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4-05-25 15:41崔秀芹
广东蚕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蚕茧桑园蚕桑

崔秀芹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 江苏南通 226011)

江苏是我国传统蚕桑主产区,也是全国优质蚕茧的重要生产基地,具有从蚕种培育到出口贸易的完整产业链[1]。长期以来,蚕桑产业一直是江苏传统优势农业的重要支柱,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特色经济兴旺繁荣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入“十四五”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江苏蚕桑产业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在发展空间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迫切需要寻找一条适应新形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 江苏蚕桑产业发展成效

当前,江苏全省紧抓特色农业发展新机遇,蚕桑产业生产以优势区域和产业强镇为支撑,通过优化区域生产布局、加大产业科技创新投入、狠抓产品品质提升工程,传统产业的优势进一步得到强化。

1.1 蚕茧产值名列国内前茅

江苏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壤肥沃,具有适宜种桑养蚕的优越自然条件。自2017 年以来,全省桑园面积连续5 年保持在50 万亩以上[2]。2021 年江苏蚕茧产量4 万t,全省蚕桑生产规模居广西、四川、云南之后,位居全国第四。全省有茧丝绸相关企业近300家,产值近400 亿元,占全国茧丝绸工业产值近四分之一,拥有2 家国家级和7 家省级茧丝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全国拥有高级别龙头企业最多的省份[3]。

1.2 区域内产业转移趋势明显

全省蚕桑生产呈现由南向北转移的趋势。20 世纪60—70 年代,江苏苏南地区蚕桑业较为兴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带动第二三产业加速发展,蚕桑产业重心日益北移。2007 年,苏北地区的东台市拥有的桑园面积、饲养蚕种数量首次跃升全省第一,并一直保持至今。南通和盐城两市现有桑园面积约70 万亩,年产茧量占全省的85%以上,其中东台、射阳、海安和如皋等地年产茧量达5 000 t 以上,产量占全省总量的70%左右。2022 年,江苏公布了首批四个蚕桑产业强镇,其中盐城占据三席,苏北作为蚕茧主要产区的优势较为明显。

1.3 蚕茧产品质量优异

近年来,江苏加大产业科技创新力度,蚕桑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省内各产区蚕茧质量均得到明显提升。江苏注重从产业源头狠抓质量,大面积推广种植了“强桑1 号”“粤桑51”等桑树新品种,选育的家蚕具有丝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的良好品质。优质蚕茧占总产量的比例名列全国前茅,80%以上的蚕茧可缫制5A 级以上高品位生丝,部分茧的品质能够达到最高的6A 级,既可用作国际市场高端产品的生产原料,也可以作为医疗材料。

1.4 产业链条完整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江苏已经形成了从蚕种繁育、栽桑养蚕、收烘加工、缫丝绢纺﹑丝绸印染、服装生产到出口贸易的完整产业链。江苏创建了“鑫缘”“富安”等一批全国知名蚕桑茧丝绸品牌,形成了以吴江为核心的苏南茧丝绸加工及文旅产业集群,打造了以射阳、睢宁等为核心的苏北优质蚕茧生产产业集群,培育了以东台、海安为核心的苏中高档茧丝及面料产业集群,2020 年全省生产加工蚕丝被261 万条,产量居全国第一[4],占国内总产出的28.3%。

1.5 市场效益提高

通过革新桑园栽培技术和增加年度养蚕批次,江苏蚕茧产量大大提高。受市场供求等因素影响,2010 年后茧丝价格逐步上涨,2023 年春蚕收购价最高达64 元/kg,约比上年上涨10%。2023 年,江苏春蚕每张蚕茧平均收入约2 300 元,每亩桑田平均收入约4 100 元,亩均综合经济效益位列全国第一。其中,东台春蚕每张蚕茧收入约2 800 元、每亩桑田收入约4 300 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270 元、410 元[5]。产区优质桑园基地亩效益可超万元,户均蚕桑收入超10 万元的经营户比比皆是。

2 江苏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规模呈现缩减趋势

江苏蚕桑产业规模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呈显著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 世纪80 年代,苏中地区的南通全市桑田面积有45 万亩,峰值时年产蚕种高达130 万张,目前全市桑田面积已下降至15.58 万亩,年产蚕种仅37 万张。蚕桑生产规模目前排名全省第一的东台市,2007 年桑园面积28.5 万亩,发种量达90 万张,蚕茧产量达35 000 t。2023 年春天,桑园面积减少至15 万亩,发种7.5 万张,生产蚕茧3 400 t。蚕桑丝绸产业重镇苏州地区的桑园面积仅剩3 万多亩[6]。

