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共同富裕思想的内蕴与当代遵循

2024-05-21 02:54陈星辰陈延斌
求知 2024年5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宣言

陈星辰 陈延斌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振聋发聩的一部巨作,不仅有完整严密的逻辑自洽,还有付诸行动的实操性验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定不移地以《宣言》为导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毅勇为地推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实践,开创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打造共同富裕的中国样板。

一、《宣言》中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内蕴

1.猛烈地抨击无产阶级遭受剥削的事实。《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得益于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崭露头角,为了维持既有利益,并不断扩张实力,资产阶级把攫取利益的目光投向了无产阶级或者说是工人的身上。资本主义以及资产阶级的丑恶在于他们推翻封建制度的目的不仅仅是维护自己现有的利益和政治权利,而是追求资本的增殖、权力的膨胀,采用一种新型的剥削方式,接过了宗教和以往政治制度鞭笞劳苦大众的鞭子。在资产阶级的观念里,工人不过是其进行商品生产的特殊工具,并不具备真正“人”的属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丧失了社会性,转变为一种单纯的利益关系,一切交往像进行商品交易一样,是一种彻底的拜物教。对于资产阶级而言,如何进一步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显然成为了最重要、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资本家侵吞了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他们甚至不想从这大量的剩余价值中抽取一些施舍给工人,在利益分配上劳动者和非劳动者呈现出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误状态。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遭受的压迫剥削来自不同力量级别的资产阶级。不公平的社会事实充分证明,只有通过彻底的革命,才能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为无产阶级以及全人类的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

2.清晰地揭露了地区发展的不公状况。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促进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增容,完成资本积累,进而为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就资本主义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城市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工厂建立的首选之地,农村的竞争力在城市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工业生产的多样性和高附加值让城市资产阶级大肆侵吞着高额的剩余价值。与农业生产相比,工业生产的规模性、统一性更强,生产产值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工厂的城市布局吸引了大批劳动力涌入城市,逐渐形成“城市输入—农村输出”的交互模式,也进一步发展为城市更强、农村更弱、“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被动局面。就整个世界而言,为了满足全球市场的消费需求,本国资产阶级又把目光投向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大工业体系的建立,让资产阶级进一步强大,他们的资本迅速扩张,成为巨额财富的拥有者,随之他们不再局限于对财富的追求,逐渐转向对政治权利的索取,迫切想要提高自己的阶级地位,成为政治上的上层阶级。本国资本家在海外获取原材料的方式手段并不都是采用和平的购买方式,通过暴力手段掠夺成为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商品源自国内的单一需求局面被打破,在这种商品交换过程中,外来资本和商品对本国市场进行的摧枯拉朽式的冲击,使处于落后地位的国家和民族逐渐丧失了本国独有的民族性。在循环往复的“原材料输出—商品输入”中,资本主义展示出强大的破坏力和侵略性,在这种不公平的互动交往中,资本主义再一次大获全胜,贫富之间的差距也被进一步拉大。

3.鲜明地指明为民谋利的斗争意图。彻底的斗争性是《宣言》中直言不讳的论述特点,《宣言》是作为共产主义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性文件而存在的,旗帜鲜明地表露出为无产阶级人民谋利是《宣言》的应有之义。《宣言》所倡导的不是为了某些人的利益而斗争,不是以少数人的富裕为目的,整个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富裕才是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马克思同恩格斯一起,对时局进行了科学的、逻辑的、理性的分析。归根结底,只有推翻时下存在的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才能脱离一切压迫和剥削,充分发挥自身特点,赢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劳动所得。通过不断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将会创造出新的社会形态,将会极大发展生产力,为个人个性的解放和自由发展创造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冲破资产阶级的束缚,建立起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个人才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也会由理想变为现实。

二、《宣言》是指引中国共同富裕实践的当代遵循

1.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共同富裕任务要想最终实现,首要关键在于确立坚强的领导核心,而这个核心只能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全面脱贫是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里程碑,但是同时也意味着推进共同富裕事业发展到了关键节点,下一階段的工作将会更加复杂艰巨。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民族数量繁多,地域差距明显,城乡发展不均。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国情,必须要强化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当前的国际形势依旧严峻,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影响地区局势稳定的因素依然活跃,不安定的地区环境和国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延缓了共同富裕的进程。此外,境外反动势力觊觎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对中国百般攻讦,妄图阻止中国发展。越是艰难险阻,越要坚定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对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创新,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坚持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引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共同富裕事业推向深入。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有条不紊,共同富裕举措才能落到实处,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要求。

2.价值理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取得一切成就的动力来源是人民,初心使命也是为了人民。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使得部分人民不能充分享受发展成果。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让更多的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东西部地区差距过大、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必须加以解决。在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要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注重共同富裕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坚决巩固好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际需要进一步解决公平正义问题,不仅要把“蛋糕”做大,更要把“蛋糕”分好。

3.制度保证: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作为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着上层建筑。《宣言》指明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前途命运——消灭私有制。生产社会化使得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能够充分吸收经济利益,而作为商品的实际生产者却只能分得与实际劳动付出不对称的、少得可怜的,表现为工资形式的收入。随着社会生产的逐步扩大,如果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很显然背离了共产主义对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当前,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适应生产力水平,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策略。一方面,公有制把控国民经济命脉,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渐进式增长。中国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创新,为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公有制经济的保证下,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到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从国防军工、载人航天,到南水北调、西部大开发,各种浩大的工程和民生项目的实现都离不开公有制经济的保障,公有制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压舱石、定盘星。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种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力量,发挥着激励创新的鲶鱼作用。《宣言》特别强调:“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无产阶级变为资本家压迫和剥削的对象,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不以剥削无产阶级为目的,而是与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刺激市场经济,扩大社会面就业,推动良性竞争,最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能够更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路径,制定相关的促进政策,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扩大民营经济的准入领域,健全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注入了动力。

作者陈星辰系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陈延斌系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 莙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宣言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TA宣言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
俄国资产阶级军事改革家——米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