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脾主困”思想论治小儿泄泻

2024-05-19 20:19索兰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6期
关键词:脾主中焦气机

索兰芳 徐 丽 刘 芳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3.涟水县人民医院,江苏 涟水 223400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病,可伴发热、呕吐、腹痛等其他症状,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5岁以内婴幼儿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2]。其中感染性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等引起;非感染性腹泻常由饮食因素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目前西医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可缓解症状,却无法降低患儿复发率。由于患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机体免疫功能差,反复腹泻可影响患儿的饮食、生活、睡眠、生活质量及生长发育,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危险因素[3]。《景岳全书》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本文依钱乙“脾主困”理论,结合虚实滞邪,探讨小儿泄泻的病机及治疗,为中医干预反复发作的小儿泄泻丰富临床思路。

1 “脾主困-易虚易实”理论概述

“脾主困”始见于《小儿药证直诀》“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钱乙认为被困之脾在病理上有虚实之分:既有有形实邪滞而生热等实证之象,又有中土脏虚,甚则累及肾阳等虚象。湿邪困脾,流注四肢,故喜困睡;食湿等滞郁而化热,故见身热饮水,或湿热熏蒸身目发黄;土虚水谷不得消磨,中气壅滞枢转不利,浊气在上发为胀吐,合污而下则生飧泄,《保婴撮要》将其概括为“邪实上焦则互吐,邪实下焦则互泻”。《说文解字》断注曰:“困,故庐也。庐者,二亩半一家之居,居必有木,树墙下以桑是也。故字从口木。谓之困者,疏广所谓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也。”提示“困”本意为累及田桑事务无法脱身;《易·困卦》象曰:“泽无水困”意为池泽干涸,生存环境被压缩,池中生物生存受困,故《序卦》言:“升而不已则困。”脾居中土,调气机升降,化水谷精微,然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稍有顾护不当,脾胃就被虚实滞邪困遏累系不得伸,病理表现为脾失健运,气机枢转反作,清阳不升。临证中钱乙认为小儿诸疾起当责于脾胃失调,独创白术散、异功散等,强调治疗中当首重脾胃,复其中气,以运为补,消补兼施,兼顾胃津。

2 基于“脾主困”的小儿泄泻病机

《景岳全书》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由此可见,泄泻病机大多不离脾胃。其生理功能,《素问·经脉别论》概括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胃运化水谷,是人体后天之本。《景岳全书》云:“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泄泻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4]中提及:外邪、饮食、情志、体虚、禀赋等是主要病因,脾虚湿盛为主要病机,肠为病位所在,脾为其主病之脏,与肝、肾密切相关,迁延日久,可由实转虚,虚实夹杂。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滞邪为主要病理因素。

2.1 中脏孱弱未全,虚滞由生 《严氏济生方》云:“胃受水谷,脾主运化,生血生气,以充四体者也。”胃腑纳腐,脾脏布化,纳运相得,“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诸病源候论》),继则升降相因,燥湿相济。钱乙曰:“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此时父母或养育经验不足,或忧其发育不全,致使喂养不知节制,溺其贪爱,故小儿中焦易伤。脾脏虚弱,运化失职,水液失布,聚而生湿贮饮,久则郁而化热,发为湿热留滞中焦之候。水谷不得正常充养,气血化生乏源,肉不坚荣,卫气不充,脾失之卫[5],遇六淫侵袭无力抗邪,可发为外湿、寒、暑、热之邪或单独、或相兼困脾之象。太阴湿土体阴用阳[6],脾胃虚弱,气机枢转不利,清阳不升,脾阳不温,好发寒邪凝滞脾络之脾虚寒病[7];脾阳虚可致邪气留连,病程缠绵难愈,久伤肾阳,元阳不足,火不暖土,易发澄澈清冷之五更泻。“阳化气,阴成形”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8],阳主万物气化与温煦推动,若阳不足,则阴成形太过,阴寒之邪困脾滞肠,开阖失司,发为泄泻。《素问·脏气法时论》记载“脾病者……虚则痛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胃脉……虚则泄”,均指出泄泻与脾胃虚弱关系密切。

