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易维真
1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安徽合肥 230012
2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
粉刺性乳痈发生于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妇女,早期可表现为单纯乳房局部红肿,随着病程的进展,肿块、脓肿、窦道可能同时存在。具有反复发作,经久难愈,易形成瘘管的临床特点[1]。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等[2]。一般认为本病发生与乳房发育、哺乳情况、药物作用、创伤、感染及免疫因素相关[3]。历代文献中并无与粉刺性乳痈相符的疾病记载,因其临床特点为化脓破溃后脓液中夹杂粉刺样物质,1985年顾伯华主编的《实用中医外科学》中首次提出“粉刺性乳痈”的病名[4]。粉刺性乳痈是中医优势病种,相关文献指出并证明中医治疗本病以辨证论治为前提,注重整体,临床疗效确切,尤其独特之处[5]。
易维真是安徽省中医院乳腺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名中医,从医36余载,经验丰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粉刺性乳痈等乳房疾病。笔者跟师学习2年,现将其治疗粉刺性乳痈经验整理并介绍如下。
粉刺性乳痈有聚结成块、伴有疼痛、病程迁延、创面难愈等特点,这与痰瘀致病之逐渐蓄积、性趋结聚、黏滞胶着、秽浊腐败等特性相契合[6],证明了该病与痰瘀关系密切。易师认为粉刺性乳痈基本病机可概括为痰和瘀两个方面,主要表现为肝、脾、肺、肾四脏的功能失调,影响气血运行及津液输布排泄,导致痰和瘀的产生。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且肝主疏泄,肝气具有推动全身气机运行之功,现代女性工作生活压力较大,肝气不畅而致痰湿凝结乳络;脾为生痰之源,患者平素情绪焦虑,思虑伤脾,脾气亏虚而化湿受阻,导致水湿内停;肾阳虚亏,则气化蒸腾功能失调,可致湿从内生,湿聚成痰;此外,肺具有调节全身津液及血液的输布和运行的功能,肺的功能失调,则全身气血津液运行失常,形成痰瘀。痰湿水饮相聚积,可使气机受阻,气阻又致血行不畅,从而产生瘀,痰湿、瘀血凝结于乳络,发为肿块,久而化热,热腐成脓,导致该病的发生。
“痰”与“瘀”均来源于津血,常于疾病发展过程中相伴而行。诚如唐容川《血证论》:“痰亦可化为瘀”,“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均阐述了痰瘀间的相互联系。现代研究中,有学者提出痰瘀交互是人体炎性反应、变态反应以及物质代谢障碍的物理产物,在疾病的变化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临床主要表现在异常分泌物、肿块、疼痛、精神症状方面,其致病具有复杂性、缠绵性、重叠性,与自身免疫、无菌性炎症相关,这与粉刺性乳痈的临床表现存在一致性[7]。为痰瘀在粉刺性乳痈的发病中的重要影响提供有力证明。易师认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根据邪正盛衰、气血荣亏情况,大致可分为肿块期、成脓期、溃破期、恢复期四个阶段。易师认为痰瘀同源,故在治疗上应消痰散结,活血化瘀,痰瘀同治。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内外治法结合,以使疾病渐愈,现将其治法详细介绍如下。
粉刺性乳痈肿块期常表现为乳房局部突然出现硬块,且硬块可迅速增大,或伴有疼痛,表面皮色变红或正常,边界常欠清,有时也可见全身发热症状。易师认为虽该期主要病机为痰凝血瘀,但治法上不仅仅拘泥于“消”法,而要结合外科“阴阳辨证”原则,根据乳房肿块的肿硬程度、乳房局部的肤色、发病的缓急等多个因素,分寒热论治,佐以清热散结或温寒散结治法。“消”法取其“消痰散结、活血化瘀”之意,程国彭《医学心悟》卷首中提到:“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且人体津液输布转化也有赖于气的推动。故易师除了应用皂角刺、川芎、赤芍、丹参、泽兰、当归、山楂、片姜黄、石见穿、刘寄奴等活血化瘀;僵蚕、浙贝母、昆布、瓜蒌皮、生牡蛎等化痰散结等之外;还注重与柴胡、陈皮、香附、佛手、刺蒺藜、枳实等疏肝理气药物的搭配应用,使痰凝坚结者而痰化坚软,血瘀者瘀散而血畅,气滞者而气顺滞行。若痰郁化热,则加金银花、连翘、夏枯草、土茯苓、猫爪草、等清热解毒;若乳房肿块皮色如常,疼痛不明显,肿块消减不明显,舌淡,苔白腻,辨为阴证者,常用白芥子、鹿角霜、肉桂温通化痰,加赤芍、白芍、当归活血养肝,陈皮理气健脾,丝瓜络通络散结。
