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
北雁南飞、春燕归来,这样的意象我们没少在书中见过。也许你对陆上的动物迁徙早已习以为常,但你知道吗,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也需要进行漫长的迁徙。由于以游泳为主要的运动方式,故而水生动物的迁徙被称为“洄游”。
中华鲟:漫漫归家路
中华鲟是洄游性鱼类的代表,它们从海中溯入河道以繁衍后代。鲟鱼的祖先是淡水鱼,虽然一些鲟鱼在后来移入海中生活,但它们的后代依然要在淡水中发育生长,因此它们要通过洄游将鱼卵产入淡水。
中华鲟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这两片海域的中华鲟分别在长江和珠江繁殖。在长江,中华鲟会在每年秋天从海中上溯,进入长江口,穿过整个长江中下游,一直来到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产卵后,亲鱼掉头回到大海,把它们的卵留在砂石中逐渐孵化。到了第二年春天,中华鲟宝宝也逐渐向下游游去,并在夏天来到长江口生长。到了秋天,中华鲟宝宝的体长达到约30厘米。这时它们具备了适应更复杂环境的能力,继续向下游而去,进入辽阔的东海,在那里逐渐长大。
中华鲟要到十几岁时才能繁殖后代,它们生长很慢,却必须以漫长的洄游来繁衍生息。从长江口开始,中华鲟便停止进食,一路上经历盐度变化、水温下降,还要面临渔民捕捞和船只螺旋桨的威胁,上溯超过 2800 千米,可以说是克服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几百万年来,它们早已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克服了大部分困难。
大黄鱼:奔赴越冬地
除了繁殖,鱼类为了索饵、越冬也会进行洄游。以大黄鱼为例,这种海水鱼夏季在产卵场活动,那里的平均深度小于30 米。每到秋末,随着水温逐渐下降,大黄鱼就会聚集起来,游向深水中的几处越冬地。越冬地的水深有时可达 100 米,与夏季活动的水域相比,水更深,温度也更稳定,即使是在北方的寒冬,也能保持较为温暖的水温。
在东海,从 12 月下旬开始,已抵达越冬地的大黄鱼减少活动和进食,它们聚集成群,进入越冬状态。直到第二年3月水温回升,大黄鱼才结束越冬,向产卵场洄游。越冬的行为帮助大黄鱼挨过北方寒冷的冬季,令它们即便在四季分明的东海海域也能繁衍生息。
大麻哈鱼:一生一次的溯河之旅
在北太平洋两侧的海水中,生活着大麻哈鱼,它们属于鲑科,又分布在太平洋海域,故而又有“太平洋鲑”之称。
全世界生活在海水中的大麻哈鱼共有 8 种,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却有着一个相同的特性——溯河洄游。尽管大麻哈鱼会在开阔海洋中摄食,有时还会下潜至数百米深处,但当它们成年时,便会成群结队、头也不回地向淡水进发。
大麻哈鱼的鱼卵需要在淡水中发育,而成年的大麻哈鱼也需要回到自己出生的河流繁衍后代,它们一生中有且只有这么一次重返故土的机会。这是一段艰苦而悲壮的旅程,通常在夏秋两季进行。在海中的最后几个月,大麻哈鱼会疯狂进食,迅速增肥,然后在进入淡水前开始绝食,此后的一切能量消耗都倚仗此前的积累。
洄游中,大麻哈鱼可以跃过瀑布、穿越急流,有时溯入河道达 4800 千米之遥。上溯的大麻哈鱼不仅要面对人类的捕捞,还会遇到诸多天敌——棕熊会守在水边,伺机捕鱼;北美常见的白头海雕也是捕捉大麻哈鱼的好手。不过大麻哈鱼的洄游群体十分庞大,这些损耗对种群而言不足为虑。
进入产卵场后,大麻哈鱼会在浅滩上挖坑筑巢,以便产卵。结束繁殖后,大麻哈鱼已经非常疲惫——洄游的旅程耗尽了能量,它们再也无法回到大海中去了。几天之内,大麻哈鱼相继死去,身体沉积在河底和周围的陸地上,从海中带来的元素也随着尸体的降解而被留在土壤之中,滋养生长于此的万千生灵。来年春天,新生的大麻哈鱼破膜而出,不久之后它们将进入海洋,新一轮的循环也就此开始。
水生动物的洄游,有些规模比陆地上的迁徙更大,却因发生在水中而鲜为人知。如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洄游的了解正在不断加深,水生动物波澜壮阔的生命之旅,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