现在国产片银幕里,可以说是由众多视觉奇观组合而成的视觉盛宴,带来极致的观感享受,让观众感受到中国电影工业的飞速进步。

最后,新主流电影中声音语言的创新也不容忽视。以影像为媒介的叙事作品,是通过声音和画面共同实现对情感和意图的表达,二者缺一不可。[6]经典的主旋律电影区别于其他类型电影的一大特征即是说教式的旁白,而新主流电影鲜少使用旁白,其旁白一般只是起到介绍人物以及略过情节的作用。影视声音还包括音乐,即影视音乐。影视音乐是与影视艺术的视觉影像相联系的特殊音乐形式,和影视画面起到一个相辅相成的作用。以往的主旋律电影的配乐常常是红色音乐,音乐风格雄伟、壮阔,起到烘托气氛、震撼人心的作用;而当下的新主流电影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配乐风格的转变,新主流电影开始倾向于采用流行音乐作为宣传主题曲以及影片插曲。流行歌手王菲接连为“我和我的”系列影片献唱主题曲,一首《如愿》受到广大青年受众的一致好评,顺带推动了主流影片在青年群体里的“出圈”。这种流行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流文化对于大众文化存在的认同,二者之间文化差异的弥合,也使得国家形象不再高高在上,让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年群体更易于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

三、创新传播策略——国家形象的自塑与传播

面对新兴媒介技术的蓬勃发展和越发激烈的电影市场竞争,电影传播策略显得十分重要。在营销方面,当下国内的线上电影宣发场景逐渐偏向具有社交功能的短视频平台,以电影内容为核心、短视频形式为载体进行个性化宣发。而国际传播方面,在政府和电影制片公司的积极推动下,多部新主流电影成功登陆海外国家和地区院线,对于我国向世界展示自身形象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一)短视频平台的宣传及营销策略

自短视频平台兴起后,中、长视频市场遭受巨大冲击。据《2023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①统计,国内短视频用户已高达10.12亿人。而根据抖音为电影产业定制发布的《电影宣发方法指南》②中数据显示,仅在2023年暑期档,抖音用户观看电影相关视频的次数已超过1238亿次,大量票房过亿的电影都在抖音平台进行宣发,抖音电影话题播放量同比增长163%,与电影票房大盘162%增速基本同步。

短视频出现后,电影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传播似乎成为一个重要的宣发渠道。囿于短视频平台“短平快”特征,传统叙事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在短视频平台上并不适用,故电影的宣发需要对叙事内容做出相应改动以适应其特性。

聚焦于电信网络诈骗议题的影片《孤注一掷》(申奥,2023)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营销手段别具一格。片中饰演女警察的演员咏梅在平台上的宣传更是道出警方抓捕诈骗团队与解救境外诈骗受害者的艰难,让观众了解到中国警方实施跨境追捕的现实困境以及国家对于保护中国公民、打击一切诈骗行动的坚定决心;《第二十条》(张艺谋,2024)在短视频平台上结合近些年来社会的真实新闻事件对“正当防卫”进行普法宣传,例如将“2018年赵宇正当防卫案”与影片里韩阳儿子韩雨辰阻止校园霸凌事件交叉剪辑在一起,在短视频平台上引发讨论。此外,电影的短视频宣传还邀请了一些法律工作者对影片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发表观点,普及法律的同时也鼓励和宣扬了遵纪守法、见义勇为的主流价值观;《飞驰人生2》(韩寒,2024)的短视频营销策略之一是突出“驾考”这一网络热议话题,演员沈腾饰演的驾校教练张弛以及演员孙艺洲饰演的典型差生学员刘显德二人之间日常教学的情节片段合集成功引发短视频平台受众的共情;再者,作为影片突出亮点的赛车戏,其在新疆巴音布鲁克真实取景的视觉呈现也作为营销重点进行宣传,还有影片官方抖音号在平台上向乌鲁木齐县人民政府发表感谢信等一系列营销策略,带动了更多短视频用户走进电影院观看。

近几年的电影作品在短视频平台上铺天盖地地投放宣传获得较大成功,证明高用户量短视频平台强大的宣发功能,电影项目团队应当根据影片自身特色在影片上映前策划好每个阶段相应的宣发策略,即影片该如何预热,进而引发话题性和讨论度,以吸引更多观众到影院观看,将短视频平台庞大的用户存量转化为票房增量。

