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 成长春
内容提要: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主阵地。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考虑,人口规模巨大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特征,推进共同富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根本目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导向,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崇高目标。要把“人的现代化”摆在的突出位置,在协调发展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统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走好和平发展道路,以此促进长江经济带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目标,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根据土耳其社会学家马格纳雷拉(Paul J. Magnarella)的定义,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历的一种文化与社会变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发达工业社会所具备的特征(解德渤等,2019)。中国式现代化立足自身、遵循规律、造福人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陈杨锴,2023)。以特定区域的发展推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区域尺度上的空间表现和有效支撑(安晓明,2023)。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其突出地位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赋予长江经济带“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使命。长江经济带如何通过发挥现实优势和释放潜在动能推动现代化建设,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现代化是自18世纪末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西方现代化理论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欧洲,以康德、黑格尔等为代表的哲学家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演进过程,是西方文明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进步。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古典学派的理性主义,到现代学派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再到后现代化阶段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取得重大实践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与现代化建设目标相结合,探索出的一条能够真正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范希春,2022;陈理,2021)。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特征是资本驱动、贫富悬殊、物质主义膨胀以及对外侵略扩张。而中国式现代化则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特征,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强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增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强调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强调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文化交流促进国际间相互理解。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特征。长江经济带是一个以水为纽带,以人为中心,涉及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及江河湖库的复杂巨系统,需要全面把握、系统谋划、协调推进。从战略定位和目标来看,《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从四个维度明确了其战略定位:即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新要求和新目标: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中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发展”“协同发展”“统筹兼顾”一直贯穿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建设思路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逻辑高度契合。
纵观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强调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分步骤、分层次、分阶段推动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把中国由农业国建设成为工业国,并以此实现现代化的构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1979年12月至1981年4月,邓小平同志先后创新提出了“小康”和“小康社会”的概念。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建成“小康社会”的设想。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构想。同年10月,中共十三大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该战略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方略,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纲领与指南(杨达,2021;林兆木,2018)。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创新突破,对未来30年的现代化战略做出了“两步走”总体安排,把“二十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到2035年实现。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思路遵循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渐进性、连续性特征。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从萌芽、起步到全方位推动,每一个阶段都有其显著的特征。在萌芽阶段(1980年至1989年),伴随改革开放的实施,长江经济带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地位日益突出,交通、能源、通信、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有效带动了经济高速增长。在起步阶段(1990年至2013年),推动长三角和沿江地区发展的构想、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三峡工程建设以及“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在全方位推动的新阶段(2014年至今),建设长江经济带被提高至国家重大战略的高度。2016年至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重庆、武汉、南京、南昌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四次座谈会的主题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推动”“深入推动”到“全面推动”,再到“进一步推动”,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治国理政方略。沿江各省市根据党中央的总体战略部署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行动方案并加以推动落实,阶段性目标的逐个实现构成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长江经济带初步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共赢。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在内涵上不断丰富,在实践中,既有创新又有延续性。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时代特征。中共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完整定义,从“五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更展现了其世界意义。
新思想源于对实践的深刻把握。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现代化”体现的是锻造和平环境、提升物质生活水平和推动科技进步;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发展重心的转移,“现代化”更多关注国家整体层面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提升和法制建设等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实践中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了多维度文明形态(李子联等,2021)。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后续理论探讨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开创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将为众多发展中国家探寻现代化建设途径,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发展思路是源于成功实践的规律性认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特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正确把握五个关系”等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思考和重要论断都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沿江各省市在实践中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生态环境短板,各地积极推进岸线修复和空间布局重塑,推动沿江重化工产业有序腾退和转型升级,不断完善“河长制”等旨在落实“长江保护法”的各项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协同共建流域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在“禁捕退捕”方面,各地统筹兼顾水生生物保护和退捕渔民生活保障与再就业帮扶,形成了“让昔日捕鱼人转型成为护鱼员”等成功经验。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各地基于自身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核心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以“一盘棋”思维推进上中下游协同联动发展的理念逐步成为普遍共识。实践证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逻辑的生动体现。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从发展经济学视角看,人口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要素,人口规模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在路径上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刘大志,2023)。
