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庙750年

2024-05-26 19:12汪二款李晓佳闵杉顾颖梁东婕
云南画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大成殿文庙建筑

汪二款 李晓佳 闵杉 顾颖 梁东婕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在中庆路(今昆明市)修建文庙,此后的750年里,85座文庙在红土高原拔地而起,见证了云南历史的沧桑变化。至今,还有59座文庙保存下来。云南作为边陲地区,在这块红土地上没少上演过铁蹄奔袭、刀光剑影的活剧。几番征战,几度沙场,但从深层次上讲,文化的力量远比战争的力量强大。文庙的存在加速了边疆各民族文化与内地儒家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各民族既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又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这正是受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影响的结果。文庙是云南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纽带,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出重要贡献,也是红土高原上民族团结的重要见证。

昆明文庙 云南第一座文庙

在昆明喧嚣的市中心,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与老街的热闹争宠;不与周围的繁花争艳,以低调的姿态诉说着它700多年的历史底蕴,它就是坐落在人民中路96号的昆明文庙,是云南第一座文庙,它既是拜祀孔子的地方,也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历史上,“云南府儒学”和“昆明县儒学”都设在文庙内。

昆明文庙始建于公元1274年,位于五华山右麓。元代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希望通过修建文庙,让当时在中原地区具备时代先进性的儒家文化在云南传播。

昆明文庙建成房屋53间,由大成殿、崇圣殿、桂香楼、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组成,大成殿位于正中,有孔子塑像朝南端坐,东西两面有孟子、孔伋、颜回、曾参“四公”,以及子贡、子路、有若、冉耕、冉求等“十哲”相伴。整座文庙的建筑结构精巧、气势恢宏、雕梁画栋、色彩斑斓,是当时云南最大的学宫。

文庙建成后推行免费教育,住宿、伙食通过购置学田等方式解决。办学初始,学生数量较少,连学长、官员都还得亲自去“劝士人子弟以学”,后来发展到每期招收150名学生,其中不乏一些其他族裔的学生——“虽爨僰亦遣子入学”,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时间流逝,当风霜和尘土蚀尽最后一丝荣光,昆明文庙也无法跳出盛极而衰的宿命。1647年,文庙建筑群毁于战乱,直至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复建于现址,占地1.8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清代的昆明文庙是一座典型的形制完备的儒家建筑群,“殿、门、堂、斋舍、祠宇,诸所具备。”府县两级儒学,均设其中,金碧辉煌,盛极一时。

至民国初年,昆明文庙还被重视和保护,政府颁布了《保护圣庙实施细则》,音乐家聂耳曾就读于文庙中的私立“求实学校”,梁思成、林徽因、廖新学等均于此办过展览,朱自清在此授课……昆明文庙成为普及教育、丰富昆明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基地。

1932年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文庙被称为“大众乐园”,内设大众茶馆、棋艺室、报刊阅览室、戏曲花灯室和灯光露天球场等。1941年,文庙遭日军飞机轰炸,除棂星门等少数残迹得以保留,其余建筑均被损毁。1946年,当时的云南省政府“拨帑三千万元”修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进行过多次维修,后改作大众游艺园,1950年成立昆明市文化馆并一直作为昆明市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使用至今。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文庙命途多舛,数次被毁,又数次得到重修。除棂星门、泮池壁水桥、礼学门和义路门以外,其余建筑多半已损毁,碑刻、楹联、匾额均无存。文庙棂星门含礼门坊、义路坊,于1993年被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棂星门,本为祭天的礼制性建筑,文庙中的棂星门表示像尊天一样尊孔。昆明文庙棂星门为四柱三门花岗石建筑,高5米、宽10余米,平顶,中置葫芦宝顶,抱鼓石夹冲天柱。中门稍高,枋额高约1.5米,分为三格,中格鐫刻楷书“棂星门”三字,左右两格彩绘图案,门下加有蟠龙抱柱两根,抬双龙望日枋梁。在古代只有中了状元才能由此出入,其余学子只能从两侧礼门进入。

“礼”和“义”都是儒家倡导的为人准则。一般文庙均设“礼门”坊和“义路”坊,“礼门”“义路”分立左右,进门为“礼”,出门行“义”,处处体现着浓厚的儒家思想文化。昆明文庙的“礼门”坊和“义路”坊与棂星门并排,分列于棂星门两侧,相距仅4米左右,两坊各高4米、宽3米,均为石牌坊,其建筑形制与棂星门侧门相同,三格坊额中格镌字,左右两格为透雕。

2015年11月,定格在老昆明人记忆中的昆明文庙,开始在原址上恢复重建,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建设完成。按照1∶1还原的当年毁于战火的大成殿,重建中还拆除了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八角亭,梳理出中轴线,还原出了一个最真实的昆明文庙。

昆明文庙现有建筑主要包括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和大成殿等。建筑大多采用木质榫卯结构,石栏砖砌、雕梁画栋、红墙金瓦、绿树繁荫,细节之间尽显中式建筑的魅力。

“棂星门”三个斑驳的大字尽显其时间的沉淀与厚度,红墙金瓦绿松柏与周围的民居、大厦形成鲜明对比,厚重的历史余韵扑面而来。走进大门,入眼之处尽是花草树木,还有很多供人歇息的石凳石桌,穿过一条小道,就来到了泮池,池中锦鲤成群结队地嬉戏着。穿过泮池上的石桥,就能看到大成门,红漆木门从里朝外敞开着。大成门的门槛很高,意在提醒进大成门谒圣者,应当端正举止。出了大成门,视野突然开阔起来,可以直接看到大成殿的大门。大成殿是文庙的主殿,也是整个建筑群中最核心的部分。殿中有三个巨大的木龛,每个木龛中都供奉着一个或两个牌位。正中间最大的木龛供奉着先师孔子的牌位,旁边两个木龛中都各有两个牌位,供奉的分别是复圣颜子(颜回)、述圣子思(孔伋)、宗圣曾子以及亚生孟子之神位。

