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峰 刘金良
①基金项目:2023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软件项目实训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20231774)。
作者简介:皇甫峰(1982—),男,汉族,山西榆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刘金良(1981—),男,汉族,山西清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摘 要] 现代产业学院是在传统产业学院基础上的新发展,是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载体和新模式。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可以助力高校提升工科建设水平,强化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改革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能力,充分发挥应用型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服务作用。在新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力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已成为各类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应用型高校要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發展道路,以现代产业学院为载体,以软件工程专业改革为动力,通过建设软件项目实训课程并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全面培育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卓越工程人才,以此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现代产业学院;软件项目;实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2-0061-04
2020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首次提出“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概念,并对产业学院的指导思想和高校所承担的建设任务做出了明确指示。自此,现代产业学院得以全面建设并在后续实践中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现阶段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依旧存在建设思路僵化、运行机制不畅、育人模式滞后、成果转化较少等问题,制约着育人效能的提升。对此,本文以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为视角,以基于现代产业学院模式的软件项目实训课程为导向,旨在通过探索课程的建设路径和教学的创新模式,为解决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中的困境提供思路借鉴,助力高校人才培育质量的全方位提升。
一、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软件项目实训课程建设的价值意蕴
(一)有助于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现代产业学院本质上是以协同育人为基础理论的教育新形式和新载体,因而可以借助“产教研学创”五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在校政企多方协同共建的推动下,全面统筹并充分利用政府、社会、企业、高校等各方育人主体及利益相关者的资源优势。在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实施软件项目实训课程建设,可以有效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编写包括项目开发流程、软件开发工具、编程语言等知识及典型案例、实践教程等资料在内的兼具时效性和先进性的教材;提供最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开发及测试工具软件等实验设备,并创建符合前沿科技趋势的数据库、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软件环境;打造一支兼具软件项目实践开发经验和理论教学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引入企业最前沿的技术案例和软件项目,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有效的实践载体,实现资源的多方建设和高效利用。
(二)有利于推进教学创新发展
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软件项目实训课程建设催生了兼具现代化、先进性和人性化的教学范式,激发了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教学的价值取向以软件工程思维培养为核心,旨在以校企共研的软件项目为载体实现由知识学习向能力塑造的目标转变;通过引入行业领先企业的前沿性软件项目案例和技术操作流程进行反孵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中完善知识储备和能力结构,以双管齐下和多维塑造的方式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夯实基础,有效摒弃了单一化和片面性的人才培养视角;强调以项目式、任务式、合作式、情景式等多种先进教学法并行的方式深化研究施教内容,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以隐性教育方式实现灌输向渗透的转变;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引入企业绩效考核方式,将过程性评价和实践能力评价作为核心,依据评价结论优化课程教学模式,以评价机制创新进一步带动教学模式革新。
(三)有益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软件项目实训课程建设以兼具现代化和先进性的方式驱动着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以真实的软件项目为载体指导学生以合作互动的方式在完成具有挑战性任务的过程中开展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创造力,赋予了学生更具弹性的自主探究空间;以实际操作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兼具科技化和趣味性的实践中掌握软件开发的知识、流程和能力,有益于学生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同时提升;依托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实施分层式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助力学生的潜能挖掘和优势发挥,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有利于夯实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校企合作机制的推动下,使学生深入企业一线生产研发平台,在真实的软件项目和工作环境中锻炼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
二、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软件项目实训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实施反向设计,依托校企共研项目实施课程设置
在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高校要依托校企共研项目推进软件项目实训课程设置,以校企协同研发的软件项目为载体,全面运用反向设计的思维模式,以学术教学和企业研发视角将软件项目的研发过程转化为实训课程设置的程序。
