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白酒包装材料防伪和造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4-05-17 03:21
现代食品 2024年4期
关键词:造假者防伪瓶盖

◎ 杨 宇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汾阳 032205)

随着白酒行业的蓬勃发展,经常有千万级别甚至上亿级别的假酒案出现。因此,了解和研究白酒包装材料的防伪和造假技术、找出应对的办法,可以减少造假者的数量和假酒的产量,从而减轻假酒对白酒企业经济、名誉和消费者身心健康的损害。

1 白酒包装材料的防伪现状

1.1 物理防伪

物理防伪技术有防伪结构、防伪油墨、防伪印刷、防伪材料等防伪技术。

1.2 防伪结构

防伪结构集中在瓶盖和酒盒上。市面上,正品的瓶盖和酒盒,凭借其精巧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造假者的仿制。

1.3 瓶盖

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白酒瓶盖从塑料或金属螺纹瓶盖,升级发展到材质多元的防伪瓶盖。现在,白酒瓶盖上的防伪包装材料,包括组合式防伪瓶盖、瓶盖外部防伪胶帽等。

1.4 组合式防伪盖

组合式防伪瓶盖因生产操作简单、结构复杂、形式多变、材质多样、容易扩展添加其他防伪手段等特点,深受白酒企业的喜爱。组合式防伪盖从内到外的材质种类和硬度要求不一致,瓶盖内部配件之间、瓶盖与瓶口之间的配合、精密度要求高,某些配件对材质性能、加工设备、加工工艺的要求高,仿制成本较高。此外,组合式防伪瓶盖具有防逆灌和一次性开启性能,可以避免造假者从瓶口倒入假酒、拧开瓶盖回收包装。

虽然组合式防伪盖不容易仿制,但组合式防伪盖的瓶盖卡口多为塑料树脂材质,弹性较大,造假者经常另辟蹊径,使用为不同白酒产品量身定制的“拔盖机”拔盖,批量回收真酒瓶盖和酒瓶,以达到“以废乱真”的目的。对此,白酒企业会在瓶盖与酒瓶接缝处打上防伪码或粘贴防伪标,并改进瓶盖材质与结构,使“拔盖机”无法无损拔盖,从而避免真酒包装造假。

1.5 防伪胶帽

防伪胶帽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主流防伪包装材料。防伪胶帽材质特殊,质地轻薄,更容易与其他防伪手段结合使用。面对防伪胶帽,造假者会根据热缩胶帽遇热软化变形的特性,利用热风完整无损地“挑帽”,换掉瓶中真酒后用热风将热缩胶帽恢复原样。但造假者的人工、时间成本高,只能对高端、名贵白酒少量回收包装使用,不方便大批量造假。因此,白酒企业需要改进防伪胶帽的防伪技术,或通过其他防伪手段与其配合使用。

1.6 酒盒

酒盒的防伪结构样式繁多,其主要原理是完好的酒盒包装与一次性开启结构有效配合,使酒盒包装无法被造假者二次利用。

酒盒包装中最常见的是一体式结构,其防伪原理是包装的无接缝一体成型和一次性开启结构相互作用,减少造假者无损回收真酒包装。不同的分体式酒盒有各自的特殊结构,最常见的是倒挂齿卡扣咬合、防伪铆钉铆合、一次性插扣锁定等,这些结构可以保证酒瓶生产装盒后,造假者无法从分体连接处无损打开酒盒。

此外,一次性开启结构也是酒盒防伪的重要一环。其中,纸质酒盒通常会设置撕拉线、开启线、胶粘线等;其他材质的酒盒有防伪铆钉铆合、防伪锁锁定,这些结构一旦遭到破坏较难复原,即使造假者胶粘修复,也会留下不规整的痕迹。

面对现行的酒盒防伪结构,造假者有自己的“过墙梯”。部分白酒企业放弃了酒盒的结构防伪,仅靠其他防伪手段维持。对此,白酒企业需要持续不断地改进材质和结构,结合其他防伪技术“严防死守”。

1.7 防伪油墨

常见的白酒包装印刷油墨有荧光油墨、热敏油墨等。油墨的防伪效果与技术壁垒、配方的保密程度及印刷使用的条件有关,只有造假者难仿制、难买到、难使用时,才能起到应有的防伪效果。

1.8 荧光防伪油墨

荧光防伪油墨也是使用广泛、历史悠久的防伪技术手段之一。目前,单色荧光油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白酒包装材料,但该油墨和印刷设备很容易被造假者买到,对造假者不存在技术壁垒;多色荧光油墨技术相对单色防伪性能更好,但市面无流通,钞券上应用的较多[1]。

1.9 热敏油墨

热敏防伪油墨是对温度敏感的油墨。例如,在剑南春酒盒侧面的防伪标上,有一根红色的热敏消色条带,消费者用打火机的火焰靠近时,条带会遇热消失,而在一段时间后,条带会恢复原状。

1.10 防伪印刷

常见的防伪印刷有全息印刷、微缩印刷等。其中,全息印刷的包装材料具备3D 裸眼效果及多角度多图案、造假者较难仿制等特点;微缩印刷具有印刷难度高的特点,几乎被所有白酒企业应用于白酒关键包装材料的防伪。例如,上海天臣结合现有印刷技术,研制出3D 云膜印刷技术,该技术呈现的3D 裸眼效果更逼真,甚至有多个角度、多个动作的效果,能与各种包装材料和印刷技术结合使用,造假者难以仿制,包括剑南春酒在内的许多知名白酒品牌,已用到此类包装材料。