据说,整个昆明文庙没有使用一颗钉子,都是按照传统的木结构营造法式的格局来做的,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昆明文庙的原貌。

历经多次重修的昆明文庙,现在对游客免费开放,不少文人雅士到此怀古思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文化旅游的发展,昆明文庙有望成为新兴旅游目的地。

建水文庙 中国南方最大的文庙

走进建水古城,临安古街上最具震撼力的古建筑便是建水文庙,其规模仅次于山东的曲阜孔庙,是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文庙、建水古城最古老的建筑。由于当地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虽然经历过各个时期的动乱,但都没有受到破坏。

建水文庙始建于1285年,它是由众多单体建筑组成的宏大建筑群,包括一池、一坛、一圃、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六祠、八坊等单体建筑。通过对这些建筑的灵活排列,古代匠人将中轴线上高大华美的主建筑与位其两侧的低矮建筑相衬时,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主体建筑居于南北中轴线之上,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组建筑,主次分明、繁而不乱、井然有序。

从正门到“太和元气”坊进入,该坊属四柱三楼三门道木牌坊,是建水文庙的第一个大型单体建筑,主要起引导功能。门头上的“太和元气”四个贴金大字,意在赞美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经过“太和元气”坊,只见一个占地不小的人工湖,名曰“泓清池”,有40余亩,俗称学海,这也是全国文庙里最大的湖面。湖中的小岛上有一建鳌亭,称“思乐亭”,意在勉励学生奋进,以求他日功成名就,此亭由一座三孔石桥与堤岸相连。

绕过学海,就可以行至“洙泗渊源”坊前的月台广场。“洙泗渊源”牌坊同样为木石结构,高9米,风格独特,造型极美的龙、麟、狮、象石雕高踞于坊座之上,这群吉祥物头顶坊木脚踩坊石,支撑、拱卫着木架构的牌坊。整座牌坊造型壮美、雕刻精细,是建水文庙内最漂亮的一座牌坊。“洙洒渊源”坊至“棂星门”旁对应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贤关近仰”“圣域由兹”牌坊和碑廊,以碑刻陈列为主,旨在展示建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崇文重教的历史传统。

再往里走,就是杏坛,古朴庄严,内为斗八藻井,坛顶用黄色琉璃瓦,内卫彩绘金龙和玺,可见规格之高。坛内还竖有一块明代的“孔圣弦诵图”石碑。杏坛左前为奎星阁,左后有名宦祠、金声门,右后有乡贤祠、玉振门,其乡贤名宦祠属地方文庙的特有建筑。杏坛之后,就是大成门和先师殿。建水文庙的先师殿,因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文治任临安知府时,曾题书“先师庙”三个榜书大字而得名。

走马观花般穿梭在建水文庙的古代建筑和青松翠柏之间,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不仅在空间体量上足够“大”,而且细节装饰也非常“精”,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之美。比如,“太和元气”坊三盈五檩,石木混构,坊座石雕精美,顶部斗拱密集,有异于其他地方文庙。棂星门的金柱穿脊,下附木饰,顶罩青花蟠龙罩,为全国文庙中罕见的建筑形式。

“洙泗渊源”坊层檐密集,为分担斗拱承重,建造师匠心独运,巧妙地在中楹坊座的石雕麒麟与石狮子顶上各雕一跪姿石人,石人头托莲花,石莲上承雕龙木柱,四根木柱分别支撑坊顶四个檐角,形成两根主柱并列悬挂四根吊脚辅柱的架势,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建筑美感和艺术价值之外,文庙也给建水带来了辉煌的文教成就。元初临安广西道军民宣抚使张立道以建水文庙为校址创办的庙学,是继昆明、大理之后元代云南的第三所庙学。自此,建水成为整个云南重教兴文的典范。

据有关数据统计,僅明代建水就诞生了进士53人、举人317人,而清代的建水更是走出了48位进士、767位举人,占据了当时云南所中进士、举人数量的一半。这样算下来,仅明清两代,建水就涌现了举人1000余位,每年平均出2位,在全国都实属罕见。时至近现代,建水文庙仍是兴教办学的重要场所,与建水文庙关系密切的建水一中,于1917年建校,1932年移至建水文庙办学,或许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建水一中的教学质量在全云南省一直名列前茅。如今,出于文物保护的考虑,建水一中腾出文庙中心区域,向文庙的两侧发展,形成了古今映衬的画面。

石屏文庙 静默流淌的古城文脉

历史建筑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空间记忆,是人和土地的纽带。如果你在石屏,顺着石屏文庙临街左右两旁的“礼门”和“义路”,就可以走进这座清乾隆年间重建的威严古朴的木石结构建筑群。走进石屏文庙,只觉这里玲珑小巧,却又别有洞天。石屏文庙经历多次大地震但并未受损,经明、清两代的修葺和扩建,现保存有棂星门、泮池、大成殿、先师殿、尊经阁等古建筑。

石屏文庙建筑规制完整而小巧灵秀,完全没有商业化,你可以在里面了解每一块牌匾的过去,静静感受时光的流逝。文庙里爷爷奶奶们下棋、打牌、闲聊、喝茶、弹唱,斑驳的墙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又沉淀出历史的味道,这里属于当地居民,更多的是市井的烟火气。 一如石屏古城的文脉,默默流传。

