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新时代水利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4-05-17 03:17王松涛殷悦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7期
关键词:水利管控水利工程

王松涛 殷悦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203

引言

“二十大”以来,水利工程的建设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谋划新时代水利新征程[1]。一直以来,水利工程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水资源相对紧缺,如何科学、合理开发及利用水资源是现阶段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以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为研究方向,旨在为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提供理论指导与帮助。

1 信息化技术应用优势

1.1 有利于水利管理改革

传统水利管理方式相对较为单一,且存在落后性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存在部门之间沟通不畅,以及无法及时根据工程突发情况做出快速应对等方面的状况。在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工程管控过程中,能够通过构建网络化平台及管控体系的方式,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控,展开全方位的数据收集分析,通过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研究,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明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及进度,制定出针对性管控手段,对管理改革工作产生推动作用,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举措,将工程管理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切实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1.2 有利于测绘质量提升

因为有些地区的河岸及山川等地形相对较为复杂,整体数据收集难度较大,容易出现数据收集不全面,以及精准度不足等方面的状况,会对开展测绘工作产生不良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后续的水利施工[2]。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运用智能化手段对地区各项情况进行全面勘查与分析,能够保证数据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及准确性,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更好地完成数据的处理和研究,会对开展测绘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提高设计资料准确性,确保水利施工安全性与精准性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 传统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2.1 管理机制不健全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应以完备的组织体系为基本保障,通过层级分明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制,确保质量控制工作与职责细分到具体责任人。但当前由于水利工程项目涉及溢洪道、站房、节制闸、进水闸、电气、金属结构等诸多分部分项,水利工程通常采取总包与分包的管理与施工模式,即由总包单位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控制与把关,将水利工程按照施工内容等进行分包,由各分包单位负责具体内容的施工作业[3]。在分包制管理模式下,总包单位对工程细部的现场管理、质量审核、进度管控力度不够,而各分包单位施工现场管理的职责与权限存在划分不清、界定不明的模糊性与随意性,工程施工现场协同管理、有机配合程度较低。

2.2 施工前期管理不规范

水利工程通常采取公开招标、邀标等方式优选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前期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与中标后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施工单位在综合权衡自身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时间等现实条件下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难以充分体现建设单位对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职能[4]。同时,施工单位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水利工程量细化不足、对施工材料未清晰列明,施工单位在具体材料采购与工程量申报结算时就可能出现选材滥竽充数、品控不佳、工程量虚报、质量管控无从抓手等问题,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

2.3 施工要素管理问题

人员、机械、材料等均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因素,也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抓手。如对施工材料采购应详细记录采购人、采购量、采购时间、采购单位等数据,强化对材料采购的监管力度;材料保管也应当注意储存场所的布设,若将待安装的电气设备设施贮存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电气设备易受潮,干扰电气设备装置的绝缘性,进而为水利工程的电气安装管理与后续投运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是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具有高度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不少施工单位通常会采用削减项目部管理人员的方式来减少项目建设成本,或聘用专业性不足、质量管控能力较弱的管理人员参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导致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工作落实不到位[5]。还有不少施工企业在对施工人员的从业资格证书等进行查验时审核不严,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足,或进场前对相关施工人员培训不到位,施工人员在现场浇筑、电气安装等施工作业时均会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3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信息化建设作为水利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各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因此,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遥感技术等方面可以有效实现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高效管理及控制,及时解决传统水利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6]。在全面提高对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的过程中,既要要求水利部门人员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也要重视水利工程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总之,从这方面角度出发,水利部门在实际开展工程建设工作中,需要通过建立协调机构将水利部门的各项工作进行协调,做好水利部门下一阶段工作有序开展的建设目标与具体规划。

3.2 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认知

为确保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只有对信息化建设有着充足的认识,才能确保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有序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建设能够直接影响水利技术的发展,也能够影响水利工程的管理质量,所以在有序开展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必要专门建立组织协调机制,通过不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完成[7]。与此同时,政府在针对水利项目特点制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还必须为信息化工作做好整体规划,并不断深入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不同层次人员中,对所有人员大力宣讲和推广有关信息化的工作内涵及意义,并定期举办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教育项目,采用考试与进修方式不断增强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知识面,保障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协作与配合方式保障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建设质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工程信息化建设向着全新的方向稳定发展。

3.3 强化专业人才培养

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主要基本特征,其中必须通过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完成信息采集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只有专业人才才能顺利完成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因此,在培养信息化人才建设过程中,需要从信息技术与理论知识角度出发,保障专业人才的全面性。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几方面:其一集中强化培训。在加强教学方面,需要注重信息知识,使工作人员在信息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及技能。其二优化专业人才引进。由于水利部门缺乏信息化建设人才,所以有必要不断完善现有的管理机制适应实际情况,吸引大量人才并投入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进而充分发挥每个工作人员的价值及作用。

3.4 构建水利施工数据库,保证数据信息应用深度

在进行水利施工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数据库的具体需要展开多个子模块的建设,确保数据库能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其中,在进行维护模块建设过程中,需要保证该模块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智能施工数据信息,可以自动化展开数据的创建及删除等各项操作,保证资源共享质量能够得到切实提高;在进行连接与读取模块建设过程中,应保证接口的开放性及简单化水平,确保数据库能够更好地与其他数据库进行连接,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资源共享,更好地帮助人员进行施工决策;在进行查询模块的设置过程中,需要保证该模块能够具备图形和数据同步查询功能,在完成查询之后,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权限,进行数据的调取和查阅等各项操作,以报表或者其他需求形式进行数据输出;在进行存储过程中,会以文件形式进行数据信息的存储,将其放入到电脑硬盘之中,方便人员进行使用和调取;在进行施工模块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水利施工的具体建设要求,进行模块设计维护及查询模块建设等各项工作,需要通过对模块质量与建设现状等各项情况的分析,更加高质量地完成数据库建设任务。

3.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施工建造信息化水平

在进行水利施工建设时,需要及时进行系统硬件及软件更新操作,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现场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合理调整,确保施工现场管控效率能够达到理想状态。这需要构建起完善的基础设施,确保能够为物联网及智能识别等技术应用提供有力支持,构建一体化素质管理体系,合理选择较为先进的硬件及软件系统,确保能够对水利工程建设形成统筹规划,能够对各项细节进行合理管控。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能够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管控特点,不断进行软件及硬件更新和升级,针对信息化管理问题进行不断完善,确保工程施工建造信息化技术能够得到不断提高。

3.6 提升数据风险管理,保证工程建设安全程度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整体相对较为复杂,施工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因素也相对较多,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风险控制意识及数据安全防范意识的培养力度,通过不断提升施工团队数据信息安全意识水平的方式,确保工程施工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展开[8]。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工作人员操作流程进行监督管控,对存在违规操作信息化系统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通过安装防火墙或定期进行登录密码更换等方式,确保系统的使用安全性,避免出现数据信息外泄或者被篡改等问题。需要对人员操作行为进行严格规范,避免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工程各项技术参数外泄的状况。同时,需要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力度,做好关键信息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与管理,通过对内部通信进行协调传输的方式,保证各项数据能够更好地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之中,可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4 结束语

虽然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但整体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显著进步,与现场管理及后续应用联系愈加紧密,对保障安全输水及供水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加大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研究力度,按照项目实际需求和特点,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方案,做好监测系统及运行控制系统等各系统的建设和技术应用,不断研究攻克关键技术难关,做好各项技术的优化和完善,以便最大限度地将信息技术优势充分应用到水利施工之中,为供水安全稳定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水利管控水利工程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水利工会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失控还是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