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光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团常州市委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创新“1+3+N”学习模式,发挥青年学习社、学习线路作用,以期将“常州三杰”等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
沉浸式感受100年前“95后”的革命精神
“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三个名字,但是当我踏入纪念馆,看到那些壮烈篇章,听到那些坚定誓言,我被这三位革命先辈的信念与毅力深深震撼。作为新时代的新生力量,我们更应该担起责任,为祖国的未来奋斗。”2024年4月11日,常州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的学生们参观了常州三杰纪念馆。之后,初二(20)班的学生李木子心潮澎湃地写下了上面的感言。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这三位常州籍青年,作为中国革命早期领导人,为中国革命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被后人称为“常州三杰”。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恽代英出生于1895年,张太雷出生于1898年,瞿秋白出生于1899年,是100年前的“95后”,充满朝气和激情。
100多年前,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瞿秋白投身革命洪流,首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向中国人民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填补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研究上的一项空白。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这是瞿秋白在文章中写下的一句自白。1935年,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捕,面对敌人轮番劝降和高官厚禄利诱,宁死不从,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如今,以他名字命名的“秋白书苑”遍布常州,成为常州的红色地标。
张太雷年少时就立下誓言,“愿化作震碎旧世界的惊雷”,并将自己的学名“张曾让”改为“张太雷”。在张太雷纪念馆展厅中,存放着一张发黄的毕业证书。当年,张太雷放弃了即将取得的北洋大学毕业文凭,毅然投身革命,奔赴人生新的战场。他对同学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
张太雷主持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首任总书记。大革命高潮酝酿和形成时期,张太雷积极投身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工作。他在给妻子的家书中写道:“我们现在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永远幸福。”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张太雷亲自上阵指挥战斗,不幸中弹,于12日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牺牲在战火中的中央政治局委员,牺牲时年仅29岁。纪念馆上方悬挂的1212条“红领带”,是广州起义军的标志,寄托了家乡人民对先烈的哀思。
被周恩来誉为“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的恽代英,是党内公认的著名理论家和宣传家。“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恽代英在给北大教授胡适的信中这样写道:“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1930年5月6日,筹备领导上海工人暴动的恽代英意外被捕,于1931年4月29日被敌人枪杀在南京监狱中,年仅36岁。
近年来,常州着力打造张太雷、瞿秋白、恽代英“常州三杰”红色品牌,努力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让红色史实“开口说话”。张太雷纪念馆墙上的照片都利用创新手法动态呈现,时长6分钟的裸眼3D幻影成像微话剧,生动再现了张太雷在共产国际讲坛上第一次响起中国共产党员声音的历史时刻。《一封家书》微视频生动展示了他给妻子的家书,那句“我们现在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永远幸福”更是令人动容。
张太雷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特别安排了一项沉浸式体验活动,初二(20)班谢逸铭同学扮演青年恽代英,亲身体验了民族危亡时期中国青年振臂高呼的英勇场景。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同学们深受触动,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回到百年前,
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度过青春?
2022年6月,位于张太雷纪念馆南侧的“常州三杰”青少年主题学习空间落成对外开放,是全国首家青少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线下青春馆,是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的创新“实境课堂”。自落成以来,接待市内外参观考察200余场,共计1万余人次,开展学习活动8000余场,线上VR学习空间同步上线,成为常州“红色名城”“青年之城”的展示窗口和青少年学习的重要载体,获评江苏省省级青年学习社、2022年度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成果、第十批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常州三杰”青少年主题学习空间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分为“学习客厅”区、“常州三杰”与早期中国青年运动展览区、团史陈列区和交流互动区四大功能区,通过还原历史的“真”、强调青年品质的“善”、追求精神升华的“美”,展示历史,回应需求,关照未来。
跟随着“常州三杰”青少年主题学习空间运营负责人田泽奇的引领,观众们一路认真地参观、学习着。
在开阔、明亮的“学习客厅”区,观众们看到主题学习空间在精神主线上将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寄语贯穿始终,通过“无限反射镜”技术创新打造“学习”装置,内部流动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谆谆教诲,青少年透过镜面近距离感受“学无止境”寓意。由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组成的“学习之林”等众多“学习”区间巧妙地映射出“学习”的精神内核。
“‘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对青年提出的要求,在‘常州三杰’与早期中国青年运动展览区,我们以这个要求为总览,设置‘年少饱读立大志、笃行马列明大德、不负韶华成大才、峥嵘岁月担大任’四大篇章,独具匠心地将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要求与‘常州三杰’各个人生阶段的精神特质相呼应,形成系统严谨、层次畅达的展览逻辑。”田泽奇详细介绍着。
“常州三杰”与早期中国青年运动展区是核心展区,这里以“常州三杰”等青年运动先驱的奋斗故事为内容暗线,设置了“穿越时空遇见你”“隔着纱窗看晓雾”“伟大也要有人懂”“没有冬天不可逾越”等17个故事单元、20余个驻足点,真实呈现青年历史人物的厚重感和精神质感。
在“穿越时空遇见你”“伟大也要有人懂”区域,观众们看到“斜杠青年”瞿秋白、“体育达人”张太雷、“现代墨子”恽代英。以怀旧风格海报的形式呈现“常州三杰”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婚恋观念等,视角独特,“常州三杰”的形象立体感更强、人物层次更多面。
走至“常州三杰”与早期中国青年运动展览区延伸展区,有一条全长188米的展线,展线上引用了13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回顾百年前以“常州三杰”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的奋斗故事,恰如其分地将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殷切期望与“觉醒年代”的青年特质相呼应,实现历史叙事与精神弘扬有机结合。
走过这条长长的展线,来到团史陈列、交流互动区。这里有“青年大学习”“习语常听”等互动形式,可以学习总书记在学习、理想、奋斗等方面送给青少年们的“成长指南”。
参观的最后,田泽奇意味深长地问了观众们一个问题:“回到百年前,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度过青春?”青少年朋友由此思考“是否愿意赓续三杰血脉,在共筑复兴梦的道路上贡献火热青春”。
这样的参观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