2.2 从业人员老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就业机会不断增加,不少乡村劳动力选择弃农进城,谋取更丰厚的收入和更好的发展前景,留下年龄较大、无法外出务工的老年人从事简单的农业劳动。在发展最高峰时,江苏全省约有20 万户蚕农从事蚕桑养殖,如今从业人数已经锐减近75%。在数量减少的同时,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也呈现老年化特征。据南通市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全市从事桑蚕种养人员的平均年龄高达63 岁,大部分蚕农年龄在65~75 岁之间。

2.3 应对风险能力不强

蚕桑业是生态产业,产业链环节较长,面临的风险因素较为复杂[7]。其中,主要威胁来自环境和市场方面。随着城市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环境污染导致乡村空气质量下降,桑蚕生产面临着较大风险。喂食遭到工业废气或农药污染的桑叶或者温差过大、增温不及时都会影响蚕茧产量。从产业链后端产品看,江苏丝绸制品中近80%的产品出口国外,易受国际市场复杂因素影响,导致价格大幅度波动,从而影响农民养蚕积极性。

2.4 产业资源多元利用程度低

江苏省内主产区内桑果、桑茶和桑园套种套养等资源综合利用已经起步,但总的来说面积占比较低,仅在部分产区小规模开展,没有普遍推广应用套种套养等传统桑园复合经营模式[8]。蚕桑生产、桑果采摘、桑文化展示、农事体验、旅游观光等环节融合度不高,设施配套不够,客流量不大,不利于蚕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 影响江苏蚕桑产业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城市化进程的冲击

2000 年末江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1.5%,2022年该指标已经提高至74.42%。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产业规模增加,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乡村人口到城市就业,获取更高的收入。另外,工业产品种类日益繁多,产量不断增加,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如不加以处理,将导致桑蚕生产环境恶化。

3.2 蚕茧业的比较优势不足

虽然近年来蚕茧收购价格处于上升趋势,蚕桑产业亩均效益也高于传统的大田作物,但与高效设施农业相比,比较效益相对偏低,难以调动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当前,特粮特经、花卉园艺、淡水养殖、畜禽养殖正发展成为江苏农村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优先选择。大量农民逐渐脱离蚕桑行业,栽桑养蚕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还有一部分农民则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蚕桑从业人数减少,种植面积逐年走低,桑蚕业的传统优势地位动摇[9]。

3.3 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在蚕桑产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采桑喂蚕阶段“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生产方式还较为常见,桑田在5 亩以下的蚕农占大多数,难以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分散化生产以手工劳作为主,不利于现代科技普及推广,存在“抗打击能力”低、茧丝品质产量不稳定等问题,不具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已无法适应茧丝绸产业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另外,饲料养蚕虽然大量节省了人力,人工替代型技术不断创新[10],但是由于经营户规模小且成本高,达不到规模优势,难以推广应用。

3.4 生产模式较为传统

与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相对应,大多数农户仍然沿袭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蚕农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采桑、运桑、切桑叶、喂桑、上蔟等重复劳动环节,劳动强度大、耗费时间长。另外,由于生产活动对自然条件依赖程度较高,空气、温度等生产条件发生异常变动时,产量和效率也容易产生较大波动。

4 促进江苏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江苏各蚕桑产区应因地制宜,针对性地采取如下发展对策。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相比果蔬等产业,蚕桑产业投资小、周期短、产出多、市场需求稳定、亩均效益较高,属于为数不多的生态高效农业。政府应该支持其发展,科学制定全省蚕茧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在资金、土地和人才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帮助产业加快改革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让老产业焕发出新生机。

4.2 推广省力化生产技术

首先,对桑园管理、桑蚕饲养等劳动强度较大的生产环节进行针对性研究,开发研制实用、简单易操作的机械化设备;其次,加强对蚕农的技术扶持,重点培训农户学习利用高效省力机械化设备,通过省力机具推广应用,降低蚕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4.3 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

加快培育养蚕大户、蚕桑家庭农场主、蚕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蚕桑经营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加强对主产区土地流转的指导,规范土地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行为,引导桑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蚕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建设规模生产基地。加强对养蚕大户、蚕桑家庭农场主和蚕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与服务,提高其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好地开展蚕桑生产活动。

4.4 拓展资源,提高综合收益

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人们对丝绸等蚕桑制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江苏省要趁势发展。挖掘蚕桑的经济、生态和文化功能,向前多元化利用桑树资源,将现有的蚕桑产品转化为食品、药品、新材料等,推动蚕桑副产品加工制造深度发展,推动蚕桑产业与旅游、文化、娱乐、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向后延伸茧丝绸产业链条,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加大高质量丝绸产品的研发投入,充分发挥科技价值,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5 结语

蚕桑产业作为传统特色农业,其发展既是农民收入的保障,也是乡村生态健康的标志。江苏不仅是工业强省,也是农业大省,在全省特别是苏中和苏北地区乡村振兴的征途中,蚕桑产业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用好政府扶持政策是关键,抓住乡村振兴机遇,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广使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猜你喜欢
蚕茧桑园蚕桑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咬破死亡的蚕茧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