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树义
端午节经历2000多年浩瀚的历史烟云,承载着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与信仰,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可谓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文化、最情深的节日。2009年9月,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一词的起源——两千年来众说纷纭
“端午”一词最早记载见于西晋时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端午又称“端五”“端阳”。每月有三个五日,第一个五是初五,即端五。《辞海》:“旧历五月亦称午月”“五日亦称午日”,故“世以阴历五日为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又称“端阳”。
端午作为节日,其起源和节俗、内涵,两千年来众说纷纭,相辅互补。唐朝诗僧文秀的“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仿佛早已为端午节的起源定了千古难移的调子。如今,屈原、龙舟,粽子三词更已成了端午节起源、习俗的“标配”。然而,端午节如一条历史文化长河,源远流长,屈原说只是流,远非源。
将端午节与纪念屈原联系起来的最早记载,出自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但史载,把端午与著名人物相联系,各地各时期不一,江浙一带纪念春秋时吴国投钱塘江的忠臣伍子胥,后又加东汉舍身救父的孝女曹娥;山西祭奠名贤介子推,越地纪念春秋末年的越王勾践,湘西则祭奠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和汉代为治水而殉职的苍梧太守陈临;多地纪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等等。而纪念屈原仅是端午节节俗之一。端午节和相关节俗的出现,远早于屈原魂归汨罗,以至可上溯至夏商周时期,与屈原本无关联,只是在长期历史传承演变中被附会于屈原。屈原投江的日期也是有争议的,有说是五月十五。《隋书·地理志》载:屈原是五月望日赴汨罗,“望日”即月圆的阴历十五。众英竞雄中,屈原最终胜出,是历史、文化和人心的选择。借端午节纪念怀思先贤,契合了中华民族历来的信仰理念、价值取向。追念先贤与端午节相得益彰,是爱国主义与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
端午节的习俗——天人合一,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与智慧
中国幅员辽阔,农业立国,加之古人对大自然认识的局限,所以各种节日和相关习俗的出现,无不与先人生存的地域环境、时令节气、神话宗教乃至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密切相关。
上个世纪40年代,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文中,引用《续齐谐记》的记载考辩称:“端午的起源与龙有密切的关系”,“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龙祭的节日,简言之,一个龙的节日”。据考证和记载,端午节最初流行于南方多水地域。吴越先民讨水上生活,最忌水患,便以他们认为水中可能存在的神祇作为图腾,这种神祇就是不见首不见尾的龙。为了使龙不为害,先民便以“龙子”的身份巩固族群,断发文身,对龙举行盛典祭祀,并以甜且黏的食物喂龙,这应是粽子的滥觞。既祭祀龙,喂饱龙腹,又保护了屈原遗身,不为所损。又据说龙有青白赤黑黄五色,分管东西南北中五方,合五行之象,便把每年开始祀龙的日子称为“端五节”,后在传承中讹为“端午”。端午习俗最初主要在长江下游吴越民族流行,后与中原文化交融,才逐渐传播至长江上游和北方。龙舟竞渡有典籍记载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吴越先民在端午祭龙中即举行龙舟竞渡。据考证,北方也有“龙节”,在龙诞生的二月举行,后移至五月并举行龙舟赛以祈龙布雨。江浙还有赛龙舟起源于越王勾践操练水师之说。
吃粽子的习俗自上古时即已出现,夏至以新麦、新粟祭祀,从角粟到筒粽,几千年来,花式、用料、食法等愈益豐富、讲究,至唐宋时渐至高峰。粽子文化也远播亚洲一些国家,日本文献中有“大唐粽子”记载。