在此过程中,高校与企业首先需要明确实训课程体系的协同育人目标,以实践能力为核心,涵盖理论知识、软件开发技能、项目研发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其次以类比的方式依据项目研发设置课程体系,兼顾企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以学科交叉和综合应用为导向实现实训课程的多元化构建:将项目业务转化为教学内容;以项目管理方法为参考创新教学方法;借鉴项目评审机制制订先进的教学评价方式;借助研发项目流程制订学生实战项目;将教师项目研发合理地转化为教师实践培训。以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践行“项目实战—学习—实训”的企业逻辑。此外,需要强调企业资源的引进,以企业软件项目研发专家、企业软件项目案例及企业实践平台推动校企共研项目的成果转化,有效提升软件项目实训课程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最后需要针对软件项目实训课程建设,以调查问卷、师生建议、智能化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反馈,以实施兼具针对性和人性化的课程体系调整优化。
(二)深化产教融合,围绕项目业务需要设计实践体系
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软件项目实训课程建设以培育卓越软件工程师为目标,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对产教融合的全面深化,同时满足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在设计课程实践体系之前,高校需要全面且深入地了解企业的业务需求,明确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确定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以提升实践体系的针对性,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以此为基础,将企业的软件项目开发岗位标准作为设定实践教学目标的核心依据,提取企业软件项目研发工作需要的知识理论和能力要素形成实践指导内容,进而以项目研发业务流程为逻辑导向,设计符合产教融合机制运行标准的实践体系。
将实践体系设计划分为软件技术和职业素养两大主线。围绕企业软件项目开发的业务流程,对应基础技术、前端开发及数据库端分别制订以JavaSE、静态网页及数据库技术为主题的实践指导内容,进而构建JavaSE+JDBC+MySQL项目;依据后端开发制订JavaEE实践课程,形成JavaEE+静态网页开发技术项目;借助技术平台搭建创设主流框架课程,设计Spring系列框架项目,以此构建符合企业软件项目开发业务流程需要的实践体系。针对职业素养培育,实践体系的设计需要围绕企业软件项目的研讨、汇报、管理、评审等流程,构建以系统思考、人际沟通、时间管理、团队协作、目标管理为主题内容的实践课程,形成软件主题演讲、团队磨砺、公司化管理三大实践模块,助力学生职场关键能力的提升,为其将来的就业夯实基础。
(三)加强协同育人,借助合作项目研发优化教师队伍
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以协同育人为内涵,高校与企业需要依托合作项目研发,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助力下打造一支兼具软件项目研发理论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及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对此,高校与企业需要积极获取政府主管教育部门的帮助,寻求政府在政策与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请求政府拓宽产教融合的时空维度,针对校企合作机制赋予高校与企业更加充分的协同空间。同时积极号召软件项目开发产业界,以人才输出、资源共享为吸引力,获取更多信息、平台、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支持。
在协同育人机制的赋能下,高校与企业需要加强协同联动,以校企合作项目研发为依托,以资源共享、订单式人才培养为纽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的沟通交流和共同成长打通渠道。以此为基础,校企可以围绕软件项目实训课程建设打造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以互聘互训模式为指导,组织学校教师受聘为企业的科研顾问和技术指导,使其在参与企业软件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过程中提升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企业专家可以受聘为高校的兼职教师,在承担实践教学指导任务的过程中提升人才培养认知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而为软件项目实训课程建设提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三、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软件项目实训课程教学的模式创新
(一)创新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工程思维”
現代产业学院背景下软件项目实训课程教学理念的创新需要以全面贯彻“工程思维”为核心导向,以促进软件项目实训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为学生软件项目开发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做好铺垫。“工程思维”实质上是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其应用于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软件项目实训课程教学中,有利于塑造以软件“工程思维”培养为价值取向,通过软件项目实战实现教学目标由知识学习向能力获得转变的思维理念,是培养学生软件工程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指导。
在软件项目实训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将学生思维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工程思维”具有系统性、导向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基于此,教师需要借助教授软件企业主流的Java编程语言,以企业真实的软件项目案例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软件项目实战,实施从系统需求分析到预测发布完整周期的系统性教学。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企业项目中的问题为核心,驱动学生在探究解决措施的过程中开展思考和行动,并指导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操作中验证并内化所学的软件工程知识,以此充分掌握Java开发技术。同时需要鼓励学生树立创新思维,积极发挥想象能力,勇于尝试新方法和新技术,主动探索改进软件项目开发流程的方法和路径,以此助力软件项目实训课程教学实现知识学习向“工程思维”培养的跃升,以及实践经验获取向创新能力提升的进阶。
(二)创新教学内容,推进理论与实践融合
在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建设软件项目实训课程,需要对教学内容实施全面且深入的创新,以高校学术逻辑和企业需求逻辑的结合推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的融合。相较于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单一的教学实践,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软件项目实训课程教学内容需要紧密结合企业的项目开发需求,将企业的软件项目业务作为制订教学内容的核心导向,使学生在软件项目实战中学习,在学习中强化实践,在实践中验证并内化所需的知识理论。
在具体实施中,高校需要全面了解并紧密跟踪软件行业的发展趋势,重点关注新媒体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革新,初步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相关企业具体的人才需求,进而与企业强化合作,共同制订课程教学内容,推进施教内容与产业需求及企业岗位要求的高度契合。以此为方向,高校与企业需要协同发挥主体资源优势,将最前沿的软件开发行业标准、平台、框架、技术工具等要素引入课程,指导学生充分了解开源项目的开发流程和技术操作。同时依托企业真实的软件项目案例,提升软件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维护等实践性内容的比重,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强化能力获取,并针对具体的任务和问题探寻理论知识的支持,提高问题自主探究能力,全面掌握软件工程的关键技能。以此为基础,可以在施教过程中引入企业真实的软件项目创新案例,鼓励学生积极发挥创新性思维,以创造性的实践方式和理论方法探索项目优化方案,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助力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从而推动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三)创新教学手段,促进先进施教方法的综合应用
