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畜牧兽医管理 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2024-05-18 08:20韦建猛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疫病

韦建猛,覃 殷

河池市金城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河池 547000

畜牧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居民饮食结构丰富化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为就业和动物蛋白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现代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模式亦带来了动物疫病防控的难题。在管理的过程中,只有积极做好对应的管理,强化动物防疫工作活动,才能够推进畜牧行业的进步。防疫人员工作任务与责任重大,将直接影响到动物疫病防控的能力和效率。所以要积极地推动兽医总体管理工作,以此来推动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发展。由于当前养殖模式正在朝着现代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提升了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加大了疫病传播的风险。疫病一旦暴发后,则会导致大规模感染,所以必须要引起管理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以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并控制传播速度。

1 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1.1 工作人员水平相对较弱

在整个畜牧业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兽医工作人员对于保障动物健康及国家食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但由于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知识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差异相对较大,部分人员对于防疫的知识缺乏了解,认识的不够全面,从而影响整体防疫工作效率及质量。尤其是对于基层地区来说,工作人员的整体年龄偏大,防疫思想相对薄弱,再加上培训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当前整体的防疫工作水平,没有办法得到提升。部分工作人员对于部分病症理解不清楚,难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使出现疾病之后,不能够及时发现和采取处理方面的工作,从而增加动物疾病暴发及蔓延风险,整个兽医防疫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总体上不利于工作活动的开展[1]。

1.2 缺乏信息技术应用

当前时代属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在畜牧行业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显著提升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效率和成果。通过数字化方式,可以实现疫情数据的搜集、分析和共享,对防疫措施作出迅速回应,并实时监控动物的健康状况,有利于推动动物疾病防控工作活动的顺利实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畜牧行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运用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需面对诸多问题和挑战。通过分析当前工作现状来看,尤其是在基层和偏远地区,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防疫工作的有效性;其次,部分兽医工作人员由于年龄相对较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敏感性和适应性相对较低。由于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匮乏,这一群体在获取和利用网络防疫信息资源方面存在困难,对于网络中的很多防疫信息不能够及时的进行了解。除此之外,在整个防疫工作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缺乏信息网络的构建,无法及时地推动信息共享活动,导致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程度相对较低,无法实现实时疫情上报和联动反应,总体上来说不利于整个防疫工作的顺利发展[2]。

1.3 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完整的防疫体系已经基本建设完成,主要是由各级动物疾病防控中心以及乡镇畜牧兽医站所组成。该网络的确为疫情的及时预防、控制及处理提供了组织架构。然而,尽管框架已初步建立,具体的运作过程中,整个系统仍面临管理方面的不足与挑战。总体进行分析来看,在整个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且缺乏监督和管理活动。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虽然有基本的管理主体,但是很容易造成管理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防疫中心只是空架子,并没有积极地开展整项工作,疫情防控存在漏洞。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操作技术缺乏规范性,进一步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能,从而间接降低了防疫工作的成效。各地区管理体系发展不均衡,影响了防疫工作的统一性与连贯性。部分区域可能受经济或资源条件限制,防疫体系相对滞后;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具备先进的防控技术与设备。这种差距导致了整体防疫力量的分散和应对能力的不一致。同时,职责不明、资源配置模糊等问题,也进一步削弱了防疫系统的执行力[3]。

1.4 存在工作薄弱环节

在整个畜牧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遵循一套完整且高效的管理机制对防疫工作至关重要,是推动整个防疫工作活动开展的基础。这种机制不仅要确保活动顺利地展开,而且也要保障防疫措施得到适当执行。由于在当前养殖的过程中,集体养殖和个人养殖类型并存,养殖规模与管理水平的多样化导致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执行存在不一致性。实际上,养殖户的专业知识和责任感的不一,可能在防疫措施的执行中产生疏漏。由于法律和道德约束力的不足,部分个体养殖户可能忽视基本的防疫要求,从而加大了疫病传播的风险。同时也会出现兽医不负责的情况发生,部分兽医人员仍固守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未能充分认识到防疫工作对现代化理念与技术的迫切需求。这种保守的态度并不利于防疫工作的创新和提升。在面临疫情时,这些兽医可能表现出疏忽或应对延迟,缺乏紧迫感和动物疫情及时上报的意识。这无疑增加了疫情管理的难度,加大了局部疫情蔓延至大范围的风险。一旦发生动物疫情之后,缺乏及时上报的意识,这些内容都是当前在防疫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薄弱的环节[4]。

1.5 缺乏资金投入

在整个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确保畜牧兽医管理得到适当支持至关重要。这包括实施教育培训、提升工作人员技能、购置必备设备和物资、建立应急体系以及协调监测网络等方面,所有这些均需稳定且充足的资金保障。然而通过当前管理现状来看,对于基层动物防疫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尤其在部分地区,受限于地方经济条件或财政收入水平较低,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支持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国家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支持。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地方财政在动物防疫工作中投入的资金是十分有限,缺乏资金导致整个工作难以开展[5]。

