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乘势而上,击楫中流

2024-05-17 00:00:00张建
风流一代·青春 2024年5期
关键词:赵丹常州新能源

创新之城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左右,迈上万亿元台阶,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新能源之都’澎湃起势,新能源产业产值超7600亿元,整车产量近68万辆,投资热度全国第一”“光伏产业规模接近全国十分之一,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排名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产值达4700亿元”,2024年常州“两会”,常州市长盛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是说。

常州,是苏锡常板块中经济体量最小的城市,一度被调侃为“小透明”,却在2024年伊始惊艳全国。

答案有路可循。

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厚重的历史、温润的文化,与求新求变的发展决心相互激荡,凝聚成不可遏制的磅礴之力,驱动着这座千年之城脱胎换骨。强势产业的“吸附力”和创新的动能也吸引了众多青年来常州追梦筑梦、挥洒才智。

“我们在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跑出了中科摩通的‘加速度’。过去四年,我们提供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智能化产线,从一开始的汽车热管理和储能电池,到横向布局扁线电机∕电驱、域控制器、激光雷达、线控底盘等新能源汽车前沿领域。年度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从2021年的398万元到2023年的3967万元,增长了896.7%,占公司全部投入比超过20%。利润从2021年的529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2085万元,税收同步翻番。”

4月18日,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主持召开“锻造新质生产力,催生发展新动能”第二场专题座谈会。座谈会上,中科摩通(常州)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摩通)董事长赵丹作为企业家代表之一作交流发言,发言稿中的一个个名词、数字无不彰显着公司的澎湃活力。

2019年,赵丹成立中科摩通。依托常州“新能源之都”的城市定位,他挥舞长袖,带领团队在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服务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创业,从来都不容易

生在常州、长在常州,在常州完成学业的赵丹于2007年入职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做机械设计。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他自认对自己的要求还算严格。供职的公司背靠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是当时常州机器人研发制造领域的“黄埔军校”。他喜欢钻研、创新,成长比同龄人更快一些。

然而,年轻气盛的小伙儿不愿被朝九晚五的生活束缚。2011年,赵丹以技术入股参与创业,做非标自动化设备。现在回头看,那次创业似乎略显仓促,技术积累不足、业务不熟练,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且与合伙人在公司经营理念上产生一些争议。两年后,赵丹选择退股,与合伙人分道扬镳。

初涉商海便以遗憾收场,赵丹并没有失去信心。他静下心来总结失败的原因,随后南下浙江,到一家大公司深入学习机器人制造相关知识。

2014年,已届而立之年的赵丹重整旗鼓,组建团队自主创业,他对自己、对未来有相当的期待——领先的数智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为企业智能制造提供一站式服务。

理想很丰满,但前行的道路充满曲折。

创业起步阶段,赵丹的团队只有几个人,开拓市场很不容易。数智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打造,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都非常大。

不过,一个订单让赵丹感觉意义深远。新能源园林机械企业格力博集团曾对外招标一个标的200万元的锂电池园林工具自动化装配项目,项目中有一项技术属于行业痛点,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同行无不望而却步。赵丹和团队迎难而上,经过反复验证和不懈努力,按时交付了订单。

赵丹倍感欣慰:“团队既有对技术的敬畏之心,又具备挑战未知的创新之‘魂’。”他顺势成立常州摩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团队也扩大到20人左右。

不承想,接下来两三年,公司发展得不温不火,效益平平,团队左支右绌、入不敷出,有人打起了退堂鼓。

赵丹从未想过放弃,只能和团队保持沟通。他认为,团队的定位没有错,方向也没有错,只不过需要时间来证明。他顶着巨大的压力,恳请团队成员再给他一点调整的机会。

身处逆境,赵丹从未怨天尤人,“至暗时刻”反倒让他变得更加成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问题和困难面前,他总是先说服自己,然后再说服团队多从自身找原因。