(二)新主流电影“走出去”策略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大国形象与担当日益凸显。《战狼2》(吴京,2017)、《红海行动》(林超贤,2018)、《流浪地球》(郭帆,2019)等多部代表我国官方形象且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精神的新主流电影作品在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在当地刮起一阵“中国式英雄”潮流。虽然新主流电影的海外票房在全球票房有一定稳定占比,但相对国内市场还是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新主流电影的海外传播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国际市场潜力较大。

从部分新主流电影的北美票房成绩统计图中(如图2所示),可以清晰了解国际受众的审美取向,对于何种类型的新主流电影适合走出去也有了一定的方向。相对而言,北美地区观众对科幻题材的新主流电影接受程度较高,或许是因为《流浪地球》系列作为硬科幻电影,在视觉奇观上较为接近北美的科幻大片,受众较为熟悉。其中《流浪地球》(郭帆,2019)的北美票房为587.5万美元①,《流浪地球2》(郭帆,2023)北美票房为502.3万美元,后者的全球票房更是突破5.70亿美元②,远超预期,口碑也取得新突破;而像一些运用“家国同构”叙事模式、中国传统伦理本位文化的新主流电影题材或较难引发国外观众的情感共鸣。

从图3观察以上几部电影的国外电影网站IMDb评分表中可以看出评分较为均匀地分布在5-6分之间,而北美观众对于动画题材《哪吒之魔童降世》(餃子,2019)与科幻题材《流浪地球》系列电影较为认可。

一些发行公司如华人影业,近年来一直都在推动国产电影的国际制片与发行工作,与上百个国家、三十余条院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全球范围发行《流浪地球》(郭帆,2019)、《长津湖》(陈凯歌,2021)、《万里归途》(饶晓志,2022)等能够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当下新的时代精神的优质影片。由于文化背景和观影习惯不尽相同,例如海外观众观影时不习惯看字幕等原因,他们不太愿意选择非英语电影。对此,华狮电影娱乐公司的海外宣发策略是将目标受众调整为在外华人,并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对白较少、画面精美绚丽,能给海外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影片。

值得关注的是,据抖音平台2023年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①,抖音国际版Tik Tok软件在全球国家用户量超10亿名,全球累计下载量超30亿次,在美国、印度等人口大国的用户量更是突破1亿,这无疑为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传播提供有力支撑。未来新主流这一类型电影在国际化视频平台上的宣发,不仅有助于票房增长,更有利于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大国担当和传播中国正面形象。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新主流电影这一类型创作应当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寻找全人类的共通点和情感链接,承担起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在国际上良好形象的职责。

结语

自2016年出现至今,新主流电影已成为国产片中引领市场的一大类型片,拥有广阔的受众市场和市场号召力,其基于“新”与“主流”的特征,为国家形象的书写提供新路径,对于中国形象传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新主流电影生来便具有弘扬主旋律的功能,在当下流行的审美范式下,更是通过多元化人物形象的表征,叙事题材、叙事空间和叙事美学等话语体系的建立以及创新传播策略的制定来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主流文化与商业、艺术携手并进,让主旋律电影重新焕发生机。

①中国日报网.《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发布[EB/OL].(2023-03-31)[2024-01-2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849077075904636&wfr=spider&for=pc.

②综艺报.抖音电影、剧集宣发方法指南[EB/OL].(2023-11-29)[2024-01-24].https://mp.weixin.qq.com/s/ptkeJF2aFdZpwLrcbudVUw.

①参见:猫眼票房专业版.流浪地球.[EB/OL].(2024-01-24)[2024-01-24].https://piaofang.maoyan.com/i/imovie/248906/box?barTheme=424242.

②参见:猫眼票房专业版.流浪地球2.[EB/OL].(2024-01-24)[2024-01-24].2https://piaofang.maoyan.com/i/imovie/1366696/box?barTheme=593428.

①雨果跨境.2023年TikTok全球趋势统计数据[EB/OL].(2024-01-24)[2024-01-24].https://www.cifnews.com/article/14282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EB/OL].(2018-03-21)[2018-03-30].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3/21/content_5276191.htm.

[2]沈嘉达,胡建军.家国情怀视域下的“撤侨电影”——以《战狼2》《红海行动》和《万里归途》为例[ J ].长江文艺评论,2023(04):66-69.

[3]曲春景,程波.影视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18.

[4]姬政鹏. 2023年中国电影“走出去”备忘[N].中国电影报,2024-01-31(02).

[5]王雨晨,文红玉.样态·策略·价值:新时代主旋律电影表征国家形象的三维向度[ J ].电影评介,2023(19):44-48.

[6]徐旻,齐青.国外电影认知理论初探[ J ].电影新作,2015(0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