2.2 诸邪利用相合,实滞遂起 《道德经》第十一章曰:“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滞有虚实之分,虚滞为中土脏虚所生,实滞多以寒食湿热及无形中气壅滞为主,利用相合,虚实夹杂。兹以上述诸邪,探讨如下。

2.2.1 寒滞 小儿或先天禀赋怯弱,或后天少见风日,藩篱疏薄,正气不足,不耐寒温损伤卫阳,或贪爱冷饮伤及脾阳,均会为寒邪所困,脾阳失于温运,《圣济总录》记载:“脾为阴中之至阴,则阴气盛,阴盛则内寒,故令人府藏内洞而泄。”阐述了长夏季节寒滞洞泄的发病机理。

2.2.2 湿滞 泄泻四时皆可发病,以长夏高发,五行中脾、长夏、湿均与土应,长夏多湿,湿邪湿性黏滞内袭太阴,内外湿邪相合流滞于脾,脾恶湿性,故精微不化,升降反作,湿趋大肠,传导失司,发为泄泻;或与其他六淫邪气相兼困脾,《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金匮要略》言“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言:“泻于暑热时多患者,谓时热及饮食皆冷故也。不伤于热,必伤于冷。”长夏好发泄泻,暑邪为当令之邪,常与湿邪相兼并存,发为暑湿泻。湿滞内生,阻滞气血运行、精微代谢,中焦气机失于条顺,湿郁化热搏结,形成湿热泻。

2.2.3 气滞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认为人是天地自然与聚合之气的产物,人的生命活动即是气机的升降出入。《读医随笔》言其为“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龠,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然“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景岳全书》),若升降失调,人体气机紊乱,或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或六气太过不及,皆可导致疾病发生[9]。肝司疏泄,主疏通畅达全身气机。小儿肝常有余,容易为环境变化或所欲不遂所影响[1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若乙木不达,横逆乘犯气机枢纽,中气停滞而脾失健运,发为泄泻;春伤于风,外感邪气损伤卫气,玄府开阖失司,春令肝脏疏泄不及,而气郁于内,叶天士有云“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不免”。中失斡旋或由少阳病误下所致,或由它邪滞脾,脾生理失常所致,出现枢机不利,升降失司,气机壅滞于中焦,出现上热下寒之寒热错杂证,《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治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诸气者,皆属于肺”,气机的运行调畅有赖于肺气宣发肃降。外感六淫、情志失调等皆可导致肺气壅滞,不能敛降,壅踞中焦,气路郁闭,水谷精微无处可散,顺势而下,发为泄泻。常言多谓“小儿肾常虚”,然孙思邈有云:“肾邪实,则精血留滞而不通。”张锡纯认为肝与肾同居于下焦,同生同源,提出“肝气能下达,故能助肾气之疏泄”。小儿禀受外邪,或伤于七情,皆会导致肝失疏泄,肾气不通于肝,开阖失司,藏郁闭塞,元气无法循行周身激发推动生命活动,导致邪气壅滞肾经肾府[11]。肾主水,元阳无力布散周身,肺肝脾三脏水液代谢失常,又肾为胃之关,主下焦,开窍于前后二阴,因此,肾气壅郁可以从多角度影响二便失常。

2.2.4 食滞 《素问·痹论》有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文解字》称“倍,反也”,意为违反正常饮食规律者均会损伤脾胃。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家长更恐其受寒饥,再加小儿不知饥饱偏嗜,贪恋肥甘不知节制,常多有乳食酸馊不化,停而为滞,食滞胃肠,脘腹胀痛,通则不痛,故而泻后痛减之症。《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下为飱泄。”《活幼心书·诸泻》记载伤食泻:“乃脾胃素弱,复为生冷果食所伤,故大便不聚而泻,或因乳母餐生冷肥腻之物,自乳而过,亦能作泻,面唇俱白,泻稀而少,或如坏鸡子,腥臭异常,身形黄瘦,名伤食泻。”指出了母亲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小儿伤食作泻。