石屏文庙位于红河州石屏县城北正街3号,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257平方米。石屏文庙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明清时期多次重建和修缮,目前保存下来的尚有棂星门牌坊、泮池、石雕、大成殿、先师殿和殿前的墀台、护栏、东庑等。文庙内龙、凤、麟、狮、象的石雕和梁枋上的琴、棋、书、画等图案彩画,威严古朴,处处透露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神内涵。

由石屏文庙临街左右两旁的“禮门”和“义路”,走进单檐歇山顶的大牌坊,正面匾额书“棂星门”、背面书“洙泗渊源”四个鎏金正楷大字,大牌坊不单斗拱、额枋、雀替等构建雕刻精美,正中两根门柱前后石基上的麒麟图和抱鼓石上的团龙图石雕也雕工精湛。棂星门两旁的一对青石石狮和大成殿前的各一对石狮、石麒麟,虽经600多年风雨侵蚀已失去棱角,却更加显得威严古朴。

从石屏文庙牌坊进入,即是泮池,又称“学海”,池上建造有单孔石拱桥。泮池的四周是雕刻着精美双面浮雕的石护栏,栏板有66块,雕刻有传统图案“如意灵芝”“鹤鹿长春”“蓬莱翔凤”“麟护天书”等。泮池之后是大成殿,房顶铺青瓦,殿顶竖琉璃宝瓶和兽吻,角背、雀替、穿枋头等艺术构件雕工精细、色彩绮丽。传统上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是供奉孔子的庙堂。但石屏文庙的大成殿却不是主体建筑,也没有孔子塑像。东边有名宦祠,西边有乡贤祠。

建在有七级踏步台基上的先师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台基四周有雕刻精美的石护栏,26块栏板双面浮雕。先师殿整座建筑结构巧妙,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用柱子24根,其中檐柱6根、金柱6根,柱础为青石,上有浮雕《双龙护宝》图。樨台正中有步道,中间石雕纹一条石龙,祥云缭绕,十分威武。

先师殿重建于清雍正年间,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抬梁式歇山顶结构,是祭祀孔子的殿堂。原有一座明代万历年间的铜香炉,重700余公斤。东庑、西庑各九间,内供七十二弟子牌位。穿过侧门,还有崇圣殿、尊经阁。

石屏文庙庄严肃穆,静静矗立在石屏古城。从元代起,石屏就有重教兴文的传统,文庙建成后,置学舍,任学官,引导闾里子弟就学,石屏文风日渐兴盛。到了明清时期,这里有书院10座,私塾、义学上百处。在长期的传承和熏陶中,儒家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在石屏得到了极为和谐地融合发展。

明清两代,石屏培养出了云南唯一的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以及15位翰林、77位进士、640多名举人,当地流传着“五步三进士,对门两翰林,举人满街走,秀才家家有”的民谣,石屏更是被赞誉为“状元之乡”“文献名邦”“山川东迤无双境,文学南滇第一州”。

2013年3月,石屏文庙与石屏县衙、玉屏书院、李恒升私宅合并为石屏文庙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石屏文庙里停住脚步,仿佛置身于往日时光。看着在文庙喝茶、晒太阳、闲话家常的爷爷奶奶们,旁边或玩耍或做作业的调皮小孩,他们的日子悠闲而恬静,你能感受到在石屏这座小城,不仅有对文庙等古建筑空间的保护,更有与之并重的人文保护。

安宁文庙 云南古建筑瑰宝探幽

在昆明市郊西南30余公里的安宁市连然镇中轴线上,一处古建筑院落闹中取静,在这里伫立了700多年,这就是安宁文庙古建筑群。这座始建于元代的文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气息,是云南省最古老的文庙建筑,大成殿、崇圣祠也是云南保存至今最早的纯木结构建筑之一。在大成殿一侧的碑林中,元、明、清时期碑刻伫立,远去的历史在这里触手可及。

一进入安宁文庙大成殿内,就会被那气魄宏大的梁架和斗拱所震惊,在昆明地区的寺院古刹中,纯木结构建筑已不多见,而这里完整地保留了宋元时代古建筑“移柱”“减柱”的建筑特征,被视作云南古建筑的瑰宝。

据《重修安宁文庙记碑》记载,安宁文庙始建于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明宗天历元年毁于兵燹,至元三年,宣威将军、中庆路达鲁花赤当道闾主持重建。据地方志记载,后来又经明永乐元年、宣德二年、天顺元年、崇祯二年及清康熙五十五年多次重建和扩建,安宁文庙的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规模宏大,曾有文明坊、照壁、泮池、金声玉振坊、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及东西两院、黉门、乡贤祠等七进六院共22座建筑物。

至今,安宁文庙大部分原有建筑已无存,仅存有主体建筑大成殿和崇圣祠。2002~2003年重修,修复一新的文庙宏伟壮观,院中的参天古木遮天蔽日,一株有300多年树龄的金桂花树芳香四溢。2006年,安宁文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宁文庙经历了700多年的风雨沧桑,虽然几经重修,但大成殿现存主体构架依然为元代所建,显示了云南省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是昆明地区最辉煌的古建筑之一。

安宁文庙内外斗拱是大殿建筑的精华。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刘敦帧先生晚于梁思成到云南,但正是在其发掘下,安宁文庙才走入专家视野。刘敦帧在其《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文中有记述:“安宁、镇雄二县文庙大成……其昂、拱卷杀式样,及正心缝与跳头上仅施单拱,俱墨守宋、元遗制也。”

