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单的孩子

2024-05-25 12:13朱胜利
北京纪事 2024年6期
关键词:大木杨斌西单

朱胜利

前几天看到北京晚报(2024年1月26日)“90多岁老商场将闭店改造,老街坊纷纷‘重温西单记忆”的报道后,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去再熟悉不过的西单商场逛了一圈。出商场,马路对面就是大木仓胡同,那是我童年、少年成长的地方。一进东口,我就忍不住左看看右瞧瞧,努力在一草一木里寻找儿时的陈年往事。

胡同并不长,约370多米,从记事起,我家就在大木仓胡同24号,那是个有五户人家十八口人的大杂院,我和爸妈住东屋两间。

1974年1月(只有那年是寒假招生),7岁的我成为一年级小学生,大木仓小学(现改名为:西单小学)就在我家斜前方。

有一天我们正在上课,突然进来几个陌生人在教室转了一圈,最后走到杨斌同学面前,问他叫啥名,记下后就走了。后来得知,那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为拍摄电影《闪闪的红星》挑选饰演潘冬子的演员,杨斌同学有幸被初选上,只可惜后来没有入选,尽管这样已让我们羡慕不已。

回家就和妈说这事,杨斌同学之所以被挑上就是因为他眼睛长得又大又圆,特别漂亮,一看就机灵。可我偏偏随了您眼睛又细又小,要是随我爸的大眼睛多好,没准也能入选呢!妈笑着说:人家要的是男孩,你是小丫头,眼睛再大也没用!

小学时光,我最喜欢的不是语文算术,而是体育课。和其他学校体育课不同,王树华老师教我们打棒球。王老师知识渊博、讲课幽默,上课极严肃认真。先给我们介绍棒球基本知识,再分成两组。练习时同学有拿棒子的,有击球的,有扛着棒子连跑带追带嚷嚷的,热闹极了。一节课下来个个汗流浃背,个个意犹未尽。

直到现在王老师教我们的本垒、跑垒、高飞球、地滚球等棒球专业术语,我仍记忆犹新。多年后了解到,我们是全北京最早开始学棒球的学校,于1982年创立了大木仓小学棒垒球队,1985年夺得世界少年棒球锦标赛亚军,早已是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棒球)学校。王老师作为中国青少年棒球教练元老,现已80多岁,还活跃在训练第一线。

想问王老师您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您教过的这些小不点不?感谢您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埋下了热爱运动的种子。

走到胡同居中的地方,原来有棵大槐树。一到夏天,满脸麻子坑的高奶奶,就在树阴下卖冰棍。奶奶是河北人,个不高,瘦瘦的,极利落。每次出门时都系上围裙、戴上白帽子,推着冰棍车,冰棍被棉被捂得严严实实,一尘不染。

有天放学后,我们几个同学跳完皮筋,又热又累。正要掏钱,突然发现因为换衣服,钢镚儿没装口袋里,顿时傻眼了。只见高奶奶不慌不忙掀开棉被,“拿着,奶奶给的,知道你喜欢小豆味的。”

每到仲夏季节,天一擦黑,北屋的胡叔叔准会兜里揣着手电筒,右手拿着小木棍站在门口。我们几个紧跟,胡叔叔带我们顺着墙根地下走,手电筒照着,边扒拉土边逮土鳖。有时一晚上能收获六七只呢,小孩子真也不知道累,弯着腰都能走到二龙路那边。

顺着胡同再往里走几步,就到了郑王府旧址(现为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1979年的四五月份,北京电影制片厂在此拍摄人物传记片《李四光》。大家对拍电影都特别好奇,相约去现场观看。记得拍摄那天,现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会儿几个演员从郑王府大门往外走。忽听旁边有人大声喊:孙道临!孙道临!见到大明星了!可惜我当时啥也不懂,只知道看热闹,足足旁观了一天也不知道找孙老师签个名、合个影!

上映后我专门去电影院观看,努力寻找那天的画面。谁知那天几十号人一天的忙碌在影片中只是一闪而过。这事告诉我无论是拍电影还是做任何事都不容易,看着光鲜亮丽的背后,有多少人的辛苦付出。

我家有个亲戚在总参当兵,工作需要他天天去首都机场取文件。听说首都机场新的航站楼刚刚盖好,一直渴望去看看。终于,我的愿望在1980年4月29日那天得以实现,他同意带我去首都机场(现在的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参观。

长这么大从未看到这么壮观的机场,简直目不暇接,一切都让我震惊不已。回来后北屋的王爷爷问我:见到大飞机了?不等他说完,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站在院子中间小板凳上,连说带比画地告诉大家,机场有多么敞亮、壁画有多么美、飞机有多么大,像擦我头顶飞过去……

当时讲的啥我已全忘,但那个仰着脸手舞足蹈得意劲儿至今还历历在目。老师让我将见闻写篇作文,在全班朗读。

接近胡同西口,就到了我初、高中就读的母校——二龙路中学(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二龙路中学)。高中三年,最难忘的莫过于参加国庆35周年群众游行。

那是1984年暑假,骄阳似火,我和班里同学放弃休息不怕酷暑,一遍又一遍刻苦训练队形和舞蹈。每次训练结束时,同学们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但是我们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大家都明白能有幸去天安门参加游行,是一生中最有意义、最值得纪念的事。

其实我家已于1980年5月搬到西郊玉泉路,但我宁愿每天坐338路公交车来回奔波,就不愿意转学。因为舍不得可爱的老师、同学,舍不得热情的街坊四邻,更舍不得伴我成長的西单。

1984年10月1日那天,我们穿上鲜艳的高山族服装,伴着台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优美旋律,手拉手边跳边唱通过天安门,那个高兴劲啊,现在一想起来还眼睛放光。记得1980年7月份,西屋的慧敏大姐高中毕业分配到西单百货商场当售货员,我还专门去看她。只见慧敏大姐穿着白大褂,左胸前别支圆珠笔,热情地给顾客推荐玻璃花瓶和洗脸盆儿,然后麻利地取下票夹,写好钱数,连票带钱那么一卷一夹,“嗖”朝着收银台飞过去,把我羡慕的呀!

那会儿远在河南老家的小姨夫每次给我们写信时,都把地址错写成“大木枪胡同”,虽然写错了却丝毫不耽误事,每封信我们都能准时收到。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特别想跟当年的邮递员师傅说:尽管我从未见过您,更不知道您姓甚名谁,若不是您当年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没有把信退回,恐怕我们和家乡亲友的联系早已中断。请接受我迟到四十多年的一声:谢谢!

追风思月,时光如梭。往事像陈年的酒,时间越长味道越醇厚。走在胡同里,感受着今昔巨变,当年的麻脸儿高奶奶、胡叔叔、写错地址的小姨夫均已故去,周围街坊已陆续搬走,24号院已不复存在,但西单还在,我还在。正写着呢,发小贺宁语音我:胜利,明天能不能早点来?我给你做韭菜盒子,听说西单商场要马上闭店重修,咱俩得赶紧去溜达溜达!

猜你喜欢
大木杨斌西单
雨花·艺术 杨斌作品
话梅西单
精神的漫游——杨斌工笔画探微
时间之象——杨斌自述
迷幻乐章——Play Lounge西单店
追逐阳光的创业者杨斌昌
替我叫一声妈妈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关节病性银屑病进展
英夫利西单抗(类克® )临床应用有奖征文通知
替我叫一声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