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君,何晓寒
(信阳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新县刺绣作为豫南刺绣的代表,于2017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豫南刺绣是一项古老的传承技艺,据记载,其源于唐宋时期,并在明清至民国时期盛极一时,刺绣品种多样,风格自成一派,在21世纪初呈衰落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非遗保护水平持续提升,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机制基本建立,非遗保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实地考察新县刺绣这项技艺,给予了鼓励和支持,而豫南刺绣正是在此契机下逐渐复兴。
以新县为代表的豫南刺绣是以“绣”为基础,其中不仅有刺绣,还融合了多种织染、绘制工艺。据新县刺绣非遗传承人吴成荣老师讲述,豫南刺绣有3道表现工序,第一道工序为织染,织即织布,从一粒棉花种子开始,从纺线开始,然后织布;第二道工序为绣,布匹纺织完成后,在布匹上绘制(线描绣)或粘贴图案(贴绣),然后进行绣制;第三道工序需要根据绣制的物品种类进行蓝染或进一步加工成形(绣鞋、床品等)。
豫南刺绣的包容性很强,其刺绣体系中还融入了撩花扎染、印染工艺。苗族的蜡染与布依族的枫香染使用的防染材料是蜂蜡与枫香树脂,而新县刺绣使用的防染材料只有线,是与刺绣相结合,用线提前绣制具体图案,再进行蓝染,进而制作成各类布艺作品。除了融合织、染等工艺之外,其针法也博采众长,其中多为明清时期盛行的平针、平套、抢针、滚针等。以吴成荣老师为代表的作品中既有传统的平绣和凸绣,又创新了素描绣(线描绣)、贴绣、剪纸绣、叶绣等技法。豫南刺绣的题材极具生活气息,图案写实且寓意深远,成品做工考究,风格质朴又明艳,将大别山红色文化与豫南刺绣题材巧妙结合。其成品主要应用于绣花鞋(包括绣花鞋垫)、绣帽、衣兜、云肩、枕巾、手包、烟袋、拼布服饰(如百布衣、百家被)等。
豫南刺绣风格特征的形成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从新县文化馆了解到,豫南刺绣的主要特征为针法传统,所用刺绣材料原始自然,刺绣题材以传统植物图案以及凤凰纹、虎纹等瑞兽为主,图案表现色彩明快且注重虚实结合与色彩渐变处理。
在豫南刺绣图案题材中,以花、鸟、鱼、兽、虫为主,占比最高的是牡丹、桃花、梅花、荷花、寿桃等花果类图案以及蝴蝶、凤凰、龙、虎头、喜鹊、蝙蝠、鲤鱼等动物图案。由于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近代刺绣题材创作中还加入了红色文化,如吴成荣老师绣制的五星红旗手包等作品。此外,豫南刺绣图案在整体上非常注重纹饰的美好寓意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这些刺绣图案大多延续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模式,如“鸟语花香”“凤穿牡丹”“喜上眉梢”等代表性图案,使组合在小小一方布面中的花鸟鱼兽纹样充分展现出平安、喜乐、富贵、吉祥等千变万化的图案风格,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样式。
除了自然物象,豫南刺绣图案还常添加“福禄寿喜”“心想事成”“天长地久”“万事大吉”等吉祥文字,画面整体寓意丰富、装饰感极强;色彩搭配丰富多彩,多以红、绿、黄等高饱和合度、高明度的色调进行组合搭配,配色与图案主次分明、疏密得当,给人明艳、轻快、自然又质朴的美感。与苏绣、蜀绣的精细华美不同的是,豫南刺绣具有更浓郁的地域气息,也更贴近民众生活。
新县刺绣蕴含的生活气息非常浓郁,刺绣鞋垫与床品常作为女子嫁妆;虎头鞋、虎头帽多为长者赠予晚辈,表示长者期盼晚辈健康平安;刺绣技艺交流与传承维系着邻里之间的和睦往来;烟袋与衣饰鞋袜多为妻子赠予丈夫。刺绣这方寸之间承载着豫南人民的深情厚谊,一针又一针的刺绣承托着豫南人民一代又一代的亲情、爱情和友情,承载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正是因为新县刺绣具备题材丰富、历史悠久、色彩明快、种类多样、影响深远的特点,还将绣、织、染融为一体,承续了民间传统女红就地取材、无所不能的特性,所以其才能作为豫南刺绣的代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众的视野中。
纵观国内各地刺绣,其图案题材的形成皆因地域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以苗绣为例,苗族古属百越,因信奉万物有灵,图案多由自然演化而来,以图腾崇拜为主,且苗族人民大多依山傍水而居,日常生活多与鱼有关,刺绣与蜡染图案多出现鱼图腾纹样等。豫南刺绣图案的风格特征也深受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以花鸟动物纹样为主,以其他植物纹样、吉祥文字与图腾等为辅。下文从以下3个方面分析豫南刺绣图案题材体系的形成因素。