大成殿坐北向南,为抬梁式木构架,面阔5间,进深3间,前后出廊,单檐九脊歇山顶,脊高10米,檐口为琉璃瓦剪边。殿内采用减柱、移柱建法扩大空间,对此殿建筑之精华所在,在《昆明文物古迹》一书中有具体介绍:在于粗大疏朗的斗拱,外檐当心间有二朵斗拱,次间一朵,稍间无。前檐斗拱出双下昂五铺作计心造,里转六铺作重拱出三秒计心造,内檐斗拱均为三跳六铺作计心。

大成殿前现今还放置有一对别具安宁特色的红砂石雕刻的石狮。坐高2米、身长2米的石狮,一雌一雄,雄狮口含一珠,雌狮闭口,前脚护一小狮,石狮样貌古朴、憨态可掬。曾经,这对石狮置于安宁太守王伯庵为杨慎建盖的遥岑楼东门两侧,杨慎在安宁的20余年皆居住讲学于遥岑楼。1985年,遥岑楼遭火焚,石狮移至现址。

安宁文庙还是元代中期至清朝末年的公学所在,与太极书院等义学、私塾共同构成古代安宁的教育系统。在此读书、出仕、造福乡里的云南名士数不胜数,其中不乏数辈皆具影响力的家族,是研究云南历史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

安宁文庙不仅是一座建筑,也是安宁的历史见证,它承载了安宁的历史记忆,也传承了安宁的文化精神。如今,作为安宁市博物馆的安宁文庙,藏品来源主要包括墓葬挖掘、历年来征集,以及个人捐献。

在安宁文庙大成殿外,还按原比例复刻了安宁很多重要的历史文物在此展示,如昆明地区唯一留存的唐碑——王仁求碑,还有法华寺石窟造像以及大成殿一侧的碑林里保存着元、明、清时期的碑刻10余方。

碑林里元碑有《圣旨碑》《重修安宁文庙记碑》;明碑有《御制儒学箴碑》《重修明伦堂记》《重修尊经阁记》《去思碑记》《科举题名碑》《题名碑》《题名碑记》《购置学田碑记》;清碑有《张公德教碑记》等,其上刻着元、明、清以及近代经济社会、人文教育方面的发展历程。

其中,一块复刻《禹王碑》上面的怪异文字最引人关注。文庙工作人员介绍,《禹王碑》上刻的字为鸟篆,大致讲述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当时一位安宁籍的朝廷官员将此碑拓本带回云南,交给杨慎研究,此碑上刻有杨慎楷书译文,后来杨慎对禹碑的考证成为对中国古文学研究的一大贡献,这足以体现出此碑的历史价值。

安宁文庙不仅见证了安宁的历史变迁,也展示了安宁的文化风貌。它是安宁的文化遗产,也是安宁的文化资源;它是安宁的文化名片,也是安宁的文化魅力。值得有兴趣之人探访、细细品味。

墨江文庙 滇南规模较大的文庙建筑群

墨江文庙位于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东正街37号,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它是一座建在山上的文庙,睥睨城坝,雄伟壮观。整个文庙建筑静卧在苍松翠柏间。许多到过墨江文庙的游客,都会不由感叹,在这千山万壑、古代交通信息极为闭塞的哀牢山腹地竟深藏着如此蔚为壮观的文庙。

墨江文庙是墨江县较大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7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95.2平方米。前低后高共五级,由大門、泮池、新楼、五经楼、崇文阁、魁星阁、棂星门、星宿门、乡贤祠、名宦祠、东西厢房、天子台、大成殿、后殿等建筑组成,全部采用垂檐歇山顶、抬梁式扣榫木结构,仿曲阜孔庙而建。

据说,墨江文庙的建成是因当地举人金棠借上京赶考之便,绕道曲阜,请匠人用高粱秆按孔庙原型做成模型,然后把模型带回墨江。金举人回到墨江后便开始四处游说,宣讲“从来人文蔚起,根源心本于文庙”的道理,并“以私财倡建文庙”,博得当年地方官他郎(墨江旧称)通判龚正谦和众多地方绅士的应济,于1821年在他郎城东北的山上破土兴建,历10年之久,耗银百万两,于1831年建成墨江文庙。

从山顶到山麓,整个文庙建筑群与周围的森林、山峰、城郭、田野、阡陌、民房浑然一体。庙门开左右两道侧门,右门挂“德配天地”四字,左门上悬“道冠古今”匾额。进山门后,建筑随地形逐层上升,臻于峰顶,凡六个台层,每个台层之间用左中右三道级数相等的石阶上下连接,层次分明,互为对称,又以石狮牌楼、遮断高山仰止的视线。依山脚至山顶,第一台建有大门、泮池、泮宫;第二台建有道南书院、经蒙两馆;第三台建有奎星阁、棂星门、崇文阁;第四台建有乡贤祠、忠烈词、节孝祠;第五台建有杏坛和东西两庑;第六台建有大成殿与配殿,整个建筑布局精巧。

大成殿是整个文庙建筑群的主体建筑,它是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大殿前有用石栏围成的天子台,台子正中雕有栩栩如生的九条蟠龙。殿前横挂的中为“斯文在兹”、左为“德齐畴载”、右为“圣协时中”的楷体大字,让人有一种威严的震撼感。大殿的前庭是8根需要两人合抱才能围住的大柱子,两米宽的房檐后,正处是8扇雕花镂空屏门,门槛又厚又高,屏门上边是28块圆形的木板,上面刻有古代天文家观测所得天体28组星宿的名字,28星宿烘云托月。进入大殿,正面是高达3米的孔子牌位,上刻金光耀眼的10个大字“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位”。

墨江文庙曾遭多次破坏,政府后又多次拨款修复。在墨江文庙里还有一个神奇的现象,文庙里有一株2500多年古树,与孔子诞生的岁月差不多相同,文庙破烂失修的年代,已经枯死,重修文庙后,又长出新叶。此外,墨江文庙建材为球香树,不易被虫蛀。因此,庙里即使没有打扫,长年累月也不会有蜘蛛拉丝。

