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阿龙
《春晓》作为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之所以成为经典名篇,录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中,根源在于作者孟浩然以平易浅近、自然天成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生动且富有韵味的精神世界,而且这个世界与人们的心灵世界高度呼应,不仅抒发出看到生机勃勃景色的愉悦之情,同时也有面对无常的哀叹惋惜之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很多文学研究者在鉴赏《春晓》的过程中,认为孟浩然想要表达欲摆脱现实、超变的心境,也有部分研究者持相反态度,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思想并不停留于对春色将逝、春花凋落的叹息,更多的是对自己怀才不遇、一事无成发出的无奈感叹,包含着五味杂陈的人生体味。为了更准确地理解《春晓》,笔者分别从诗意的表达、丰富的思想、生动的语言、对立统一、隐喻作用等层面分析诗作的文学性,同时深入探究《春晓》的人生隐喻,期望揭开诗作的神秘面纱,充分掌握诗作中蕴含的文化意蕴。
一、《春晓》的文学艺术性体现
(一)诗意表达
孟浩然在创作诗歌时,倾向于以山水田園为主题,而《春晓》就是他在隐居鹿门山的过程中,基于某天醒来时看到的春天清晨绚丽的景象,展开了一系列想象,进而创作出此诗。整首诗尽管只有寥寥二十个字,却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诗歌的首句“春眠不觉晓”起到破题作用,具有双重意思,既写出了自己睡得香甜,也表达春天早晨的静寂,侧面反映出对明媚朝阳的无比喜爱之情,虽然孟浩然醒来后躺在榻上丝毫未动,却将动隐藏其中,赋予了诗一定的动态性,营造出春天早晨绚丽的情境。接着“处处闻啼鸟”一句,写耳边响了悦耳的、错落有致的鸟儿啼叫声,此时孟浩然感受到空气中的潮湿,想来一定是昨晚风雨之后残留下来的,空气中时而飘来阵阵花香,也许又有很多花瓣被雨水打落在地。孟浩然采用了平铺直叙的创作方式,没有刻意地抒发情感,为了增强诗意性,从早晨自己从床榻上醒来开始写起,然后再通过啼鸟声来将视线转入屋外的春景,特别是“处处”两个字,让读者有了身临其境之感,那鸟儿飞起停留在树梢又相和而鸣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夜来风雨声”中的“来”,将风雨拟人化,孟浩然结合自己的想象写下了这句诗,好像昨夜真的亲历了风雨,看到雨丝随风倾斜的场景。“花落知多少”中的“落”字,为读者呈现了一幅雨滴落在花瓣、花瓣颤抖摇曳、花瓣坠落地面的动态画面。孟浩然平易浅近的语言、朴素自然的笔触写下的二十字,言浅而意浓,不仅协同调动了读者的多重感官,同时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创造出动人的诗境。
(二)思想丰富
思想丰富是《春晓》文学艺术性的又一客观体现,从思想内涵层面来说,可以将《春晓》分为三个层级,以下就逐一展开分析解读:
1.喜春惜春的眼前之思
全诗首句的“春眠不觉晓”起到引领全文的作用,是孟浩然思想活动的起始;次句则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也写出了啼鸟叫声的悦耳动听;三句的内容从现实直接转入想象,而结尾处又再次回归现实,表达出作者情感从喜春到惜春的转变。全诗以孟浩然初醒来看到春天的景色为核心,选取了春天的其中一个侧面,借由合理联想进行写作,诗中元素众多,既有婉转鸟声、潇潇风雨,也有莺啭花香,以行云流水、平易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无边春景图,把读者的思绪引向了更加广阔的大自然。虽然全诗只有四行,却字字珠玑,每一句都隐秀曲折地推动着情感递进,把内心深处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宝藏,吸引着读者阅读它、琢磨它、传诵它。
2.身居山中的现实之思
结合孟浩然的生平经历来看,他是充满矛盾的。他十分喜欢醉歌田舍,笑读古书的恬淡生活。王维在送孟浩然回襄阳时赠予了一首诗,其中写道:“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送孟六归襄阳》)与此同时,他心中始终怀有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想要帮助天下更多的人,却“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就如同《春晓》中提及的,隐居鹿门山的日子每天都好比做了一场长长的梦,尽管酣畅,但总觉得浪费了这大好时光,自己对鹿门山外的变化一无所知,仅能通过与人交谈的只言片语中揣测山外发生了哪些变化,忧心百姓是否又遭遇了困难,但是这些终究只是自己无端的猜测。孟浩然将自己内心深处对鹿门山外世界的向往和心系百姓疾苦的感情全部潜藏在诗句的只言片语当中,虽然让读者读起来总觉得平淡如水,但只要细细品味就能感受到孟浩然的心际,领悟到其中的天地。
