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蓝天下 人鸟共家园

2024-05-28 08:03茅怡雯
浙江林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琵鹭水鸟动植物

茅怡雯

浙江立足“七山一水二分田”生态资源优势,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790种,高等植物6100余种,野生动植物种群持续壮大,朱鹮、中华凤头燕鸥等濒危物种实现恢复性增长。

近年来,浙江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建设,加大对鸟类等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力度,扎实开展鸟类监测保护工作,严厉打击破坏鸟类等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行为,借助“爱鸟周”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爱鸟护鸟良好氛围,开创浙江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新局面。

组织开展“爱鸟周”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提高公众对鸟类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4月12日,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暨第43届“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杭州临安举行,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完善保护体系,护佑候鸟迁飞”。启动仪式上播放了《护佑山水精灵   共建和谐家园》宣传片,发布了临安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成果,宣读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倡议书,讲述了浙江、江西两省联合救护白鹤的故事,还为第二批10个“浙江省观鸟胜地”和4个“浙江省濒危物种抢救保护基地”授牌,呼吁社会各界争做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者和实践者。

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暨“爱鸟周”活动是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宣传的重要平台。在此期间,浙江省各地广泛深入开展爱鸟护鸟宣传活动,用心用力用情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爱护鸟类、保护自然,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强化监测力度保护鸟类资源

在第43届“爱鸟周”来临之际,浙江公布了2024年度越冬水鸟同步监测成果。本次监测记录到水鸟94种,数量19.1万只,是浙江省开展同步监测以来记录到越冬水鸟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年。同时,也是首次国家、省、市、县四级林业主管部门共同同步监测。省林业局组织11家单位113位调查监测人员,顺利完成15个国家单元和50个省级单元监测点的同步监测工作,涉及全省11个地级市59个县(市、区)。监测区域覆盖了浅水海岸、淤泥质海滩、永久性淡水湖等浙江省重要或典型水鸟栖息地。

2024年度越冬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浙江越冬水鸟同步监测数量再创新高。共监测到水鸟总数19.1万只,较2023年同期增加10%。杭州湾、温州湾、三门湾、象山港监测单元水鸟总数超过1万只,三门湾、象山港等部分监测单元鸟类监测数量增幅超过100%。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种数历年最多,共记录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3种,包含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卷羽鹈鹕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鸿雁、鸳鸯、白琵鹭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3种。濒危物种数量稳中有增。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极危物种的青头潜鸭,本次监测共记录到32只。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等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属于全球濒危鸟类,本次监测共记录到黑脸琵鹭168只、中华秋沙鸭75只,种群数量相比往年保持稳定。

浙江是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自2017年起,连续8年开展水鸟同步监测工作。水鸟同步监测结果为浙江湿地水鸟和海岛鸟类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以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行动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保障浙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鸟类保护长效工作机制

鸟类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大地增添了生機,让山林充满了活力。保护鸟类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爱鸟护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浙江省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建立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长效工作机制,全面加强保护工作。

浙江省积极开展全面加强候鸟等鸟类保护专项治理行动。持续开展“清风”“网盾”“两省一市”等联合执法行动,协同推进跨部门联动执法和联合监管,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非法行为形成了有效震慑;开展“之江利剑”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行为。

全省各地把全面强化鸟类保护列入重点工作内容,从源头上防范盗猎候鸟等违法行为。全面落实巡护管理措施,常态化开展“清网清套清夹”,加强重点迁徙候鸟巡护站(点)的巡护力度,做到巡护到位、看守到岗、责任到人。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级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工作会议制度作用,深入开展全链条综合整治,持续保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持续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发动社会公益组织、民间团体和志愿者参与各类鸟类保护行动,更广泛地争取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开创群防群控新局面。

猜你喜欢
琵鹭水鸟动植物
琵鹭:自带汤匙的海滨“渔翁”
动植物新视界
江河里的水鸟
黑脸琵鹭的魔法(上)
动植物御寒方法大比拼
2019第三届深圳“琵鹭杯”公共艺术优秀作品展入选作品
有趣的动植物
水鸟
把动植物当“人”写
手绢游戏———叠“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