2 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对策

2.1 树立动物疫病防控正确认识

动物疫病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离不开科学理念的指导。正确认识动物疫病是积极推动疫病防控的关键基础。动物在养殖的过程中,出现疫病是免疫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正常的生态系统调节的现象,对于防疫工作人员来说,应当全面树立正确的认识,根据现阶段动物疫病防控的相关管理制度,展开综合性的学习。防疫人员还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动物疫病的复杂性,并了解影响疫病的各种因素,确保对动物疫病做好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一旦出现疫病之后,他们可以确保在疫病压力下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损失,避免出现疫病大幅度扩散的情况。在整个过程中,应当积极优化兽医工作人员的管理,对于畜牧生产者来说,不仅需要掌握动物疫病的基本知识,还应深入学习疾病的传播机制和有效地防控策略,必须要对动物疫病展开深入的学习,出现疾病之后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以及上报机制,做好信息的上报,同时积极地进行消毒和隔离,严格进行监测,不可出现隐瞒情况的发生,避免出现大幅度疫病扩散。

2.2 提升畜牧业兽医服务水平

当前我国在养殖活动中通常采用分散式养殖的活动,农民是养殖活动的主体。随着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向城市发展,面对种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分散式养殖的方式逐渐减少。我国畜牧业因此正面临生产方式与结构的深度调整。这直接导致传统分散养殖模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工业化方向发展。在当前的背景下,要深入研究兽医工作,结合养殖活动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发生。

首先要树立文化产业的观念,传统分散的养殖模式在当前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畜牧行业产业化发展力度不断地加深,在整个经营和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通过采用规模化方式发展,规模化养殖有助于更有效地控制饲养环境和动物卫生,提高畜产品质量与安全,降低疾病发生率;其次,完善兽医政策至关重要,兽医政策的建立可为畜牧业提供必要规范和指导。积极落实各项兽医政策,在整个管理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兽医政策,实施畜牧行业产业链条化发展,以此来更好地控制和预防疾病;再次,提供高水平的畜牧服务是提升整个行业服务标准的关键。针对部分养殖人员专业知识不足,需加强兽医培训工作深度和实效性,提高兽医工作者专业能力,以此来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最后,推广现代科学管理及防疫知识,增强农民自我防控意识和能力,是畜牧产业转型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根据当前部分兽医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全面的情况,要深入进行探析,提升兽医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了解疫病出现的特点,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展开治疗。

2.3 突破薄弱环节,提升防控能力

通过上文的分析明确得出,在当下我国畜牧兽医管理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尽如意的短板,要在未来的工作中着力识别并且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加以改善,从而强化疫病防控的整体实力。因此,在今后要结合薄弱环节展开分析,以此来有针对性的提升防控能力。

首先,要推动畜牧兽医行业体系的优化和完善,由于兽医在整个工作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缺乏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导致整项工作活动缺乏约束,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过程中。整体工作呈现出敷衍态度,严重缺乏责任心和工作意识。所以,要积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工作人员能够不断树立责任意识。管理层应当实行高效的监管机制,为动物疫病防控的每一个环节设定明确的标准和责任。一旦工作人员未能达到这些标准,应根据既定规程采取相应地纠正措施。此外,通过奖励和激励措施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奖励那些表现出色的工作者来树立模范,提高整体团队的士气。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将具体的动物疫病防控环节进行明确地划分,在整个管理的过程中,哪一环节出现错误之后,给予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的态度。对于表现突出的人员,实施奖励的方式,以此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其次,还需加大对先进诊疗技术的投入和应用,深化兽医和畜牧工作者对于疫病流行病学、免疫学等领域知识的掌握。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防控力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兽医行业内的工作效率和疾病处理准确性。对兽医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活动,当前兽医工作人员工作内容复杂,既要对动物及时地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也要担负起积极宣传的工作,及时了解动物出现疾病的具体原因和症状,从而向有关部门及时的报告。由于当前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相对缺乏,所以管理人员要给予兽医更多培训的机会,能够让兽医接触一些新技术,以此来提升工作的专业性,促进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2.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奠定工作基础

在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畜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和食品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鉴于此,畜牧业防疫工作的管理应被列为首要任务,这不仅体现在对动物疾病防控的重视程度上,更应表现为对防疫工作资金投入的实际加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之后,才能确保基层防疫工作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周转,保证经费的充足,确保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能够促进畜牧行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不断提升食品的安全和质量等等。在整项畜牧防疫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疾病的管理,针对出现的苗头及时进行制止,以此来防止疾病的感染和传播等等。

3 结语

在当前畜牧行业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畜牧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具有关键的意义。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整个动物疫病防控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导致整体的防控力度相对较低,所以在今后必须要充分发挥出兽医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兽医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综合性的能力。采用信息化方式进行管理,不断突破在防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升整体的防控能力,加大资金的投入,为防疫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推动整个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实施,以此来不断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疫病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我是兽医志愿者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