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山西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开拓进取,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发展活力得到极大增强,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特别是山西作为全国能源基地大省的地位逐步形成,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山西省委相继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和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全省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同时,山西的改革开放逐步展开。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山西省各地农村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实行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三中全会解开紧箍咒,责任制铺开幸福路”,普遍受益后的农民曾这样总结。1980年7月14日,《山西日报》刊登文章《农民都说这办法好》:“去年,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吕梁地委大胆解放思想,努力冲破‘大、公、平、穷的极左禁区,实事求是地指导生产,提出在一些长期贫穷落后的边远山区实行包产到组,再到户、到人的生产责任制,群众精神大振,热烈拥护。”如文中所言,吕梁地区的离石、运城地区的闻喜、忻县地区的宁武等县最早一批实行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责任制。其中,离石县坪头公社赵家山原是一个“地里冲成大洪沟,庄稼才能大丰收”的地方,1979年试行“以队核算,以牛划组,定产到田,责任到人,以户管理,全奖全赔”的联产到劳责任制,赵家山大队成为吕梁山上第一个组织耕牛作业组,包产到人、到户的生产大队。当年,不仅粮食自给,还有余粮卖给国家。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山西也和全国各地一样,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1981年春,全省掀起建立以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高潮。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农村各种联产计酬责任制,使已经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农民吃了“定心丸”,更加坚定了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责任制的决心。从7月起,省委先后召开县委书记会议、省委工作会议和全省电话会议,专门研究建立农村生产责任制的问题,提出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的原则,对山西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到11月底,全省12.6万多个核算单位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联产责任制,占到总数的85.5%,其中实行双包责任制的占到36.9%。到1982年春,仅包干到户的就发展到69%,其他形式占31%。这标志着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省广泛建立。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村呈现出社社丰收、队队增产、家家粮满、人人喜洋洋的喜人景象。到1984年底,全省粮食产量达到87.2亿公斤,棉花产量达到1.3亿公斤,均创历史新高,长期困扰农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专业户、重点戶(简称“两户”)的出现则使一部分人率先走向富裕。
1982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题为《劳动致富户大有作为》的调查报告,热情赞扬山西新出现的劳动致富户(专业户、重点户):“近年来,山西省各地涌现出一批劳动致富户。这些农户的共同点是:按照党的政策,根据国家需要和集体的安排,通过辛勤劳动,努力发展生产,为国家和集体提供较多财富,在这个前提下先富了起来。”专业户、重点户“破土而出”后,得到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1983年7月,省政府发出《关于支持和保护“两户”发展若干问题的通知》,具体规定了支持和保护“两户”发展的13条政策性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通知》要求,进一步大力帮助“两户”的发展。11月,省委、省政府又发出抓好培训“两户”的通知。各地根据这一精神,狠抓“两户”的培训工作,对提高“两户”的政策水平和科技水平起了重要作用。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全省农村“两户”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在发展“两户”的过程中,山西农民的又一创造是户包治理小流域。
忻州地区河曲县小五村农民苗混瞒是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带头人。1981年5月,苗混瞒承包了一条名为新尧沟的荒沟。经过一年多整治,1982年他家承包小流域的收入达到3000元。1983年1月山西省山区工作会议之后,户包治理小流域的经验在全省山区普遍推广,很快涌现出偏关、吉县和吕梁地区一批先进典型。同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山西考察,当看到偏关县户包治理小流域的成绩后,心情十分激动,当即挥毫写下“喜看偏关人民绘新图”9个大字,给户包治理小流域形式以极大支持和热情鼓励。8月,省政府出台《关于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几项政策规定》,规定承包经营期可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为15年、20年或30年、50年不变,省政府还统一颁发《小流域治理开发使用证》。这一切,使户包治理小流域进入迅猛发展阶段。到年底,全省户包治理小流域面积达到273万亩。对于山西农民的这一创造性经验,党中央充分肯定并批示,“一个好经验,值得推广”。此后,户包治理小流域在全国广大山区得到推广。
1984年底到1985年初,省委派出经济考察团到江苏、广东两省进行参观学习,还从全省各地抽调39名干部到江苏省挂职,学习搞经济工作的经验,特别是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这些干部回来后,大都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成为推动山西改革开放的骨干力量。1985年2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制定25条保护措施。3月,在高平县召开山西省乡镇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交流全省各地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1986年7月,在对农村调查研究之后,省委、省政府在榆次召开改革座谈会,研究如何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等问题。由于政策正确、措施得力,全省乡镇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到1987年,全省乡镇企业数量达到35.63万个,从业人员226.86万人,实现总产值108.9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时,乡镇企业的出口业务也得到较快发展,有110多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远销28个国家和地区。
以国企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也渐进展开。省委、省政府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1979年2月22日,省委批准太原钢铁公司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太钢试点效果显著,当年钢材产量实现超计划、超设计能力、超历史最好水平(“三超”)。很快,部分工业企业开始推行承包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制定《山西省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即《三十五条》),推动山西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这一阶段,山西国企主要进行了4项重大改革,即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普遍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初步改革企业劳动、人事和工资制度。通过改革,到1987年底,全省有6100多个企业参加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其中县营以上企业2000多个;强化了以厂长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了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加强了企业的劳动纪律,改变了管理混乱的局面,提高了劳动效率。1988年,全省全民所有制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1978年提高34.3%。
1978年,山西直接出口商品的国家和地区只有4个,到1988年底达到78个,全省进出口商品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7.3%。其中,1987年在太原举办的山西省第三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首届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和首届民间艺术节,轰动一时。短短15天时间,出口成交额达7300多万美元,与外商签订成交项目合同32项,外汇成交总额达4200多万美元。山西的对外开放工作,从进出口商品贸易开始,不断拓宽业务经营范围,开展技术进口和出口,进行国际资金的利用和融通,对外投资、对外经济援助、接受外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开始起步并逐步发展。位于雁门关外的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在邓小平的全力支持下,1985年开工建设,1987年正式投产,同年9月13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时开门见山地说:“中国最大对外合作项目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的建成又一次表明,中国改革开放的路子走对了。”
