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2024-05-21 16:42朱丽婷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4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企业

朱丽婷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会计核算业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完善内控监督机制,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能力,还能够打造出一支信息化的会计人才队伍,从而使资金管理流程得到优化。并且,通过融合信息技术的会计核算业务,还能够优化审批流程,规范信息环境下的资金管理步骤,大大促进了企业业财一体化建设进程。基于此,文章着重研究在信息化背景下,对企业会计核算优化的具体对策提出建议,以期为业内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会计;核算优化

信息技术与企业会计核算业务的融合能够促使企业立足地区经济发展趋势,提升企业竞争力,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状态。因此,企业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在会计核算业务中提升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金风险防控。还要立足于企业实际发展规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落实自身监督职能,提高思想站位,从全局视角出发,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动向,从而促使信息化财务核算业务,能够为公司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一、会计核算与信息化概述

(一)会计核算

目前会计核算逐渐呈现集中化趋势,不仅能够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还能够减少不合理的费用开支,从而帮助企业完成财务清算和内部控制。而在此期间,会计核算也能够建立相对应的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内部资金流通的监督作用,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履职意识,促使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通过制度建设凸显出会计核算中信息的真实性。

(二)会计信息化

会计的信息化是基于会计核算,在新形势下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数据和资金流动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从而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加工和传输的过程,以便于为公司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并且会计的信息化能够为企业挖掘更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相比于传统会计核算方式来说,更加便捷高效的合作方式,能够写出更具有参考价值的企业信息和数据内容。

此外,信息化也让会计核算规范了企业财务和业务流程,使其实现部门上的有机重合,且通过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和平台,能够将信息数据集中于平台中进行分析,从而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了更加清晰的数据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的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完成数据沟通,进一步减少数据沟通成本,打破不同岗位和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输壁垒,对提升经营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核算业务现状

目前,企业会计核算的信息化能力在稳步提升中,但仍存在例如会计核算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问题,致使信息化转变意识薄弱,以及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建设粗糙问题,致使系统与其他系统和技术的融合困难,加之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导致企业会计核算业务发展的信息属性占比过小。

(一)会计核算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企业大部分从事会计核算业务的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层次不够深,了解简单的财务软件操作,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加之会计人才市场存在饱和状态,要想使会计合作人员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信息化操作能力,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并且专业人才的缺乏,更会导致会计核算信息化转变意识薄弱,即单纯将信息化转变认为是系统代替手工统计,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忽视软件信息技术的开发,从而导致计算机不具备精细化的会计核算功能,让资源白白浪费。

此外,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随着进度的不断推进,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会产生不断放大的目标差距,这会使公司内部业财部门产生利益冲突,若是财务人员过于追求内部控制,而忽视企业发展需要,则会导致企业资源内耗,与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建设初衷背道而驰。

(二)会计核算信息化制度建设缺失

第一,从预算角度来看,预算制度的建设是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但现阶段企业在预算管理环节,预算制度建设缺失,导致企业无法将制度贯穿于经营核心中。并且预算机制的建设还存在误差,企业通常对预算的具体数据不甚了解,而预算的准确性也有待考量,从而导致企业财务们在实际监管预算的过程中,会稍显力不從心,也不能根据预算制度加强事前费用成本控制。

第二,从核算角度来看,企业需要调整财务管理的某些制度,才能够达成内部风险控制目的,但核算制度建设缺失,导致企业产生部门分裂现象,且责任划分不明晰,监督作用微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财务人员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核算漏洞,从而使有效的反馈无法出现。

(三)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建设粗糙

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存在不同环节上的粗糙现象。

第一,在系统功能设置环节,现阶段企业的财务报销信息系统存在过多缺陷,系统功能设置单一,也会导致财务人员被迫利用手工核算方式进行工作。例如企业若是财务系统上缺少固定资产管理功能,则会导致部门员工无法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导致这一部分的数据反馈内容缺失。并且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时,无法对系统的运行质量进行评价性回顾,让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不断放大,长此以往则会导致信息流程缺乏真实性,使会计核算工作呈现出诸多漏洞。这也表明要加强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建设,需要企业优化自身管理流程,健全管理体系,大刀阔斧进行业务改革和优化升级,从而利用信息系统优化财务数据交互流程。

第二,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环节,由于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利用计算机进行业务核算,但计算机通常带有网络病毒,病毒一旦侵入公司内部电脑,导致信息丢失,从而使商业机密被泄露,对企业的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并且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建设,通常是将会计信息转换为电子文件,进行硬盘或磁盘存储,一旦病毒篡改了会计信息,稽查人员就会很难发现这类无痕迹窜改行为,最终使企业产生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

