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秦岭 李小岚 吴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 沿着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将中国的 茶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历史学家王笛在《茶馆 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 世界》中称:“今日世界饮茶之习源于四川,可追溯 到西周,秦统一中国后,方传到其他地区。”由此可 见,自古以来,茶文化就是四川地方文化中的一抹 重重的底色。
与茶伴生的,是茶馆。
自晋代起发展至今,茶馆有1850多年历史。国 人坐茶馆,图的不仅是喝茶,更多的是在一个公共 空间,寻求社交、娱乐等社会功能。正如老舍先生 在《茶馆》中所言:“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 闻,如某处的大蜘蛛怎么成了精,受到雷击。奇怪 的意见也在这里可以听到,像把海边上都修上大 墙,就足以挡住洋兵上岸。这里也可以看到某人新 得到的奇珍……”
在成都,茶馆几乎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 1942年秋池指出,成都 1940年有 611家茶馆,平均 每街一茶馆。《双流县志(1911—1985)》(2016年修订 版,下同)记载:“民国时期,人口不足3000的县城, 就有茶馆十余家,一般乡场,多则七八家,少则四 五家。”
众多茶馆,市场沉浮,有的没落,有的兴盛。在 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有一座坚守了上百年的老茶 馆——观音阁老茶馆,它的历史比成都的鹤鸣茶馆 更悠久,是四川唯一保存有老虎灶的老茶馆。
缘 起
据《彭镇志》(1988年版,下同)载,观音阁老茶馆紧依彭镇杨柳河第一桥边(现今人民桥),这 里曾是温江、崇庆(今崇州)、新津甚至远及乐 山、犍为等地物资集散和商品交换中心,盖得水 陆交通之便。早在清乾隆年间至民国 30 年 (1941)前,彭镇街区南端湖广馆码头是杨柳河 流域最大的码头,每日航经彭镇的船筏甚多,盛 水季度多以百计,头尾相接如梭如织。
如今,观音阁茶馆几间穿斗式瓦房,隐于彭 镇主街。门口,梧桐树遮天蔽日。室内,千脚泥 形成的地面坑洼不平,老虎灶上的茶壶嘴吐出 一股白烟袅娜向上,灶台的陶瓷茶杯整齐有序, 茶客坐在竹椅上,或打着长牌,或吧嗒着叶子烟 闲聊。露着膀子、戴着耳机的老板李强,穿梭在 不同的茶客间,时而摆几句龙门阵,时而为客人 续水,时而指点拍客拍照……
在这里,时光犹如静止一般。或许,上百年 前,亦然如此。
据《双流县志》记载,彭家场又名永丰场,始 建于明代,清初毁于兵燹,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 重建,因有丹棱彭端淑家族一支徙居于此,故复 名彭家场。观音阁老茶馆所依存的房子,是古 建筑。据《彭镇志》记载:“观音阁,建造于清雍 正时期,又名藏音寺。”
杨柳河水运繁忙时,来观音阁歇脚、喝茶的 商人和小贩渐增。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茶铺。
何谓观音阁?采访中,我们发现了两种说 法:第一种说法,据《彭镇志》记载,清朝时期,彭 家场曾发生过 3次大火灾。大火几乎烧毁彭镇 老街上所有的房屋,唯独观音阁幸存。当地老 百姓认为是观音菩萨显灵,保佑这里,便起名为 “观音阁”。第二种说法,据本地人姚永刚介绍, 多年前,杨柳河屡发大水,洪水将下游新津的万 亩良田淹没。当地人饱受其苦,决定从乐山请 一尊观音像,安放到上游的柑梓树码头。谁 知,观音像刚运到彭家场老桥处,突遇洪水,观 音像沉底。洪水消退,人们将观音像从淤泥里 捞出,供奉在了老桥旁的茶铺里,于是被叫作 “观音阁”。
困 局
和其他茶铺一样,观音阁茶铺引进说书、金 钱板和围鼓等娱乐项目,是彭镇居民和农民赶 场的重要休闲娱乐、交流信息场所,当场天聚满 了人,一些小贩进来叫卖小吃甚至蔬菜、手艺人 为茶客掏耳朵的金属工具发出细碎的撞击声, 热闹非凡。
本地人王耀平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喝茶的人多了起来,但茶铺也曾没落过一段 时间,“坐茶馆被人议论为不务正业”。后来,茶 铺由当地供销社统一管理,观音阁老茶铺被命 名为二茶铺,生意远不如两层楼、能容纳上千人 的一茶铺。