长江经济带人口规模呈现以下特征。第一,人口数量多。截至2022年末长江经济带常住人口总数达到6.0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3.1%。在常住人口变动方面,近十年来沿江各省市常住人口同比增幅基本保持在2%以内,年均增长率约0.6%。从城市群尺度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对于人口的吸引力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常住人口的空间变动与经济发展的趋势基本相符。第二,受教育程度高。提高人口素质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现代化建设最基本、最关键的支撑。高等教育相关数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人口受教育程度占比与人口总量占比相适应,现有普通高校数量超过千所,普通高校数量以及在校生人数占全国的比重均达到43%。其中硕士研究生数量占比略高于人口总量占比。第三,市场规模巨大。庞大的人口总量推动形成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2022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中有5个省市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人均经济规模攀升的同时,2022年长江经济带贡献了占全国50.6%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而长三角城市群的这一占比则达到25.3%。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在消除贫困的基础上,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如何建设具有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民生保障体系;如何通过构建与收入分配相关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如何通过优化促进共同富裕的各种外生变量,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推动帕累托最优迈向更高层次(杜建华等,2022),以此促进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今后一段时期,上述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更加凸显。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长江经济带各板块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长三角城市群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率先实现了“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沿江各省市在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开展了富有价值的探索。这些措施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沿江各省市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调整,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产业升级,以优化要素配置和加快要素流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大发展空间。在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方面,沿江各省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廊道建设,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加强健康保障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在对口支援方面,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产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等方面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协同联动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发达地区辐射带动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特征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上的诉求(史巍,2023)。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进步。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价值引领。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引擎和空间载体。2017-2022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从38.22万亿元上升至56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从45.9%上升至46.3%。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长江经济带在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江经济带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大河流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非洲,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在亚洲,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欧洲,希腊和罗马则分别发源于欧洲东南部的爱琴海和意大利半岛。大河流域是人类文化、宗教、艺术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流域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在长江流域,数千年来孕育出的巴蜀、荆楚、吴越等文化圈,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长江文化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和创造性,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如何通过思想引领、文化滋养、精神支撑等途径传承历史文脉;如何使长江文化成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富足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已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重要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全球范围内,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日益突显,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形态(王文轩,2023)。在这种现代化模式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是同等重要的,不能牺牲环境来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
长江拥有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宝库。长江流域的庞大水系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资源,其总量达到975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在全世界仅次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是中华民族战略水源地,具有重要的水土保持、洪水调蓄功能。长江流域拥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库,这些水资源不仅为沿线地区提供了重要的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还通过南水北调工程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支持。长江经济带山水林田湖草浑然一体,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充裕的湿地资源和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各类湿地和森林的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9.67%、21.53%、40.76%,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
同时,长江流域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许多物种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长江流域还发挥着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作用,在维护中国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以一域之安护全局之稳”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大保护,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沿江11省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点。长江经济带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将为全国各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参考。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则彰显了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本色(姜卫平,2022)。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坚持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同时又以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徐步等,2023)。中国始终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日益升级的国内优质供给为国际循环注入力量。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对外开放起步较早、基础较好、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黄金水道、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起东西双向开放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沿江各省市立足自身优势,在构建陆海内外联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目前,长江经济带拥有9个自贸区,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试验田,沿江各大自贸区正在积极开展具有首创性质的制度创新。2022年长江经济带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5.9%,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作用突出。未来,沿江各省市对外开放的市场、产业、要素等基础都将实现质的提升,庞大的国内市场、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日益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以及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都将显著增强沿江各省市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为全流域更好发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的重要功能提供强大保障。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Alex Inkeles)认为,“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促进现代化社会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基底。作为对传统工业化社会的现代化进行定量评估的依据,英克尔斯提出了现代化的10项标准。
人的现代化的意义在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进步的统一。人的现代化的动力来源是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道德品质等因素的发挥。只有通过思维能力的发挥,人才能够深入思考现代化的内涵和路径;只有通过创造能力的发挥,人才能够创新和推动社会进步;只有通过道德品质的发挥,人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长江经济带人口规模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科教资源丰富,在推进人的现代化方面优势明显。
首先,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思维能力的关键路径是教育现代化。要把提高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长江上游和中游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虽已得到明显增强,但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即便是长三角内部,省域间和市域间的教育资源也呈现不平衡状态。应健全教育资源统筹整合机制,通过共享教育资源,为薄弱地区学校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支持。应加强全流域和城乡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地教育共同发展。应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传递到薄弱地区。
其次,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对重塑长江经济带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协同联动。政府层面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协同共建城市群之间和城市群内部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合作共享机制;高校层面应携手构建沿江高校科教共同体,探索推动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创新能力训练、跨学科培养等多重方式有机融合的新路径,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持续创新精神等基本特征的人才;企业层面应以沿江产业转移和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契机,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为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社会层面应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多支持。
最后,提升公众道德素养。现代化人与传统人在素质层面的差异,一方面体现在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道德观念层面。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中,转变人的道德观念是最具难度,也是最关键的(孙峰,2000)。长江经济带不仅传承着中华传统美德风范,也传承着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文化。应通过各类媒体多渠道宣传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应加强社会共治,构建全社会参与公众道德素养提升的新格局,形成社会道德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规范。
