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华 周金秋
1聊城市脑科医院,聊城 252000;2聊城市肿瘤医院,聊城 252000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经由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在现代化医学设备与技术的借助下,对病情危重患者,采取集中的治疗、监测与护理等措施的重症医学科的临床专业场所〔1〕。护理质量作为护理人员临床实践操作与护理服务的效果与评价,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缜密、科学的护理管理方式方法在其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但在传统护理管理中,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不足,管理人员对于质量监控的标准了解较少,导致临床护理管理效率未能达至预期理想状态,增加了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与患者的不满〔3〕。因此,转变护理管理理念、革新管理方式十分关键。护理网络格式化监控模式源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网络技术手段,21世纪融入社会管理领域,消除资源孤岛,实现了信息互通〔4〕。网格化质控管理模式通过将病区护理管理内容,进行单元格标准划分,创建相互监督、相互联系的形式,各单元之间存在较为外善且独立的管理系统,保证护理效率,在提高神内科室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水平与患者满意度中发挥了积极效果〔5〕。本文通过对该院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及其接收的患者,对采取网格化专科质控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深入探究。
对聊城市脑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在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职护理人员68名与接收的98例重症患者,根据管理前后分为护理人员(A组和B组)、将98例患者按照01~98顺序编号,单数、双数各为1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护理人员:两组患者均属于同一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年龄24~45岁,平均(34.18±1.33)岁;职称:副主任护师7名、主管护师28名、护师17名、护士11名、护理员5名;学历:本科59名、大专4名、中专5名。在职护理人员纳入标准:①具备临床护理执业资格证;②在职且重症监护室工作>1年;③自愿参与此次调查。排除标准:①处于各科室轮转或实习期间者;②休息或年假期间者;③因事、疾病等原因中途退出者;④外出进修、科研者。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经由主治医生评估,符合重症监护室收入标准;③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②疾病临床末期者;③处于癫痫或躁狂等急性大发作期间者。样本量计算:课题设计为两独立组比较(率/计量资料),样本量计算应用以下公式计算:设定双侧检验水准α=0.05,β=0.1,根据预试验中ICP数值,标准差σ=0.57,均值差δ=0.40,考虑到15%病例脱落率,代入公式计算样本量,本研究纳入98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取4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住时间、疾病类型、教育年限等一般临床基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情况比较
1.2.1A组(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定期对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与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指导护理人员对患者意识、脉压、皮肤及躯体各连接管道等,进行观察及书写记录。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护理服务质量内容的考查与监督,对于其实践操作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于每月晨会上进行告知,并给予改正措施。
1.2.2B组(试验组) 实施护理网络格式化监控管理模式。
1.2.2.1创建网格化质量监控护理小组 由护理部管理人员组织重症监护科室的护理人员集中进行护理质量监控标准培训、考核,根据护理人员个人专业技术特长与班次,进行专业化护理人员分组,组长由考核成绩优异者担任,定期轮换。创建微信交流群,群内成员由各组推选出的组长组成,在群内进行相关管辖区域工作的汇报。
1.2.2.2质量监控内容条线 管理人员结合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监控内容与护理人员实际情况划分为8个条线,主要内容:①静疗小组:将各类药物配比与pH值、临床实践操作所需仪器设备原理功能及使用方式、输注液体渗透压等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等,作为质量培训管理的主要开展内容,告知讲解在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对于药液外渗等不良事件发生的预防技巧与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流程、日常维护与并发症应急处理等,临床护理实践操作内容进行反复训练,直至操作流程达到规范化标准,指导护理人员对于敷贴大小与类型的正确选用,对科室内部与静疗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参加相关会议与培训。②气道管理小组:对科室内呼吸机、加湿加温治疗与氧疗等相关操作的流程与仪器设备的检修维护等内容进行规范化护理操作,完成科室气道管理任务与相关培训工作,收集整理科室内气道管理相关数据与科研资料,并积极参与相关会议或培训。③重症监测小组:对进行桡动脉置管患者动脉压、血液动力、重症超声等进行动态监测与学习,明确各项指标评估标准与界限,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掌握各项监测仪器设备的操作与预警意义,整理收集科室内重症监测所涉及的相关数据与资料。④肠内营养小组:结合患者自身实际营养与胃肠状态,制定合理的膳食营养支持计划,组内相互之间配合,对患者进行床旁场馆植入术,对于患者吞咽功能、营养耐受性等进行动态评价,并将科室内与肠内营养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⑤管道管理:对患者躯体连接管道的连接通畅状态、引流液颜色性质引流、固定等情况进行查看落实,实时记录与之相关的数据资料与内容。⑥皮肤管理:将失禁性皮炎、压力性损伤等具体评估分级、上报、干预治疗、预防敷料的选取以及使用等相关内容,进行强化培训,对科室内皮肤相关管理措施进行质量监控。⑦镇痛镇静小组:对日常护理过程中应用的镇静解痉药物的使用剂量、方式、目的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全面宣导告知,对患者机体疼痛耐受程度、重症监护室后综合征与谵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意识逐渐转醒患者进行关怀与心理疏导,总结收集与之内容相关的数据。⑧科研小组:实时关注重症监护技术的优化与革新,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推进临床可实行性价值较高的新项目与新技术的落实与开展。
