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孵化实现“双千” 迈向产业化、特色化、生态化发展的高质量之路

2024-05-28 10:45:05朱婧何静何慧芳
广东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众创孵化器粤港澳

文/朱婧 何静 何慧芳

总体情况

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精神为主旨,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和大学科技园”等孵化载体为主要建设内容,由孵化载体、创业企业与创业者、创业导师、投资人、服务机构、“双创”活动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科技创业孵化生态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省自1991年第一家孵化器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经历了起步发展(1991—2014年)、高速发展(2015—2016年)、提质增效(2017—2020年)、高质量发展(2021年起)4个阶段,孵化载体形态由最初的孵化器,发展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粤港澳及国际化孵化载体等多种形态,并持续向产业化、特色化、生态化等高质量方向发展。总体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载体规模上,多年保持全国前列。2015年广东省孵化器、众创空间实现爆发式增长,于2016年底规模跃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保持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底,全省孵化器达1066家、众创空间达1050家,载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二是在区域布局上,高度集中在产业与创新资源丰富区域。广东省通过实施孵化器、众创空间“四个全覆盖”(即珠三角县区、粤东粤西粤北地市、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孵化器、省级高新区省级孵化器全覆盖)行动,全省21个地市、珠三角县区已实现孵化器、众创空间全覆盖,其中,全省约九成孵化器、众创空间集中在产业、创新资源丰富的珠三角地区,尤其高度集中在以广州、深圳“双核”城市为代表的区域;与此同时,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集聚了全省55%的国家级孵化器,全省已实现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孵化器全覆盖。

三是在发展形态上,粤港澳等多种特色孵化载体齐聚发展。广东突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认定粤港澳、国际化科技企业孵化载体25家,结合港澳特色建设了超70家面向港澳青年开展孵化服务的载体;加速推动产业孵化,引导全省各地市结合区域产业方向建设32家加速器,其中5家认定为省级加速器;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6家、省级大学科技园16家,注重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由中山大学、广州市人民政府、广汽集团、广药集团联合建设的“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 成为全国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依托省属高校、科研机构的学科、科研力量建设专业孵化载体试点单位5家。

四是在建设模式上,涌现出一批特征突出的优质载体代表。近年来,广东省通过集合政府、民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等多元化主体参与孵化载体建设,培育了政府主导的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民营企业主导的达安创谷、白云电气,高校主导的中山大学科技园,以产学研为主要模式的东莞松湖华科等一批优秀的孵化载体,孵化了明珞装备、金域医学、大疆创新、云天励飞、小鹏汽车等一批优质科技企业。

马文虽然感到重返冈面有些难为情,但出于对刘少奇的信赖,还是积极以赴。到了厂里一了解,情况果然像刘少奇所分析的一般:广东工人都很高兴,而江西、福建工人都不满意。马文按照刘少奇的交待,重新听取了江西、福建工人的意见,对问题作了新的结论。这一来三方面工人都满意了,问题也就彻底解决了。

六大亮点

第一, 政策先行,多项创新举措实现全国首创。

一是首开先河,广东成为全国首个将孵化育成体系作为创新驱动发展重要抓手,并纳入全省创新驱动考核的省份。2014年出台的《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粤发〔2014〕12号)明确支持孵化器建设,2015年和2019年分别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粤府〔2015〕1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粤府〔2019〕1号)两轮科创1号文中,对孵化育成进行布局,从孵化载体后补助、风险补偿、建设用地等方面进行支持,并引导建设粤港澳孵化载体、省属高校科研机构专业孵化载体;2017年起持续推动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先后出台《广东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17—2020年)》《广东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及孵化载体、大学科技园管理实施办法等系列配套政策,构建起从“顶层设计、全面布局”到“重点引导、亮点突出”的政策体系。

二是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并赋予广东特色孵化载体内涵。广东是全国首个赋予“粤港澳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定义,并率先开展粤港澳孵化载体、加速器认定的省份,同时积极探索产业化、特色化、生态化发展,在全国形成示范引领。

三是简政放权,加速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一批省级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粤府〔2022〕68号)精神,下放粤港澳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认定推荐权限至县级。

四是省市联动,广东率先实现全省地市孵化育成政策全覆盖。在省层面政策的引导下,全省21个地市乃至部分区(县)陆续出台孵化载体管理办法、组织孵化育成建设专项、开展运营评价后补助,引导孵化载体提升孵化服务能力、加速孵化绩效产出,为广东省孵化育成持续保持规模领先、推动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第二,量质双升,载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质量稳中有进。

