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子
在世界的多样性与微妙处、在生活的无聊感与生命的复杂性、在现实残酷与想象的无限之间,寻找和塑造属于诗歌的方式和语言,这是公共的,而其中私人的经验和烙印才属于诗人自己。
诗是控制的艺术,诗歌写作不是放纵感情(情绪),而是对感情(情绪)的控制。跳水是我能想到的关于控制的最恰当比喻,无论一个人在起跳到入水的过程中,有多少精彩的姿态,入水时都得压住水花,压住水花既是整个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又是对整个过程控制得恰到好处的一个必然结果;“跳冰棍”不是艺术,而是基本功,虽然可能水花压得最好;一次压不住水花的跳水,肯定是失于控制。
尽可能地接近作者的创作思路,尽可能跟着作者情绪寻求其表达的方式与线索,理清创作意图是评论者能够发言的前提。尽可能地接近和无限接近的几乎不可能之间,接近作者但又永远不可能是作者本人——评论者和作者之间的身份偏移与微妙错位,正是诗歌解读的独特门径,从这个位置开始,然后再拉开距离,正是有效地深入其中和出乎其外。没有诗歌创作经验的评论者是无法完成这个过程的,故而其评论也常常是可疑的、不能信任的——顶多是借人之诗而自说自话罢了。
诗歌并不是探求真理的武器,过度地追求意义,令诗歌变得形容枯槁;生活之树常青,对生活的洞察与呈现,是诗歌古老而又常新的基本途径;诗歌表达生活、表现生活,并不是对意义的提取,而是对生活的还原——还原就是摆脱被强加的逻辑和推论;在诗歌里,太多的意义是无聊,太多的意义很可能使诗歌的存在失据,世界上原本也没有那么需要让诗歌来传达的意义。
隔着久远的年代,诗歌于其创作当时的魅力会有所减退或者更有失去阅读背景的无奈,固然我们可以欣赏自己民族语言里那些伟大前辈的作品,但那毕竟更多的是教育与历史的结 果,而不是切身经验,少了些切肤之感,与其说我们是在阅读并感受其中的诗意,不如说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欣赏古老的文化遗存。
诗是生命需要的存在方式,还是一个人的社会生存方式,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诗人的根本分野。而所谓的诗坛,集合了太多以诗谋生存的人,于是,一切都离诗越来越远了。所谓诗坛,并不是诗歌的论坛,而是诗人社会,更本质的是一个以诗歌之名进行叫价和交易的混乱的市场。诗,早已不在诗坛。
诗之要在于传达诗意,而诗意是不同于小说散文随笔戏剧甚至哲学神学的独属于诗的感觉、味道、发现和创造;传达意义或者意思,并不是诗的第一和首先的要义,甚至只是捎带出来的结果。汉语新诗一百年,对诗最大的伤害或者说对诗意最大的破坏,就是在鼓与呼的需要中不断地拆解挤压诗意,将诗变成干枯的粗暴的谫陋甚至粗鄙的一種文体,使诗几乎丧失了诗意,从而在事实上消灭了诗。
诗有时候传达的是一种气息、状态、氛围,这三个词都很模糊。我们谈诗,总想把它谈论清楚,说清楚。其实对相当一部分诗来说,要表达什么呢,难以言表。诗表达一种难以言表的东西,把难以言表呈现出来,是了不起的一种诗歌。
书法是意象诗,而不是口语诗;书法以象达意,以象达美,而非以字句传递意思与意义;书法无须“说”明白。
关于诗歌传承的一种有趣现象:一个诗歌写作者,希望受到谁的影响,自己感觉受到了谁的影响,在作品里表现出的实际上受到谁的影响,三者之间常常并不是一回事,甚至三个影响者完全不重合;写作者大多都有自己的偶像,并且甘愿成为偶像的粉丝,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粉丝完全不懂偶像,很可能恰恰是那个反对者更懂他而不是追随者和崇拜者,而且很多时候,正是反对者受反对的对象影响更大。这是文学内部的奇观。
同时代人谈论同时代哪些作品会不朽,不仅是虚妄的,而且显得幼稚可笑;但是谈论哪些作品不可能不朽,却是可能的。理由非常简单,那些已经被时间确证为不朽的作品存在过的地方,那些作品所占有的方向和道路,那些作品曾经抵达,你的抵达已无意义。
举例说明,以小见大,这种诗歌生成方式真可笑。对于现代诗来说,一首诗就是一个自在体,就是一个世界,一首诗自小其小,自大其大,自象其象,都是自足体;一首诗不是被用来比喻另一个东西或者给另一个东西做注的,一首诗就是自成其诗的一个存在体。
策略性地选择自己的诗歌方式和诗歌道路,是对诗的亵渎;它可能通向成功——因为它是距离成功最近的那条路,但并不通向诗;这样的诗人,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并且,正是他们在主导和左右着所谓诗歌场;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诗人,绝对不会在这些人中间产生——如果我们这个时代真的会有大诗人存在。
要过正常的生活,不要疯狂地生活。即便你是个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