或许赵丹和团队成员都没想到,度过那段灰暗的日子,他们的人生将迎来拐点。

待时不如乘势

战国宋玉在《风赋》中说:“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

早在2013年前后,常州便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中敏锐发现巨大前景,在经过与行业专家等外脑的多轮商讨后,将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作为重点方向,明确紧盯龙头企业中“潜力股”的打法和思路,坚持早投入、共成长,抢占先机。

定位为“智造名城”的常州,近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布局颇为成功。除了宁德时代的常州基地,总部设在常州的中航锂电(后改名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纷纷崛起,锂电池产业上游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等产业龙头也来常州投资设厂。另外,理想汽车、比亚迪等新能源整车厂的落地,带动了一系列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常州。

点滴汇聚,终成江海。

这些企业颇受资本追捧,且下游市场的需求又特别旺盛,因此企业的新建工厂基本都是高标准——尽可能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

赵丹和团队恰好具备这方面的优势,之前几年的积累让他们有勇气站上“风口”。

2019年,赵丹审时度势,整合资源,与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常州创业投资集团共同创建中科摩通,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汽车零部件等行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节省人工、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当年11月,中科摩通在常州钟楼区五星街道“呱呱坠地”。

中科摩通向企业提供软硬件产品和服务,设备有自动化产线设备、物流设备、仓储设备,软件有MES制造执行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还有智能运维平台。

起初,赵丹瞄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和储能电池赛道发力,为相关企业提供智能化产线。甫一亮相,公司业务直线飙升。

赵丹和中科摩通很快受到资本的青睐。2021年11月,赵丹带领公司完成A轮2000万元股权融资,投资机构“星光熠熠”——亚洲数字能源领域独角兽企业星星充电、工业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埃斯顿自动化,这两家企业不但出钱,还给订单、出设备。当年,中科摩通的营业收入接近1亿元。

坚持创新,驱动业务“出海”

赵丹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但他并未沾沾自喜。

公司度过定战略、找资金、找市场、找人才的阶段以后,面临着组班子、带团队的新问题。高效管理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管得好就是“常胜将军”,管不好就是一盘散沙,更何况公司是一个年轻化、技能型的团队。

“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做到文化融合、以诚相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赵丹自信地说。

中科摩通的发展脚步一刻不停,赵丹非常重视研发投入,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引导市场。

技术研发是一项既枯燥又艰巨的工作,在没有经验可循的情况下,需要逐步摸索、反复试错。以扁线电机装备研发为例,这是公司筹备长达一年的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项目研发投入超过2000万元。赵丹组建了30余人的扁线电机专项研发团队,技术总监是业内最早从事扁线电机项目研发的行业资深专家。最终,研发团队突破了扁线电机装备前沿重大核心技术。

亮眼的成绩就是坚实的底气,众多投资机构押注中科摩通,成立四年多,公司先后完成四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亿元。

除了深耕国内市场,赵丹决意站上新起点。

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了“热词”,而赵丹对“新质生产力”的探索已悄悄起步。

顺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趋势,赵丹带领团队整合公司资源和技术优势,全力投入智能驾驶相关领域的研发工作中。公司将组建多个技术团队开拓智驾传感层项目的研发,同时前瞻性布局多个ADAS项目,与行业前沿技术创新型研发企业共同研发EMB、EPS等测试设备。

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步走入全球市场,自2023年起,中科摩通就跟随下游客户推进海外业务布局。经过一年的谋划和积淀,今年,赵丹将带领团队打造全球化研发中心,在捷克、墨西哥、日本等地成立子公司,组建专门服务欧美及东南亚市场的研发和技术团队,全面开展中科摩通业务“出海计划”。

猜你喜欢
赵丹常州新能源
“最傻养母”赵丹:儿子成名后劝他与亲生父母相认
妇女生活(2024年3期)2024-04-29 00:00:00
挚友如表
常州的早晨
小读者之友(2022年4期)2022-05-20 13:19:36
伪造名校录取:青春局里有对父母难取悦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08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门”的背后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6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4
常州梳篦
赵丹:死亡是一场演出
杂文选刊(2010年5期)2010-10-22 0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