2019年10月7日,墨江文庙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墨江县第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墨江文庙不仅是各学校开展国学教育、学习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还是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的旅游地。

景东文庙 滇西南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

景东文庙位于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从初建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东文庙是滇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庙代表,是滇西边疆民族地区儒家文化、中原文化、民风民俗、地方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重要历史见证。

景东文庙始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迁建于现址玉屏山东麓,曾多次遭战乱焚毁,又多次重修。最近一次是1984年由国家拨款重修。

景东文庙整座建筑依照庙学合一的地方文庙规格建造,坐西向东,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前观川河水,后枕玉屏山,北临御笔山,南依翠屏山,为中轴对称的多级台阶式庭院分布,逐层布置,结构严谨,布局合理,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是儒家神圣、庄重、正统、主次分明、整体和谐思想的体现。景东县博物馆也设立在此。

景东文庙现存有宫墙、泮池、状元桥、泗水牌坊、魁星阁、六角亭、钟鼓楼、棂星门、左右厢房、大成门、天子台、大成殿等建筑,总面积为5511平方米。照壁挺立,威严肃穆。正门前方是半圆形五级石阶,门槛两侧是一对精细的小石狮子,中间两扇朱红大门上方刻有栩栩如生的木雕。踏入大门,泮池呈月牙形,泮池中央是凌空石拱桥,绿地上矗立的青松,给泮池增添了几分古韵。

据说,文庙当初是考文官之地,常聚集许多骚人墨客,非常热闹。考中者就由考官带领游览泮池,过了泮池,才算正式录用。如今,泮池又成为不少考生的必走之地。

景东文庙内有古椿、古梅等参天大树,装缀草地。古树下,两个六角亭相對而立。六角亭系穿斗式结构,重檐六方亭,整体设计严谨,式样小巧,玲珑耐看。亭内画栋雕梁,配有字画,游人可在亭内休息。跨过大沟上的小桥,就到了钟鼓楼。钟鼓楼分上下两层,登楼可举目远眺,县城川河尽收眼底。楼顶檐角上挂有铜铃,微风飘来,叮当作响,给文庙增添了清雅情趣。

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棂星门,四周有各种浮雕,龙飞凤舞,鱼跃龙门,形象逼真。它是文庙的核心建筑,于1983年、2004年重修。它属抬梁式牌楼木构架,整个木构架立于高1.55米的须弥座上。须弥座由巨石砌成,四周有各种浮雕,龙飞凤舞、鱼跃龙门、鸟儿花朵等,形象逼真。须弥座顶部前后分置1.8米高的滚墩石,房檐下是耀眼夺目的平身科斗拱,共有七层,置于额枋上承托檐檩屋顶。屋顶为歇山式,盖的是琉璃瓦,紫黄绿三色,组成方块图案。屋脊装有宝狮、宝龙、宝瓶等,檐角挂有风铃,转枋上装有五颜六色的彩灯,柱梁挂枋,诗画相配。

走过天子台,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1984年,景东文庙的大成殿被修复,它属于抬梁式建筑,歇山式屋顶,面阔5间20.7米,进深5间14.95米,琉璃瓦面,檐下有28棵大圆柱支撑,柱基为石雕的鼓凳式及复盆式两种,用大跨度横梁,前檐有四层斗拱承檐檩,有两棵金龙抱住于大殿前中。整个大殿宽敞宏伟、气势非凡,给人以力量的美感和肃穆的神圣感。

景东文庙的建立发展史上有两个重要人物:一是程含章,云南景东人,清朝大臣,历任山东兖沂曹道、按察使、河南市政使,在外为官32年,做到了省长级别的高官,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将多年积蓄的薪俸银3790两捐回景东,修葺文庙;二是景东陶氏土司,也多次捐银修建文庙,土司是我国古代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景东傣族土司以陶为姓,跨元、明、清三代,世代传袭直至清道光前后,共袭职25任,时间长达520年以上。

景东文庙是景东悠久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表明了当地傣族土司和世居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为创建文庙、开办官学、传播儒家文化、参加科举考试创造了条件,也使景东民风民俗得到教化。各民族和睦相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它体现了景东尚德崇文的社会风尚,显示了和谐包容的博大胸襟。

景东文庙是滇西南地区保留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是边疆傣族世居地区的文庙代表,也是普洱市辖区内始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功能较齐全、保存较完好的文庙,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集游、学为一体,可以感受景东厚重的历史文化,也可以领悟博大精深的儒家传统文化。2013年景东文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通海文庙 “三个第一”显不同

通海,历史悠久,素有“礼乐名邦”之美誉。走进古城,东西南北四条街纵横相交,构成传统的“一颗印”格局。阡陌古巷里,藏于繁华处的明清古宅,雕梁画栋,古韵犹存;有着近800年历史的通海银饰,制作技艺和银饰文化在这里世代传承。自北街进入,街道上石板路精致古朴,贯穿南北街的溪流与游鱼、水生植物相依相衬。两旁历经岁月沧桑的明清建筑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依然保持原貌。

古巷里,隐藏着一座朱红色的古建筑群——通海文庙。文庙宫墙(照壁)北面(正面)墙壁上镶嵌着的“礼乐名邦”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关于“礼乐名邦”的由来,据说是乾隆年间新任通海知县朱阳上任几个月,都没有受理过一起案件,感觉奇怪。经打听得知,百姓间几乎没有大的争纷,发生小的口角就直接找当地有威望的老者调解,深感当地民风十分淳朴,后来朱阳就题写了“礼乐名邦”。