成脓期乳房肿块较前渐软,局部有明显波动感,和(或)多数皮肤色红加重,因炎症刺激乳房组织,故疼痛明显。易师认为此期病机以痰瘀化热,酿腐化脓为主,治法以清热解毒,袪腐托脓。临床辨证施治应根据脓液的量、质、性,以及局部肿痛消减情况,综合评判气血亏虚程度,再决定予以透托或补托,通过促进肿块化脓的方法来达到缩小肿块的目的。若脓多质稠,伴有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者,当清热解毒、透脓散结。一般加连翘、金银花、黄芩、蒲公英、玄参、清热解毒。如脓少质稀,破溃不消,舌淡苔白,此为脾虚不健,气血化生不足,应益气养血、补托散结,药用白术、陈皮燥湿健脾,黄芪、川芎、当归、鸡血藤、熟地养血活血,进一步促进肿块化脓。结合乳房局部穿刺抽脓术或脓肿切排手术等外治法,使脓祛痛消。
破溃期临床表现为乳房局部破溃,有脓血分泌物及部分腐肉排出,疼痛通常较前减轻,肿块缩小。易师认为破溃期为脓肿期的进一步进展,本阶段治疗继续围绕“热”“腐”“脓”三个方面,治法同脓肿期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此期重视祛湿药物的应用,使湿去、脓出而痰消。故加茯苓、白术、泽泻、薏苡仁等利水渗湿,促进脓液排出。若破溃后血多于脓,脓液清稀,伤口难以愈合者,易师认为是气血亏虚,正虚无力祛邪的征象。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而脓为气血所化生,因此易师在用药时注重调补脾胃,常用黄芪、白术,既能健脾益气,又可燥湿利水,用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不仅可达到使扩散的病灶局陷的目的,还可促进患者伤口愈合。
易师根据临床经验,将瘘管期和治疗后僵块期统称为恢复期。瘘管期通常表现为炎症反复发作,久而不愈,从而形成多个由瘘管相互交通的脓腔[6]。易师认为此时最主要是脾气和肾气的虚损,致气血津液皆耗伤,痰浊瘀血胶结留恋,导致瘘管不愈,僵块难消。故此期应固本扶正,抵余邪外出,促进病灶生肌收口。易师常用当归、党参、黄芪养血补气,活血化瘀;另加炒山药、炒麦芽、焦山楂等补脾益气;加女贞子、熟地、南沙参、麦冬等滋阴补肾。治疗后僵块期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破溃愈合,无明显红肿疼痛,但乳房局部触之稍硬,且迁延难消。易师认为从阴阳辨证角度来看,此期属于半阴半阳证,因病程较长,气血暗耗而致气血阴阳失衡。治以易师自拟方“加味冲和散”外敷,具体有紫荆草150g,赤芍60g,丁香30g,肉桂30g,独活90g,白芷30g,石菖蒲45g,使用方法:全部药材打成粉末,根据肿块范围大小取合适量,用蜂蜜或醋调成糊状,外敷于硬结处。方中紫荆草止血散瘀,赤芍活血化瘀,丁香理气散结,肉桂温经散寒,独活祛湿通络,白芷燥湿消重,石菖蒲豁痰祛湿。
2022年6 月9日初诊。罗某,女,36岁,主诉:左乳肿块伴疼痛6天。现病史:患者6天前左乳遭幼儿头部撞击后,出现肿块伴疼痛,无发热,无下肢疼痛及结节性红斑,就诊外院查乳腺彩超提示:左乳10~11点方向及后3点方向低回声区(4A级,考虑炎性病变),组织病理穿刺活检:镜下见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有肉芽肿形成,考虑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断为“非哺乳期乳腺炎”,予芒硝+冰片外敷,疼痛稍改善,肿块未消。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科门诊。病程中:左乳肿块,稍感疼痛,饮食睡眠尚可,二便调。体格检查:左乳头内陷,双乳不对称,左乳较大,左乳内上10点方向可见局部皮色暗红,皮温稍高,其下可触及肿块大小约10cm×9cm,质硬,无明显波动感,轻微触痛,右乳未见明显异常,未触及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舌淡红有瘀点苔白,脉略沉。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32mm/h;超敏C反应蛋白:40.7mg/L;血清泌乳素:887ng/mL。中医诊断:粉刺性乳痈,西医诊断:左乳肉芽肿性乳腺炎。易师辨证为:痰瘀互结证。治以“乳痈自拟方”加减,具体用药:柴胡根6g,黄芩15g,赤芍10g,丹参15g,皂角刺10g,石见穿15g,川芎10g,桔梗10g,当归10g,僵蚕10g,夏枯草15g,陈皮10g,土茯苓15g,香附10g,瓜蒌皮12g,生麦芽30g,甘草6g,14剂水煎服,分次温服。配合本院制剂芙蓉膏外敷消肿散结。