3.春朝美景的禅意之思
禅意是孟浩然诗作极为鲜明的特色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春晓》,在很多禅宗语录中被多次直接引用。事实上,诗歌与禅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强调对主旨思想、情感内涵的解读领悟。以《春晓》中“花”的意象为例,明清时期曾经在禅师语录中直接引用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并以“是否有不落之花”为问题展开谈论,而关于此问题的回答,禅师同样结合了《春晓》中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来给予解答,即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一定会有兴衰生死,花朵只需要适时盛开即可,当风雨来临之时花朵掉落是必然的,只有顺其自然才能事事成就。从这一点可以充分了解到,《春晓》虽然短短四行,却充满着浓浓的禅意,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禅师倾向于从中引经据典论道的根源所在。
(三)语言生动
孟浩然是山水田园派的第一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他们在景色描写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营造动态、充满生命力的画面。与王维“诗中有画”的写作方式有所不同,孟浩然并不十分倾向于画面营造,而是以恬淡孤清作为诗作的主要特色,由于隐居山中鲜少有机会接触社会,再加上经常漫游,所以擅长把自然山水、行旅见闻融入创作中,取材的地域范围十分广阔,诗作非常能够反映隐逸情趣、羁旅愁思。《春晓》的四行诗中遣词造句之间没有任何表现色彩的痕迹,但是细细品读却能感受到春之缤纷色彩,天光大亮、鸟儿飞起、树木碧绿、鲜艳花朵等都仿佛就在眼前一般,尽管没有直铺其色来得直接,但也不乏回甘之香,言浅意浓,韵味悠远深厚。此外,《春晓》是孟浩然在春天早晨躺在床榻上结合所听所感,发挥联想而创作出来的,也就是说他没有真正走出屋子去观察外面的春景,而啼叫的鸟儿、凋落的花、傍晚的风雨等动态元素,均衬托出孟浩然居所之静,一动一静的交织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四)对立统一
此处提及的对立统一主要是指抒发惜花心理、表现春天富丽,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两句诗中,孟浩然当下的情绪是十分复杂的,当他看到窗前落英缤纷的场景,不禁沉醉于美景当中,后面接着的“知多少”则表达了孟浩然怜花、惜花的情感,但是不会让人感到伤感。其实,很多诗词作者在表达怜花、惜花时,都会以悲伤作为情感底色。就拿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词中这样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毋庸置疑是十分伤感的,李清照在傍晚独自一人坐在窗边饮酒,早晨醒来残酒依旧没有退去,身体产生了阵阵不适,所以昨晚睡得并不酣畅,而且李清照没有听到错落有致的鸟儿啼叫声,这种无法言说的不愉快情绪只能转移到落花,因而对花朵的凋零感到无比悲伤,从这里可以看出孟浩然与李清照在表达怜花、惜花时情感底色的差异。此外,怜花、惜花的情感往往与春天的衰残、春天的富丽有着密切关联。通过细致阅读《春晓》,读者通常可以通过孟浩然的遣词造句联想到雨后落英缤纷的场景,进而想到春意的盎然和浓郁,但是多数人在看到花朵凋落并沾染春泥时,心中在所难免会升起怜花、惜花的情绪,所以说惜花心理和春天富丽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为了表达自己的这种矛盾心理,孟浩然写下了“花落知多少”,并非要单一提出问题,而是要引而不发,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让人学会在惋惜花朵凋落的同时,及时赏花,珍惜眼前景色。可以说,这种创作方式并没有为诗作蒙上忧愁、悲伤的底色,相反打开了广阔的自然天地,赋予了诗作更加明丽的色彩。
(五)暗示作用