实施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1980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尽快把山西建成强大的能源基地》的社论:“尽快地把山西建成为一个强大的能源基地,不仅对山西,而且对全国实现四个现代化都有重要的意义。”1983年,《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规划纲要(草案)》出台,标志着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1984年,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煤矿发展的暂行规定》,鼓励大力发展地方煤矿。1985年召开的中共山西省第五次代表大会,把“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建设”进一步改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标志着对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战略认识上的深化。总之,经过实施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到1990年山西基本建成一个以煤炭、电力、机械、冶金、化工为主的能源基地,带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整党的决定》后,山西省委通过全面整党,促进了山西改革开放局面的出现,巩固了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整黨工作结束后,省委一方面订立各种制度,健全党的生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改进党的作风,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
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涌现出李双良、燕居谦、栾茀等一大批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极大地振奋了全省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1988年10月,省委召开五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了全省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工作。经过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努力,到1991年底,治理整顿基本完成。经济秩序、经济环境持续好转,为山西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
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2年11月,山西省委召开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关于促进经济上新台阶的意见》。1993年9月,省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狠抓“三个基础、四个重点”(农业基础、基础工业、基础设施;挖煤、输电、引水、修路)经济发展战略。为了实施这一战略,省委作出开展“三项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公路建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万家寨引黄工程、太旧高速公路、阳城电厂三大工程,是这一时期山西重点工程的代表。
黄河落天润三晋,清泉长流惠人民。为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严重缺乏问题,1993年5月22日,山西省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万家寨引黄工程奠基开工。因为工程艰巨,技术难度高,被外国专家称为具有挑战性的世界级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省委、省政府通过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收取煤炭水资源补偿费的改革举措,有效解决了资金缺口,2002年一期工程建成,2011年二期工程完工。
大道出太行。为解决山西交通“瓶颈”问题,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通东大门、走出娘子关,修建全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太旧高速公路的战略决策。公路西起太原、东至娘子关旧关,于1993年6月动工兴建,1996年6月竣工通车。建设中,80多万人参与,捐款2亿元,大大缓解了资金问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了著名的太旧精神。在通车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笔题写路名:“太旧高速公路”。
阳电下江南。阳城电厂位于山西东南部的阳城县北留镇,建设规模为210万千瓦,建成后通过500千伏超高压线路向755公里之外的江苏输电,年输电量为100多亿千瓦时。1997年1月28日,电厂开工建设;2002年7月,一期工程建成,6台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营。阳城电厂是世界上最大的无烟煤火力发电厂、中国第一座远距离输电的大型坑口电厂,也是山西实施输煤变输煤输电并举战略的重点工程。
1994年1月,省委六届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根据 《实施意见》,山西在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计划管理体制、投资融资体制、价格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山西的经济体制逐步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
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山西全面推行企业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推进股份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加强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管理。三项制度改革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给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这轮改革中,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大同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先后上市。其中,山西汾酒股票被称为“山西第一股”,也是“中国白酒第一股”。
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山西延长土地承包期和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推行股份合作制。其中,拍卖“四荒”(指荒山、荒沟、荒丘、荒摊)使用权是山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在实践中的一大创造。1994年1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吕梁考察时,先是冒雪看了几户治荒户,在随后的汇报会上指出:拍卖“四荒”,“卖掉的是使用权,得到的是农民治山治水的积极性”。江泽民的讲话进一步鼓舞了全省各级干部和群众拍卖和治理“四荒”的积极性。截至1997年11月底,全省有23.9万农户、660多家机关团体购买“四荒”93万公顷,拍卖所得资金1亿元,初步治理面积达到拍卖面积的35%。
这一时期,山西科技、教育等领域也进行了深入改革,医疗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迈出步伐。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91年7月,1992年11月被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后,当年就有160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区,认定高新技术产品250项,三资企业14家,全年科工贸总收入2.2亿元。1992年12月山西省对外开放会议后,省委、省政府采取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改革外贸体制、放手发展三资企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开展“文艺搭台,经贸唱戏”等措施,开创了山西对外开放新局面。
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经过近两个月的调查研究,山西省委在1997年11月召开的省委中心组学习会上,提出到2000年实现“三个基本”(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走出困境,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全省农村基本实现小康)奋斗目标。1998年1月,省委七届七次全会讨论通过《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到2000年实现“三个基本”目标的决议》,对3年内实现“三个基本”目标作了初步部署。
此后,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人民致力于“三个基本”目标的实现。到2000年底,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走出困境和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两个目标如期实现;农村小康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到2002年底,全省有太原、阳泉、晋城、长治、临汾、晋中、运城、朔州8个市、66个县整体基本达小康,共有1887.1万农村人口过上小康生活,占到全省农村人口的80.3%,山西农村基本达小康任务胜利实现。这是山西农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在“三个基本”目标即将胜利实现的关键时刻,1999年10月,省委作出对全省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此后,全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2000年成功“起步”,2001年顺利“入轨”,2002年“初见成效”。工业领域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战场,金融机制创新为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资金保障,例如亚宝药业用高新技术发展现代中医药,以资产重组实现规模扩张,于2002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农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到2002年底,全省无公害(绿色)蔬菜认证面积达到4.67万公顷,其中榆次、寿阳两县(区)列入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县;旅游业也得到发展,宁武县开发出万年冰洞、古栈道、汾河源头等景点,介休市投资4亿元对绵山进行了成功开发。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从1995年起,省委先后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关于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从2001年底开始,还对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重点是1979年以后的),进行了认真清理,在全省农村推行依法选举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世纪之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在三晋大地争奇斗艳,文化艺术事业也取得丰硕成果。
