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设计再生策略研究

2024-05-23 16:44宋冬莹
文化学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郑州市文化遗产物质

宋冬莹

郑州市地处中原,是中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历史上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郑州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也孕育了深厚的精神文明,郑州人民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郑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紧迫问题。因此,深入研究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和设计再生策略,对于保护和传承这一方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意义这个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再焕发也代表着郑州市文化产业的蓬勃生机,有利于外界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促进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市场经济这个角度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产品化,能够激活区域市场经济的活力,扩大消费空间,助力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唯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创新,使其活化、再生,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一)植根乡土,种类齐全

据统计,从2008年起至今,郑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6项,郑州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87项,郑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263项,郑州市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791项。这些项目内容涉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的所有项目。可见,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种类齐全、丰富多彩的特点。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中原大地,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因此,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例如,脱生于劳动生产过程的荥阳石榴栽培技术,是劳动人民在石榴种植过程中所积累的技术经验;发源于新密溱洧的新密溱洧婚俗,是已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民俗,体现了中原汉族人主要的婚俗习惯。

(二)政府主导,推进建设

近年来,郑州市政府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建设等相关工作。其一是制度化,2019年4月1日,郑州市颁布实施了《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2021年9月,郑州市黄河办印发了《黄河流域郑州段非遗保护规划》,对2021到2035年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了中长期规划。其二是系统化,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建立了郑州市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其三是档案规范化,从2019年开始,郑州市对全市30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数字化整理,拍摄了项目的工艺流程、项目内容,保存了项目的基础数据和基本资料。截至目前,有200余个项目已经整理完成。

(三)加强传播,扩大影响力

近年来,郑州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平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利用文化馆、博物馆、校园、公园等场所进行静态展示。另一方面,开展不同形式的动态活动,例如郑州文化馆长期开展“非遗课堂进社区”活动,使社区民众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郑州市相继组织开展了“文化过大年、非遗在社区”“非遗宣传周暨夜游郑州”“郑州市非遗集市”“郑在关爱·听爷爷讲故事——非遗援助计划”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了民众日常生活,而且使民众近距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四)积极探索,推动非遗与文旅市场融合

近年来,郑州市充分利用自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市场的融合路径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市场实现了进一步融合。一些传统工艺类项目自主研发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工艺品、纪念品等文化创意产品,如火爆全网的河南博物院“唐宫夜宴”仕女乐队手办、色彩绚烂的香包小饰品等,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二,以 “少林功夫”“登封窑”为代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梦祥银”“密玉玉雕”“香包”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形成产业化规模。其三,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市场的深度融合。开展非遗进景区,为旅游景区、特色小镇、文化街区等注入非遗文化元素,丰富了全域旅游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了非遗项目和旅游市场的深度融合。比如建业电影小镇、樱桃沟景区大食堂、黄帝千古情等都是非遗项目与旅游市场成功融合的典范,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三、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不足之处

(一)品牌建设滞后

目前,郑州市拥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356项,但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知名度高的文化品牌不多。例如,笙管乐(超化吹歌)是郑州市新密市传统音乐,被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据调查,目前郑州市民知道笙管乐的并不多,更别说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了。同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苌家拳都是如此情况。

(二)传承人后继无人、日渐萎缩

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形式,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传承方式被改变,出现了传承人出走、后继无人的现象。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老龄化严重,急需年轻人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但在实地调查中笔者发现,中青年人群中愿意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命和任务的人数不多,出现了中青年人才缺失、人才萎缩的情况。例如,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相狮舞,由于演出费用低,无以维持生计,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继承此项技艺,只遗留了一些年老体弱的老艺人坚持传承和保护该项技艺。长此以往,小相狮舞则会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三)产业模式不成规模

新密密玉是郑州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新密密玉行业发展迅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典范。此外,被称为“中原民间第一窑”的登封窑的陶瓷烧制技艺属于郑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登封窑走出了“非遗+扶贫”“产业+乡镇”的发展模式,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由此可见,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也涌现了一些优秀的项目案例。但整体来说,目前,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业化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缺少良好的产业模式,商品转化率较低,不能与特色化旅游商品有效结合,还没有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园区化发展相结合的示范性基地、龙头企业以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主题街区或主题公园等。

