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寒假和春节相撞的2月是一年最欢乐的开始,这是一段愉悦放松、温馨团圆的日子。孩子们会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朋友相处,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异域文化,又增长一岁的他们在各式各样的场景下当然也会有更多的对标和思考,而这正是我们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最好契机。所以,本月我们以“礼仪小达人”为主题,编撰了29个有助于培养孩子文明礼仪的活动方案,旨在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礼、知礼、懂礼、有礼!
第一礼,是说一句“请爷爷先动筷”的餐桌礼仪。在餐桌上保持文明优雅的吃相是最基本的礼仪,可是,又长又滑的面条对孩子来说真是个挑战,有哪些“吃面的好方法”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生活中,用心对待每一道食物,让它们在餐桌上呈现最美好的样子也是一种仪式,那就不妨和不常下厨的爸爸一起学一学摆盘和拼盘,还能在年夜饭中露一手!
第二礼,是道一声“恭喜发财”的节日礼仪。这一周,是“欢欢喜喜过大‘年”的一周,人们都沉浸在浓浓的春节气氛中,宰公鸡、做花馍,忙得不亦乐乎。小朋友们的小肚子里也攒满了吉祥话,可以胸有成竹地说一句“我的祝福一箩筐”,但把最贴切的祝福送给最合适的人也并不容易哦,“陪妈妈回娘家”的时候再练练嘴吧!
第三礼,是问一句“哥哥,我可以吗?”的社交礼仪。招待客人或是做一名文明的小客人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大人们总在说“要分享”,可孩子们往往会发现“分享—并不总是很容易”。当孩子作为小客人,想要吃主人的零食、想要玩主人的玩具,甚至想要带走主人的东西时,他该如何做?小主人又该如何应对呢?这些是他们各自的难题。
第四礼,是轻轻说一声“嘘!”的公共礼仪。在大自然里轻轻说一声“嘘,你听”,我们会收获很多美妙的声音;在行驶的车里轻轻说一声“嘘,别闹”,可以和“指尖上的小人”来一场有趣的互动;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轻轻说一声“嘘,别剧透”,是对游戏角色以及游戏规则最好的尊重。
第五礼,是“换个方式说‘你好”的文化礼仪。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不一样的民俗和文化,了解文化中的差异,真诚地去接纳和尊重,是“向世界问好”的最优方式。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很多时候并不体现在语言中,而在实践中,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俗语有云:“礼多人不怪。”懂礼、知礼、守礼的孩子往往更有人格魅力,在任何境遇下都能獲得更多人的认可,正可谓“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