三、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一)利用信息技术,促使企业会计核算系统得到优化

第一,企业会计核算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合理选择建设方案。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会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立足成本效益进行选择,通常有两种选择形式。一种是企业选择外包形式,即联系软件公司,设计信息系统,并对其进行持续性地升級、开发和维护。这种方法能够降低企业的系统开发成本,从而获得质量更高、更加及时的软件服务,但企业也需要承担更多的维护成本。而另一种则是企业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或购买力,直接研究核心系统模块,并针对自身进行优化。这一方式也具备成本较低优势,但企业需要配备专业的系统开发人员,且系统的开发周期较长,后续维护也需要及时加强人员的专业素养,以确保系统正常有效运行。

第二,企业会计核算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增强系统功能。在功能建设环节,企业要根据固定资产和资金管理规模,优化账务处理、工资绩效、费用报销、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模块,还要对一些落后的模块进行适当舍弃和删减,并且企业要将固定资产中折旧、报废等流程,重新纳入模块当中,进一步形成不畅的管理路径,从而帮助企业更好的管理内部资产。例如在固定资产的采购环节,要在产生购买需求的同时进行经费审批,随后进行固定资产采购,完成入库后,要对固定资产实物粘贴编码和标签,做好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以每月为期限自动计算提取,进行折旧处理,生成会计凭证后完成报表产出。而在固定资产产生变动时,要进行适当调拨,并进入资产卡片管理程序。相对应的,一旦固定资产产生了报废需求,则要经过总公司的领导审批,才能对资产进行清理,并继续考虑是要将其变卖或报废。这一方式能够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难题,通过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总额进行筛选和查找,从而降低人工核算存在的固定资产折旧误差。

(二)利用信息技术,促使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得到优化

首先,企业要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完备的预算制度,从而优化费用事前审批流程。第一,企业要立足自身发展前景,加强对全面性预算的认知,并培养人员加强对预算编制方法的理解程度,并且企业要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的前提下,建立全面性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流程,建立出层次分明,责任清晰的数据分析组织,打造出强有力的预算编制审查部门和进度监控部门。第二,企业要设计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体系,并从管理角度出发确定预算目标,厘清考核预算制度,对完成任务的财务人员给予可观的奖励,从而提升预算目标达成概率。另外也要对预算工作的开展,定期考核考察财务人员,是否执行编制流程,获得的结果是否准确。第三,要建立健全数据共享预算体系,由于制度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对制度进行集中调整,数据共享的建立能够使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的人员及时知晓。企业运行情况,并根据预算调整后续的工作状态,更好地完成预算目标。

其次,企业要简化资金和费用的审批流程,从而提高核算效率。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内部控制手段,审批能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但纷繁复杂的审批流程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审核工作量,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因此企业要基于当前的费用审批流程,优化各个环节的手工签字程序,缩短不同单据在不同层级人称中的传输时间,进行线上手工签字和自动审批,并严格禁止篡改审批日期和伪造行为,核查签字日期和是否存在修改痕迹。

最后,企业要将费用审批与预算共同纳入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中,并通过费用开支审核,来审查是否存在预算额度,若是存在则可继续付款流程。从而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实现层级上的互通和信息上的传递,确保签批人员利用手机,电脑随时进行数据审批,提高工作的真实性和及时性,缩短费用报销时长。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使企业会计核算考评管理得到优化

第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企业会计核算绩效考评体系。会计核算的信息化,需要凸显出收账效率和回收速度。而企业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的考核体系,将财务人员,业务人员共同纳入体系中。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在体系中要达到核算到位、结算合规、会计凭证具有准确性等目标。并将最终的考核结果与企业员工业绩相联系,促使财务人员能够强化主动工作意识,加快应收账款回款速度,及时出示费用报销单,从而使财务信息得到及时传递,借此进一步解决诸如企业应收账款回收缓慢问题。

第二,要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企业会计核算资金管理方式。这一要求企业需将银行数据对接财务系统中,加强银行与企业的直接联系,从而降低人工输入,导致对账风险产生,并且还要加强开票系统的完善度,确保数据能够及时导入分析,实现数据的共享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具体来说,企业要通过内部财务系统的数据接口,与银行的核心系统进行连接,从而实现账户信息互通,完成数据的实时查询,并通过自动转账等功能帮助财务人员在核算过程中,实时比对银行账户和公司账户的剩余款项和资金动向,这能够省去切换网银进行操作这一环节,使财务人员在核算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权限实时核查公司账户信息,以便于更好地产出数据内容,为公司决策提供帮助。另外,对于发票信息来说,这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重点内容,也需要将开票系统中的数据内容与财务系统进行对接,使开票数据能够自动传输到财务系统中,并且为了加强税务控制,还要在开具发票的操作过程中,利用税务提供的开票软件进行实时导入,从而有效减轻财务人员工作负担和核算压力,帮助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建设一个高智能、信息化的资金管理手段。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使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素质得到提升

