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郑藩泾阳安靖王及王妃张氏圹志考释

2024-05-28 08:04王珍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8期
关键词:明代

王珍珍

摘 要:明正统九年,郑藩分封怀庆府(今河南沁阳),在河内县建立王府,历9世12王,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大力发展。怀庆府一带出土了大量郑藩圹志。安靖王及王妃张氏圹志的出土,为研究郑藩家族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也为今后黄河流域地方历史文化发展、名人文化研究及明代宗藩制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关键词:明代;郑藩;郡王;圹志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8.003

沁河作为黄河流域的一大支流,以其自身优越的条件,使河南沁阳从古至今一直都是豫西北政治、经济、文化的聚集区。有明一代,为巩固中央政权,采取封藩政策,明太祖将皇子分封各地以作藩屏。明正统九年,郑藩迁藩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历9世12王,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因此,怀庆府地区留下了郑藩王府、王陵、刻书等众多的文化遗存,沁阳一带也出土了大量郑藩圹志。《御赐泾阳安靖王圹志》《大明泾阳王妃张氏墓圹志》两墓志的出土,补充了郑藩世系脉络,也为今后地方历史文化发展以及郑藩王家族史和明代宗藩制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1 圹志录文

泾阳安靖王墓1991年发现于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校尉营村东。文物部门仅对其进行了简单清理,将墓志进行保护,未公布相关资料,墓葬后被封护。2018年,该圹志文录入《沁阳市馆藏墓志》。2022年,为配合太行高速公路沁阳段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沁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对泾阳安靖王墓进行发掘。该墓坐北向南,青砖砌筑,东西向起券,底部平面呈长方形,前后双室玄宫,前后室隔墙未与券顶咬合。墓前后室之间的第二道墓门为石门,与第一道墓门相同。《御赐泾阳安靖王圹志》《大明泾阳王妃张氏墓圹志》两墓志左右相对,侧立于第一道墓门外东西两侧矮墙处。后室须弥座式棺床未与后室墓壁相连,四周包石,中有条石相隔成双棺位。《御赐泾阳安靖王圹志》刻于弘治二年(1489)七月十七日。小碑形,圆首。志高76厘米,宽46厘米,厚14厘米。志首正中竖刻篆书“御赐泾阳安靖王圹志”。碑身右侧因风化上部有残缺。志文楷书,竖24行,满行14字,计239字(图1)。《大明泾阳王妃张氏墓圹志》刻于弘治元年(1488)十月十九日。小碑形,圆首。志高100厘米,横66厘米,厚15厘米。志首正中竖刻篆书“大明泾阳王妃张氏墓圹志”。志文楷书,竖15行,满行19字,计184字(图2)。

1.1 《御赐泾阳安靖王圹志》录文

御赐泾阳安靖王圹志/

赐进士第迪功郎行人司行人臣周亮采书丹/

郑府长史司左长史奉议大夫臣吴勤/右长史奉议大夫臣黄师贡篆额/

王讳祁铣,郑靖王第三子也。母夫人张氏。宣德八年十月十/六日庶生,正统八年三月初九日封为泾阳王,弘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以疾薨,享年五十六岁。妃张氏。子一人,女/一人/。上闻讣,辍视朝一日,遣官谕祭,特谥曰:安靖。命有司治丧葬如/制。在京/亲王及文武官皆致祭焉。以弘治二年七月十七日葬于红/岭山之原。於乎/。王生于宗室,为国藩辅,茂膺封爵,贵富兼隆。而寿年弗永,其/命也夫。特述其概,纳诸幽圹,用垂不朽云/。

弘治二年岁次己酉孟秋七月之十有七日/谨立石/

1.2 《大明泾阳王妃张氏墓圹志》录文

泾阳王妃张氏圹志/

妃张氏,东城兵马副指挥斌之女。景泰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册立为泾阳王妃。成化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以疾薨,享年五十六岁。子三人,长子及第二子/皆早夭,第三子见溢封镇国将军。女一人,封汝北/县主。讣闻/,上赐祭,命有司营葬如制/。圣慈仁寿太皇太后/,皇太后/,中宫皆遣祭焉。以薨之明年十月十九日,葬于红/岭山之原。呜呼!妃以贤淑作嫔王家,存享贵富/,没膺祭葬,始终荣贲,复何憾焉。爰述其概,纳诸/幽圹云/。