结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内涵和特点以及软件项目实训课程的关键要素,将项目式、任务式、合作式、情景式等先进施教方法融入教学过程,可以突出以提升实践能力、强化创新思维、培养职业素养为核心的教学目的,为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软件工程实训项目“某电商企业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开发”为例,该项目旨在通过开发一个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对销售综合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形成可视化报告,以提升销售业绩和用户体验感。首先,教师需要应用项目式教学法使学生从整体上明确该项目的开发需求和具体目标,如系统基本架构的设计与实现,数据的采集、清洗和储存,数据分析模块、可视化报告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开发等,结合目标将项目分解为几个子项目,指导学生逐个完成,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全面学习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其次,教师需要运用任务式教学法和合作式教学法,将子项目划分为若干个任务,指导学生在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上线的整个过程中,以小组协作探究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重点强调学生编程语言(Python)、数据分析库(Pandas, Numpy)、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Spark)、可视化工具(Tableau、Power)、版本控制(Git)等技术的实际操作,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和创新性探究,助力学生技术能力的掌握和协作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师要运用情景式教学法模拟真实的企业软件项目研发环境和流程,使学生扮演项目经理、数据分析师、可视化工程师、测试人员等角色,在模拟场景中有效完成任务并高效解决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其进一步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流程夯实基础。
先进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从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知识积累、创新精神、职业关键能力等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有效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四)创新教学评价,培育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现代产业学院将校企合作作为发展基础,因而软件项目实训课程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需要采取类比企业标准化和流程化的方式,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核心依据,通过“全面评价—结果分析—教学优化”的过程提升实训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先进性和人性化,为培育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卓越工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为评价主体,全面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企业人才需求及学生发展需求确定评价指标,将技术操作、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思维、职业素养等多个要素纳入指标范围。依据企业绩效数据信息方式加大实体化考核力度,借鉴企业项目阶段性成果验收的方式,实施教学的过程性考核和阶段性评价,關注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发展潜能。将项目的实现成果作为教学评价结论的基准依据,并将项目成熟度模型的评价指标纳入教学评价范围内,围绕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目标形成兼具全面性、客观性、适用性的反馈结果,进一步为软件项目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结合评价分析结果对软件项目实训课程教学实施调整、优化,重点结合学生的个体特性实施差异化施教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能力短板并弥补素质不足,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而助力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软件项目实训课程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为卓越工程人才的培育指明方向。
四、结论
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软件项目实训课程建设是一项兼具综合性与系统性的教育工程,有助于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推进教学创新发展,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对此,高校需要明确现代产业学院的内涵与作用,以实施反向设计、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协同育人为原则,以软件项目为导向,探索实训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教师队伍优化的有效路径。同时全面创新实训课程教学的理念、内容、手段及评价,在“工程思维”理念的指导下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全面融合,综合应用情景式、项目式、任务驱动式等先进教学方法,为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全面培育夯实基础,助力高校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叶耀辉,廖学强,王海霞.地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要求、路径和保障:基于16份省域政策文本的NVivo分析[J].教育与职业,2024(2):21-27.
[2]林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主要共性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1):1-9.
[3]胡德鑫,逄丹丹,顾佩华.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目标、策略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3(12):16-23,78.
[4]耿乐乐.现代产业学院协同治理:形成机理、构建逻辑与实现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23,39(6):99-108.
[5]申晓宁,毛鸣健,沈如一,等.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大规模敏捷软件项目调度[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23,44(5):17-23.
[6]邢雪,郑力军.面向工程智能化的软件项目实训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1,38(2):6-11.
[7]徐昶,汪静,贾露.项目管理理念在软件专业项目实训课程中的应用:以真实项目“双案例”资源的系统为例[J].通讯世界,2020,27(1):275-277.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