2.2.5 热滞 《颅囟经·脉法》云:“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小儿体禀纯阳,阳胜则热,火证居多,故一有患病易从阳化热,出现外邪入里化热,气郁化火,食积化热之象,热邪滞淫脾胃肠道,表现为热滞[12],多与湿邪相合困滞中焦,水谷清浊不分,下注为泻。

3 基于“脾主困”的小儿泄泻治法

3.1 运脾行滞以消困源 《说文解字》言:“滞,凝也。”《周语》释为积也。小儿泄泻虽病因多端,但总不离滞,乃寒湿热食气虚滞困脾,失于运化所致,故当治以行诸滞,助脾运,以恢复中土生理功能。

3.1.1 辛温气清散寒滞 寒滞患儿泄泻,症见泻青白色,身温凉,不能食乳,多似睡,闷乱哽气,长出气,睡露睛,唇白多哕,欲大便,不渴等,治宜温补,方用益黄散;若夹湿者,症见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腹食少,周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治以芳香化湿散寒,方用平胃散;若有夹风者,症兼见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治以疏风散寒,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上三方药,多为辛温行散,气味俱升之品,如陈皮行滞气而泻郁满(《长沙药解》),青皮积者破而结者解(《本草经解》),诃子味酸苦涩,善疏郁塞而收脱陷,藿香、厚朴气味俱升,阳也散也,半夏味辛,除湿化痰涎,泻心下痞满,苍术气烈,偏入己土(《玉揪药解》),使己土健升降复。善用上述配伍,可使补而不滞。

3.1.2 辛甘气平清湿热 湿热滞,症见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臭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治以清热利湿,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减。其中葛根气平,味甘辛,黄元御谓其可解经气之壅遏,清胃腑之燥热,达郁迫而止利,降冲逆而定喘。

3.1.3 辛温质轻升运脾阳 脾虚湿滞症见大便稀溏,色淡不臭,食后作泻,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指纹淡,万全认为当以治湿为要,治湿以养脾为大旨,然则久补易滞,故钱乙在其治疗基础上更加注重运脾,而非一味壅补,方以白术散加减。方中四君子补脾;藿香、木香辛而气温,行气运脾而不壅滞;葛根气味轻清,阳也,可鼓舞脾阳升发,助脾胃运化,全方扶脾助运,补运兼施,补而不滞。若见大便清冷,完谷不化,则为脾肾阳虚所生困滞,当温补脾肾,予理中丸加减,钱乙综仲景治泻四法,减理中甘草用量,改汤为丸,创立调中丸,既温运中阳,又减甘草壅补之嫌[13],为幼科又一创新之举。

3.1.4 味辛气平消积满 食滞者,症见便稀夹不消化食物,气味酸臭,脘腹胀痛,泻后痛减,舌苔厚腻或微黄,当消积化滞,予保和丸加减。《成方便读》云:“此方虽纯用消导,毕竟是平和之剂。”食滞得消,脾升胃降复常,泄泻亦可消。

江育仁教授[14]提出“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思想,在其应用中亦首推苍术,《本草分经》谓其苦温辛烈,燥胃强脾,可醒脾助运,黄元御认为苍术善行,走而不守,功同白术,而泄水开郁独长。白长川教授亦提出“脾胃之病不在健补而在运与化”[15],强调要恢复脾的生理功能。过用苦燥,易伤及脾阴胃阴,“脾欲缓,当急食甘以缓之[16],《素问·刺法论》提出“欲令脾实,气无滞饱……宜甘宜淡”,在辛温升燥行滞的过程中,钱乙提出“生胃中津液,多服白术散”,强调宜用甘温以生津养阴,缓脾阴克伐,避免辛燥伤阴。