实现共同富裕,根本靠高质量发展,关键靠统筹协调(成长春,2021)。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长江经济带三大板块富裕程度存在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只有通过协调发展,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各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才能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共同富裕目标。
首先,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能力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应协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缩小城乡居民在可支配收入方面存在的差距。同时,部分欠发达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因缺乏技术和市场渠道,导致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应突出产业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共建园区等方式,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应重视县域经济在乡村振兴和促进充分就业中的基础性关键作用。此外,欠发达地区往往是自然资源的集聚地,应鼓励欠发达地区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碳汇等手段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其次,提高收入分配公平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应依托位于浙江的共同富裕示范区,深入开展收入再分配相关制度的研究与试验并及时推广成功模式。另一方面,应鼓励上下游之间建立并完善水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通过流域生态补偿可充分调动水源地保护积极性,使部分由于保护生态环境而导致发展受限的区域得到经济补偿。
最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交通、环境等基本服务,从而减少社会贫富差距。应重视公共服务分配的公平性,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到公平、高质量的服务。应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针对社会保障在区域、城乡和群体维度的不平衡和结构性矛盾,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和兜底救助体系,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保障,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确保更多人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
长江经济带先后走过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建设阶段,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战略导向的“生态文明”建设阶段。目前已进入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三者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发生的转折性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来看,长江经济带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领先区,又最有条件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示范区。
首先,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的进程中,精神文明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精神文明是推动城市文化繁荣和城市文明进步的内在精神力量。应当更加注重城市文化传承,建设具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区域和民族特点的宜居、宜业城镇,通过城市文明的传播与扩散等途径,塑造与现代化城市相协调的城市精神。应探索城市微更新和城市文化的融合,将分散的不显眼的设施改造成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公共空间。
其次,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任务。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为此,应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各个关键环节,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孕育社会好风尚;应广泛普及科学知识,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应注重新形势下乡村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补齐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短板。
最后,保护传承长江文化。长江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独特的自然价值,珍贵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经济价值。传承长江文化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传承和弘扬,有利于增强公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研究,提升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通过开展传统文化课程和活动,让公众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应通过长江流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等方式,推动文化创新和跨界融合,高质量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实现文化的多元发展和繁荣的同时,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应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对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即长江经济带要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成为中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流域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区域性、累积性、复合性问题突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使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传统观念中,人类往往将自然视为自己的资源和工具,不可持续的粗放式开发利用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促进公众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在生产方面,应注重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基于碳足迹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发展绿色产业,提倡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通过完善环保标准和倒逼机制,激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在生活方面,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
其次,加强长江生态修复和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应按照“治水先治岸、治污先治源”的思路,统筹考虑长江流域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因素的紧密关联;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强化国土空间管控,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通过系统性修复和保护,提高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同时,复制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试验成果,完善长江流域的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对环境污染、产业同构等跨界公共问题进行合作协调,增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
最后,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支撑。作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长江经济带肩负着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使命。从实践成效来看,长江经济带在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其绿色技术创新的规模也呈现持续扩大态势,全流域的绿色技术创新网络持续完善。未来,沿江各省市应重视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相关投入的边际成本递增和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放大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系统谋划并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路径,为支撑全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保障。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内在要求。中国生产要素红利尚未完全释放,长江经济带一方面要继续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先导地位,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也要在内陆地区通过建设无水港等措施培育更多对外开放新高地,快速融入国际物流体系和国际供应链体系,提高全流域对外开放的均衡度。
首先,要注重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旨在通过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简化贸易程序等措施,促进国际贸易的便利化。同时,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共同维护自由贸易体制,推动全球贸易的稳定发展。在当前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多边贸易体制受阻的复杂国际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应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沿江各自贸区建设,充分发挥其作为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主动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投资贸易、产业发展和人才跨境流动等方面形成更多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制度创新成果,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的集聚场。
其次,要加强投资便利化。投资便利化是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本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手段。通过简化投资审批程序、提供优惠税收政策、建立稳定透明的法律环境等措施,吸引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提升中国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长江经济带应立足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目标与需求,以新兴战略性产业为中心,明确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重点方向。同时,应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多个具有优势产业集群为中心,积极鼓励本地企业对外投资。同时,长江经济带还需把握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有效应对全球经济贸易格局新变化引发的潜在风险。
最后,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深度融合。推动长江经济带与共建“一带一路”融合改变了长期以来以沿海地区为主要窗口的开放思路,也改变了主要面向环太平洋地区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开放格局,进一步深化了与东盟各成员国、南亚次大陆和中亚地区的多维度合作。例如,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巴经济走廊等项目,不仅提升了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还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平台。未来,应加快长江经济带上的“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建设,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健康、绿色、数字、金融、创新、文化和国际产能合作等领域,持续扩大投资和贸易规模、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