6月23日二诊。左乳肿块较前变软,大小无明显变化,范围约10cm×9cm大小。前方加白芥子10g,鹿角霜10g,垂盆草15g,继服14剂,外治以芙蓉膏继敷。
7月8日三诊。左乳肿块较前变软,肿块较前缩小,大小约9cm×8cm,3~4点方向局部似有波动感,范围约1cm×1cm,触痛明显。前方去柴胡根,继服7剂,芙蓉膏继敷。
7月15日四诊。局部红肿疼痛明显。查体:左乳10点位可扪及肿块约7cm×8cm大小,3~4点方向局部波动感明显,范围约2cm×2cm大小,压痛明显,局部皮薄光亮,皮色暗红,皮温稍高,舌暗,苔白腻,脉弦。内治以前方加玄参、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继服21剂。外治予行左乳皮下组织穿刺抽脓术,抽空脓液,配合复方黄柏液外敷(由黄柏、连翘、金银花、蒲公英、蜈蚣组成,具有消肿镇痛、生肌敛疮、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之功。)纱布湿敷,棉垫加压包扎,定期换药。
8月6日五诊。左乳肿块较前明显缩小,查体:左乳3点方向穿刺抽脓部位破溃,范围大小约2cm×1cm,挤压后有少许淡黄色脓液流出,轻微疼痛。左乳10点位可扪及肿块约5cm×5cm大小,质略软,轻微压痛。内治以前方加黄芪、黄精,益气排脓、养阴健脾,继服21剂,外治继续配合复方黄柏液纱布湿敷,棉垫加压包扎,定期换药。
8月27日六诊。左乳肿块继续缩小,穿刺破溃处未愈,无明显脓液渗出,无明显疼痛。前方去皂角刺、加炒山药、炒白术健脾益气,白及、白芷收敛止血,继服21剂。
3个月后左乳肿块渐消,仅局部触及稍硬,范围约2cm×2cm,乳房外观保持良好,复查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泌乳素皆降至正常水平。予以“加味冲和散”14剂,2次/d,外敷。后随访,3个月未复发。
按:乳房疾病责于肝脾肺肾功能失调,致水湿内停而致痰阻,痰阻而气机不畅致瘀生。故易师首诊以活血化瘀,消痰散结为主,使佐以疏肝清理气,清热散结之治法,使痰瘀得气则消散。另患者血清泌乳素异常升高,有相关文献报道[8],麦芽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泌乳素血症大鼠血清催乳素的水平。易师多年临床经验证实,大剂量生麦芽能显著降低血清泌乳素。二诊肿块无明显变化,加白芥子、鹿角霜温通散结,加垂盆草解毒消肿、保肝护肝。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言:“白芥子能去冷气,安五脏,逐膜膈之痰,辟鬼祟之气,消癖化疟,降息定喘,利窍明目,逐瘀止疼,俱能奏效。能消能降,能补能升,助诸补药,尤善收功”。三诊肿块渐软,局部似有波动感,表明前方有效,故继服。四诊左乳肿块较前缩小,易视师认为脓未溃者内治为主,脓已溃者外治为主,此时外治以皮下组织穿刺抽脓为主,使脓有出路,毒随脓泄的同时,尽量保持乳房皮肤的完整,配合复方黄柏液纱布湿敷,清热解毒、消肿镇痛。内服药加用玄参、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五诊左乳3点方向穿刺抽脓部位破溃,范围大小约2cm×1cm,挤压后有少许淡黄色脓液流出,轻微疼痛。左乳10点位可扪及肿块约5cm×5cm大小,质略软,轻微压痛。易师认为长期使用清热药物易伤阴液,且 不利于创面愈合,故内治以前方去黄芩、玄参、连翘、金银花,加黄芪益气排脓,加南沙参养阴生津,顾护阴液,继服21剂;外治继续配合复方黄柏液纱布湿敷,棉垫加压包扎,定期换药。六诊左乳肿块继患者续缩小,但破溃口未愈,易师认为是久病伤正,气血亏虚之象。故加入炒山药、炒白术健脾益气,白芷、白及加强收敛止血之功。
近年来,粉刺性乳痈发病率逐渐升高,该病虽为良性病变,但迁延难愈,以及对乳房美观的影响,以及对女性患者心理健康的损害,都不容忽视。目前西医治疗除手术外缺乏快速有效,且复发率较低的方法,而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中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易师认为该病虽不同时期的病机稍有差别,但总的治法还是以行气消痰,活血化瘀为核心,根据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或辅以清热解毒,或辅以托脓袪腐,或辅以生肌敛疮。结合中医外治法辨证施治,重视整体观念,分期辨治,使气血阴阳调和,疾病向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