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林 郭绍青 刘繁华 徐福荫 陈庆贵 张学波 钟丽霞
[摘 要] 从电化教育专业创建发展的实践中,回顾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用系统科学协同论观点,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即政——事物的管理系统;产——事物的产业系统;学——事物的学科教学系统;研——事物的科研系统;用——事物的事业系统。该机制可以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同时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有重大作用。
[关键词] 电化教育实践; 电化教育系统; “政产学研用”; 协同发展; 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运林(1936—),男,广东化州人。教授,主要从事信息化教育、教育传播学理论、协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E-mail:LYL13808880005@aliyun.com。刘繁华为通讯作者,E-mail:757563620@qq.com。
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电化教育重新起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电化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从1983年创办我国第一个电化教育专业起至2003年短短二十年间,已建成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技术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教育技术专业。到目前为止,很多院校教育技术专业都停办了,到底为什么?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本文将从电化教育学科高速发展的实践中,寻找成功的规律,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我们希望利用这一机制,使得教育技术学科走向科学发展的大道。
一、电化教育系统的结构模式
近十多年来的协同教育研究,令我们逐渐懂得用协同理论去看电化教育的组成与发展。协同理论是系统科学理论的一个分支理论,该理论创始人是德国科学家哈肯(Haken),他提出“协同学是研究一类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系统,研究这些子系统如何协作而形成宏观尺度上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或功能结构。特别要研究这种有序结构是如何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形成的”[1]。
电化教育是一个由五个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分别是电化教育事业系统、电化教育管理系统、电化教育产业系统、电化教育学科教学系统和电化教育学科研究系统。这五个子系统都是电化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产生新的结构功能,促进了电化教育系统的发展。电化教育系统的结构模式如图1所示。
图 1 电化教育系统结构模式
过去我们只是简单地将电化教育事业作为电化教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应该全面系统地去看待电化教育的组成与发展。
二、电化教育系统发展历程
电化教育是将当时的现代信息技术(电影、广播、录音技术等)应用于教育产生的,它的发展自然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本研究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一些关键点来看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电化教育诞生
1936年,国民政府的教育部将广播教育与电影教育合并,成立电化教育委员会,电化教育诞生,当时构成电化教育的五个子系统还处于初始建立的萌芽状态。
(二)改革开放,电化教育重新起步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途径,必须引起充分重视”[2]。电化教育得到重新起步发展[3]。国家教委立即筹建中央电化教育馆,在全国各省市、各级学校纷纷建立了电化教育馆或电教中心等电化教育管理机构。
中央电化教育馆制定了发展电化教育的方针政策,组织了多种发展电化教育的活动,如组织电教人员培训、电化教育理论研讨、电教教材编制和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活动等。
在这一阶段,可见电化教育的各级组织机构已系统完善建立,也就是说,电化教育管理系统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但电化教育产业系统只有部分电教教材和购置国外的部分电教设备,电化教育学科教学系统有少量电教人员专题培训,电化教育学科研究系统只是开展了一些电教专题研讨会,电化教育事业系统也仅限于部分课程的电教教学活动。因此,除电化教育管理系统外,其余四个系统还处于初步建立的起步阶段。
(三)電化教育学科专业建立
电教事业发展需要培养电教专业人才,华南师范大学曾于1981年、1982年连续两年向教育部申报开办电化教育本科专业,但教育部批复,“电化教育现在还是一种事业,还不是学科,办学科专业条件还不成熟”。于是,华南师范大学在国内积极开展电化教育的研讨,组织编写《电化教育学》《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等专著,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与电化教育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如1982年邀请了美国传播学鼻祖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和香港传播学专家余也鲁教授来华南师范大学讲学一星期之久,国内电教界100多人参加[3]。讲学内容用中文出版了专著《教育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从此传播理论传入中国(此事也是华南师范大学90周年校庆的90件大事之一)。日本教育工学专家坂元昂、德国控制论教育学家佛朗克也应邀来华讲学[4],1983年初,李运林、李克东赴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研究中心,在余也鲁教授指导下,研修传播理论、教育电视、计算机辅助教育、传播研究方法等电教专业的主干课程。这样,华南师范大学结合国情基本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和电教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1983年,我们再次向教育部申报,教育部批准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建立之后,我们用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方式培养专业人才。因此,教学与科研均取得丰硕的成果。1986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学科,1996年被评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可见,此时的电化教育学科研究系统已经发展到国家级水平的阶段。在学科教学方面,继1983年创办本科专业、1986年获得我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创办我国第一个本科专业”项目获得国家首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至2001年连续四届获此殊荣。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从此教学系统发展到涵盖学士、硕士到博士的高度。电化教育学科教学系统已进入了国家的先进行列。
可见,在学科专业建设之后的十多年,学科教学与研究相互促进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产业系统与事业系统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四)从电化教育到信息化教育
二十一世纪初,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計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运用越来越普遍。电化教育发展到信息化教育[5],电化教育五个子系统又产生了新的变化。
在电化教育管理系统方面,国家制定了开展教育信息化的规划与政策。在电化教育学科研究系统方面,南国农主编的《电化教育学》于2004年改编为《信息化教育概论》。2002年,华南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由此可见,学科研究系统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在电化教育学科教学系统方面,全国优秀教学成果,除了前四届外,2005年开始,又连续五届获得六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03年,建立了教育技术学博士后流动站,至此建立了具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在电化教育事业系统方面,各级学校普遍运用信息化教育媒体进行教学,设立了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1000所实验学校,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事业全面发展。电化教育产业系统也随着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达到了新的高度。