弘治元年岁次戊申冬十月十九日立/

2 泾阳安靖王朱祁铣家世、生平

志载泾阳安靖王祁铣是郑靖王朱瞻埈第三子,宣德八年(1433)十月十六日庶生,正统八年(1443)三月初九日封郡王,为泾阳王。明代郑藩始封王朱瞻埈为明仁宗庶二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册封郑王,宣德四年(1429)就藩陕西凤翔府,正统八年改封于怀庆府(今河南沁阳),次年移藩封地”①。简王祁锳,靖王嫡一子,正统八年册封为世子②,成化四年(1468)袭封,弘治八年(1495)薨。新平怀僖王祁锐,靖王嫡二子,正统七年(1442)封,景泰七年(1455)薨,无子,除。泾阳安靖王祁铣,靖王庶三子,正统八年封,弘治元年(1488)薨。朝邑荣简王祁镕,靖嫡四子。正统八年封。成化二十二年薨,无子,除③。由此可知,郑靖王瞻埈有四子,其中除简王祁锳、泾阳安靖王祁铣有子嗣承袭外,第二子及第四子皆无子國除。志主泾阳安靖王朱祁铣为朱瞻埈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二世孙,明太祖朱元璋四世孙。

志载:“上闻讣,辍视朝一日,遣官谕祭。特谥曰:安靖。命有司治丧葬如制。在京亲王及文武官皆致祭焉。”泾阳安靖王朱祁铣薨逝后,朝廷按照郡王定制办理丧事。祁铣生年“宣德八年十月十六日”及葬时、葬地“弘治二年七月十七日葬于红岭山之原”《明史》未载,可补缺。

3 泾阳王妃张氏家世、生平

志载:“妃张氏,东城兵马副指挥斌之女。景泰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册立为泾阳王妃。”由此可知,朱祁铣正妃张氏为东城兵马副指挥张斌之女。《明史》载:“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各指挥一人,正六品,副指挥四人,正七品,吏目一人。……凡亲、郡王妃父无官者,亲王授兵马指挥,郡王授副指挥,不管事。”④因张氏受封泾阳王妃,其父张斌授以正七品东城兵马副指挥使任职。张斌,史书无载。志载王妃张氏卒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二十二日,享年五十六岁,可知其生年为宣德七年(1432),长夫君泾阳安靖王祁铣一岁。景泰三年(1452)十一月十五日册立为泾阳王妃,年20岁。弘治元年(1488)十月十九日,葬于红岭山之原。

4 泾阳王朱祁铣与郑王朱祁锳相关的历史事件

在郑靖王朱瞻埈的子嗣中,郑世子祁锳与泾阳王祁铣最为亲厚。朱瞻埈因常年罹患风疾,由郑世子祁锳代理府事。天顺四年(1460)九月,郑世子祁锳与泾阳王祁铣被宣召入京,英宗贻书郑王瞻埈曰:“王世子祁锳违越礼法,弃妃立妾。泾阳王祁铣信谗,拨置世子逼人致死。是皆不知礼法之过!念叔婴疾日久,难于戒敕。今谨遵祖训,特遣太监王定,驸马都尉石璟,锦衣卫指挥逯杲赍敕符前去取世子及泾阳王来京戒谕。”⑤明英宗朱祁镇派出太监王定、驸马都尉石璟和锦衣卫指挥逯杲前往怀庆府进行调查。不但朱祁锳“弃妃立妾”之事被查,连朱祁铣拨置世子逼人致死的不法行为也被查出,二人被宣召入京戒谕。天顺四年十月,英宗致书郑王瞻埈曰:“先因世子祁锳违越礼法,弃妃立妾。……续又体知叔卧病日久,祁锳既不躬侍汤药,又减去衣食,虽遇时节,亦不侯问,乃与祁铣等时常作乐酣饮,凡此所为,皆不仁不孝无礼无义之事,于君臣父子、夫妇大伦,俱有乖失所系非小,朕念其年幼不知礼法,特留居诸王馆,令翰林院修撰陈鉴、刘吉教之读书习礼。”⑥英宗得知二人居然对长期卧病的郑王瞻埈不躬侍汤药,节衣缩食,只知饮酒作乐,英宗大怒。按常理二人将以“不孝”之罪废为庶人,但是英宗念及叔父子嗣不多,且新平怀僖王祁锐已无嗣而终,最终以“年幼不知礼法”,让二人留京读书习礼。此时郑世子祁锳30岁,泾阳王祁铣29岁。