3.2 醒脾调气以平升降 肝郁脾虚痛泻之证,治宜疏肝郁,补脾止泻。《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土得木而达”,土虚木乘,宜用甘苦温以培土,酸甘以缓肝急,予痛泻要方,以白术为君,白芍为臣,陈皮为佐,炒香尤善燥湿醒脾,再加理脾引经要药防风,风能胜湿,亦为升阳之剂,可以疏肝行滞,柔肝补脾止泻。中焦气机壅滞,斡旋失司,见心下痞硬,亦见腹中雷鸣切痛,下利作泻,治当平调寒热,消滞除痞,方与泻心汤类方,辛开以除中气壅滞,苦降以复气路畅达,中焦滞除,脾胃自运。

4 验案举隅

患儿,男,11岁,就诊日期2022年6月22日,夏至。主诉:腹泻反复发作,加重1周。既往史:6年前因心律不齐于本地西医院诊断为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间歇性)。患儿幼时因饮食不节出现腹泻水样便,持续半年,服健脾口服液后症状好转。其后时常便溏,继续上述药物治疗,症状好转,停药后复发。刻下症见:大便溏泄,2~3次/日,饮食生冷后加重。纳可,易饥,寐中鼻塞,偶有遗尿,2~3次/月,遇寒加重。舌淡白,苔白,脉沉弦。西医诊断:慢性腹泻。中医诊断:小儿泄泻;辨证:脾虚滞泻。处方:茯苓20 g,山药15 g,红曲6 g,黄芪10 g,白术10 g,防风5 g,白屈菜5 g,焦山楂20 g,焦神曲20 g,焦麦芽 20 g,鸡内金20 g,草果10 g,甘草10 g,太子参20 g,7剂,每日1剂水煎200 mL,早晚两次温服。患者药后症减,后随访腹泻未再复发。

按:本案患儿因心律不齐日久致虚,气虚无力行血,久而伤及后天。又幼时曾饮食不节,值此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之时,乳食停滞中焦出现泄泻,持续半年之际,脾气不升,正气已伤,严重损伤患儿脾胃生生之气,虚而生滞。脾胃不可耐受寒凉,故常于饮食生冷后加重腹泻;表气虚,故鼻窍不通;肺脾气虚,三焦气化失司,膀胱失约,故见遗尿,阳主化气,寒气下于膀胱,气化不利更甚,遗尿症状加重。西医诊断为慢性腹泻,中医辨证为小儿泄泻——脾虚滞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加减以健脾益肺,行湿止泻,佐以理气运脾、消食化积之品。方中太子参益气健脾,山药健脾止泻,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补脾与祛湿兼顾,水得脾运而不分泻魄门;玉屏风诸药相合,补脾益肺,津得气摄而不外泄遗尿;其中黄芪-茯苓对药(又称黄芪汤)首见于《普济方》,二者合用可使脾气自健,运化有权[17]。草果辛温燥烈,药性主升,善除寒湿而温燥中宫,《本草纲目》谓其可治太阴独胜之寒,最可除湿运脾,行气和胃,调中焦升降;白屈菜辛苦温入胃经;红曲、焦三仙、鸡内金健脾消食滞化积;甘草守中益气。全方补运兼施,调气消导兼备,诊治过程中辨证施治,故疗效显著。

5 小结

小儿形气未充,诸滞易困脾土,病理上可表现为小儿泄泻,易虚易实,虚实夹杂。脾失运化,气机枢转反作,清阳不升,三者既可独发,亦可相兼携未化谷液合污而下。“解湿运脾,行滞调气”的治疗可以消病因,平升降,复中健。临证中善用醒脾运脾、辛温辛平轻清之药,对恢复小儿纳运消化,具有积极的效果。

猜你喜欢
脾主中焦气机
从气机升降失调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思虑过度所致失眠症
从“脾主困”浅谈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腹痛(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体会
畅通中焦选对药
李生财论治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经验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现状
运用吴鞠通寒湿理论治疗中焦寒湿证疗效观察
浅析十月太阳历对脾主时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