这样看来,如今端午节的两项标志性活动——吃粽子和赛龙舟都与“龙”密切相连,这也为中国的龙文化增一抹文化底蕴,为今年甲辰龙年的端午节更添一分祥瑞喜气。
端午时值夏至,此时阴阳交替,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毒虫滋生,瘟疫流行,邪佞当道,五毒猖獗,危害人畜健康。自秦朝即认为五月是恶月、毒月、凶月、百毒月,五月五日更是恶中之恶,毒中之毒。旧北京有“善正月,恶五月”之说,五月生的孩子被看作不吉利,甚至抛弃。至民国时还有“躲五月”习俗。
为了驱避端午节时令带来的弊害,又结合历史文化节俗传统,人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从实践中摸索出从生活到精神的一系列习俗、措施和游乐活动,以避邪禳灾,解凶纳吉,防疫驱病,逐渐演化成一个节日,并不断丰富拓展了其内涵。据盘点梳理,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各地还创造出花样百出的节俗,如吃五黄、悬艾草、插菖蒲、采百草、游百病、吃白团、咸蛋、茶蛋、插五端、挂钟馗像、吃五毒饼、饮雄黄酒、饮菖蒲酒、佩香袋、系彩线、拴五彩丝(避兵缯)、戴香包、比武、击球、荡秋千、打马球、铸阳燧、沐兰浴、身上披挂五彩粽子、戴葫芦(葫芦与“福禄”谐音)、吃煎堆、打糕、面扇子、薄饼、黄鳝等等,纷繁多彩。端午也成了唯一一个以民俗方式弘扬传统中医药的节日。老北京过端午节,还有许多本地特色节俗,如骑马射柳、天坛墙外跑马、吃糖蒜就面、外出游春逛庙避毒,如去金鱼池、高梁桥柳村、天坛松林等处。每项节俗活动都拓展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显示了人们天人合一,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与智慧。
端午节传承与变迁——成为多元融合的复合性节日
在2000年传承中,因历法时令、纪念对象、地域文化等因素,端午节逐渐形成多元融合的复合性节日,也衍生出许多其他名称和别称,如端阳节、重午节、重五节、五月节、五五节、午日节、夏节(民国初年定)、天中节、天长节、龙日、龙舟日、龙船节、粽子节、解粽节、诗人节、送端阳(又称岳母节)、女儿节、女娲节、菖蒲节、沐兰节、浴兰节、地蜡(道家语)……堪居诸多传统节日之最。这些节名,或抽象或具象,或典雅或庄重,多含有纪念性、娱乐性以至宗教性,一个个都是闪耀着中华灿烂文明光芒的文化符号,都饱含着历代先人对这个节日的深爱温情。与其说是端午节的别称,毋宁说是对端午节的爱称。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纪念端午节、讴歌先贤名人的诗词歌赋,不可胜计,为端午文化增光添彩,成为端午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宝贵的遗产财富。
行笔至此,脑中忽闪出一个时尚新潮的词语——嘉年华。请看:家国情怀与心灵放飞谐韵;敬畏自然与天人合一联袂;活泼欢愉与哲思求索共融;千帆竞渡与百草护佑交织;曼舞轻歌与低吟浅唱和弦;粽香酒醇与踏青宴酌同醉;感思先贤与畅想前路偕行;赓续传承与弘扬创新并举。端午,端的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个融古通今,文脉丰厚,美不胜收,无与伦比的嘉年华!神州960万平方公里皇天后土是它的舞台;屈原领衔的灿烂群星是它的主角;华夏亿万各族儿女是它的观赏者与参与者,人们把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祈愿与希望都一股脑儿倾注于这个最文化最亲情的节日。
多年前,有识之士曾建议把端午节定名为中国的文化节。今天,我们纪念欢度位居世界“非遗”之尊的端午节,在通过五官四肢享用、感受端午节种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的”、有形的载体——粽子、美食、龙舟等的习俗大餐之上,对端午节所蕴含的历久弥珍的“非物质”的、无形的文化硬内核、软实力,传统文化精髓、根脉——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忧国忧民,自强不息,天人合一,民族认同,崇德尚贤,敬畏自然,关爱生命,文化自信……则当通过心之“官”来品味咀嚼,使传统文化习俗与现代生活交织互融,以达创新赓续。唯如此,不枉端午又一度,不负韶华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