企业在建设会计核算信息化体系的过程中还需要提升人员素质,从而做到分工明确,弥补岗位漏洞。

第一,企业要核查自身资金支出和网银权限设置,不同的核查岗位,并规定支出额度,对于超出额度的核算内容要根据网银二级复核后,才能进行后续支出。并且不同岗位的设置也要规避岗位的一致性,如会计不能同时担任同一岗位的AB岗,从而确保资金在支付过程中不会由于单一的主观因素限制,导致资金反复核对、重复审查。并且不同岗位的明确设置还能够清晰划分自身责任和核查界限,确保企业的每笔资金流出,都能够找到核算人和负责人。另外,对于保管的密码来说,每个会计和工作人员要明确知晓自己岗位的支付密码,以及对应岗位的支付密码即可,并且密码按季度进行修改,从而更好地保持岗位的私密性,防止密码流出,对资金安全造成威胁。

第二,企业要加强对会计和其他员工的培训,除了要引导其参加线下培训活动外,还要积极进行线上培训。首先,企业要邀请具有丰富审计经验的老师和财务人员深入企业内部传授员工会计准则进行税收法规培训,从而使会计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自身的行业要求和工作准则,能够面对面学习全新的工作技术,并结合税收优惠政策,在后续的工作中加强知识应用,帮助企业节约赋税,挖掘潜在经济效益。其次,企业要引导财务人员加强风险识别能力,建立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培训内容,帮助财务人员了解风险产生的先导性因素,学会在财务管理和核算的过程中识别内部风险,加强内部控制。最后,企业要对全体员工进行信息系统的使用培训,促使员工能够明晰系统的操作流程,熟练完成费用报销和数据调用,从而能够在平台和系统中,更加流畅且高效地完成核算工作。

第三,企业要更多地关注会计核算部门的年轻财务人员,这些员工作为企业财务核算人才队伍的主力军,虽然对实际业务操作缺乏经验,但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有着最大的进步空间。因此,企业要组织这类年轻的财务人员,进行基础业务培训,并为其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委派其到不同的核算环节中进行业务学习,从而使自身更符合财务人员的业务标准,也能够与业务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从而在公司内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最低的沟通成本获得业务的进步,最终使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体系建设步伐更加快速、稳健。

(五)利用信息技术,促使企业会计核算系统集成得到优化

在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当中,需要利用大量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因此,会计信息系统与综合业务信息系统的集成,能够使信息化数据相互交织,促进业务对接,省去中间环节,使企业资金业务的收付款以及结算实现成本降低。具体来说,第一,项目对接需要企业联系财务信息系统与综合业务信息系统,从而使会计在核算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多的数据支撑,便于后续财务管理工作的展开。而财务人员则要根据收款数据的自动提取功能,核对付款申请清单,进一步完成线上审批,并在审批过后,完成打印和记账工作,最终形成费用成本台账和当月费用记录等。第二,成本科目对接需要财务系统和综合业务系统进行成本数据传导,进而每个月自动提取财务数据,并对各类费用的支出流程进行集中整理,确保收款记录和财务系统的收款数据内容相对应,而费用记录则要与财务系统的间接费相对应,结算记录要与财务系统的结算一一对应。第三,收款环节的对接,首先,需要甲方在提出资金申请后,财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手动填写工程款到账记录。其中付款的资金支付行为需要在系统中的各个业务端口提交申请单。其次,企业领导对项目内容进行审批后,根据付款需求签字核对后填写收款情况和付款内容,并对未拨款金额进行审核,并给出审核意见。在符合支付条件过后,要打印出纸质的付款申请单,由财务人员进行支付完毕后做好记账处理,且每笔付款支付内容要在申请后完成,点击支付后进一步完善付款信息。最后,要将付款申请单进行记录,并在每月月末根据结账内容进行核查,借助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对付款记录进行点击自动性提取财务数据内容,从而集中导入至综合业务信息系统中。这一环节能够防止每笔费用账单过于凌乱,避免手动记账和手动挂机,降低成本账的生成费用,使数据在提取时就已与成本数据相匹配,并对结算记录进行自动提取,防止手工重复录入,解决数据凌乱的传递问题,从而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使信息化系统进一步为数据的安全性和及时性提供保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核算的优化,需要进一步优化信息化核算系统,开发对企业发展有助力的系统功能,并通过核算制度建立,明确各部门业务职责,使会计人员能够快速接收其他部门的数据内容,实现及时核查、快速对比。此外,还要加强绩效考评体系建设,完善资金管理方式,打造出安全的信息化系统运行环境,并通过丰富培训内容,强化人员素质,打造出高素质、专业化的会计核算人才队伍,进一步为财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对接和数据的传递提供人才支撑,最终使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晓凯.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及纳税筹划的优化研究[J].营销界,2023(11):25-27.

[2]徐松青.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今日财富,2023(03):86-88.

[3]谭斐.信息化背景下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投资与合作,2022(09):56-58.

[4]方晨欣.信息技术助推下A公司会计集中核算优化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21.

[5]杨满.A研究所财务核算信息化建设优化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

[6]肖鈞.基于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流程的优化对策探讨[J].大众投资指南,2020(02):158+160.

[7]朱秀芳.基于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流程的优化对策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32):32-33.

[8]傅萍.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流程的优化对策[J].中国商论,2017(24):76-77.

(作者单位: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化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