一是孵化器、众创空间规模稳步增长并于2020年突破“双千”。在全省统筹布局,政策重点引导下,广东省孵化器、众创空间自2016年起数量跃居全国首位,于2020年分别达到1104家、1038家,两类载体数量突破“双千”,并持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二是质量稳步提升,国家级孵化器增量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全省国家级孵化器222家,占全省孵化器数量1/5,2018—2021年连续4年国家级孵化器新增数量居全国第一、总量位居全国第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74家,占全省众创空间数量的1/4,总量位居全国第一。

三是区域创新能力创业孵化总量指标突出。“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当年毕业企业”“当年获得风险投资额”2项指标位居全国前三,为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蝉联全国第一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纵深发展,持续培育新企业、孵化新模式、催生新业态。

一是龙头企业主导构建产业融合生态,孵育产业链上下游科技企业。达安基因、佳都科技、金发科技等头部企业建设达安创谷、佳都汇、华南新材料创新园等专业孵化载体,通过产业链资源共享、产业投资等孵化方式,助力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降低创新成本、提升产业效率,孵育一批优质企业,构建起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产业生态体系。

二是打造开放平台型孵化模式,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依托华为、腾讯、网易等大型科技互联网企业,以“平台+生态”为战略,以云计算为开放的核心技术能力,以龙头企业自身的用户平台为市场渠道,吸纳云英谷科技、同程旅行、酷狗音乐等企业在龙头企业平台上开展应用创新。

三是推动产城融合型孵化模式在全国形成复制推广。培育天安数码城、星河产业集团、中集产城等全国知名产业园区运营商,其中天安数码城已在全国推广布局到14个城市23座园区,星河产业集团已在全国布局到近20个城市,引进企业近1100家,拥有超200亿元配套基金培育产业链,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科技金融等核心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第四,联动港澳,促进粤港澳三地创新创业要素加速流动。

积极搭建粤港澳合作交流平台,加快与港澳创业孵化合作,切实拓展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空间,优化港澳青年来粤创新创业环境。目前,广东省已建设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广州市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面向港澳青年的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超70家,在孵港澳创业团队和企业近1100个,为超2000名港澳青年提供孵化服务,通过投融资加速企业成长,其中工匠社机器人获得投资1.4亿元、香港易灵思公司获融资1亿元、香港学学科技团队获首轮融资5000万元,推动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创业热土扎根成长,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发展大局。

第五,完善体系,创业孵化服务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专业孵化服务人员素质不断提升。全省构建起“孵化从业人员-中高级人员-创业导师”多层次孵化行业人员培训体系,年均培养孵化从业人员近千名、孵化管理人员近200名,为孵化行业输送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全省孵化载体共建有1.12万人的专业孵化服务队伍,其中接受专业培训的孵化服务人员为6059名,占比达54.03%。

二是创业导师队伍及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全省创业导师团队达1.88万人,对接辅导创业企业3.62万家,“创业导师地市行”等服务深入十余个地市,为多家孵化载体、在孵企业、创业团队提供面对面导师服务。

三是科技金融服务持续深化。建立起总量规模全国第一的孵化基金,持续开展科技金融对接会,在科技金融专项中增设专题对金融机构与孵化载体联合建设孵化基金予以资助,有效推动共建孵化基金规模持续提升。

四是持续深化行业研究。2016年起连续7年发布《广东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发展年度报告》,2023年出版专著《广东孵化“双千”之路——广东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的阶段性演进与创新性探索》,为创业孵化从业人员、创业者提供参考。

第六,服务社会,成为区域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一是持续孵化一大批优质科技企业。全省孵化器累计毕业企业达2.91万家,累计培育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小鹏汽车)等上市(挂牌)企业692家,其中2022年培育了玄武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广东联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62家企业分别在港交所、上交所等板块上市(挂牌);营业收入超5000万元的企业达700家,9家科创板企业来源于孵化器。此外,孵化器还累计培育小马智行、探迹科技、云鲸智能等17家独角兽企业,充分激活了区域创新动能,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了较突出贡献。

二是持续发挥稳就业促就业的重要支撑作用。2022年广东省孵化载体带动54.54万人就业,其中吸纳应届大学生就业人数达5.48万人、留学人员8981人,创业带动就业社会效应显著。

三是持续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2022年全省各类孵化载体共举办创新创业活动2.8万次,开展创业教育培训超1.53万场次,为全省创新创业氛围增添新活力、新动能。

猜你喜欢
众创孵化器粤港澳
编读往来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消费导刊(2018年20期)2018-10-19 08:22:26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金桥(2018年4期)2018-09-26 02:24:50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房地产导刊(2018年7期)2018-08-21 01:49:40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商周刊(2018年14期)2018-07-14 02:41:10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华东科技(2016年5期)2016-03-15 11:50:16
众创时代到来,杭州准备好了吗?
杭州科技(2015年2期)2015-02-27 15:27:25
莫借众创空间之名装神弄鬼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