在分析《春晓》中包含的暗示时,建议把诗的上两句和下两句分开,分别从“不觉晓”和“闻啼鸟”两个方面切入。首先在诗句的开头,孟浩然从睡梦中醒来时便能听到窗外的鸟儿啼叫声,侧面反映出春睡之浓、鸟儿啼叫声之喧闹,这两件事是相辅相成的,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让人读来不由得产生无限联想。依旧从诗的首句“春眠不觉晓”为例,本意并非为了形容一个人的懒惰,而是为了彰显生活的闲适、恬淡。我国很多以睡眠为主题的经典文学作品中,作者在写作时均倾向于把痛苦、愁闷的情绪融入其中,孟浩然则截然不同,他认为单单“不觉晓”这件事就让人感到痛快,在睡醒后便可以看到雨后放晴、花朵凋落的场景,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花香和泥土味是那么令人幸福,心情也会跟着舒畅起来。此外,孟浩然在写鸟儿啼叫时应用了“处处”一词,强调鸟儿并不是聚集在某一处,而是从四面八方而来,因此啼鸟声此起彼伏,奏出了独属于春天的交响乐。孟浩然在写作的过程中,牢牢抓住了春天清晨的基本特征,以啼鸟作为基本元素,将雨后的花草树木、清新的空气等景物均融入春天的画卷中,一字一句都彰显出春晓的勃勃生命力,让读者通过阅读便能间接感受到孟浩然当时轻松、愉悦的心情,仿佛自己就置身于《春晓》的场景中。
二、《春晓》的人生隐喻
隐喻既是一种常见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特有方式,将其应用于诗歌中,可以辅助作者实现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增強诗的形象性,赋予诗作多重含义,让人读来回味无穷。如果从隐喻视角解读《春晓》,就可以充分了解到孟浩然其实是对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感怀融入字里行间中。首句“春眠不觉晓”主要是写自己在晚春的清晨从酣睡中醒来;次句“处处闻啼鸟”,字面意思是说躺在床榻上听到鸟儿欢快的啼叫,但是此刻孟浩然却并没有如鸟儿一般感到欢快,而是心中升起了丝丝凄怆之感;三句“夜来风雨声”,从现实转入联想,孟浩然回想起昨晚蒙眬中听到的风雨声,尽管这是一个极其自然的心理活动,但也大概可以推测出昨晚他躺在床榻上辗转反侧,再加上风雨来临,加剧了烦躁郁闷的心情,直到清晨被鸟儿啼叫唤醒,这种不良心情才渐渐消散,甚至迸发出写诗的灵感;四句“花落知多少”可以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孟浩然借由这句诗发出心中感叹,诗作在此处戛然而止,同时很好地引发了读者的联想和回味,而每个人的经历、思考视角不同,对这句诗的感悟自然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也是结尾引而不发的魅力所在。
《春晓》是孟浩然晚年即兴而作,他的一生有才华、有理想,但是始终无处施展,年老之后选择隐居在深山之中,过着自己喜欢的田园生活,但是怀才不遇、老大无成的悲哀之感时常会涌上心头,他把自己关于岁月蹉跎、风流不再的体味全部凝练到四行诗中,提高了隐喻的层次,需要每一位读者立足于整体视角观照才能做到准确理解,把握到诗的主旨思想和情感内涵。孟浩然以花作为意象,隐喻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青春年华,而被风雨打落在地的残花则暗喻着青春终究会随着时间推移不再,打落花朵的风雨则暗喻着生活中不可控、不如意的因素。《春晓》最值得反复回味之处在于追溯式笔法,孟浩然在写作此诗时以“春眠不觉晓”作为开始,随即引出了清晨的鸟儿啼叫,接着回忆起昨晚来临的风雨,当眼前看到满院被风雨打落的花瓣时,怜花、惜花的心情涌上心头,同时也在间接感叹青春易逝,还有那么多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实现,满腹才华无处施展,完整总结了自己的一生经历。
综上所述,《春晓》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基于清晨醒来看到的雨后春晓景象有感而发即兴创作而来的,集中反映了作者当下沉浸于春色美景的轻松愉悦之感。《春晓》之所以被广为传诵,被人们誉为田园派系的经典诗作,根源在于,孟浩然在抒发内心情感时,以欢乐作为情感基调,把诗意表达、丰富思想、生动语言、对立统一、隐喻作用等要素巧妙融入文字中,协同调动了读者的多重感官,仅用了四行诗就把各种复杂情感及感受囊括在内,这也是《春晓》文学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不仅如此,孟浩然在年轻未入仕途之前长期隐居在鹿门山,后来进入长安谋求官职,在屡次考进士不中后遂还归故乡,可见他既喜欢恬淡生活,又极度渴望济世,再加上隐喻的表达方式和追溯手法的巧妙应用,让整首诗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淡而有味、静而含动,让人读起来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