至此,电化教育五个子系统都完善建立起来,它们相互促进,电化教育大系统达到高质量发展水平,从电化教育到信息化教育,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社会上高度认可,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段电化教育高速发展的规律,使之成为一种发展机制,以指导学科再次高速发展。
三、实践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
总结电化教育发展历程的实践,依据协同理论,我们可以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模式和协同发展机制。
(一)实践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系统结构模式
电化教育发展历程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电化教育系统从始至终都是由五个子系统组成。它们是电化教育管理系统、产业系统、学科教学系统、学科研究系统和事业系统。为什么不多加几个或减少一两个?协同理论指出,电化教育系统“这种有序结构是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形成的”“系统各要素间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产生某种协同与斗争,从而推动系统的自组织不断演进”。这说明电化教育系统由五个子系统组成是通过协同与斗争,通过自组织形成的。它们按不同发展规律,将能相互联系,能产生发展功能的子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自组织起来”。如电化教育产业系统就是在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中,自组织加入五个子系统行列。
五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的功能促进电化教育系统得到发展,所以,由这五个子系统组成的电化教育系统又称为电化教育协同发展系统。推而广之,由这相应五个子系统组成的事物系统,也是该事物的协同发展系统。只需要用“政产学研用”代替事物的子系统。
政——事物的管理系统;产——事物的产业系统;学——事物的学科教学系统;研——事物的科研系统;用——事物的事业系统,事物“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结构模式如图2所示。
图 2 事物“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结构模式
(二)实践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
什么是机制?《辞海》中指出:机制是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6]。“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就是“政产学研用”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它们的结构关系如图3所示。
至于运行方式,我们再看看《辞海》的描述,“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作而发挥作用”。机制的运作方式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行政—计划式的运行机制,即以计划、行政的手段把各个部分统一起来;第二种是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指导、服务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种是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监督、指导式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运行方式主要体现在“政”的规划与政策把“产学研用”联系起来协调运行发挥作用。但从电化教育发展的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在运行中还需要驱动力使系统加速运行,高速发展。一是事业发展的动力。亦可称为使用效果动力论,如在改革开放期间邓小平指出:电化教育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途径”。在电化教育发展到信息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信息化)时,社会认可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高点。使用效果的动力推动其他子系统协同运行。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从电化教育发展历程可见,电化教育发展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相对应的。继计算机网络技术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给电化教育的发展带来新高潮。
为了使“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结构体现“政”“学”“用”在运行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把图2所示的五个子系统平等对待的结构改为图3所示的新结构,图3和图2中的五个子系统相互联系是一样的,因为粗线条表示了“政”“用”对产学研都有联系,这里大三角的“政”“学”“用”表示了运行的重要作用,小三角还是“产”“学”“研”相互协同的结构。从此,我们建立了如图3所示的以科学技术发展和使用效能为动力,以国家规划政策为导向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
图 3 “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结构与机制
(三)“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的特点
1. 协同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是一种自组织与组织结合形成的机制。协同论指出:“就现阶段来说,协同学可以说是一门关于自组织的理论。但作为协同学未来发展途径之一,我们可以将系统中的组织与自组织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加以综合研究”。所以,该机制的建立与研究是协同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电化教育发展实践中的五个子系统,是在发展中按协同发展的原则(相关性、结构性、功能性)自组织形成的。五个子系统的成长壮大组织相关的要素加入该系统,通过相互联系、相互协同发展壮大。如引进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建立电化教育的理论体系。又如引进相关技术,发展了电化教育的产业系统。在协同实践中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在改革开放积极引进的高潮中,没有遵从协同发展规律,将美国教育技术94定义引进代替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教育技术(信息化),导致由自组织形成的五个子系统不能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解体,使得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通过这个事件,可以发现,协同发展的规律不能随意通过人为的意愿去随意改变。
2. 高质量的协同发展机制
“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不是一般的发展机制,而是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是质的提升与飞跃。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学术界判定高質量发展有三个方面的标准:从发展的格局上涉及的范围很广;从发展的空间或高度上能够达到科学化、现代化的高度;在时间上具有动力能持续不断发展。由“政产学研用”五个要素组成的系统涉及的范畴很广,在高度上有国家政策规划和高新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高度,“政”“学”“用”三种要素的驱动力能保证这个机制持续发展。
从协同发展系统角度来看,协同发展系统具有如下功能:整体性、共享性、均衡性、互补性、创新性等,上述功能已超出学术界的判断标准,所以,协同发展系统都是高质量协同发展系统。
从电化教育发展的实践效果来看,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3年的发展高峰期25年,电化教育学科从零开始,1983年建成了电化教育学科,1986年成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996年被评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从学科教学系统来看,1983年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1986年获得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建立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成具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此充分证明,“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在实践中已取得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3. 中国特色的协同发展机制
中国特色的协同发展机制是在中国的电化教育实践中建立的,是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十四亿多人口制订的,中国规划政策作为“政”的要素组成建立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造的协同发展机制。它符合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中采用,达到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
