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张力

2024-05-17 00:00:00吴建华
风流一代·青春 2024年5期
关键词:官渡枇杷树尘埃

《大地与尘埃》

作者:王新程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产到户后,广大农村地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解决了温饱问题,很多地方开始出现闲置劳动力;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大量实体产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出现大量劳动力缺口,相应地,“农民进城”“孔雀东南飞”现象开始出现。

在这种大背景下来看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短短几十年的变化,就不会觉得奇怪。可以说,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巨大进步,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开放释放了蕴藏在人民群众尤其是基层老百姓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到身处这个时代的每个个体,都付出了辛劳、做出了牺牲,也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证明了自身的价值。王新程的自传体散文集《大地与尘埃》一书,细致入微地讲述了重庆市酉阳山区官渡滩土家村寨的一家人,在这个时代洪流中的创业历程、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描绘了一幅可歌可泣的图谱。

《大地与尘埃》主要由四篇长篇散文构成,分别是《大地上的母亲》《父亲是一棵树》《官渡》《道路尽头是茶园》,为读者呈现了作者的母亲、父亲、姑姑以及其他家人、亲属的生活轨迹,用温暖真挚的笔调描写故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人间烟火,让我们感受到王新程“乡愁”背后的蓬勃张力。

张力来源于苦难。王新程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那个年代食不果腹是常有的事情,他写道:“每到四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能吃的都吃光了。山里有枇杷树,村人就剥枇杷树的皮,连夜用锅炒干。用石碓舂成粉,混点儿草叶捏成粑粑蒸熟了吃。没过几天,山里的枇杷树皮都被剥光了。”和很多人一样,忆及那个时代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饿”。王新程的父亲是一名行走乡里的手艺人,也是生产队派出去搞多种经营的社员,他头脑灵活、见多识广,会多种修理技术,他的最大愿望就是让孩子们走出那片大山,摆脱贫困与饥饿。但换个角度看,苦难从来都是用来被超越、被战胜的,正因为经历了那种“苦中苦”,大家都憋了一口气,继而汇聚为一股力量,成为迫切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源动力。

张力来源于大爱。爱很柔软,却有力量。王新程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怀念故乡的人和事,其中有一根隐线是至真至纯亲情中蕴含的人间大爱,很多片段引发读者共情,让人落泪。王新程出生时身体虚弱,吃母乳一直吃到五岁,在大集体劳动时,母亲都是趁劳动间隙的点滴时间给孩子喂奶,自己却得不到休息。他写母亲:“我出生时,她才三十多岁,但仿佛已经在人世忍耐了几十年。”他写从小把自己带大的姑姑:“她是我的另一位父亲和另一位母亲,是我在世上的另一处安顿和收留。”王新程离开故乡多年,但乡愁始终在心头萦绕,很大程度上是割裂不开来自故乡、亲人的大爱。这种爱如同风筝的线,无论游子离开故乡多远、多长时间,都牢牢牵着游子的心。所以,故乡可离开,可怀念,还可用来激发奋斗意志。

书中对于官渡滩、对于亲人们的讲述虽然是个性化的,却有着普遍意义。如果将一个家庭的奋斗史进行剖析、延展,会引发我们对社会的诸多思考,我们民族的创造力之所以这么强、之所以能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完的道路,其中乡愁所赋予的精神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也是值得我们不断挖掘、深入研究的。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

猜你喜欢
官渡枇杷树尘埃
枇杷树
《官渡粑粑》包装设计
艺术大观(2023年22期)2023-08-15 13:33:59
枇杷树
古渡熙攘千帆竞 滇池北岸谱华章 守正创新强承载 起航奋进新中心——这里是官渡,这就是官渡
云南画报(2021年10期)2021-11-24 01:06:38
不染尘埃
尘埃有多老
校园里的枇杷树
小读者(2019年20期)2020-01-04 02:14:00
尘埃不定
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6
广东官渡六户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初探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39
枇杷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