通海文庙始建于元代,与其他地方的文庙相比,通海文庙最具代表性的是“三个第一”:宫墙(照壁)第一大、文明牌坊第一精湛雄伟、日月华表第一奇特。通海文庙的宫墙,有“大照壁”之称。为何要加一个“大”字?这是因为宫墙长65米、高8.5米、厚1.83米,这在全国文庙中是没有任何宫墙可以与其比拟的。绕过宫墙,从左侧门进入文庙,宫墙的南面(背面)镶嵌着清乾隆早期以朱熹墨迹为蓝本、青石雕刻的“鸢飞鱼躍”四个大字。“礼乐名邦”代表着通海文化历史的积淀,而“鸢飞鱼躍”是对学子们的一个启示,即像雄鹰一样在九霄翱翔,像鲤鱼一样跃过龙门,变化为龙。

通海文庙紧靠宫墙设置有一抱月形的泮池,从泮池广场向南上石阶,就是号称云南最为精湛、巍峨的文明牌坊。时代早、保存好、体量大的牌坊,在云南省也是很难找出第二座。文明牌坊前两侧分别立有日月华表石雕。日月华表石雕是有渊源的,因为清道光年间,通海出了一个任过礼部、兵部、户部、吏部尚书的朱嶟,后来做了内阁大学士。为报答家乡,他特意向道光皇帝请准,在通海文庙中设立了石雕日月华表,其意代表着孔圣先师“日月无私照”的思想。文明牌坊后面拾级而上,就进入孔圣先师殿庑的大成门。大成门共三开间,内为殿庑天井。大成门正对的主殿就是供奉先师的大成殿(又称先师殿)。大成殿共五开间,殿左为鼓楼,殿右为钟楼,两侧为东庑、西庑(东西厢房)。东西两庑供孔圣先师的七十二弟子(即七十二贤),这与其他文庙一样别无二致。

然而,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通海除了有通海文庙,还有一个河西文庙,这里内存石鼓,与京师和皇家避暑胜地鼎足而三。

河西文庙位于通海县河西镇南街,坐西朝东,为一进两院布局,主体建筑以文庙中轴线对称布局。现存有道冠古今坊、文明坊、大成殿、大成門、东西两庑、名宦祠、明伦堂等组成,占地面积4279.5平方米。大成殿、大成门均为五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文明坊为三开间牌楼式建筑,穿斗抬梁式结构。其木作、石雕、天井、月台都保持了原状。文庙于元泰定二年(1325年)始建于河西古城(螺峰山下),明嘉靖年间迁到今址,清乾隆年间重建。附属文物有唐朝古柏及明清时期的碑刻和清代仿先秦石鼓(文)。此建筑保存的建筑艺术和石雕艺术是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特别是众多的碑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于河西文庙的建盖,明万历《云南通志》卷八《学校志》载:河西县儒学,在县治东,元泰定年间建。明朝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重建,嘉靖十二年(1533年)改迁,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兵备道蒋宗鲁重修。可见,河西文庙始建于元泰定年间(1324~1328年),清乾隆《河西县志》更将河西儒学建立时间考订为“元泰定乙丑”,即1325年。河西儒学原建于元代河西县旧治东的螺髻山下,明嘉靖十二年迁于今址。河西文庙的修葺,除明嘉靖三十一年兵备道蒋宗鲁重修外,更重要的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大修。经此大修,文庙主殿屋面全部换为琉璃瓦,占地达9000多平方米,规模堪称宏大。

在河西文庙内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物和古迹,其中尤以《礼部批文碑》《儒学箴碑》、先师殿前石柱对联和唐柏最为人们称道。《礼部批文碑》是立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碑文是明初礼部发布全国的重要文件,全文共十四条款,内容以教育为主,其中有尊师重教、择优提举,以及司法和民风道德之规定。《儒学箴碑》立于明宣德七年(1432年),内容系教育格言,阐述发展教育,养成尊师重教风气,以达“化民成俗,以善其乡;成德达材,以资于邦”的目的,是研究历史上通海乃至整个云南文化教育的重要史料。

文庙西庑南墙角有古树一株,属名贵榛柏树种。据民国《续河西县志》载:此柏树种于唐初,距今1000多年,元代建立文庙前就称为古柏,本碍文庙建筑,古人为保护此树,故未建西庑一角。今唐柏年深色古,虬枝婆娑,高10米余,根围4.5米,仍耸然屹立。相传,古代杞麓湖水位高时,渔人常系舟于此树上,因此树上还留有系舟的铜钉。

河西文庙石鼓、石鼓文仿制于“清光绪辛丑(1901年)季冬月重刻”,初刻无史料考证。石鼓为青石质,高45厘米,腰围153厘米,鼓面直径43厘米,共十个(通)。史料记载:解家营人解法顺刻制,石鼓文书法为邑人李序青摹写。在民国初年有六通用于大兴福寺做柱脚石。一通在1974年尊经阁火灾中烧坏。1990年文庙作为河西镇文化站后,经有关单位共同努力,十通石鼓重新收集到文庙保存。乾隆石鼓当时制了两套,一套存在北京孔庙国子监,一套存于承德避暑山庄。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除通海以外,尚未听说有其他地方复制这套石鼓的。在云南一个边陲小县,竟能复制乾隆石鼓并保存至今,与京师和皇家避暑胜地鼎足而三,确实令人惊叹。

黑井文庙 千年盐都 文脉相传

黑井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西北部玉碧山下,距禄丰市98千米,距州府楚雄市75千米,地处金沙江南岸支流龙川江中游河谷地区,龙川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

