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2024-05-24 07:25吴帆周浩
村委主任 2024年4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乡村振兴

吴帆 周浩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加快发展农业经济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推进,我国的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质量、速度及稳定性,推动农村地区的全方位进步,应当注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通过农业经济管理来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的效率,构建先进的农业管理体系,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稳定提升,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文章以河南省榆林乡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农业经济状况与发展限制条件,提出了优化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管理;榆林乡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4-006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也迎来了诸多挑战。农业经济管理在遵循经济和自然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文章探讨了制约河南省榆林乡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推动榆林乡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1 河南省榆林乡基本情况及农业经济现状

榆林乡地处许昌市建安区西南部,距许昌市区14km。该乡土地松软肥沃、地下水源充足,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尤其是花生、小米及烟叶等经济作物。此外,榆林乡有王霸墓、白衣阁、白云寺等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底蕴

深厚。

榆林乡始终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一是依托花生、小米、烟叶等经济作物的优势和特色,提升全乡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努力打造榆林乡农业“金名片”,不断延伸产业链,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大文章,全面带动产业发展;二是引导小米、花生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向标准化、品牌化、无公害方向发展,并在种植管理、加工包装、商标品牌等环节进一步提档升级;三是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引进三七生物科技公司,打造全产业链现代畜牧产业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种植中药材;四是发展中原农夫等特色农业企业、做强社区工厂、打造现代农场、新增种植大户,辐射带动近万名本地农民就业;五是深入发掘年轻人才,统计在册的大型机械农机手、厨师、手工艺品制作人等技术人员。

2 制约河南省榆林乡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因素

2.1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有限

信息化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1]。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制约了河南省榆林乡发展。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该地区缺乏高速宽带网络,信息传输速度慢,影响了农业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此外,一些农户和农业从业者缺乏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这使得他们难以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二是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不高,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许多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和使用经验,对数字化管理系统存在陌生感和抵触情绪。

三是农业生产管理体制滞后,限制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信息化的需求,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升级。

四是榆林乡农业科技发展相对落后。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先进的农业科技。但与城市相比,榆林乡由于处于农村地区,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力度依旧较小。首先,该乡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不足,科研力度相对薄弱。其次,农业科技的创新研发流于表面,并未建立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意识与能力较弱。最后,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不足。其原因是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人员素质较低,资金投入不足等。以上影响因素为榆林乡农业经济管理带来了阻碍,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健康、持久的发展。

2.2 管理方法亟待创新

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组织和调控过程,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农业经济管理方法的创新性不足,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妨碍了河南省榆林乡农业经济的高效运转,也限制了河南省榆林乡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农业经济管理方法的创新性不足。这与传统的农业经济观念有关。长期以来,人们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秉持传统的经验和观念,对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的接纳和运用相对较为保守。这种思维定式导致了在管理方法上的创新不足。二是工作人员管理创新意识不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了一系列“三农”政策后,农村经济的运行机制虽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所面对的环境和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经营的方式和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而一些农管、农技、农机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农业经济的管理意识不强,有可能导致农业经营与时代脱节。三是受到政策体系的制约。榆林乡传统的农业政策往往偏向于粗放型管理,过分强调产量和规模,而忽视了品质和效益。这导致了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比较单一和僵化。

2.3 农业经济管理队伍专业化不足

一是粗放式的生产活动对专业管理的需求相对较低。长期以来,榆林乡农业经济发展注重规模,对人才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高,这导致了农业经济管理从业者对专业管理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是农村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对专业人才缺乏吸引力。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教育水平、教育条件、教育资源等相对落后。朱艳玲(2023)[3]的观点与此观点一致,她认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条件差、环境艰苦、人口流失问题严重等问题。

三是政策体系的不合理也是导致榆林乡农业经济管理队伍专业化不足的一个因素。一些地方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导致人才流失和培养难度增加。

四是本土人才专业性不强。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相对较为落后,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法发挥最大作用,对农业新科技、新工艺以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等缺乏正确的认知,无法有效地进行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与农业经济的发展。

3 河南省榆林乡农业经济发展管理优化策略

3.1 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一是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让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共享[4]。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包括网络、传感器、智能设备等,这些设施的建设直接决定了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的效率。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网络覆盖率,解决偏远地区的电力供应问题,以确保信息化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为农业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是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是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基础。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作为农业经济管理的主体,其信息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需要加大對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新技术、新工具的使用能力。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数据分析技能、信息系统的运用等,以使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管理体制。一方面建立健全农业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农业工作管理的合力;另一方面完善农业管理法规,加大农业管理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其能够切实发挥作用。

四是大力发展榆林乡农业科技。首先,加大政府重视程度,推动农业信息化系统和软件的研发与应用。农业信息化系统和软件的研发与应用是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关键一环。农业信息化系统和软件(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智能农机的研发、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开发能够为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支持。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大对农业信息化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农业信息系统与软件的应用等,以实现全产业链的信息化升级。其次,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成果转化服务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成果转化事业取得新发展。最后,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建立农业信息化示范项目,通过成功案例的宣传、提供一定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增强农业从业者对信息化的认可度。

3.2 加大农业经济管理方法的创新力度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积极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借助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手段,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监控和分析,实现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

一是加强农业生产管理科技创新。农业生产管理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性的基础。现代农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新一代的科技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也为农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生产管理方面,可以引入智能化的农机设备,利用传感器和大数据技术进行农田监测,实现农业生产全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经济管理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

二是强化市场导向。市场导向是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性的关键。过去,农业生产主要以农产品的产量为导向,而忽视了市场对产品质量、品牌、环保等方面的需求。现代农业经济管理需要更加关注市场的动态变化,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培育适应市场的新品种和新产品。

三是加大对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是提升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性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协同作用十分重要。一方面建立农业产业联盟,推动农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通过共同研发新产品、共享创新成果,可以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推动整个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创新性提升。

3.3 增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

一是强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效果。改革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育是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的关键一环。传统的农业观念长期以来侧重于产量和规模,而忽视了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因此,有必要调整和优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同时,建立与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的机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农业科研人才[5],使专业教育更贴近实际需求,培养更加符合市场要求的专业人才。

二是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培训与培养力度。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从业者的培训和培养是提升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进修,使农业从业者了解最新的管理理论、政策和技术,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培训内容可以涵盖市场分析、财务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引领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

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激励机制。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激励机制是吸引和留住优秀专业人才的关键。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薪资水平、设立专项奖励、提供职业晋升通道等方式,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发展空间。同时,鼓励农业企业和相关机构建立业绩考核和激励机制,将专业人才的贡献与收益相挂钩,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

四是鼓励农业企业开展内部培训和人才交流。内部培训和人才交流有利于专业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开设内部培训课程、组织实际项目实践,提高农业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同时,通过人才交流,引入不同背景和经验的专业人才,促使队伍的专业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

4 结束语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农业对该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工作目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对河南省榆林乡农业经济管理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可以有效地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孙云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农业经济管理优化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3(29):34-37.

[2]郭社霞,高素玲,陶良如,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探究[J].河南农业,2023(18):45-46.

[3]朱艳玲.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23(20):95-98.

[4]闫贵娟.基于乡村振兴视域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讨[J].山西农经,2023(17):151-153.

[5]王博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22(02):50-54.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管理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