1.2.2.3专科质控评价 管理人员结合每组护理内容与标准,根据现物、现场、现实“三现原则”,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监控,将检查问题进行收集汇总,并针对问题进行综合剖析,提出相应整改调整措施,组内成员每人每月指导3次护理质控,每季度将科室内部相关工作进行总结与汇报。
1.3.1护理服务质量 管理人员结合该院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标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专科护理、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及制度执行7个维度,共28项条目,每个维度得分为0~100分,分值与护理服务质量成正比,量表经预调查Cronbach α系数为0.841~0.865〔6〕。
1.3.2不良护理事件 管理人员收集记录患者非计划拔管、药液外渗、失禁性皮炎、院内感染等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
1.3.3护理满意度 管理人员于借助冯志英等研制的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关爱患者(2项条目)、服务态度(3项条目)、专业水平(1项条目)、安全管理(1项条目)、健康宣导(5项条目)5个维度,共12项条目,每项条目满分为0~10分,总得分为0~120分,分值与满意度成正比,量表经预调查Cronbach α系数为0.75~0.98〔7〕。
责任护士以“护理满意度”等作为关键词,于学术网站进行相关参考文献的检索,结合患者及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系统调查问卷。在问卷发放前,将问卷发放目的、填写技巧及意义等相关内容,对患者进行详细讲解,获取同意后,进行调查问卷的分别方法,从旁指导其进行正确书写,当场回收,共发放98份问卷,有效回收98份,回收率100%。
B组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专科护理、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及制度执行等护理服务质量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情况比较分)
试验组患者在非计划拔管、药液外渗、失禁性皮炎、院内感染等不良护理事件发生占总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在关爱患者、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安全管理、健康宣导等护理满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比较分)
随着临床医学诊疗技术手段与护理服务模式的不断革新,临床护理模式重点由疾病逐渐向患者为护理中心所转化,在有限的护理干预资源下,最大限度发挥护理在患者机体康复中的效果与收益,成为临床管理者的工作重点〔8〕。重症监护室作为医院众多科室中风险系数较高、特殊存在的科室,因其接收的均属于病情较为急重、疾病发展变换较快的患者,采取封闭式护理管理成为科室的特点之一〔9-10〕。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在护理网络格式化监控模式下的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水平,明显高于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护理人员,与黄馨瑶等〔11〕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见,通过创建专科护理质量监控护理小组,制定精细化专业护理管理方案,对护理人员进行重症病室内各项护理内容进行网格单元的划分,对各项目护理小组的职责更加明确,提高护理人员主动护理意识〔12〕。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进行相互监督,在规范护理人员各项临床实践操作专业性的同时,还能增加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机体病程动态变化的监控功能与掌握〔13〕。避免了分散化、浅层化护理管理时,存在的信息交流的无效性与遗漏性,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水平〔14〕。研究表明,在护理网络格式化监控模式管理下的试验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究其原因,管理人员将护理人员进行日常工作内容进行分层细化,权责明确,充分发挥护理人员自身优势,促使护理人员全身心投入到患者气道、管道、皮肤、营养以及监测等护理干预中〔15〕。各个单元相互作用协调,利于促进患者自身资源与信息共享,对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与机体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细致地综合评价与耐心讲解,完善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对患者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防控,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护理中笼统、机械流程化护理存在的缺陷,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16-17〕。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提高较为明显。由此可见,网格化质控护理管理有效调动护理人员护理操作开展的自发性与主观能动性,在网格化管理的借助下,利于护理人员从多个角度,对患者展开精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加以保障,大大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18〕。
综上所述,采取护理网络格式化监控管理模式,在促使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水平提高的同时,还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与加强患者满意程度,在推动医院、科室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