若从空中鸟瞰黑井,是典型的“夹皮沟”,即这里是龙川江中游,古镇坐落在龙川江两岸,危岩高耸,欲插青天。因终年云蒸霞蔚,“水欲去而石留,山欲离而云起”,古代文士给黑井起了个文雅的称呼——烟溪。这是一块产生华丽辞章的土地,千年吟咏,堆积出绚丽多姿的美文诗赋,成为今天黑井的巨大精神财富。

黑井的文化源自新石器时代,因黑牛发现之井产盐得名。明代至清末民初,上缴盐税占据云南赋税总额的半壁江山,一度成为滇中繁华的经济重镇,“西南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盐都”。黑井由于盐的经济地位,封建中央政权在这里建提举制,四方客商云集,各种文化渗透,形成具有中原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多元文化体系,使得黑井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在省内外独树一帜,留下丰富的历史遗迹。时至今日,黑井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民居、庙宇、牌坊等建筑和大量文物,历史纹脉清晰,特色鲜明,素有“明清社会活化石”之称。

其实,黑井的文明史更早,其内人类先祖繁衍生息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十八犁田出土的石刀、石斧、石锛、尖状器、纺轮等,就是那个遥远时代先民的用具。根据黑井社区石龙村民小组后山坡出土的红铜工具得知,早在2500年前,居住在此的彝族先民就用红铜工具开凿了盐井。石龙、七局一带战国墓葬遗址中发掘出的大量青铜剑、矛、戈、斧、锛、钺等兵器,说明早在战国时代黑井就以其“鹾卤之利”成为古代豪雄争夺之要地。

相关史料表明,元代至元六年,中央政府在黑井设立了盐课提举司,这是史书上首次出现的黑井盐务管理机构。可是黑井开采食盐的历史却比盐课提举司的建立早得多,可以追溯到两汉以前。考古资料显示,黑井在3000年前就存在晒卤的盐田,并曾发掘出距今2500多年的古代盐坑和1000年前开凿的盐井。

环山临水的古老聚落,汩汩奔涌的卤泉,成就了这方偏远的寂寥世界。统计表明,黑井数千年间开凿盐井55口,现存20口,深度从30米到300米,到清代,日生产量最高达1.5万千克,区区弹丸之地,每年上缴国家的盐税高达12万两白银。如此“财富奥区”,当然不会被朝廷忽视,从元代开始,这里的提举直接由吏部委派,明洪武至永历的270年间,共有101名流官到黑井任提举。这些流官大部分来自发达地区,基本都是饱学之士,是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他们来到黑井后,开盐井、兴水利、建城郭、筑桥梁、创文庙、立书院、盖寺庙、倡交易,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使“蕞尔”小邑迅速赶上了时代的步伐。

明朝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黑井在锦绣坊建文庙,现已400余年。这是有史以来黑井的第一所“准学校”,古称“开风气之先”。至天启二年(1622年),时任楚雄府通判、署井事的马良德,参照各省盐井司治惯例,根据黑井发展情况,第一次设立学宫,并奉旨参照州府级别在黑井设学正一员,黑井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自此开始。对于地处群山皱褶中的黑井来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有了学校,黑井的文化再也不是舶来品,而是有根之木、有源之泉。

在没有学宫之前,黑井籍子弟要考取功名,必须送到楚雄府录考,然后将档案送至学道,考取后分到楚雄府属的各学校读书,井司没有任何裁决权。那时,黑井的学子们沿着马帮运盐的驿道,奔赴各地求学,费用自然比其他就近就学的子弟更高。能够走出大山读书的孩子不多,都是黑井有权人和有钱人的孩子。黑井自己办学,使一些中产阶级子弟也有了入学进取的机会,拓宽了取才阶层,客观上促进了黑井的社会发展。这是开文教之风给黑井带来的根本变化,黑井此后人才辈出,系出学校教化之功。

到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年),黑井人信心极满,自称“论富庶则民登万户,赋甲全滇;语形势则接壤四夷”,但“需文急孔”。明代万历年间,黑井便建起了龙江书院,这座书院到清代雍正年间被废弃。但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黑井先辈们又建起了万春书院,使黑井的学子一直有读书学习的场所。至今,黑井耕读之风不减,向学之士不绝于缕。

今天的黑井文庙占地2000多平方米,面南背北,沿中轴线分别建有大成殿、东西庑、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泮池、棂星门、照壁,另有碑刻四通。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型制独特、高峻雄阔,斗拱雕刻生动多变。院内遍布花木,十分享心悦目。

除文庙之外,黑井内存世古迹还包括明清古盐井群及其古驿道、史联元墓及其诰封碑、真觉禅寺僧人墓、庆安堤、节孝总坊、大龙祠、观音殿、三元宫、诸天寺、七星台、三道河清真寺、文笔塔、沙窝地风水塔、摆衣汉塔,以及众多碑碣和石刻,如《万春山真觉禅寺记》碑、《重修龙祠碑记》碑、《重修七局龙祠记》碑和石头庵石刻、盐水女龙王浮雕等。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个。另有大量未上表文物遍布民间各处,如匾额、楹联、朝笏、古戏台及其他古建筑等。

黑井有三条清澈的泉水,称为清水泉、贤者泉、龙沟泉,这三股清泉孕育了黑井上千年不中斷的文化血脉。那些古朴精致的院落,那些肃穆庄严的寺宇,那些巧夺天工的石牌坊,那些石板筑成的售货台,那些寂静幽深的小巷,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小镇的光荣与梦想,让每一个走近它的人回味无穷。

石羊文庙 祭孔热土 以礼立人

大姚县石羊镇位于象岭山麓,系原盐丰县城所在地。石羊不仅作为滇中地区的一个重要产盐区而繁盛不衰,而且教育文化也有其灿烂的历史。石羊文庙以其悠久的历史建筑和风格独特的工艺在滇中地区享有盛名。

