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庆民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在家里招待来客,是不是饭菜丰盛、酒水高档、礼节周到,就一定会让客人满意呢?
事实上,还真不一定。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中记载了一则“二羊”待客的故事:一个叫羊曼的官员在出任丹阳尹时,在家里设宴款待宾朋,先来道贺的客人都能吃到很精美丰盛的宴席,而来得晚的,就没这么幸运了,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只能有啥吃啥。另一个叫羊固的官员出任临海太守时,也在家里宴请宾客,相比羊曼,羊固就显得比较慷慨,事先准备了足量的精美菜肴,来得早,自然可以大饱口福,但来得晚,也能吃到同样的上好佳肴。
按理说,羊固比羊曼准备充分,考虑也更细心周到,但当時的舆论却是“时论以固之丰华,不如曼之真率”。就是说羊固的宴请虽然丰盛华美,可给人的感觉有些“作”,远不如羊曼真诚率直。
说白了,就是羊固太刻意了,为了待客而“存心”待客,并没有把客人当作“自家人”。羊曼就恰好相反,他本着够吃不浪费、有啥就吃啥的原则,对待客人自然、真诚、直率,无形中让客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
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大家想什么就说什么,唯如此,主客方能真的尽兴。可见待客之道,最重要的不是食物的好坏和丰盛,而是主人招待客人的态度。
有一年,苏轼被贬谪,刚到任尚未安顿下来,就有好友前来拜访。眼看到了饭点,客人没有要走的意思。
虽然家里确实没东西招待客人,但苏轼毕竟不是一般人,只见他笑吟道:“家贫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既然没有好东西招待客人,那只有拿风月当菜肴喽!
真正的挚友当然不会看重吃什么喝什么,看重的是交心。
好友哈哈大笑:“抹月批风,何其快哉!”随即两人推心置腹,促膝长谈。
这种招待方式,对苏轼来说或许是一种“无奈”,但却被后来人读出了清高自赏中的款款真诚。杨万里就曾效仿:“客来莫道无供给,抹月批风当八珍。”
所以说,待客之道,并不在菜肴酒,而在心意。只要够真诚,抹月批风,胜过山珍海味!
(编辑 兔咪/图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