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雪 练韬 林初晴
“对于地域的文学敏感, 究竟来源于现实体验,还是岁月遥望?”“作者在写作底层时,會遇到哪些困惑?”“在文学创作中如何运用双线叙事?”
在鼓浪文学社的公众号后台,我们总能收到读者们这样的声音。
作为由鲁迅先生亲自指导创办的百年文学社团,鼓浪文学社总是致力于解答文学爱好者们的殷殷之问。文学创作的秘密,从不在理论书籍之内,而是在作家的心灵之中。为此,鼓浪文学社筹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作家见面会”,为上述“文学之问”作出解答。
作家与地方之间,向来情根深种。作为学术界热词的“新南方写作”,又与地方书写深度牵连。而本次对谈正以“由‘地方而‘南方——地方性书写与‘新南方写作”为主题,邀请到了当代著名作家林那北、须一瓜、李师江、李秋沅、郭爽,由厦门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胡行舟担任主持人。数百名文学爱好者到场聆听,现场座无虚席,气氛非常热烈。
胡行舟老师对“新南方”这一文学概念进行了简要梳理之后,参会作家相继道出自己的创作心得,座谈由此拉开序幕:
作家李师江:在我的创作中非常重要的,是发现崭新的文学地理,而故乡,是我永远的文学生长点。
儿童文学作家李秋沅:我的小说创作开始于成长小说,但,当我回看这片故土,才在某种意义上找到了文学的“回心”,而这种踏实感也许才能让我的想象力长出翅膀。
《中篇小说选刊》社长、主编林那北:我几乎一辈子都像一棵小树扎根在南方,但我的故乡永远在远方。而正是文学想象与生命现实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我写作中的某种张力。
作家、编剧须一瓜:在我看来,故乡只存在我的想象中,我的故乡是自为的。每个作者也许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精神栖息地。
青年作家郭爽:地域并非我创作中的“显性基因”,在我个人的创作过程中更想探讨的,事实上是对故乡心怀困惑的人如何寻找故乡。相对于故乡,我更喜欢“发现附近”。
对谈现场
各位作家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围绕主题“地方性书写与‘新南方写作”畅所欲言。最后,胡行舟老师进行了凝练而深刻地总结。他认为,“南方”或“新南方”并不是整一的版图或扁平的概念,其间包含着相异的指认和歧义的发散,包含着各种读解或建构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关于故乡,胡老师总结道:它确有无可选择的一面,我们被抛掷于此,便只好生根发芽;却又有流动的一面,它也往往是我们想象中的精神驻地,被回望所形塑的起始,或投影着秘密愿景的远乡。
责任编辑: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