改革开放后,彭镇启动改造工程,位置更好的 一茶铺被拆,二茶铺得以幸存。20世纪80年代,供 销社允许承包经营茶铺。在二茶铺工作的李强姑 姑成为茶馆负责人,但她并未为茶馆取名字,当地 茶客对其叫法不一,有的称二茶铺,有的称大桥茶 铺,有的称观音坎儿。有一段时间,他的姑姑为了 招徕客人,还新增了棋牌室、烟酒房和柜台,但依然 举步维艰,随时都可能倒闭。
1995年,李强的母亲赵桂华接手茶铺,3毛钱一 杯茶,可喝上一整天。在大多数茶客眼里,赵桂华 是一个朴实的人,老老实实做生意,人称赵嬢。赵 嬢话不多,但心地善良,茶铺里还伴生着“驼背儿袁 师傅”剃头、“杨耳朵”为茶客掏耳朵、智力停留在儿 时的“老七”为客人斟茶倒水,他们抱团取暖,互相 依存,维持生计。
李强回忆,最初茶铺的生意也不好,他还要外 出打工挣钱补贴茶铺。有一天,他回来听见哗啦哗 啦的麻将声总感觉不好,便拆了棋牌室,让茶铺回 归到原来的模样。
出 圈
茶铺的朴实本色,让摄影师爱上了这里。
2002年,著名摄影师、时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专家委员会委员、《华西都市报》摄影部主任朱建国 因为采访,路过茶铺,瞬间被原汁原味的环境与氛 围吸引。年久失修的老式穿斗房,灰扑扑的墙面上 露出斑驳的竹篱笆,淡淡的阳光从狭小的天井透射 进来,洒在土泥巴垒成的老虎灶台上,让老茶馆越 发显得昏暗、沧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茶客们 那一张张淳朴的笑脸。
朱建国想通过新闻把这里介绍给更多人,但这 个选题“难产”了,领导反对,“一间臭烘烘的破房 子,有啥子好报道的嘛?这是典型的一厂一店,有 偿新闻。”
他的想法搁浅了,但他不甘心,一直寻求报道 的机会。有一天,他和电视台工作的一位朋友喝茶 聊天,又聊起心心念念的观音阁老茶馆。突然,他 灵机一动,问道,“如果我把红火的李伯清请到老茶 馆,有没有新闻价值?”朋友很兴奋地拍起了桌子, 鼓励他:“如果李伯伯去,你的报道一定会轰动!”当 场,朱建国拨通了李伯清电话,告诉他成都还有一 个百年老茶館,希望他去看看。从茶馆说书成长起 来的李伯清对茶馆自有一番情怀,告诉他:“我查一 下档期,一旦有空档,立即赴约。”
2006年4月30日,李伯清带上徒弟赴约。在茶 馆,他客串起堂倌儿,给茶客掺水,还为大家表演 散打。
2006年5月13日,《华西都市报》第2版头条重磅推出《百年茶铺当堂倌咦,李老师得嘛!》后,一石 激起千层浪,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和媒体关 注,观音阁老茶馆一炮而红,不仅吸引了崔健、郭 涛、陈果、许知远等名人,还引来了路透社记者,将 它推向全球。
为了让拍客满意,李强现场为摄影师们表演绝 活:用水壶的水在空中甩出造型,用手钳着烧着的 蜂窝煤点烟……
2009 年 7 月,朱建国再次来到观音阁老茶馆 时,发现因某剧组拍摄剧情需要,设置柜台,在墙面 上刷上了红色标语,老虎灶也被贴上了白瓷砖。“这 简直是在破坏文物!”这让他感到愤怒,他挥笔写了 一篇批评报道《剧组翻新百年老茶铺 茶客不乐意》, 并请赵桂华督促剧组恢复老虎灶的原貌。
老虎灶回归了灰扑扑的样子,红色标语却保留 了下来,这种年代感的环境成为吸引摄影师和游客 的又一个法宝。老茶客和游客们也达成了默契:凌 晨4点到上午12点,本地老茶客在这里喝茶、谈天;下 午至晚上,游客在这里或打卡或放空。蓉漂重庆人龙 亦对这里上了瘾,只要在成都,几乎每周他都会来好 几次。他说:“只有在这里,我才会感到特别放松。”不 过,也有人表示,非常不喜欢茶馆空气里蜂窝煤夹 着叶子烟的那种味道,去一次就再也不想去。
民间喜爱它,官方保护它。
2016年,成都市人民政府认定观音阁老茶馆为 “成都市历史建筑”;2020年,双流区文物保护管理 所认定其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随着互联网和短视频兴起,观音阁老茶馆吸引 更多游客和网红前来打卡,生意愈加火爆。如今, 这里成了网红创作基地,摄影家的天堂,有人打趣 道:“拍照的比喝茶的还要多。”
观音阁老茶馆一红就是近20年,带来的流量给 这座古镇带来了活力,一些年轻人瞄准这里的商 机,为小镇增添了咖啡馆、微型博物馆、文创商品店 等新鲜事物。
如今,在茶铺门口的梧桐树上,一方“观音阁 百 年老茶馆”白底黑字镶着咖啡色边的布旗随风招 展,无声地讲述着这个老茶馆的百年往事。
(作者单位:成都市双流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