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进程中乡村“四生”文化空间的重构

2024-05-24 13:09龚呈婷吴梁
村委主任 2024年4期
关键词:文化空间乡村共同富裕

龚呈婷 吴梁

摘要:文章基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语境,构建“生态—生产—生活—生命”四生文化空间分析框架,以Y市J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CoPlot分析,考察乡村文化空间的异化问题与重构路径。研究发现,随着文旅业态的发展,J乡的乡村文化空间开始呈现破碎化、脱域化、无序化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共同富裕进程中乡村文化空间的重构路径:完善科学设计规划,优化村庄整体布局;树立本土文化自信,创新文化传承模式;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健全治理参与机制。

关键词:共同富裕;乡村“四生”文化空间;Y市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4-0203-04      中国图书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在建党百年之际,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党和国家将共同富裕作为新时期开局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在坚持物质层面的富足是共同富裕的首先目标和实现基础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注重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充实,强调要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因此,全面把握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至关重要。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作为乡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文化+旅游”在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随着经济收入、文旅所带来的社会资本以及外来游客等复杂利益主体在短时间内快速、强势地涌入乡村空间,乡村文化空间在共同富裕进程中出现破碎化、脱域化、无序化等空间异化问题[2]。在文旅驱动乡村走向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同时,化解空间异化问题对乡村文化空间的优化与重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乡村文化空间的分析框架

1.1 乡村文化空间的内涵

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理解文化空间。张博(2007)[3]认为狭义范畴的文化空间可以看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环境。苗伟(2010)[4]认为广义范畴的文化空间是指承载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空间,是人及其文化赖以生存和發展的场所。李星明(2015)[5]从地理学角度指出文化空间是人们在一定的区域或环境中,由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所形成或构建的场所。但不论从何种角度去解读,文化空间均源于人与自然的实践互动,离不开人与自然这两个核心要素。

1.2 乡村文化空间的结构

乡村文化空间的结构应基于乡村空间的结构。从乡村空间结构划分角度来看,功能主义视角的“三生”空间较为经典。段亚明等(2021)[6]从生产、生活、生态的角度对空间进行划分,主要遵循乡村地域在人的各类需求驱使下为其所提供的不同类型供给。生态空间是乡村主体实践的地域环境基底,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强调乡村主体在生产生活的劳动实践中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随着研究视角由功能主义向社会建构主义的转向,李红波等(2018)[7]提出的乡村地域内情感、意志和精神层面的空间开始被关注。例如,“乡愁”“集体记忆”等概念是通过在乡村空间结构中加入人的主观精神空间,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乡村空间的范畴。总而言之,对乡村空间的解读除了功能主义视角的建构外,还应该将其纳入自然环境、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方式、人的精神世界的整体性意义中。因此,在原有功能主义视角“三生”空间的概念上,加入具有情感意义与精神属性的生命空间,构建出“生态—生产—生活—生命”四位一体的乡村空间系统[8]。

立足于乡村空间系统,则能形成包括生态文化、生产文化、生活文化、生命文化的乡村“四生”文化空间。具体而言,乡村生态文化空间以乡村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为载体,如山林草木、河流湖泊以及传统建筑、固有道路等;乡村生产文化空间产生于人的劳动生产实践,如生产资料、生产场景、生产技艺等;乡村生活文化空间形成于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如传统节庆、民俗风气等;乡村生命文化空间演化于乡村地域的精神文化层面,以公共精神、地方认同、伦理规范与价值概念为维系,属于一种社会关系空间。上述“四生”文化空间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乡村文化空间系统,在满足乡村民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

2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2.1 案例概况

J乡是海岛乡,坐落于Y市东南面,由52个岛礁组成,风景秀美、民风淳朴、山海资源丰富,是典型的海岛渔业乡、渔韵风情小镇。J乡辖区陆地面积8.81km2,海域面积约1 000km2,下辖6个行政村,总户数2 478户,总人口数为7 388人,渔船100余艘,辖区内现有4A、3A两家国家级旅游景区,保留有典型的东海石屋建筑,有“海上布达拉宫”的美誉。J乡海岛渔村文化丰富多彩,除了以渔业生产体验、渔民生活习俗为核心功能的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外,还有非遗传承的传统节日庆典“打八将”、侨乡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海岛渔村文化与风景绮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乡村文旅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但J乡文旅发展前期较为缓慢,因靠近披山渔场,旧时以海洋捕捞为主导产业,随着海洋资源衰弱,经济社会发展也逐渐滞后,村集体经济薄弱,劳动力外流严重,岛上常居人口仅有1 000余人。为推进乡村振兴,重现往日繁荣,J乡立足于海岛资源优势,锚定文旅发展目标,探索建立“1+6+N”海岛共富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文章选择共同富裕建设颇有成效的J乡作为研究案例对象。

2.2 研究方法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来获取原始资料,其中问卷指标设计按照李克特5点量表分析法,将村民的感知程度分为完全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完全满意5个量度,受访者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选项即可。