云南省大姚县石羊古镇的文庙,通常叫石羊文庙,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落。最早建于明朝洪武元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原址在老君庵与土主庙之间(现孔子文化广场东面山脚下)。后有人认为,此地建文庙已经百年,然科甲寥寥,是建文庙的地理位置没有选好,把文庙建在土主庙与老君庵之间,也不合规矩,于是提议搬迁文庙之事。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酝酿,最终于明朝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搬迁到现址——天台山下,象岭山麓。这里地势开阔,坐北朝南,东有魁星阁山,西有宝关山,面对拱北山,背靠天台山。香水河蜿蜒曲折,由南向北,从文庙前缓缓流过,最后汇入滚滚的金沙江。

文庙搬迁至象岭山麓,历经明清两朝的增建复修,逐步形成一个庞大而庄严的建筑群。这个庞大而庄严的建筑群主要由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东西两庑、仓圣宫、黉学馆、朱子阁、魁星阁、明伦堂、乡贤祠、名宦祠、畔池和山门等建筑组成,全部占地1500多平方米,是石羊古镇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石羊文庙采用古代衙署建筑的形式,主体建筑大成殿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就安排在大成殿的左右两边。因此,只要你站在状元桥上,透过棂星门、大成门就可以看到大成院、大成殿。

大成殿建筑在距庭院高约9米的台基上,从下往上看,整座大殿雄伟庄严,琉璃瓦屋面,飞檐翘角,金碧辉煌,十分气派。大殿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边是走廊,4根一围多粗、高大挺拔的松木柱子,支撑着屋檐上的四级歇山斗拱,二龙抢宝,麒麟献瑞;木雕砖雕,精美绝伦;画栋雕梁,引人入胜。廊檐上,右边牌匾“圣集大成”是奉嘉庆皇帝口谕由臣下代书,所以匾上没有落款也没有用印。左边牌匾“与天地参”是乾隆皇帝所题,这里的“参”同“叁”,意思是“天、地、孔子鼎立为三,同有不朽之意”。中间是写有“万世师表”四个大字的金字牌匾,牌匾四周,八龙环绕,左上角落款处押有康熙皇帝的满文玉印,“世”字和“师”字的左右上方嵌有“御制”二字,这是此匾和其他几块匾不同之处。大成院的东边有东庑,西边有西庑。2005年的时候,东西两庑增塑了孔子七十二弟子塑像,每边三十六位。

石羊文庙由魁星阁山麓搬迁到象岭山麓100多年,殿内都只有孔子牌位。据说直到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石羊本地一个叫王显相的灶户,因子嗣艰难,到观音寺许愿,求观音菩萨保佑,愿把家财捐给观音寺。观音寺的大和尚广福知道后,建议他捐给文庙,为文庙铸一尊孔子铜像。广福告诉王显相: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做成后,石羊的读书人会世世代代感谢您。王显相听取了广福的建议,于是找到了当时的盐课提举郑山。郑山听后很高兴,立即进京面见康熙皇帝。当时,国家刚统一,康熙皇帝为了推动满汉文化的融合,铸造孔子铜像这样的事正符合他的心意。于是准奏,提笔大书“万世师表”四字,由大内制成牌匾,再由郑山带回石羊。

郑山回到石羊后,立马开始了铸造孔子铜像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在王显相的带动下,石羊的士农工商,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一场声势浩大的铸造孔子铜像的活动开展起来了。就这样,历经九个春秋,到1708年,一尊由郑山监制,王显相、广福等领头捐资,昆明铸师杨维伦反复浇铸至第七次才铸成的孔子铜像,终于出现在了石羊文庙的大成殿里。

大成殿里,正中建有神龛,神龛做工精美,中间两棵碗口粗细的柱子,传说是黑果果树做的。因黑果果树是灌木,能制作柱子的黑果果树自是十分罕见,因此显得格外珍贵。这两棵小柱子把神龛一分为三。中间大,左右小,柱子上,各盘着一条神采飞扬的金龙,共同守护着孔老圣人。这是一尊头戴王冠、身穿金袍、手捧朝笏、线条流畅、造型独特、栩栩如生的孔子纯铜坐像,像高2.3米,重2.5吨。300多年来,虽历经沧桑,然风采依旧,不减当年。据悉,大姚石羊古镇的这尊孔子铜像,是现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铸工最精美、体积最大的孔子铜像。

石羊自古学风盛行,人才辈出,为了将这种尊师尚学的精神延续传承下去,石羊古镇保留了每年孔子诞辰最盛大的仪式——祭孔大典。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含义,同时也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此外,石羊古镇还在一年一度中的祭孔大典中向高考及第的学子们发放奖学金。

石羊文庙近百年间几乎没有进行过大的修缮,直到1981年9月楚雄州人民政府把石羊文庙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年后才开始陆续拨专款对大成殿、棂星门、畔池等进行维修。1993年,石羊文庙及孔子铜像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年后石羊鎮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现在,随着国家旅游事业的发展,以石羊文庙为核心的石羊古镇旅游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石羊文庙名传遐迩,全国各地到大姚石羊古镇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大姚石羊古镇成了省内外无数学子们向往的祭孔圣地。

猜你喜欢
大成殿文庙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兴业文庙大成殿复原设计研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传统礼制中孔庙大成殿建筑形制与空间形式研究
四川省资中文庙的建筑发展史及其修复研究
建筑的“芯”
云南文庙介绍
——凤羽文庙大成殿
“祭如在”与文庙祭祀
云南文庙介绍
——巍山文庙
文庙开笔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