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军
位于鲁北平原的山东省乐陵市,是德州市代管的县级市。以前只知道乐陵的金丝小枣有名,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千年枣林,古枣树数量更居全国之首,素有“百里枣乡”之美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平原地区的县级市域内,竟然还保留有多处成片的油棉和棉纺企业工业遗存。并且,其中的一家棉纺企业的老车间、老设备还在继续使用,是一处难得一见的活态工业遗存。
在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史上,“上青天”的名号一度叫响全国。“上青天”指的是上海、青岛、天津三座纺织工业发展的核心城市。随着工业产业的迭代,棉纺织这一类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内地转移,乐陵就成为青岛纺织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
位于乐陵市黄夹镇的原乐陵县第一油棉厂(1988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乐陵县撤县改市后,改为乐陵市第一油棉厂),由当时的乐陵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在1952年5月筹建,1955年9月建成正式投产。建厂初期,工人自带弹花车,轧花车,靠脚蹬畜拉加工皮棉,年产量14000担,产值150万元。20世纪80年代工厂鼎盛时期,设有籽棉、轧花、打包、脱绒、榨油、修配、动力等7个车间和连成排的十座大型棉花仓库。目前,这些红砖红瓦的生产车间、仓库建筑群以及平房宿舍区基本保存完好,许多老生产设备还在,只不过已经锈迹斑斑。在一座仓库的大门两侧,当年用白漆刷上的“搞好棉花收购”的大字依旧清晰。漫步在整个老厂区,看着高耸的水塔、烟囱和联排的仓库建筑、整齊的宿舍小院,依然可以想象到当年企业热闹的生产和生活场面。
“那时候,到油棉厂干个临时工都很高兴!”74岁油棉厂老职工苏绍林表示。他是在1978年进厂的,在他的记忆里,20世纪80年代,每到收棉花的季节,附近的棉农常常要在工厂门口排两三天的队才能卖掉棉花。最红火的时候,工厂里约有四五百名工人。位于油棉厂生产厂区西侧的职工家属院也颇具规模,当时单身职工可以分一间房居住,双职工可分两间平房带个小院。
油棉厂已经停产,但位于寨头堡乡的华强新材料有限公司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这里原为1987年建厂的乐陵县华强棉纺厂(1988年改为乐陵市华强棉纺厂)。厂区内仍保留着一座面积约2.24万平方米的大型棉纺车间。老车间为单层建筑,建筑顶部呈锯齿形状。锯齿形状厂房建筑样式,源于德国包豪斯风格的工业建筑,该种建筑在空间跨度较大的情况下,具备减少太阳光直射、增加室内定向采光和便于排风通气的优点。因此,这种建筑形式在我国纺织印染行业中被大量采用。
走进车间,会听到各种机器设备的轰鸣声,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穿梭在各种机器设备之间。记者注意到,许多20世纪80年代的老设备还在正常运行使用中。从设备标牌上不难看出,其中的一部分老设备是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的产品,一部分竟然出自中国人民解放军4806厂!
乐陵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宗明介绍说,尽管这些老设备仍能使用,但由于老设备费电,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企业会逐步淘汰掉老设备。工信部国家工业遗产评审专家、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姜波表示,乐陵市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继青岛、济南之后,山东又一处棉纺生产中心。“以前,我们对工业城市和沿海城市的工业遗存关注比较多,对鲁北地区这种散落在县域的工业遗存关注较少。乐陵市的棉纺工业极具地域特色,曾经带动了本地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也为后来乐陵调味品和体育器材等工业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领引作用。”
杨宗明表示,目前乐陵市正在打造工业旅游线路,以工拓游,以游促工,以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下一步,乐陵市将加强与高校等机构的交流合作,在保护好现有工业遗存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乐陵市工业文化资源,整合辖区内泰山体育、调味品等各种工业元素,结合当地千年枣林以及冀鲁边红色文化资源,让沉寂多年的工业遗存重新焕发活力,助力乐陵市乃至德州市的工业旅游和经济发展。
专家点评:
姜波教授(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工信部国家工业遗产评审专家、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委员):
山东棉纺织业由来已久,是山东的传统优势产业,二十世纪初济南和青岛就成为中国纺织业的中心,新中国成立后青岛更是与上海、天津并称“上青天”,为全国棉纺行业三大中心之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岛棉纺业开始以人员设备技术支援鲁北经济发展,乐陵的纺织业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在改革开放后迅速成长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乡镇企业的典型代表,也为今天乐陵这个县级市拥有泰山体育、杨家集调味品等全国乃至全球著名企业种下了工业文化基因。
乐陵目前保留有山东棉纺业最完整的工业厂区,这不仅是乐陵的工业遗产,也是20世纪60年代山东工业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转移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是鲁北地区棉纺业辉煌时代的缩影,更是山东棉纺织业发展变革的鲜活历史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