乡村“四生”文化空间分为生态文化空间、生产文化空间、生活文化空间、生命文化空间。因此,问卷设计4项一级指标,细分17个二级指标(问卷调查的感知项)。每一项指标的设计包括实际感知与期望两个部分,以此来克服传统问卷设计只能揭示问卷主体的真实态度,而无法同时反映问卷主体实际期望的弊端。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J乡的具体情况,文章对指标作如下设计:生态文化空间包括山地风貌保护、海域礁石保护、景观格局与特色、街巷形式与风貌、古建保护、墙体彩绘;生产文化空间包括滩涂保护与使用、传统生产空间、传承人制度;生活文化空间包括美食特色与商业化、节庆民俗传统延续、民间信仰保护、特色生活习惯延续;生命文化空间包括收入分配方式、文旅带来的各种利益、文旅商业化影响、文旅发展现状满意度。

课题组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89份,有效率94.5%。在获得研究所需的原始资料之后,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到村民的期望和实际感知,在此基础上采用CoPlot绘图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归类和图形展示。

2.3 数据分析

2.3.1 问卷信度分析

为了保证调查的严谨性,首先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189份有效问卷进行信度分析。运用Cronbach内部一致性系数来表示该量表的信度。通常认为Alpha值大于0.6尚可,0.7较佳,0.8甚佳,0.9以上即理想水平。根据分析结果,Alpha值为0.978,该系数超过了0.9,说明问卷整体有较高的信度。为了进一步确认每个指标的可靠性,对4个一级指标分别进行单独的信度分析,Alpha值均超过了0.9,说明问卷各项指标都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其数据结果可以用来进一步分析。

2.3.2 CoPlot分析

通过CoPlot分析,得出离散指数为0.048,各个指标的拟合指数为0.975,说明图像的拟合程度高(见图1),根据感知、期望、差异三个属性,可以将17个二级指标划分为4组。

3 研究发现

基于J乡“四生”文化空间感知和期望的实证分析结果以及在深入访谈中获取的资料,可以剖析出J乡文化空间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具体总结如下。

3.1 生态文化空间的破碎化

生态文化空间的载体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J乡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及受传统习俗的影响,自然景观效果受到极大影响。园林绿地景观存在树种单调、层次模糊、规划杂乱、生态效益差等问题。J乡启动“青山白化”整治工程,靶向治理墳墓问题,海岛山地风貌整体观感显著提升,因此,在评价结果中能够得到村民感知和期望上的肯定。而景观格局与特色、街巷形式与风貌等人文景观感知低于期望主要体现在开发中缺乏有效的、系统的科学规划。首先,J岛岛形狭长,岛上居民主要集中在岛屿两端的山坡和山坳中,主打的景观格局亦主要分布在这两处,如渔港码头的3D彩绘、后岙沙滩上的沿海栈道、岛内主干道的渔民画巷道等,虽可圈可点,但体量小、分布零碎,未能与人文景观空间格局有效连接,导致新旧景观之间存在不协调性。其次,岛上民居建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一至二层的砖石结构,年代较为久远;另一类为砖混结构,层数通常在5层左右,并混杂于老建筑群中,给此类建筑外墙刷上橘红、深蓝等鲜艳颜色固然能增加岛屿远景的可观性,但墙体光线反射效果变差,影响到周边老建筑的采光,引起了其他村民的不满,此类工程的实施应充分征求村民的意见才能增加村民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最后,在深化文旅融合过程中,一味模仿和搬运其他地区的成果,出现“千村一面”现象,无法展示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文化特性。

3.2 生产、生活文化空间的脱域化

人的劳动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行为是生产、生活文化空间的来源。J乡人口流失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正在使这个传统渔业乡的生产、生活文化空间趋于解体。随着渔业的衰落,海岛的工作机会和发展机会日益狭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海岛上具有长久历史的古村庄人去屋空,乡村文化设施老旧短缺,流传数百年的民俗手艺,如打八将濒临消弭,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使得年轻一代不愿意从事传承乡土文化与艺术。村民们亦认识到这一现状,故在评测中对相关指标的感知和期望并不高。J乡文旅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社会资本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外流村民返乡创业就业的意向。但是社会资本的逐利性对本土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压制性,导致本地村民对传统生产、生活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弱。文化认同的消解体现在文旅产品的开发上更依附市场需求的思维标准,使其朝向庸俗化与娱乐化发展,于是原本就日渐式微的生产、生活文化开始失真与脱域。例如,海岛民宿是J乡发展的主要产业,但如果为了增加客流黏性度而增设一批酒吧、咖啡吧、剧本杀等消费业态,则会与渔乡海岛文化格格不入。J乡本身的节庆民俗传统、民间信仰等文化内涵与价值并未得到较好的深度挖掘,同时在社会资本的逐利下文化展示与体验项目的形式变得大众化,导致村民的低感知和低期望。另外,在访谈中了解到,J乡的海鲜美食特产在游客中有口皆碑,但是受到商业化的影响,原本平价的特产物价飞涨,变相增加了普通村民的生活消费成本。