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按照党中央提出的要求,山西省委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政治理论学习活动。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全省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9年7月至2000年底,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分级分批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2000年12月至2002年4月,在县级部门、乡镇、村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中,分两批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三
2002年12月,山西省委八届三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确定了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勾画出山西在21世纪头20年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蓝图。
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省委、省政府从发展农村经济、减免税收、发放农机补贴、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扶贫、移民搬迁、饮水解困、公路建设、电信建设、退耕还林、合作医疗试点等多方面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山西提前一年全部免征农业税,结束了自古以来农民种地纳税的历史,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擔,正如浮山县退休教师李学聪所赋诗句:“种地免征农业税,上学不交学杂费。翻完历史无前例,走遍神山有笑颜。富民实事一件件,颂歌唱在人心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继续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人民继续推进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推动了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国企改革是这一时期改革的主战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省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开展了公司制改造,实施了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积极推进国有中小型企业的二次改制,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关闭破产的力度,大刀阔斧开展了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省属监管国企的资产总额、净资产、销售收入、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06年,上述4项指标均跃升至全国前6位。
在推进国企改革的同时,还实行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矿产资源资产化改革、城乡金融改革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2003年10月,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富士康企业集团鸿富晋科技工业园区在太原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2004年3月,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在太原落户。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2002年至2007年的5年间,全省在境外投资企业达到43家。2007年9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
2007年12月,山西省委九届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建设新基地新山西的决议》。2010年7月,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作出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会后,山西把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确定为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和跨越发展的主要依托,积极推进“四化”,引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同年10月,山西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企业生产经营出现较大困难。面对金融危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省委、省政府应对得当、措施有力,到2010年底,全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取得重大胜利,主要经济指标全部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从2008年7月起,山西全面推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到2011年底,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09年4月,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到2011年底,这一事关山西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圆满完成,山西煤炭工业脱胎换骨,结束“小煤窑”时代,进入现代化“大矿”时期。2010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成为全国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省委、省政府对转型综改工作高度重视,经过一年多努力,2012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这一时期,山西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着力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省委、省政府积极致力于和谐山西建设,重点解决民生问题,主要包括:积极推进就业和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和开展棚户区改造,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党的十七大后,省委、省政府把改善民生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创业就业、医疗健康、社会保障、住房安居“五大惠民工程”。同时,从2009年起,山西先后实施的两轮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成为影响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民生工程和幸福工程。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山西努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和机制,在民主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推动文化大发展。2003年8月,《山西省建设文化强省发展规划纲要(2003年—2010年)》颁布后,山西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打造优秀文化产品,开展重大文化活动,实现了全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到2011年底,全省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位于太原长风商务区的山西大剧院、山西省圖书馆(新馆)、山西科技馆,太原博物馆、太原美术馆等省城标志性建筑建成并投入使用,正如《太原日报》一篇报道所描述的:五馆(院)“交相辉映,成为人们触摸历史、探索新知的灯塔彼岸”。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山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好煤炭行业“三大战役”,取缔土焦和改良焦,开展“绿色山西”建设。2006年6月8日,省政府作出《关于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的决定》,正式启动“蓝天碧水”工程。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造林绿化力度。
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推进党的建设。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山西省委制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下发后,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全省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进一步增强。2008年10月至2010年2月,全省5.85万个基层党组织、210.2万名党员分三批参加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012年10月17日,由山西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生动诠释右玉精神的话剧《立春》在北京参加文化部组织的“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活动,获得圆满成功。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党的十八大以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山西人民继往开来、砥砺前行,迈上了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丽篇章的新征程。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