天顺五年(1461)春正月,郑世子祁锳、泾阳王祁铣返回怀庆府。英宗贻书郑王瞻埈曰:“先因世子祁锳、泾阳王祁铣所为不法,有乖大伦,特取来京惩戒。本欲久留读书习礼,但念叔老病,日侵忧,思益切……朕已严加戒谕,令其改过自新,到日叔宜时常训迪,毋令仍蹈前失,又贻书宗室诸王知之。”⑦郑世子与泾阳王所犯之过,在诸王犯罪中并不算情节最恶劣者,既非谋逆亦非败坏伦俗,但是,因此被宣召入京戒谕的现象几乎为特例。经此一事,泾阳王祁铣日益收敛其行为。

5 朱祁铣及王妃张氏子嗣情况

《泾阳安靖王圹志》载:“子一人,女一人。”而《泾阳王妃张氏墓圹志》载:“子三人,长子及第二子皆早夭,第三子见溢封镇国将军,女一人封汝北县主。”不难推断,泾阳安靖王朱祁铣和王妃张氏共育三子一女,其长子及次子早卒,史书乏载。《御赐泾阳安靖王圹志》亦未载,仅载其第三子朱见溢及一女汝北县主。泾阳王家族齿序如图3所示。

志载其第三子见溢封镇国将军。《明太祖实录》记载:“亲王嫡长子,年十岁,授以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郡王子授镇国将军,孙授辅国将军,曾孙授奉国将军,玄孙授镇国中尉,五世孙授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世授奉国中尉。”⑧《明史》载:“见溢,安靖嫡一子,弘治四年袭封。”⑨以上说明弘治元年(1488)泾阳安靖王朱祁铣薨逝时,其子见溢仍封镇国将军,尚未袭封泾阳王。见溢为将军时,荒淫已著,母妃张氏对其行为有所节制,于是怀恨在心。成化二十三年(1487),王妃张氏去世,见溢竟然杀狗比母埋于后园,“母薨,乃杀一犬,殓以布衾,埋之后圃,祭以牲醴,盖以比其母”。是年,宪宗皇帝驾崩,“见溢朝夕临无戚容,以市禁屠宰自杀鹿食之”。居丧期间“数召娼妓淫于丧次,夺其妃服饰予之”,甚至还将王妃郭氏“捽之扑于宫门,频绝其饮食,又笞杀其从婢”⑩。

弘治元年(1488),泾阳安靖王朱祁铣去世。见溢于弘治四年(1491)袭封泾阳王。其母妃张氏去世后,见溢行为更加恶劣,听信校尉陈玉谗言,“强纳其母妃女弟为妾”,“每酒食,数令庖人自贳于市,庖人不胜督责,自缢死”k。不仅如此,见溢因挥霍无度负债较多,私招富商之子为仪宾,“富商物价度不能偿,乃招其子为仪宾,又不请命于朝。郑王令长史吴勤、徐继芳上奏孝宗。弘治八年(1495),孝宗下旨曰:“辛卯革郑府泾阳王见溢爵。”l见溢被革爵后,郑王祐枔多次为其奏请复爵。《明孝宗實录》载:“郑王祐枔再为革爵泾阳王见溢奏请复爵,上曰:见溢革爵未久未必遽能悔过姑已之。”m弘治十四年(1501)三月郑王上奏被驳回。弘治十六年(1503)六月,朱祐枔再次上书:“辛丑,郑王祐枔为故革爵闲住泾阳王见溢乞祭葬。礼部言前无此例。特命与祭一坛,仍赐之葬地。”n此处郑王为见溢乞葬,说明弘治十六年(1503)六月前见溢已经去世。《宪宗实录》载:“成化四年三月,癸酉赐郑府泾阳王第三子曰见溢。”o《弇山堂别集》载:“泾阳安靖王祁铣,靖第三子,薨,寿五十六。子见溢嗣,以罪革爵为庶人,故,寿四十一。国除。”p根据明代宗室5周岁请名之规定,可以推断出见溢生于天顺六年(1462)前后。因其罪废无子,泾阳王爵二世而终。