信阳,别称为申城,地处河南省最南部,位于华中地区,处于豫楚文化融合区。正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豫南刺绣的题材也体现了豫楚文化融合发展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吞灭信阳境内各诸侯国,建立了申、息、期思三县,这也是信阳别称为申城的由来。信阳在秦汉时期隶属九江郡,三国时期属魏国,如今在新县地区口口相传的民歌中仍能窥探当时的时代背景,如《十绣歌》。又因淮河流经信阳地区,区域内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鱼跃,这一点也通过刺绣图案表现出来,如公鸡麦谷图、鱼戏莲叶图以及青蛙、水鸟等图案。
信阳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因此新县刺绣题材种类繁多。信阳地域内常见的哺乳动物有黄鼬、大小灵猫、豹猫、草兔、鼠类等,鸟类中的白冠长尾雉、大小天鹅、鹤类、鸢等也常出现在刺绣图案中。除此之外,信阳境内蛙类、鱼类也分布广泛,因占当地气候优势,植物种类多样,刺绣图案中寓意美好的花草题材占据主位,如牡丹、梅花、桃花、杜鹃、松柏等。
2.2.1 大别山红色文化
近现代以来,豫南刺绣图案题材创新融合了当代红色革命题材,这是豫南刺绣焕发生机的表现,也是豫南刺绣根植于这方土地的象征。新县素有“红色首府、将军故里、诗画江南”的美誉。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县考察调研时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新县人民巧妙地将非遗文化、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三者相辅相成,将非遗打造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亮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肯定对这片土地具有非常重大的政治意义。从党史来看,信阳发生过很多历史事件,这也为其绘上了醒目的红色。这种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至今,经久不衰,这点在吴秀荣老师创新的刺绣图案中可以窥见,如红旗图、行军图等。豫南刺绣本身就依托于当地的地域文化而存在,如今红色“血液”像河流一样奔腾在每个信阳地区的人们心中。
2.2.2 楚文化
信阳虽然在行政区域上属河南,但文化底蕴源于古楚国,与中原文化有较大差异,豫南文化与楚文化在此交融,豫风楚韵造就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信阳城阳城是诸楚王城中的一座,城阳城遗址大门口有一个标志性雕塑——虎底凤架鼓,这是楚文化在信阳的再现。
楚文化中的丝织品整体给人秀丽、精巧之感,自有一股仙灵之气,而豫南刺绣则更为艳丽、质朴,贴近生活。从视觉感官上来看,两者并无直接关联,但从细节处可以看出楚文化对豫南刺绣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楚文化对豫南刺绣的影响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外在呈现的影响,包括刺绣品类、色彩应用等方面;另一部分则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豫南刺绣艺术风格、刺绣纹样的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方面。楚文化中的丝织刺绣已达到较高水平,从出土的文物中可知,丝织品是楚国织造业的主要产品之一,从发掘的丝织品中能明显看出凤纹为主要纹样。除了凤纹之外,还有一些人物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为龙纹、虎纹等。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丝织文物中就有一件“龙凤虎纹绣罗单衣”,纹样以龙、凤、虎为主。楚人尊凤尚赤、崇火拜日,这点在豫南刺绣的纹样上可窥见一二,如出现频率极高的凤纹、虎纹及红色。
除丝织品中的凤纹外,楚国漆器中的主要纹样也包含了龙、凤、鸟、兽等,这类鸟兽纹在豫南刺绣中极为常见,例如双凤纹、凤穿牡丹、龙凤呈祥、虎头纹、双鱼纹、蝴蝶纹等纹样。豫南刺绣品类中具有代表性的虎头帽、虎头鞋也体现出楚文化对其的影响,至今仍具有楚文化的风格特征。豫南刺绣中的虎头鞋、虎头帽以及其他虎纹织物的外形粗犷不羁,配色鲜明,工艺细致,虎头形象极具威严与神秘色彩,而虎头鞋、虎头帽的寓意又与楚国巫傩文化有相似之处,如傩文化中的傩舞是一种祭祀神明、驱瘟避疫、祈求降福的娱神舞蹈,且傩文化中的神明,除傩公、傩母之外,鸟神、太阳神、虎神占据重要地位。“跳虎神”就是一种祭祀仪式,以祈求虎神保佑,而傩戏中的虎神面具与传承至今的豫南刺绣中的虎头纹样在风格与作用上高度一致。
