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技有艺白蛇传 “茹”戏人生话情长

2024-05-22 13:43
现代艺术 2024年5期
关键词:白蛇传讲坛川剧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質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2017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曾先后荣获第九届、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第十二届、十四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第六届、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十四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第四届全国戏曲电视剧“优秀演员奖”等。

师承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张光茹,工花旦、武旦、青衣,善于运用川剧唱、做、念、打传统程式技能刻画人物形象,颇具功力,是一位“全能型”的表演艺术家,被专家、学者誉为“声、色、艺俱佳的文武全才”。代表剧目有《四川好人》《白蛇传》《欲海狂潮》《尘埃落定》《好女人·坏女人》《烈火中永生》《红梅记》《目连之母》《花自飘零水自流》《卓文君》《贵妃醉酒》等。

2024年3月15日下午2时,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现代艺术杂志社“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2024年第5期(总第77期)戏剧艺术专场在彭州市天府路小学热烈开讲,讲坛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本次讲坛特邀国家一级演员、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陈巧茹老师担任主讲嘉宾,为观众带来题为“有技有艺白蛇传  ‘茹 戏人生话情长——从《白蛇传》走进川剧”的讲座分享。

讲坛伊始,陈老师首先介绍了川剧经典传统剧目《白蛇传》,并告诉现场的同学们,如果对川剧感兴趣,想学习川剧,最好就从《白蛇传》去了解川剧的艺术魅力。

陈老师从介绍川剧讲起: 川剧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剧种。川剧具有独特的音乐、极具包容性的声腔艺术、五性归一(虚拟性、程式性、节奏性、综合性、时空自由性)的美学性特征。同时川剧有三气:人气——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仙气——在刻画人物、表达情感时常有神来之笔(托举、变脸、藏刀、眼线);猴气——诙谐幽默接地气。这些种种要素构成了川剧这一经典剧种, 并且传承至今、 发扬创新。

紧接着,陈老师从三个方面分享自己与《白蛇传》的川剧故事。第一,川剧改变了《白蛇传》。川剧《白蛇传》比起其他剧种的《白蛇传》,也更加注重艺术与技巧的结合。第二,《白蛇传》改变了川剧。川剧《白蛇传》人物角色丰富、行当齐全、技巧独树一帜。正如陈老师所说,戏,无艺不感人;无技不惊人,川剧《白蛇传》二者兼具。第三,《白蛇传》也改变了自己。凭借“白娘子”这个角色,陈老师1991年就获得了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在1992——2002年,这十年国内经济腾飞,传统文化却逐渐没落。当时的川剧《白蛇传》走出国门,在国外演出引起轰动,戏曲推广的艺术价值得以体现;但当时的国内冷落戏曲,陈老师等一众川剧演员内心落差极大,但意识到川剧艺术的价值是无价的,随着眼界、意识、观念的提升,陈老师更加坚定川剧,创新传播,在表演和传承川剧这条道路上义无反顾地前行着。

随后,陈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国内外表演、获奖的经历。她表示,心有所动,目有所发,手有所指,情动于中。对于传统,敬畏传统,学习传统,继承传统,发展传统,学其魂魄、固其根本、与时俱进,春光烂漫的戏曲市场是中国戏曲的后花园,文化是民族的根,精神是民族的魂,传统是民族的本。传承这出戏,需要青年演员们挑大梁,把戏曲艺术里精华的东西保留下来,在传统与现代审美中寻找一种平衡,排演《白蛇传》这样优秀的剧目,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川剧!演好“戏”,做好“人”,川剧不过时,川剧正年轻!

讲坛互动环节,应现场小粉丝的请求,陈老师来了一段即兴表演,精彩的表演引得现场同学们一片欢呼与掌声。

提问环节中,现场的同学问:“最近陈老师有什么新的戏剧要上演吗?”陈老师表示最近在排练新改编的《红楼梦》,大概6月份会与观众见面,欢迎现场的小朋友们到剧场亲自感受。也有观众疑惑:“陈老师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如此高难度的转圈不会头晕吗?”陈老师讲道,川剧就是有技有艺,转圈是很基础的技巧,对于技巧,一定要肯吃苦并敢于吃苦,成为好的川剧演员,刻苦练习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

讲坛最后,现代艺术杂志社向主讲嘉宾陈巧茹老师和彭州市天府路小学赠送《“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和《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22年度“百佳推优”工程》特辑,并合影留念。

猜你喜欢
白蛇传讲坛川剧
神奇的川剧变脸
“杨荫浏讲坛”系列活动
川剧版画传四方
“父母讲坛”:为学校教育推开“另一扇窗”
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7期每月讲坛
“宣白”CP《天乩之白蛇传说》
京剧《白蛇传》经典性的内在构成
《杂文选刊》2017年7月精彩推荐公民讲坛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
略论白蛇传故事的主题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