1.11 防伪材料

常见的防伪材料有防伪安全线、防伪纤维、多层多色纸张。其中,防伪安全线同纸币中的防伪功能一致,穿插埋藏于酒盒、防伪标中[2];防伪纤维和多层多色纸张可构成纸类防伪包装,不同颜色的随机排列组合与其他防伪技术手段配合使用,起到一定的防伪作用。

2 信息防伪技术

信息防伪技术是现在白酒产品防伪的趋势之一,信息防伪技术的成功应用,需要以下环节的配合。生成并分配ID,在载体上印制ID,生产时与产品产生关联,数据上传防伪系统。该技术遵循一物一码原则,即一瓶或一盒白酒为“一物”,与“一物”对应的唯一一个“一码”——ID(身份识别码),可减少产品识别时的错误。一般来说,ID 赋码的载体通常涉及标签、酒盒、瓶盖、外箱等包装材料。

2.1 在线打印防伪码

在生产过程中,白酒企业会在瓶盖、酒瓶、礼盒、外箱、防伪标上激光、喷墨打印随机防伪码。然而,随机防伪码包含信息较少且裸露在外,需要与其他防伪技术联合使用,以达到防伪效果。

2.2 二维码

二维码具有使用方便、应用广泛、容错能力强、印制载体限制小、有一定的防伪溯源功能等特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二维码通常印制在白酒酒盒、瓶盖、防伪标等包装材料上,可分为不变码和变码。其中,不变码用于消费者扫码访问白酒企业网站、平台、公众号,但不能用于白酒产品的防伪,易被造假者仿制、替换;变码遵循一物一码原则,可用于白酒产品的防伪溯源,但由于其裸露无遮挡,且普通二维码技术无门槛限制,因此也面临被仿制、造假的风险。

近年,彩色二维码得以迅速发展。彩色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是普通二维码的4~5 倍,其色彩多变且可多码复合,印刷条件较高也较难仿制,成为白酒企业待推广的防伪技术之一。例如,海南天鉴拥有的彩色三维码技术[3],该技术利用专用设备在多层彩色防伪材料上随机雕刻形成立体、多色、无墨的图形,使码本身难以被造假者复制和仿造,从而从根源上解决了造假问题。

2.3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近年新兴的防伪技术之一,常用于RFID 芯片防伪标签,该标签通常由芯片、天线、基材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增加近场通信(NFC)协议,消费者查验时,不需要专用设备,只需用具有NFC 功能的手机与RFID 芯片交换信息即可。该技术具有高保密性好、信息不外露、非接触识别、识别速度快等特点,深受白酒企业和消费者的喜爱。

十多年前,RFID 防伪标已被少数白酒企业贴在胶帽或瓶盖内部,但容易被造假者绕过信息防伪屏障,只在胶帽或瓶盖上做文章。近几年,RFID 芯片防伪标签升级换代,在原有芯片和天线的基础上增加了易断天线,这种特殊标签与特殊结构的胶帽或瓶盖,可以保证消费者用特定的手机App 或小程序识读正常开启的瓶盖[4]。目前,由于该标签的反射信号容易受到金属材质的干扰,很多瓶盖厂家用塑料树脂代替了金属,且RFID 标签的核心部件芯片容易受贸易战、技术专利封锁影响,价格总是居高不下,只能使用在高端白酒包装中。

造假者对于一般的信息防伪技术,如二维码,可以大批量复制同一个二维码,造成同一个二维码被多次扫码,消费者如果不及时查验,会错过识别真伪的重要信息。同时,造假者可以把假的链接隐藏到编码二维码之中,将多个包装相关联,信息造假系统化,使消费者的手机进入假的防伪查询平台,把假酒当成真酒。

3 白酒包装材料的防伪发展趋势

未来,白酒包装厂家需要增加包装中的一体成型或其他新结构,减少包装材料外露的接缝,并减少使用暴露在酒盒外部的铆钉、插扣、锁扣等连接结构,使用特殊的内部一次性开启破坏和连接结构。同时,组合式瓶盖需要增加与瓶口接触部分的硬度,或改变特殊结构;改进防伪胶帽的易碎结构,结合易碎材料,以在物理结构方面起到防伪作用。此外,包装厂家应该不断更新油墨和印刷技术,使造假者无法仿制包装上的印刷效果,杜绝造假者大批量仿制的包装。

同样,包装厂家和白酒企业应采用最先进的信息防伪包装和配套系统,并加强正版App、小程序的宣传,让消费者进入正确的信息防伪平台查询真伪。高端产品可以在食品安全的范围内,使用主动RFID芯片防伪标签,并结合其他器材,监视瓶盖开启和酒液减少的情况,并把信息及时反馈给消费者和白酒企业[5]。

总之,只有将以上包装材料防伪技术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达到防伪效果。未来,白酒包装防伪技术必须始终走在高新技术前列,才能让造假者知难而退,让消费者喝到更放心、更安全、更有品质的白酒。

猜你喜欢
造假者防伪瓶盖
瓶盖配对
设计巧妙的瓶盖
INTEGRITYTM ECO100再生缝纫线引入防伪技术
你知道古代圣旨和纸钞是怎样防伪的吗
“造假者”纳瓦罗注定滑天下之大稽(环球锐评)
基于演化博弈的造假者与监管方行为研究
恶搞新闻:普契尼为但丁笔下的“造假者”正名
开瓶盖
民国时期纸钞上的防伪暗记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卷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