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
最近几年,我从河北南皮县,到贵州兴义市,再到湖北武汉市,只为追寻晚清重臣张之洞的足迹。
张之洞(1837-1909),清末大臣,河北南皮人,因为父亲张英任兴义知府,他出生在兴义。那时候需要回原籍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张之洞12岁回到南皮读书。咸丰二年(1852年)16岁的张之洞考中顺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27岁参加殿试,钦点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其间还多次署理两江总督,最后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他先后执掌湖北17年,创办了亚洲最早的钢铁企业汉阳铁厂,改变了中国钢铁全部依赖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创办了湖北枪炮厂,日后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国军队提供了基本的装备,“汉阳造”至今妇孺皆知;创办纱、布、丝、麻等企业,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广开学堂,奠定武汉一个多世纪的科教优势;修筑平汉(北平至汉口)铁路,打造交通体系,奠定武汉“九省通衢”格局……这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功绩,至今被世人称道。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孙中山、毛泽东、习近平都曾经充分肯定过张之洞。享有如此殊荣的历史人物不会只有一个,但也绝不会很多。
张之洞不论创办实业,还是兴办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增强国力,挽救清朝的颓势。他兴办教育,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现代工业,从思想上为国人开了天窗;他编练新军,又为革命准备了军事人才。但是非常遗憾,他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使清朝复兴,反而为推翻清朝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之所以在武汉爆发,张之洞“功不可没”。走在武汉“抱冰堂”的台阶上,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孙中山先生的话:张之洞“可谓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这句话无需诠释,张之洞是没有喊过革命口号的革命家。他不仅没有喊过革命的口号,恐怕连革命的意识都没有,却为革命立了大功,因此有人调侃他是“种瓜得豆”。而历史上这种“种瓜得豆”的事并非仅此一例。
战国末期,在“七雄”之中秦国国力日益强盛,威胁其余6国,而作为东邻的韩国连做梦都担心被秦国吞并。韩桓惠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策略”。当然,他自以为是最聪明的:派出一位名叫郑国的著名水利工程人员到秦国卧底,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渭水支流的北洛水)之间,开挖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狠狠消耗秦国实力,让秦国再也没有能力和精力攻打韩国。秦国的水利设施确实落后,不能适应迅速崛起的需要,本来就想发展水利。所以郑国的建议就像给正想睡觉的人送来枕头,很快被秦国采纳,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由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宏大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汉书·沟洫志》写道,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意为:开始我确实是韩国派来的间谍,但是这条渠开凿成功,真的有利于秦国。它虽然消耗了秦国的国力,韩国也不过借此多活几年而已,但对秦国来说,却是功在千秋的好事。秦王嬴政本来就是一位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确实有道理。同时,在兴修水利方面,秦国的技术比较落后,也需要郑国这样的技术人员。所以用人不疑,一如既往地由郑国指导开渠工程。经过10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依照《汉书·河渠书》记载,这条渠道为秦国灌溉110万亩土地,使亩产达到200市斤。兵精粮足,秦国更加强盛。这里面有一个情节非常令人感慨,就是秦国明明知道郑国是间谍,最初的目的是拖垮秦国,但仍然把这条渠命名为“郑国渠”,成大事者的胸襟可见一斑。韩国却是有苦难言,本来是想给秦国挖一个坑,而秦国却借此上了一个台阶。
今天站在泾河北望,依旧令人无限感慨。
除去这些“种瓜得豆”的工程之外,历史上还有许多建设动机是非参半的工程,比如大运河。
皮日修的《汴河怀古》写道: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論功不教多。
应该说皮日修很公正。隋炀帝这个人确实贪图享乐,生活奢靡,在位14年,四出巡游就达11年。为开凿运河征集大量劳役,并造成十之四五的开河民夫死亡。运河开通,有了出行的便利,隋炀帝更是兴致勃发,仅江都一地他就巡游了3次。每次出游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200余里,8万多个民工,专门为船队拉纤。所经州县,500里内都要贡献食物。而隋朝之前是南北朝,300多年的大分裂,群雄割据,民不聊生,这时候天下统一才不过刚刚20年。老百姓对于隋炀帝恨得咬牙切齿,对于开凿运河怨声载道,应当在情理之中。
但是,“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皮日修的公正就在这里。如果不是因为隋炀帝巡游的事,单就大运河发挥的作用来看,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相提并论的。大运河的功能,相当于今天京广铁路、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等所有南北大动脉的功能之和。这还仅仅是就运输而言,它在便利交通的同时,还促进了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巩固了国家统一。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怎样评价大运河都不过分。
历史上这些“种瓜得豆”的工程,受到后人的由衷称赞,成就了千秋万代的辉煌。但是,这些工程背后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不论动机如何,客观上必须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实事。
孙中山先生只是说张之洞“不言革命”,而不是说他什么话都不言。张之洞不仅讲话,而且讲过许多发人深思的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说:“清代末年,社会矛盾积重难返,大局变革势在必行,各种观点沸沸扬扬,各种人物粉墨登场,搞得莫衷一是,张之洞感叹道:‘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说的就是因把握不好守成和变革的分寸形成共识之难。”
关键是张之洞既有改革的思想,又有改革的行动,并非夸夸其谈,坐而论道。一个不言革命的人都能为国家为民族做那么多事,我们这些把革命写在心里,每天都在传播革命道理的人,应该为革命做更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