一女封汝北县主,名讳未载。《柏斋集》载:“主乃泾阳安靖王长女也,生于景泰六年六月六日。王性严,有家法,而王妃张氏复有贤行,故主之生也天性聪明,惠顺谨黙。”q可知,汝北县主为泾阳王朱祁铣长女,生于景泰六年(1455)六月。“年十六受封汝北县主,至十八岁请婚于朝,命下选郑府仪卫司仪卫正冯宣次子恕为仪宾,封亚中大夫。”r可知,汝北县主16岁受封,18岁请婚,仪宾(丈夫)为郑藩仪卫司仪卫正冯宣的次子冯恕,受封亚中大夫,官职从三品s。冯恕,山东巨野人,其父冯宣为郑藩仪卫司仪卫正。“永乐间,始祖冯珤以武功历升南京豹韬水军所正千户。二世祖胜袭。正统八年改授郑藩仪卫司仪卫正。”t随同郑靖王朱瞻埈,由陕西凤翔府迁至河南怀庆府,遂安家落户。

“嘉靖八年七月六日,汝北县主以疾卒于正寝,孙九成等卜以嘉靖九年十月十日启厥祖仪宾冯公之竁而合葬焉。”“其子继勋,娶兵马指挥胡铭次女。长孙九成,娶郡人沈鹏女,继娶郡人韩堂女;次孙九思,娶郡人张约女。孙女适兵马指挥阎敬子廷琮;曾孙男六,曰尚仁、尚义、尚礼、尚智、尚信、尚温;曾孙女二,俱幼。”u可见,汝北县主的子孙婚姻与怀庆府名门望族和军户结交甚多。据2015年河南省焦沁阳市清平村出土冯氏家族墓志可知,汝北县主与冯恕合葬墓位于冯氏祖茔,即今河南沁阳市太行办事处清平村东南。文中所载关于汝北县主的生卒年、婚姻子嗣等情况可补史志之缺。

6 結语

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名人研究,是不断丰富华夏文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御赐泾阳安靖王圹志》和《大明泾阳王妃张氏墓圹志》对我们研究河南藩王有着重要的价值,也为研究明代藩王体制和葬俗、葬制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至今研究郑藩,仍能为河南的历史、文化建设服务。

注释

①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2853.

②“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孝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1895.

③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2856.

④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814.

⑤“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英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6644.

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英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6662.

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英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6708.

⑧“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3495.

⑨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2858.

⑩“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孝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1791.

kl“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孝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1792.

m“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孝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3134.

n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3702.

o“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宪宗实录:卷五十二[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1056.

p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5:637.

qr何瑭.柏斋集:卷十[M]//景印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287.

s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736.

t大明武德将军进阶武节将军骁骑尉仪卫司仪卫正清菴冯公志铭,万历九年(1581),现藏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博物馆。

u何瑭.柏斋集:卷十[M]//景印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290.

猜你喜欢
明代
浅论明《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的表现形式和技法
佛典重现 宝藏增辉
明代中后期山水画发展情况梳理
明代官员如何发挥谏言监督作用
明代各家“本色说”之于中国奇观电影
明代贵州卫学与地域文化
论明代宾礼制度下的礼乐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