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业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与普通感冒显著不同;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征,每年冬春季全国各地流感的发病率都会增高。流感起病较急,老年人群、低龄儿童、妊娠期女性和伴有慢性疾病等高危人群容易发展为重症。流感虽与感冒不同,但表现出来的症状和感冒却很相似,而且同样也属于自限性疾病—所以,对于免疫力正常、不伴有并发症的流感患者来说,积极对症治疗即可,一般发病3~5天后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全身症状也会慢慢改善;咳嗽的缓解和体力的恢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对于感染流感病毒的高危人群,为了避免其发展为重症,权威指南建议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治疗,可有效减轻症状及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在流感的治疗过程中,为进一步缓解不适,改善症状,很多人会将目光转向中成药,希望“中西”合璧,双管齐下,药到病除;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希望却落空了:服用中成药后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用错药了。那么,面对不同的流感症状,不同人群该怎么合理选用中成药呢?
选药方面,最重要的一点是就要分清是“热证”还是“寒证”—如果是热证用热药,或者是寒证用寒药,不仅不利于原有疾病的康复,还可能会加重病情。一般情况下,风寒证大多由于受到风邪和寒邪的侵袭而引起。除了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风寒证还有畏寒、低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等特点。风热证则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便秘等特点。
此外,轻症流感还有表寒里热证、热毒袭肺证等证型。表寒里热证除了具有恶寒、高热、头痛、身体酸痛、咽痛、鼻塞流清涕等风寒证的外在表现,还具有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或黄、脉数等热证的内在本质;而热毒袭肺证则是疾病由表入里的转化过程。所以,分清“寒”“热”后再辨证用药,才能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同时将不良反应降至最低。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根据流感不同证型选用中成药。
一、分清不同证型
1.风寒证
对于风寒证流感,推荐选择具有辛温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在发病初期,患者如果出现恶寒、发热或未发热、无汗、身痛、头痛、鼻流清涕等风寒症状,舌质淡红,苔薄而润,脉浮紧,可选择正柴胡饮合剂(颗粒)、荆防颗粒(合剂)、三拗片等。
2.风热证
对于风热证流感,推荐选择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在发病初期,患者如果出现发热重、咽痛不适、轻咳少痰、痰黏或黄、口干等风热症状,舌边尖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可选择银翘解毒片(颗粒、胶囊)、连花清瘟颗粒(胶囊)、疏风解毒胶囊、清开灵软胶囊(颗粒、片)、金花清感颗粒等。
3.表寒里热证
对于表寒里热证流感,推荐选择具有解表清里功效的中成药。患者如果出现恶寒、高热、頭痛、身体酸痛、咽痛、鼻塞流涕等风寒症状,同时又出现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或黄、脉数等里热症状,则属于表寒里热证,可选择九味羌活颗粒(胶囊)、防风通圣颗粒(丸)、感冒清热胶囊(颗粒)等。
4.热毒袭肺证
对于热毒袭肺证流感,推荐选择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功效的中成药。患者如果出现高热、咳喘、痰黏、痰黄、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喉肿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等症状,则属热毒袭肺证,可选择银黄胶囊(片、颗粒、口服液)、清热八味胶囊、连花清瘟颗粒(胶囊)、疏风解毒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
二、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生理情况特殊,感染流感后病情变化往往较为迅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果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干咽痛,可选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金振颗粒(口服液)、儿童清肺丸(口服液)等。
(2)如果出现恶寒发热伴有肌肉酸痛,可选用小儿风热清颗粒(口服液)、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颗粒)等。
(3)如果出现咳嗽明显,可选用小儿清肺止咳片、清宣止咳颗粒等。
(4)如果出现发热、口臭、食少腹胀、大便酸臭或便秘,可选用健儿清解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5)如果咽喉肿痛明显,可选用蓝芩口服液、开喉剑喷雾剂等。
此外,婴幼儿、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老年人、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病的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三、其他注意事项
辨证选用中成药治疗流感时,需要注意:①种类不宜多。选择上述中成药其中一种即可,同时按照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②时间不宜久。一般疗程3~5天或症状消失即可停药。除此之外,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要赶紧上医院:
(1)体温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发热伴有胸痛、剧烈咳嗽、咯血、咳脓痰;
(2)静息状态下,心率持续增快(超过100次/分)超过3天;
(3)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快(超过20次/分),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4)原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冠心病、糖尿病等)明显加重;
(5)伴有严重呕吐或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嗜睡、躁动、反应迟钝等神志改变或惊厥;
(7)儿童精神状态不佳、进食明显减少;
(8)孕妇出现高热、头痛、头晕、心慌、胸痛、憋气、腹痛、胎动异常等;
(9)氧饱和度小于95%。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在流感流行期间,适度备药,建议选择一种适量储备即可;对症治疗,合理用药,不建议同时服用多种功效类似的药物。对于感冒及流感的预防,还应以增强自身免疫力为主,多喝水、多休息,必要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