在豫南刺绣图案设计上,除了龙凤等传说中的神兽,其余以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动植物为主,种类上同楚文化各元素中所呈现的纹样种类大致接近,都偏向于珍禽异兽、奇花佳草以及自然物象,同样将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反映了庄子美学思想中的“自然之美”。这是一种对生命的追求、对自然的追求,以期将己身融于天地之间。豫南刺绣将自然物象与本土的地域文化进行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巧妙结合,风格朴质自然又极具特色。
2.2.3 民俗文化
豫南刺绣图案的地域性也体现在这块土地千百年来所传承的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以及婚丧嫁娶类民俗活动上。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是民族文化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这与每个人都休戚相关[2]。男耕女织的劳动分工形式是刺绣能在这片土地扎根生长的主要原因,其深深根植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从豫南刺绣的品类和用途可以分析出,人们从出生开始,身边就一直有豫南刺绣的身影,如孩子出生百天时的百家被;陪伴孩子成长的虎头帽、虎头鞋、肚兜、云肩兜、书包等;成年后男子的布鞋、衣物、烟袋兜,女子成婚时需准备的嫁妆衣物、床品、鞋垫、绣鞋等。这些刺绣制品用一针一线绣出了豫南人的一生。
吴成荣老师家里收藏了一个很久之前其父亲用过的烟袋,黑色布底其上贴以鱼戏莲花纹样,那是吴成荣老师的母亲绣给其父亲的,寄托了其母深厚的情意,且每到辞旧迎新的除夕夜,其母都会为其父更换新的烟袋兜,表明无论走到哪儿,妻子的手艺始终挂在丈夫身上,小小的烟袋是情感的表达与寄托。刺绣不仅贯穿了豫南地区劳动人民的一生,还是老一辈养家糊口的手艺。凭借这项出色的刺绣技艺,新县田铺大湾创建了一家售卖传统手工艺品的店铺“匠心工坊”,内部售卖的物品主要为新县刺绣织品,推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
从豫南地区口口相传的民间小调上亦可看出豫南刺绣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人们除了在空闲时会唱着小调绣着花,在传统节日(如正月十五“踩街”闹元宵)也会唱传统民歌,如《十绣歌》《十绣手巾》《绣新鞋》等。通过《十绣手巾》的歌词可以分析出豫南刺绣图案的寓意:“一条呀手巾呐绣仙桃呀,湘子下凡吹玉箫,王母献蟠桃呀;二条呀手巾呐绣二尺长,上绣磨房李三娘,受苦在磨房呀;三条呀手巾呐绣三尺三呀,上绣蝴蝶戏牡丹,七姐降下凡呐……六条呀手巾呐绣莲花呀,莲花凳上坐菩萨……”由此可见豫南刺绣图案中蕴含着丰富的本土民俗文化、历史典故以及神话传说,一代又一代人传承至今,刺绣技法不断融合完善,逐渐形成如今的规模。
目前,有关豫南刺绣的研究大多从本体、历史、传承保护等方面展开。受作品风格及呈现形式的影响,大部分豫南刺绣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少数被收藏在个人家里或博物馆内,传承方式多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仅为少数人熟知,传承较为艰难。
随着“回归手工”潮流日趋流行,手工刺绣因风格多样、图案丰富、表现方法灵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3]。如豫南刺绣这类地方小众传统手工艺,应从地域文化着手,对其蕴含的地域文化因素进行深层次挖掘,分析这类非遗技艺的发展优势,做好宣传,吸引游客、学者和新媒体进行传播和研究,对传承艰难的非遗技艺进行数字化保护,并以此为基进行创新设计,拓展豫南刺绣的传承及发展道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就是以非遗之美孕育文化自信。近年来,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逐年增加,但大多数人都将注意力放在广为人知且热点较高的话题中,如我国传统刺绣工艺,研究方向多集中于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以及少数民族刺绣工艺等为人们所熟知的传统刺绣技艺,而对豫南刺绣类民间刺绣技艺则关注太少。然而,无论是广为人知的非遗文化还是鲜为人知的民间工艺,都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亟须保护、继承和发扬。做好豫南刺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及创新应用,无论是对民族文化复兴还是对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推动都十分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