(四)专业人员欠缺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不足

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保护、开发方面,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利用、挖掘和管理方面的研究依然不足,研究成果也颇少[1]。研究功能的不完善已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重要阻碍,管理者往往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优势和深层内涵之所在,因此,不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能针对民众心理进行设计、展示,呈现方式不恰当。研究功能的不完善必然会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效果和可持续的发展。此外,缺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的专职人员和各类专业化人员。目前,郑州市部分艺术馆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兼职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人手不足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工作无法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

四、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再生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在郑州市打造文化强市、推动历史文化保护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解决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难题,要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活化和动态传承,就需要设计的介入,通过设计再生,我们才能最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传播途径,打造知名品牌

郑州市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途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广泛宣传和传播。一是利用各种媒体平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采用交互触摸屏展示、基于传感器的新媒体互动方式、虚拟现实感官体验方式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展示,鼓励科研机构与博物馆通过对文字和图像的可视化处理还原真实场景,展现非遗魅力[2]。例如,在2020年成功上线的“老家河南黄河之礼”就是非遗资源数字化展示的成功案例,用户动动手指就可以在数字化博物馆中近距离欣赏非遗馆的各种藏品。

打造独具特色、高质量的非遗品牌是郑州市有效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不缺乏精品,但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高的产品或推出去的产品并不多。目前,郑州市并没有打造出数量众多的一流非遗文化品牌。为此,郑州市应努力探索品牌建设之路,力争建设一批高质量、影响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首先,在非遗文化品牌开发建设中,坚持独创性原则,要突出与其他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体现其特色。其次,非遗文化品牌的建设要与现代生活、现代创意设计理念、现代科技相结合。

(二)建立培养机制,培养后继人才

为了应对传承人流失、后继无人和老龄化问题,郑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促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其一,建立传承人培养计划。制订传承人培养计划,重点培养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其二,鼓励传承人亲自参与传承活动。为传承人搭建平台,举办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鼓励传承人亲自参与传承活动,如举办工艺展示、技艺培训班等活动。其三,建设传承人交流平台。传承人可以在平台上分享经验,切磋传统技艺,共同探讨传承的难题。其四,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例如,可以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机应用程序,使年轻人可以随时随地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艺。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专业队伍建设

郑州市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投入资金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民俗博物馆等,并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功能,拓宽研究领域,把研究领域从基础研究延伸到应用研究。此外,还应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民俗博物馆、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进行交流和合作,互鉴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精通专业理论且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及专业人士的指导,他们不仅能够从理论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探究,还能够从应用实践的层面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经验[3]。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建立人才培训基地、设立“非遗”课程、加强同行经验交流等方式,培养一批业务素质强、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队伍。同时,建立与院校的协同合作机制,以院校为重要阵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

(四)创新产业模式,扩大产业规模

当今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传承的重要路径。就目前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常见模式主要有两种,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商品的融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进行高质量融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重要模式。文化和旅游是密切相连的两大产业,文化的传播需要旅游作为载体。庙会、节庆等民俗本身无法形成产业,但与旅游结合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又如祭祀、剪纸、打铁花等项目,通过旅游产业的添薪加火,甚至可以成为一地的文化地标[5]。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产业模式的创新主要表现为文化创意、职业发展、品牌发展。对于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开发,一方面应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开发,培育开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商业流通,形成文化产业链,促进文化消费;另一方面,应当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品牌特性和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品牌,对其进行产业化运作,实现产业效果、产业效益。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设计创新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动态传承,使其活化、再生,既可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和生机,也可以让更多的人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并喜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焦点,探索了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设计再生策略,提出了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的保护和传承措施,以期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出谋献策,并为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猜你喜欢
郑州市文化遗产物质
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郑州市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