3.3 生命文化空间的无序化

文旅开发前的J乡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平静海岛,生命文化空间具有封闭性和同质性等特征。随着多方利益主体的进入,原本由血缘关系、宗族权威所维系的社会共同体开始被由利益关系、契约精神所形成的社会联结逐步取代,导致生命文化空间开始“无序化”。首先,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村民对收入分配方式表现出强烈不满。一方面,村民内部存在利益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例如,文旅发展给少数从事海鲜特产的村民带来了大量利益,使其成为既得利益者,而开展同质化产品销售、恶性争夺客源极易陷入“伯川德陷阱”中。另一方面,虽说村集体在民宿产业上通过收取场地租赁费用推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但在访谈中村民表示自己并未从中取得过任何分红。其次,村民与企业在利益方面存在矛盾和冲突。例如,位于优越地理位置的村民可以进行旅游餐饮与休闲民宿等经营活动,但是受限于文化程度和经营理念,竞争力远远低于外来企业。最后,村民与游客在利益方面存在矛盾和冲突。在调研过程中,对于指标“文旅商业化影响”,不少村民表示源源不断的游客到访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比如“回岛难”。因为J乡本岛孤悬于东海之上,村民们往返全靠渡船,文旅开发后渡船码头全天候车位爆满,回家村民只得将车停在几千米外的收费停车场,再徒步到码头上船。同时,由于游客挤占了有限的渡船运力,坐船变得比之前困难许多。因此,村民对游客的不满日益加深,多次要求增设上岛门票。

4 乡村“四生”文化空间的重构路径

共同富裕进程中乡村文化空间的发展,既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也不能完全淹没于资本冲击的浪潮中。因此,在J乡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重构路径。

4.1 完善科学设计规划,优化村庄整体布局

第一,开展科学规划,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域,优化生态景观空间结构与布局。通过合理设计与科学规划,对山林草木、滩涂礁石等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在搭建观景平台、栈道走廊等建筑时首先考虑不影响和破坏景观的连续性与和谐性,关注人、物、景、情的协调一致。第二,优化村庄整体布局。对建筑质量较好、群落关系有序、具备当地建筑风貌与景观特色的区域,予以适当修复维持其原有特征;对建筑密度过高的旧建筑群,通过合理的织造运动来降低建筑密度,适当腾空旧空间,来增加公共绿地、户外交流场所,提升景观质量和生态效应;对于新加入的建筑设计,风貌要与当地建筑美学特点保持一致,与环境相协调。

4.2 树立本土文化自信,创新文化传承模式

第一,重视优良习俗保护,强化村民的文化认同。充分挖掘当地的节庆文化、风俗习惯,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数字技术给予记录和整理,形成村落软实力和品牌,塑造村民价值观层面的文化认同感。第二,推动文化资本入股。鼓励村民将传统习俗、技艺、建筑等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乡村文化资源打包入股,参与文旅发展,使村民成为文化资源开发的利益获得者,培育其文化自信心。第三,拓展文化空间形态。利用数字技术对濒临失传或走向消弭的文化习俗进行原真性记录,为继承和发扬提供支撑;建立线上统一平台的P2R(生产商到零售商)模式为特色产品拓展销路;加大自媒体对村落旅游、特色产品等的宣传,实现线上线下同心圆效应。

4.3 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健全治理参与机制

第一,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理的文旅利益分配格局。立足于当地特色资源,通过“村集体+村民股份众筹制”等众筹模式,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保障不同群体发展机会公平。第二,建立多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要始终把引进更多市场主体、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治理的着力点,持续激发人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第三,完善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途径。让群众参与到乡村治理的活动实施、进程监督和成果分享。

5 结束语

实际上,如何在乡村现有“文化+旅游”共同富裕路径上探讨文化空间的重构和精神共富的追求是一项亟待关注的学理问题。基于此,文章在剖析乡村文化空间的内涵和结构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生态—生产—生活—生命”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Y市J乡的个案研究,提出了完善科学设计规划,优化村庄整体布局;树立本土文化自信,创新文化传承模式;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健全治理参与机制的重构路径来应对生态文化空间的破碎化;生产、生活文化空间的脱域化;生命文化空间的无序化等乡村文化空间异化问题,以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可行的方案设计与行动策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2]習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张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J].青海社会科学,2007(01):33-36+41.

[4]苗伟.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文化环境的本体论维度[J].思想战线,2010(01):101-106.

[5]李星明,朱媛媛,胡娟,等.旅游地文化空间及其演化机理[J].经济地理,2015,35(05):174-179.

[6]段亚明,许月卿,黄安,等.“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26(02):113-124.

[7]李红波,胡晓亮,张小林,等.乡村空间辨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8(05):591-600.

[8]周梦,卢小丽,李星明,等.乡村振兴视域下旅游驱动民族地区文化空间重构:一个四维分析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2021(09):68-79.

猜你喜欢
文化空间乡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建构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