四、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思考
(一)教育技术学的现状
2011年,南国农先生在教育技术学会成立20周年的座谈会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愈发强劲,但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却越来越衰弱。2014年,南国农先生临终前,总是对前来探望的人说,为什么现在教育信息化热火朝天,而教育技术学科却冷冷清清。
现在,仍像南先生说的一样,教育信息化热潮一浪又高一浪,人工智能技术又要在教育中推广应用了,而教育技术学科仍是处于衰弱与冷清的状况。
原因大家都清楚,教育技术学科自从引进美国教育技术的94定义后,就不再是信息化的教育技术学,94定义不提了,用了其他定义,各有说法,至今仍未形成自身的学科理论体系。学科研究方向混乱,没有自身的事业和产业,没有形成自身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当然会冷清,会越来越衰弱了。
现在教育技术学科队伍中,绝大部分却仍在做教育信息化学术研究与实践工作,包括随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出现的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教育等,很多学术骨干获得了信息化教育突出贡献奖的殊荣。他们做的是教育信息化的事,使用的仍是教育信息化的教育技术。这是信息化的教育技术仍然在不断发展的结果。
(二)坚持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学科方向
电化教育从应用广播、电影技术开始,一直是坚持现代教育媒体在教育中应用的学科发展方向,发展到教育信息化事业、信息化教育学科。1993年,电化教育专业本科招生用教育技术名称,教育技术是信息化教育的教育技术(信息化),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制高点的教育技术。2005年,将教育技术(信息化)变为教育技术(其他定义),使得学科发展偏离了教育信息化的方向,导致冷冷清清,越来越虚弱,所以,教育技术学必须坚持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学科方向。
坚持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在教育中发展的方向,教育信息化事业能在热火朝天中发展,信息化教育学科研究仍在广大学者中进行,几本电化教育杂志还在引导研究工作发展。南国农先生提出的信息化教育的内涵也在发展[3]。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计算机网络技术到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信息化教育会无止境地发展下去,它是一项永恒发展的教育学科前沿的科学。所以,从电化教育发展过来的教育技术必须坚持信息科学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学科运用方向。
(三)继承与创新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进入新时代
南国农先生等一批电化教育老前辈,为电化教育学科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打下了基础,并指明了发展方向,这里用我们在南国农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的书面发言作为文章的结语。
南国农先生洞察电化教育的本质,建立了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与应用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
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运用,也就是今天的教育信息化,电化教育通向了教育信息化。南国农先生1985年主编的《电化教育学》,2004年改编为《信息化教育概论》,电化教育学发展为信息化教育学,南先生带领我们始终走在教育发展的前沿。
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南先生主张、引进的教育技术理论应与本土产生的电化教育理论融合,建成一个适合中国文化土壤、符合中国实际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理论体系。新理论体系的名称: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为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南先生临终前还嘱咐,将他终生的积蓄建立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发展基金,奖励人们在信息化教育理论研究与推广应用作出贡献,以此促进我国信息化教育学科与事业发展[7]。
我们经过信息化教育的国家课题研究与实践,认为南国农倡导的信息化教育有重大意义:
(1)信息化教育,一是指在教育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信息化。二是用信息去揭示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信息活动,教育塑造了人类信息体,实现教育科学化、现代化[7]。(2)信息化教育是教育科学的前沿科学,它的研究与发展,能建成与教育科学同等的一级学科(如现代光学与物理学)。(3)信息化教育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教育,引领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
讓我们认真学习、研究、践行、继承与发展南先生的信息化教育思想,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建设。南先生的信息化教育思想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 H.哈肯.协同学引论[M].徐锡申,陈式刚,陈雅深,等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
[2] 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二日)[M]//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李运林.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走进信息化教育——五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2):5-11.
[4] 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热烈祝贺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30周年 30年的风雨 30年的辉煌[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11):1.
[5]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 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M].7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
[7] 李运林.正确认识与践行教育信息化——七论信息化教育暨纪念南国农先生逝世三周年[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1):5-10.
Establishing A Synergetic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for e-Education Practice
LI Yunlin1, GUO Shaoqing2, LIU Fanhua1, XU Fuyin1, CHEN Qinggui3, ZHANG Xuebo1, ZHONG Lixia1
(1.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2. Schoo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3.Center for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audio-visual educ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education, and establishes a synergetic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with the view of synergy theory of system science. In particular, government refers to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ings; industry refers to the industrial system of things; university refers to the teaching system of things; research refers to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 of things; and application refers to the career system of things. This mechanism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isciplines and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Keywords] e-Education Practice; e-Education System; "Government,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ynergetic Development;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